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体现在语文学科课程改革上最主要的措施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以下简称“新课标”)的颁布和执行。新课标颁布以来,语文课程给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巨大的理念冲击,然而笔者在课程实践中发现语文新课标与课程实践间有明显的错位,俟待整合接轨,本文以宏观的视角指出其粗略的错位轮廓:横向上,存在具体实施的错位。
一、错位及其体现
(一)教师水平与新课标要求的错位
早在1978年,吕叔湘先生就曾指出“语文教师队伍很庞杂”,“有许多不适宜做语文教师的勉强在那里教了”,三十年过去了,这一局面虽有改观,但仍不容乐观。一份对100位语文教师读书现状进行调查的报告指出:能写出《白鹿原》作者的没有1人,能写出《文化苦旅》作者的也只有12人,约占12%;能写出舒婷和雷抒雁这两位诗人代表作的更少,分别为6%和2%;对外国作家作品的认识更少了,能写出卡夫卡代表作《变形记》的只有1人……
以上数据可能有失客观,但它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教师与语文课程同步发展”是本次语文课程改革提出的重要理念,也是语文教师面对新课程的重大挑战。语文新课程同时要求:教师要参与课程研制、用教材教、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即语文教师专业工作。语文新课标与语文教师实际水平存在一定的水平错位,如何利用现有资源优化整合,提高教师水平,是目前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之一。
(二)学生角色与新课标要求的错位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种要求下,学生必须实现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角色转换。
然而,传统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往往感到角色转换的困难。由于历史传承的积淀,学生自觉地将自己置于学习过程的从属地位和被动地位,他们习惯于师授生受的传统模式,习惯于信息的单项交流。学习过程中是接受式教育,即静教育,重结果、轻过程。新课标适时提出人本意识支撑下的个性化教育,但中国传统教育重整体,轻个体,忽视个性的和谐发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实现学生角色的自我认同从传统中解脱,弥补与新课标中要求的错位,无疑对课程改革有着根本性的推动作用。
二、整合及其措施
(一)提高教师综合素养
加强对师范生的要求,改革师范教育模式。我们知道,师范生是未来的人民教师,他们在学校中学到的语文专业知识、教育理论将影响其一生的教育生涯。现行的师范培养模式,注重专业知识的教育,忽视教育理论的学习,注重课堂教学,忽视实践体验,这不符合未来人民教师的需求。要培养学生的教育科研能力,为以后的教育科研、创新打下基础。同时,国家应加大对师范生的优惠,如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就提出免除部属师范院校学生学费的决定,各省也应有相应的配套优惠措施。
建立完善教师在职培训制度。鉴于我国教育发展状况,建立完善教师在职培训制度,是提高教师素养、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在职培训的种类应体现多样化,实施过程中应体现生活化,防止浮于形式的现象出现。
落实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是我国教师职业走向专业化的制度保证,它对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在社会上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有重要作用。
(二)实现学生角色转换
学习行为的被动性向主动性转化。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既要重视开放性,教会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的能力,又要体现民主性,让师生在课堂上平等交流、对话、共同探讨;既要讲究探究性,让学生通过一个个问题的探讨,掌握问题实质,又要讲究合作性,形成学生全面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意识。
学习过程的接受到生成的转化。首先改变语文传统教育由于模式单一语文传统教育由于模式单而造成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的状况,丰富语文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知识生成的前提和基础。其次,改变以往传统语文教学中负载着人文体验功能的学习过程被教师演绎或归纳代替,让学生充分享受、体验学习过程中的人文体验。最后,积极创设多种知识生成情景,展开对话、体验、观察等多种教学情景。
学习主体的“同性”向“唯一性”的转化。中国传统教育重整体、轻个体,忽视个性的发展。新课标适时提出人本意识支撑下的个性化教育,应该说对实现“全人”教育目标将起到推动作用。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的活生生的生命体。教育和教学活动,就是要促进学生发展。首先,要培养学生自我意识,明晰自己作为个体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形成自我存在感。其次,教师要改变学生观念,要树立学生是发展中人的观念,而且要明确,学生是独特的人,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
从总体上来看,语文新课标是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设定的,其理论指导价值是巨大的,对语文课程改革和语文教学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从现阶段课程实施来看,语文新课标与具体的语文教学之间有着多重错位。我们知道,理论如果与实践的错位过大,将会大大降低理论的指导价值,从而不利于实践的发展。我们只有在新课标的“宏图”规划下,将多种教育资源予以充分“整合”,缩小理论与实践的错位,实现其顺利“接轨”,从而推进语文课程改革的发展。
一、错位及其体现
(一)教师水平与新课标要求的错位
早在1978年,吕叔湘先生就曾指出“语文教师队伍很庞杂”,“有许多不适宜做语文教师的勉强在那里教了”,三十年过去了,这一局面虽有改观,但仍不容乐观。一份对100位语文教师读书现状进行调查的报告指出:能写出《白鹿原》作者的没有1人,能写出《文化苦旅》作者的也只有12人,约占12%;能写出舒婷和雷抒雁这两位诗人代表作的更少,分别为6%和2%;对外国作家作品的认识更少了,能写出卡夫卡代表作《变形记》的只有1人……
以上数据可能有失客观,但它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教师与语文课程同步发展”是本次语文课程改革提出的重要理念,也是语文教师面对新课程的重大挑战。语文新课程同时要求:教师要参与课程研制、用教材教、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即语文教师专业工作。语文新课标与语文教师实际水平存在一定的水平错位,如何利用现有资源优化整合,提高教师水平,是目前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之一。
(二)学生角色与新课标要求的错位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种要求下,学生必须实现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角色转换。
然而,传统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往往感到角色转换的困难。由于历史传承的积淀,学生自觉地将自己置于学习过程的从属地位和被动地位,他们习惯于师授生受的传统模式,习惯于信息的单项交流。学习过程中是接受式教育,即静教育,重结果、轻过程。新课标适时提出人本意识支撑下的个性化教育,但中国传统教育重整体,轻个体,忽视个性的和谐发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实现学生角色的自我认同从传统中解脱,弥补与新课标中要求的错位,无疑对课程改革有着根本性的推动作用。
二、整合及其措施
(一)提高教师综合素养
加强对师范生的要求,改革师范教育模式。我们知道,师范生是未来的人民教师,他们在学校中学到的语文专业知识、教育理论将影响其一生的教育生涯。现行的师范培养模式,注重专业知识的教育,忽视教育理论的学习,注重课堂教学,忽视实践体验,这不符合未来人民教师的需求。要培养学生的教育科研能力,为以后的教育科研、创新打下基础。同时,国家应加大对师范生的优惠,如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就提出免除部属师范院校学生学费的决定,各省也应有相应的配套优惠措施。
建立完善教师在职培训制度。鉴于我国教育发展状况,建立完善教师在职培训制度,是提高教师素养、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在职培训的种类应体现多样化,实施过程中应体现生活化,防止浮于形式的现象出现。
落实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是我国教师职业走向专业化的制度保证,它对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在社会上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有重要作用。
(二)实现学生角色转换
学习行为的被动性向主动性转化。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既要重视开放性,教会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的能力,又要体现民主性,让师生在课堂上平等交流、对话、共同探讨;既要讲究探究性,让学生通过一个个问题的探讨,掌握问题实质,又要讲究合作性,形成学生全面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意识。
学习过程的接受到生成的转化。首先改变语文传统教育由于模式单一语文传统教育由于模式单而造成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的状况,丰富语文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知识生成的前提和基础。其次,改变以往传统语文教学中负载着人文体验功能的学习过程被教师演绎或归纳代替,让学生充分享受、体验学习过程中的人文体验。最后,积极创设多种知识生成情景,展开对话、体验、观察等多种教学情景。
学习主体的“同性”向“唯一性”的转化。中国传统教育重整体、轻个体,忽视个性的发展。新课标适时提出人本意识支撑下的个性化教育,应该说对实现“全人”教育目标将起到推动作用。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的活生生的生命体。教育和教学活动,就是要促进学生发展。首先,要培养学生自我意识,明晰自己作为个体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形成自我存在感。其次,教师要改变学生观念,要树立学生是发展中人的观念,而且要明确,学生是独特的人,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
从总体上来看,语文新课标是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设定的,其理论指导价值是巨大的,对语文课程改革和语文教学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从现阶段课程实施来看,语文新课标与具体的语文教学之间有着多重错位。我们知道,理论如果与实践的错位过大,将会大大降低理论的指导价值,从而不利于实践的发展。我们只有在新课标的“宏图”规划下,将多种教育资源予以充分“整合”,缩小理论与实践的错位,实现其顺利“接轨”,从而推进语文课程改革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