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目展示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
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
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明。
写作导航
这个材料的三句话均以“语言”为关键词,整个材料紧紧围绕“语言”从三个层面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第一句从自然视角出发,通过“花解语,鸟自鸣”的生动画面,强调生活中处处有“语言”;第二句从语言的功能介入,阐述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第三句是作材料的重心,也可以视之为本文的提示语,当然更是本次作文的写作重点,这句话旨在引导学生思考并把握作文的立意方向和表达重点,从生活、生命、文明等角度,指出“语言”的意义和价值。
如果我们将材料的“语言”作具体的解读,则可发现材料中的“语言”有大自然语言、人类语言,有生活语言、艺术语言,还有科技语言。第二句中的省略号则暗示我们,可以写材料中的这些语言,还可以写其他有关丰富生活、演绎生命和传承文明的语言。具体写作时,我们应围绕 “语言”这个特定的写作对象。比如,选择写花鸟如何丰富这个世界或日常生活,要围绕“花解语”和“鸟自鸣”来写;选择程序、基因这个对象,要写出这种“语言”对人类社会的贡献;选择音乐和雕塑这个对象,就必须写出这种“语言”是如何创造独具魅力的藝术世界的。
至于文体方面,“文体不限”明确告诉我们可以写作任何文体,但我们要特别注意,所谓的“文体不限”其实暗示了“文体特征鲜明”“选择规范的文体”“符合文体特征”等信息,因此,写作中一定要力避“四不像”作文。
批阅实录
食物:一种别样的语言
张宇轩 (武汉十六中)
老话说:“不时不食。”意思是吃东西要应时令、按季节,到什么时候吃什么东西;而反过来说,食物也是季节特殊的一种言语。
小时候,乡下厨房门后的墙上挂着一本厚厚的日历,外婆过一天撕一页,用来计算日子。我从不去看那些记满了黄道凶吉的册页,冬天的萝卜秋天的藕,我的春夏秋冬是靠食物来延续的。清明前是青团上市的时节,在天微亮时,我便乘了外婆的三轮车穿过静谧的小巷,来到一家老店尝那正宗的正义青团。入眼是微深的绿色,闪着豆沙馅融化后所渗出的油光。刚出蒸笼的青团正烫,须冷却十来分钟,等一两口清茶下肚,温度才稍减几分。这时一口下去,是满满的清香和豆沙的甜蜜,于是一天的精神便随之而来。而我似乎也是从这时才闻见田间艾草的香味,从这天开始跟着大人忙碌于祭祖扫墓的事儿。
长大回城,还会收到外婆托人送来的青团,这时便会起身看看窗外的新绿,感叹道“啊,又到清明了啊”。
中国人似乎在很久之前就有按时令吃当季食物的习惯,而不同的吃食——这别样的语言,自然就代表了各个时节。“扬州鲜笋趁鲥鱼,煮烂春风三月初”,郑板桥仅用两句诗,就在我们记忆里将鲜笋鲥鱼和着春风炖烂煮透,让它们再也不可分离。“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白朴《天净沙·夏》一曲中,瓜的爽口甜美衬托出夏之惬意、清爽。“秋风起,蟹脚痒”,区区六个字,联想中个大黄满的大闸蟹的诱人形象把每个人的心搔得痒痒的,同时叫人想到阳澄湖边芦杆摇曳的景致。“寒羊肉如膏,江鱼如切玉”,被贬官的张耒自摆家宴,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于是放言“谪官但强名,比者何不足”……这些流传千古的诗词或俗语,在中华五千年文化长河中落下颇具烟火雅趣的一笔,也给我们呈现了融在中国人血脉里的对于时令与食物奇妙羁绊的认知,以至于这么多代人的记忆里都浸满了端午的粽香四溢,中秋的月饼团圆。
可是到了如今,我们对于时令美食这门语言似乎愈来愈陌生了。且不说因大棚遍地,而一年四季均有供货的家常蔬菜,就连传统的节日点心都开始淡出生活,继而导致了时令节日渐渐被轻视的局面——有些人家甚至逢中秋都不再尝一口月饼,不知你是否有过如此的八月半经历。
当今社会,这类情况并非孤例。确实啊,喧嚣红尘中,能等待一条丝瓜、一颗青菜在属于它的时节成熟的人已不多;能守着一只鲜肉粽,嗅端午艾香的人亦少了。那么,这些特别的时令语言在效率至上的今天,是否已没有存在价值了呢?我想不是的,至少伴随它们一同传承下来的,我们引以为豪的中华特色、民族文化还在。那么这些特别的语言是否会在我们这个脚步匆匆的年代慢慢失传呢?我只能说,谁也说不准。
而我渴盼若干年后的某一天,仍能听到稚嫩的吴侬软语和着长辈慈爱的声音,念出那一句最为动人的“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
尾 批
这篇议论性散文切入点的选择别具新意。作者开篇引用《论语·乡党》中的“不时不食”,由此导入正题;回忆小时候的清明时节品尝青团,引述一系列“流传千古的诗词或俗语”,借以揭示“不同的吃食——这别样的语言,自然就代表了各个时节”。在此基础上,作者将目光投向“当今社会”,颇为遗憾地感叹“我们对于时令美食这门语言似乎愈来愈陌生了”,并针对“这些特别的时令语言”的价值与前途进行思考。篇尾处则照应开头段,借想象中的场景抒写自己的心愿。
文章叙述与议论有机结合,写自我经历时情深意切,评传统习俗时材料丰富,且注意点题、扣题与正反对比,是一篇可资借鉴的佳作。
(责任编辑 / 吴 锋)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
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
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明。
写作导航
这个材料的三句话均以“语言”为关键词,整个材料紧紧围绕“语言”从三个层面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第一句从自然视角出发,通过“花解语,鸟自鸣”的生动画面,强调生活中处处有“语言”;第二句从语言的功能介入,阐述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第三句是作材料的重心,也可以视之为本文的提示语,当然更是本次作文的写作重点,这句话旨在引导学生思考并把握作文的立意方向和表达重点,从生活、生命、文明等角度,指出“语言”的意义和价值。
如果我们将材料的“语言”作具体的解读,则可发现材料中的“语言”有大自然语言、人类语言,有生活语言、艺术语言,还有科技语言。第二句中的省略号则暗示我们,可以写材料中的这些语言,还可以写其他有关丰富生活、演绎生命和传承文明的语言。具体写作时,我们应围绕 “语言”这个特定的写作对象。比如,选择写花鸟如何丰富这个世界或日常生活,要围绕“花解语”和“鸟自鸣”来写;选择程序、基因这个对象,要写出这种“语言”对人类社会的贡献;选择音乐和雕塑这个对象,就必须写出这种“语言”是如何创造独具魅力的藝术世界的。
至于文体方面,“文体不限”明确告诉我们可以写作任何文体,但我们要特别注意,所谓的“文体不限”其实暗示了“文体特征鲜明”“选择规范的文体”“符合文体特征”等信息,因此,写作中一定要力避“四不像”作文。
批阅实录
食物:一种别样的语言
张宇轩 (武汉十六中)
老话说:“不时不食。”意思是吃东西要应时令、按季节,到什么时候吃什么东西;而反过来说,食物也是季节特殊的一种言语。
小时候,乡下厨房门后的墙上挂着一本厚厚的日历,外婆过一天撕一页,用来计算日子。我从不去看那些记满了黄道凶吉的册页,冬天的萝卜秋天的藕,我的春夏秋冬是靠食物来延续的。清明前是青团上市的时节,在天微亮时,我便乘了外婆的三轮车穿过静谧的小巷,来到一家老店尝那正宗的正义青团。入眼是微深的绿色,闪着豆沙馅融化后所渗出的油光。刚出蒸笼的青团正烫,须冷却十来分钟,等一两口清茶下肚,温度才稍减几分。这时一口下去,是满满的清香和豆沙的甜蜜,于是一天的精神便随之而来。而我似乎也是从这时才闻见田间艾草的香味,从这天开始跟着大人忙碌于祭祖扫墓的事儿。
长大回城,还会收到外婆托人送来的青团,这时便会起身看看窗外的新绿,感叹道“啊,又到清明了啊”。
中国人似乎在很久之前就有按时令吃当季食物的习惯,而不同的吃食——这别样的语言,自然就代表了各个时节。“扬州鲜笋趁鲥鱼,煮烂春风三月初”,郑板桥仅用两句诗,就在我们记忆里将鲜笋鲥鱼和着春风炖烂煮透,让它们再也不可分离。“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白朴《天净沙·夏》一曲中,瓜的爽口甜美衬托出夏之惬意、清爽。“秋风起,蟹脚痒”,区区六个字,联想中个大黄满的大闸蟹的诱人形象把每个人的心搔得痒痒的,同时叫人想到阳澄湖边芦杆摇曳的景致。“寒羊肉如膏,江鱼如切玉”,被贬官的张耒自摆家宴,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于是放言“谪官但强名,比者何不足”……这些流传千古的诗词或俗语,在中华五千年文化长河中落下颇具烟火雅趣的一笔,也给我们呈现了融在中国人血脉里的对于时令与食物奇妙羁绊的认知,以至于这么多代人的记忆里都浸满了端午的粽香四溢,中秋的月饼团圆。
可是到了如今,我们对于时令美食这门语言似乎愈来愈陌生了。且不说因大棚遍地,而一年四季均有供货的家常蔬菜,就连传统的节日点心都开始淡出生活,继而导致了时令节日渐渐被轻视的局面——有些人家甚至逢中秋都不再尝一口月饼,不知你是否有过如此的八月半经历。
当今社会,这类情况并非孤例。确实啊,喧嚣红尘中,能等待一条丝瓜、一颗青菜在属于它的时节成熟的人已不多;能守着一只鲜肉粽,嗅端午艾香的人亦少了。那么,这些特别的时令语言在效率至上的今天,是否已没有存在价值了呢?我想不是的,至少伴随它们一同传承下来的,我们引以为豪的中华特色、民族文化还在。那么这些特别的语言是否会在我们这个脚步匆匆的年代慢慢失传呢?我只能说,谁也说不准。
而我渴盼若干年后的某一天,仍能听到稚嫩的吴侬软语和着长辈慈爱的声音,念出那一句最为动人的“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
尾 批
这篇议论性散文切入点的选择别具新意。作者开篇引用《论语·乡党》中的“不时不食”,由此导入正题;回忆小时候的清明时节品尝青团,引述一系列“流传千古的诗词或俗语”,借以揭示“不同的吃食——这别样的语言,自然就代表了各个时节”。在此基础上,作者将目光投向“当今社会”,颇为遗憾地感叹“我们对于时令美食这门语言似乎愈来愈陌生了”,并针对“这些特别的时令语言”的价值与前途进行思考。篇尾处则照应开头段,借想象中的场景抒写自己的心愿。
文章叙述与议论有机结合,写自我经历时情深意切,评传统习俗时材料丰富,且注意点题、扣题与正反对比,是一篇可资借鉴的佳作。
(责任编辑 / 吴 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