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一种别样的语言

来源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GSXX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目展示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
  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
  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明。
  写作导航
  这个材料的三句话均以“语言”为关键词,整个材料紧紧围绕“语言”从三个层面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第一句从自然视角出发,通过“花解语,鸟自鸣”的生动画面,强调生活中处处有“语言”;第二句从语言的功能介入,阐述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第三句是作材料的重心,也可以视之为本文的提示语,当然更是本次作文的写作重点,这句话旨在引导学生思考并把握作文的立意方向和表达重点,从生活、生命、文明等角度,指出“语言”的意义和价值。
  如果我们将材料的“语言”作具体的解读,则可发现材料中的“语言”有大自然语言、人类语言,有生活语言、艺术语言,还有科技语言。第二句中的省略号则暗示我们,可以写材料中的这些语言,还可以写其他有关丰富生活、演绎生命和传承文明的语言。具体写作时,我们应围绕 “语言”这个特定的写作对象。比如,选择写花鸟如何丰富这个世界或日常生活,要围绕“花解语”和“鸟自鸣”来写;选择程序、基因这个对象,要写出这种“语言”对人类社会的贡献;选择音乐和雕塑这个对象,就必须写出这种“语言”是如何创造独具魅力的藝术世界的。
  至于文体方面,“文体不限”明确告诉我们可以写作任何文体,但我们要特别注意,所谓的“文体不限”其实暗示了“文体特征鲜明”“选择规范的文体”“符合文体特征”等信息,因此,写作中一定要力避“四不像”作文。
  批阅实录
  食物:一种别样的语言
  张宇轩 (武汉十六中)
  老话说:“不时不食。”意思是吃东西要应时令、按季节,到什么时候吃什么东西;而反过来说,食物也是季节特殊的一种言语。
  小时候,乡下厨房门后的墙上挂着一本厚厚的日历,外婆过一天撕一页,用来计算日子。我从不去看那些记满了黄道凶吉的册页,冬天的萝卜秋天的藕,我的春夏秋冬是靠食物来延续的。清明前是青团上市的时节,在天微亮时,我便乘了外婆的三轮车穿过静谧的小巷,来到一家老店尝那正宗的正义青团。入眼是微深的绿色,闪着豆沙馅融化后所渗出的油光。刚出蒸笼的青团正烫,须冷却十来分钟,等一两口清茶下肚,温度才稍减几分。这时一口下去,是满满的清香和豆沙的甜蜜,于是一天的精神便随之而来。而我似乎也是从这时才闻见田间艾草的香味,从这天开始跟着大人忙碌于祭祖扫墓的事儿。
  长大回城,还会收到外婆托人送来的青团,这时便会起身看看窗外的新绿,感叹道“啊,又到清明了啊”。
  中国人似乎在很久之前就有按时令吃当季食物的习惯,而不同的吃食——这别样的语言,自然就代表了各个时节。“扬州鲜笋趁鲥鱼,煮烂春风三月初”,郑板桥仅用两句诗,就在我们记忆里将鲜笋鲥鱼和着春风炖烂煮透,让它们再也不可分离。“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白朴《天净沙·夏》一曲中,瓜的爽口甜美衬托出夏之惬意、清爽。“秋风起,蟹脚痒”,区区六个字,联想中个大黄满的大闸蟹的诱人形象把每个人的心搔得痒痒的,同时叫人想到阳澄湖边芦杆摇曳的景致。“寒羊肉如膏,江鱼如切玉”,被贬官的张耒自摆家宴,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于是放言“谪官但强名,比者何不足”……这些流传千古的诗词或俗语,在中华五千年文化长河中落下颇具烟火雅趣的一笔,也给我们呈现了融在中国人血脉里的对于时令与食物奇妙羁绊的认知,以至于这么多代人的记忆里都浸满了端午的粽香四溢,中秋的月饼团圆。
  可是到了如今,我们对于时令美食这门语言似乎愈来愈陌生了。且不说因大棚遍地,而一年四季均有供货的家常蔬菜,就连传统的节日点心都开始淡出生活,继而导致了时令节日渐渐被轻视的局面——有些人家甚至逢中秋都不再尝一口月饼,不知你是否有过如此的八月半经历。
  当今社会,这类情况并非孤例。确实啊,喧嚣红尘中,能等待一条丝瓜、一颗青菜在属于它的时节成熟的人已不多;能守着一只鲜肉粽,嗅端午艾香的人亦少了。那么,这些特别的时令语言在效率至上的今天,是否已没有存在价值了呢?我想不是的,至少伴随它们一同传承下来的,我们引以为豪的中华特色、民族文化还在。那么这些特别的语言是否会在我们这个脚步匆匆的年代慢慢失传呢?我只能说,谁也说不准。
  而我渴盼若干年后的某一天,仍能听到稚嫩的吴侬软语和着长辈慈爱的声音,念出那一句最为动人的“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
  尾 批
  这篇议论性散文切入点的选择别具新意。作者开篇引用《论语·乡党》中的“不时不食”,由此导入正题;回忆小时候的清明时节品尝青团,引述一系列“流传千古的诗词或俗语”,借以揭示“不同的吃食——这别样的语言,自然就代表了各个时节”。在此基础上,作者将目光投向“当今社会”,颇为遗憾地感叹“我们对于时令美食这门语言似乎愈来愈陌生了”,并针对“这些特别的时令语言”的价值与前途进行思考。篇尾处则照应开头段,借想象中的场景抒写自己的心愿。
  文章叙述与议论有机结合,写自我经历时情深意切,评传统习俗时材料丰富,且注意点题、扣题与正反对比,是一篇可资借鉴的佳作。
  (责任编辑 / 吴 锋)
其他文献
当你要用水杯装牛奶时,就要把杯子里的水倒掉。1  “你好,那我们正式开始?”  那女人点点头。博医生注意到了细节,她眼线没有画,来的时候比较匆忙,眼袋明显发紫,长达一周左右睡眠不足。身材匀称但脖子四周隐约有一圈赘肉,因为熬夜并吃东西导致发胖。  “你所述的情况持续了多长时间?”  “大概两周左右吧,最近比较严重。”  “我能冒昧地问一下您的年龄吗?在你提供的资料里没有这个备注信息。”  “我十六岁
编者按  《银河之心Ⅲ·逐影追光》终于付之梨枣,身为责编的我也心头大石落地。能编辑出版这样一部煌煌百万言银河文明史诗,也是人生一大成就。“银河之心”系列,写得宏伟壮美,大气磅礴,科幻色彩纯正浓厚,实为罕见的宇宙文明史诗。它的出版,是中国科幻事业所收获的丰硕成果,大大充实了中国长篇科幻书库。在此,特节选《银河之心Ⅲ·逐影追光》一书的精彩情节,邀读者先睹为快,佳文共赏。  内容介绍  人类联合舰队与暗
一 、乱纪元  当群星归位,死亡的白霜将席卷大地。  从《三体》到《冰与火之歌》,甚至再到《猎魔人》,在幻想文学的宝库中,和天象有关的剧烈气候变化,从来都是常客。它们凭借足以强行“掀桌”的无理蛮力,让故事舞台中的所有矛盾冲突都变成了无关紧要的小打小闹。  而作为这些虚构天灾的现实原型,地球的历史上也确实多次发生过全球气温骤降的事件,每一次都导致了生态系统的大洗牌。对于这些极寒浩劫的成因,艺术家与科
编辑导语:  康德曾说:“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个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另一个就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如果有机会能够避开城市的不夜灯火,与璀璨星汉来一场约会,一定也会如康德一样被星空震撼,继而升腾起一个问题:宇宙之前是什么?宇宙之后是什么?  对这两个问题的普遍回答是,宇宙大爆炸创生了时间和空间,既然时间都是在宇宙大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西南联大诞生八十周年。在充满苦难的中国近代史中,西南联大是其间璀璨而又悲壮的一页。细数其成就,可以说是不胜枚举。如果要问:在西南联大留下的众多精神财富中,究竟什么是最宝贵的?我认为那必然是联大的独立之精神。  早在蔡元培时期的北大,“精神独立”就已经被提及。我认为“独立”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办学的独立,二是学生学习的独立。  第一个独立主要体现在大学与政府的关系。蔡元培以及
题目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生命如花,离不开雨露的滋润。无论是美丽的自然风光,经典的艺术形象,神秘的科学世界;还是刻骨铭心的故事,激动人心的场面,怦然心动的瞬间;抑或是生活中一次倾心的交谈,一句深情的叮嘱,一个鼓励的眼神……点点滴滴,都如同清纯的甘露滋润心田。什么是滋养你心灵的甘露呢?  请以“我心灵的甘露”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不少于8
2016年9月8日,是《星际迷航》(Star Trek)系列科幻剧50岁的生日。50年前的这一天,“进取号”飞船首次出现在电视荧屏上。这部经久不衰的科幻系列,已衍生出十二部电影、上百种包括小说、电视剧、动画、游戏在内的各式文化产品,形成了一个自洽的世界。它有自己的外星语言、文化体系、生存规则,以及天量的粉丝。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星际迷航》的故事和元素在现实世界中实现了“生生不息,繁荣昌盛”。作为科
当兰德尔到场时,第一天的会议已近尾声。我坐在名为“一个时代的终结”的座谈会中间,期待着一名专家关于“搜索地外文明计划”的又臭又长的发言快点儿结束。这时我看到了会堂后排的兰德尔,他正在查看智能眼镜。我盯着他的眼睛看了一会儿才确认是他。他向我点了点头。他身上佩戴着会议徽章,一定是付费才进来的,尽管他无法忍受星冕学者,更受够了边缘学派①。我和华莱士作为这两派的代表已经够他受的了。  那名专家(我忘记了他
我们在第一期的时候就聊过关于贾宝玉、林黛玉前世姻缘的神话:一个是神瑛侍者,另一个是绛珠仙子。在《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我们可以发现《枉凝眉》中有一句:“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仙葩”指的是绛珠仙草,“阆苑仙葩”也就是林黛玉,而“美玉无瑕”指的是贾宝玉。基于此,同学们可能会有些疑问。  第一个问题,女娲补天的剩余石“凡心偶炽”,于是化作“通灵宝玉”随着一
十多岁的时候,我最讨厌的就是读书。那时我认识的字不多,拿到一本并不适合我读的书,再加上那么多难认的字,总是一知半解。所以在我最初的印象里,所有的书都是晦涩难懂的。  我把书贴上了这种标签之后,就再也不愿意和书亲近。这可把爸爸妈妈急坏了。他们的苦口婆心遇到我的“顽固不化”,最后只好强迫我每次读书若干页,然后把所读的内容讲給他们听。但越如此,我越讨厌书。我和父母的关系也变得像一只火药桶,一点火星就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