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帑”字本音考

来源 :辞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pymh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帑”表“装物的容纳之所”义,音读“奴”,《说文·巾部》:“帑,金币所藏也。从巾,奴声。”现常用辞书将其释义为“古时候收藏钱财的府库或巾囊”等义的“帑”字,音读为“tǎng”。翻阅文献资料得其来源:《周礼·地官·掌节》:“凡邦国之使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皆金也。以英荡辅之。”郑玄注:“杜子春云:‘荡,当为帑,谓以函器盛此节。’或曰:‘英荡,画函。’”“帑”音变如荡如傥。后“帑”之音“荡”“傥”载于文献资料中,由此产生“奴”当为“帑”之本音,今却配其他义;“帑”之本义却配其他音的现象。
  关键词 帑 英荡 当为 傥
  一、 引  言
  “帑”,形声字,其篆文字形作“”,篆文从巾,奴声,其本义指“古时候收藏钱财的府库或巾囊”,《说文·巾部》:“帑,金币所藏也。从巾,奴声。”《后汉书·郑弘传》:“人食不足,而帑藏殷积。”通过翻阅字典辞书,笔者发现“帑”字,《汉语大字典》第2版(以下简称《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汉大》)、《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以下简称《现汉》)以及一些现在常用的方言词典等辞书中均已收录。释义为“古时候收藏钱财的府库或巾囊”等义的“帑”字,均注音为“tǎng”。但从“奴”得声的字,如“努”“呶”“拏”“驽”“胬”“笯”等字,皆无“tǎng”音。对于这一语言现象,文字训诂学论著尚未见诠释者,故撰此文释之,不足之处,恳请是正。
  二、 “帑”现代留存音义梳理
  “帑”为古代汉语常用字,可见于近年编纂之辞书。例如《字源·巾部》:“帑,tǎng透纽、鱼部;透纽、荡韵、他朗切。nú 泥纽、鱼部;泥纽、鱼韵、女余切。1《说文》160页。形声字。《说文》:‘帑,金币所藏也。从巾,奴声。’本义指古时收藏钱财的府库。《后汉书·郑弘传》:‘人食不足,而帑藏殷积。’转指国库里的钱财。《汉书·匈奴传》:‘上由是难之,公以问卿,亦以为虚费府帑。’也指裹金帛的囊。《旧唐书·杜让能传》:‘行帑无寸金,卫兵不宿饱。’读nú时,指鸟尾。《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以害鸟帑。’杜预注:‘鸟尾曰帑。’”《中华字海·巾部》:“帑,(一)nú音奴,同‘孥’。《诗·小雅·常棣》:‘乐尔妻帑。’(二)tǎng音躺。①(古时收藏财物的)府库,国帑;帑藏。②钱财。《韩非子·亡征》:‘羁旅侨氏,重帑在外。’”《大字典·巾部》:“帑,《说文》:‘帑,金币所藏也。从巾,奴声。’(一)tǎng《广韵》他朗切,上荡透。鱼部。①古时收藏钱财的府库。《说文·巾部》:‘帑,金币所藏也。’段玉裁注:‘此与府、库、仓等一律。’《玉篇·巾部》:‘帑,金、布所藏之府。’②指国家库藏的金帛。③裹金帛的囊。(二)nú《广韵》乃都切,平模泥。鱼部。①鸟尾。②俘虏。③雌。④通‘孥’。”《汉大·巾部》:“帑,tǎng《广韵》他朗切,上荡,透。①财帛。《韩非子·亡征》:‘羁旅侨士,重帑在外,上闲谋计,下与民事者,可亡也。’②藏金帛的府库。③囊。④掠取。nú《广韵》乃都切,平模,泥。①通‘孥’。儿女的通称。②指妻子和儿女。③通‘孥’,俘虏;奴隶。④通‘孥’。鸟尾。⑤雌。⑥通‘弩’。”《现汉》:“tǎng,〈书〉国库里的钱财;公款:国帑;公帑。〈古〉又同‘孥’nú。”
  笔者将《字源》《中华字海》《大字典》《汉大》《现汉》等辞书中关于“帑”音义收录情况整理如表1所示:
  表1可观现在常用辞书对于“帑”字条的收录情况,《字源》《中华字海》《大字典》《汉大》《现汉》等释为“古时候收藏钱财的府库或巾囊”“钱财”等义时,音读均为“tǎng”。而通“孥”,表示“妻子儿女”;“鸟尾”等义的“帑”,音读皆为“nú”。《字源》中亦收录“帑”之“tǎng”“nú”两音读,但释“帑”之“古时收藏钱财的府库”等义时,未注明其音读。
  “帑”本音“奴”,俗读“吐荡反”,清沈乘麐《韵学骊珠》卷上:“帑所藏金帛也。本音奴。”清惠士奇《礼说》卷十二:“《诗》曰:‘乐尔妻帑。’《毛传》训‘帑’为‘子’。俗读帑为吐荡反。因作孥以别之,由是奴、帑、孥相乱而不可复辨矣。”首先,“帑”为形声字,从巾,奴声。本读“奴”。从“奴”得声的字,如“努”“呶”“拏”“驽”“胬”“笯”等字,皆无“tǎng”音。另外“奴”声载有“禁制”义,“奴”谓女性奴隶,此与禁制义相通。又如“拏”,从手,奴声,具“拘捕罪人”义,《正字通·手部》:“拏,拘捕罪人曰拏。俗作拿。”此与禁制义亦相通。殷寄明(2018)《汉语同源词大典》收录“笯”,表示“鸟笼,囚禁飞鸟之物”义。《说文·竹部》:“笯,鸟笼也。从竹,奴声。”“帑”为“收藏钱财的府库”义,其名为帑,当为府库为禁地之义。殷先生提及此二词俱有禁制义,为奴声所载之公共义。由此“帑”本应读为奴声,指“古时收藏钱财的府库”义。
  三、 “帑”之音义根源探析
  上文所揭“帑”之本音“nú”配他义;“帑”之本义配他音的现象,当别有缘由。
  翻阅文献资料,现代常用的辞书中“帑”之“tǎng”音未见于《说文》及以前文献。“帑”之音为“荡”“傥”,最早出现于三国时期,张自烈《正字通·艸部》:“《诗·齐风》:‘鲁道有荡。’徐邈读帑。”又见于《周成难字》中,随后见于《字林》,《一切经音义》引《周成难字》云:“‘帑’音‘荡’。”《五经文字》卷中:“帑,《说文》乃胡反。《字林》以帑为帑藏之帑,音傥。”
  首先,“帑”和“荡”之间的关联,最早见于《周礼》中,《周礼·地官·掌节》:“凡邦国之使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皆金也。以英荡辅之。”郑玄注:“杜子春云:‘荡,当为帑,谓以函器盛此節。’或曰:‘英荡,画函。’”孙诒让正义:“丁晏云:‘……《续汉·百官志》刘注引干注云:“英,刻书也;荡,竹箭也。刻而书其所使之事,以助三节之信。则汉之竹使符者,亦取则于故事也。”’”由此,丁晏一派认为凡诸侯之国的使臣出使所用的节,山地之国用铸有虎形的节,平地之国用铸有人形的节,泽地之国用铸有龙形的节,都用五金制造,并且用刻有文字的竹箭作为辅助的证件。杜子春则认为这些节都用函器装带。由此“帑”与“荡”之间为字义与字用的关系。   其次,关于“荡,当为帑”,首先使用“当为”这一术语的应是杜子春,郑玄继承了这一术语,其作用是用来校正读音或字用错误的。段玉裁《周礼汉读考·序》:“当为者,定为字之误、声之误而改其字也,为救正之词。”校正形之误如《周礼·天官·小宰》:“小宰之职,掌建邦之宫刑,以治王宫之政令。”郑注:“杜子春云:‘宫,皆当为官。’”《周礼·天官·庖人》:“共丧纪之庶羞,宾客之禽献。”郑注:“禽献献禽于宾客献,古文为兽。杜子春云:‘当为献。’”《周礼·地官·乡师》:“大祭祀,羞牛牲,共茅蒩。”郑注:“杜子春云:‘蒩当为菹。’”有因二字声音相同或相近而误,如:《周礼·天官·内饔》:“豕盲眡而交睫。”郑注:“杜子春云:‘盲眡,当为望视’”《释文》:“眂父,音视。”例如《周礼·天官·内饔》:“豕盲眡而交睫,腥。”郑玄注:“腥,当为星,声之误也。”“星”指肉中的绦虫卵,因与“腥”同音而误书。
  另外帑为泥母鱼部字,荡为定母阳部字。定泥旁纽,鱼阳对转。“帑”与“荡”音近,由此,杜子春之注解“荡,当为帑”之“当为”为释“声之误”,两者音近而误,即“帑”与“荡”音近而原文误载“荡”字。汉人读“帑”如“荡”如“傥”,《说文解字句读》卷十三:“《地官·掌节》之英荡,杜子春读荡为帑,是汉人已作此读。”又张自烈《正字通·艸部》:“《诗·齐风》:‘鲁道有荡。’徐邈读帑。”《周成难字》载“帑”音“荡”。《字林》亦载其音“傥”,“傥”与“荡”同音,章炳麟《新方言·释器》:“《说文》:‘帑,金币所臧也。’《地官》:‘英荡。’杜子春云:‘荡,当为帑。’《周成难字》云:‘帑音荡’今北音荡,如旳当之当,故所在谓家财为家帑亦作当音。”由此,汉代“帑”音变如“荡”如“傥”,《说文通训定声·豫部》:“帑,金币所藏也。从巾奴声。与从如之帑别。按本训裹金帛之囊曰帑。《通俗文》:‘库藏曰帑’。《晋书音义》:‘帑金帛舍。’此转注也,音变如荡如傥。”后载于《周成难字》《字林》等辞书中。
  其后《玉篇》中载释义为“金布所藏之所”之“帑”,音“乃胡切”,同时也记载其“他朗切”音。《玉篇·巾部》:“帑,乃胡切,金布所藏之所。又他朗切。”据《玉篇》而作的《篆隶万象名义》未见“帑”之“他朗切”音读的记载。
  再看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以下简称《释文》)。《释文》为“帑”字出音凡12次,见表2所示:
  表2中异读别义的情况颇不一致。第一条《诗·小雅·常棣》:“宜尔家室,乐尔妻帑。”《释文》:“妻帑,依字吐荡反,经典通为妻帑字,今读音奴,子也。”用经典通借说明了“帑”今读“奴”的理据,认为“帑”本指“府库金帛”义,音读“吐荡反”,因经典常假借为“妻孥”之“孥”,久之,约定俗成“帑”为“奴”之音,义为“子”。此说不确,“帑”音“奴”为其本音。第十二条《左传·哀公二十五年》:“初,卫人翦夏丁氏,以其帑赐彭封弥子。”《释文》:“其帑,音奴。”李梦生(2016)《春秋左传译注》:“起初,卫国人翦灭夏丁氏,把夏丁氏的家产赐给彭封弥子。”依旧保留表示“家产”义之“帑”本音读“奴”。
  宋代辞书亦载“帑”之二音,这一时期释义“金币所藏之府库”之“帑”,音注为“奴”或“傥”,如《广韵·模韵》:“帑,《说文》曰:‘金币所藏也。又他朗切。’”《广韵·荡韵》:“金帛舍。又音奴。”《类篇·巾部》:“农都切。《说文》金币所藏也,又坦朗切。”
  明清辞书中,释义为“金帛所藏府库”等义之“帑”,音注为“他朗反”,而释义为“妻子”“鸟尾”等义时,“帑”音注为“奴”的情况基本稳定,《字汇·巾部》:“帑,农都切,音奴,妻子也……又他朗切,音倘,金帛藏也。”《正字通·巾部》:“……音矘,金帛藏也。”《康熙字典·巾部》中将“妻子”“鸟尾”等义之“帑”音注为“奴”,将释义为“金币所藏之府”之“帑”音注为“他朗切”。
  综上,“帑”之本音“奴”,释为“收藏钱财的府库”“妻儿”等义。“荡”属定母阳部,“帑”属泥母鱼部,“荡”与“帑”音近,又因杜子春以“荡”为“帑”字的音近之误,故曰“荡,当为帑。”由此汉代时“帑”音变如“荡”如“傥”,又张自烈《正字通·艸部》:“《诗·齐风》:‘鲁道有荡。’徐邈读帑。”后“帑”音“荡”“傥”载于《周成难字》《字林》中,“帑”之“荡”“傥”音得以留存,唐宋时期“帑”释为“收藏钱财的府库”等义時音注为“奴”或“傥(荡)”。明清时期释为“收藏钱财的府库”等义之“帑”音注为“傥”“荡”,释为“妻儿”等义之“帑”音注为“奴”的情况基本稳定,由此“帑”音“傥”释义为“收藏钱财的府库或巾囊”“钱财”等;“帑”音“奴”释为“妻儿”“鸟尾”等义的现象流传至今。
  四、 结  语
  《大字典》《汉大》《现汉》等辞书是我国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对教育教学、学术研究及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都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利用古代文献以及古韵书等材料进行辞书编纂的前提是准确释读字词音义,如失妥当,难免会失辞书应有的功能。如上文所述,辞书中将表示“古时收藏钱财的府库”“国家库藏的金帛”等义的“帑”字读音标注为“tǎng”,会使读者不知其所以然。笔者以为可将《大字典》中表示“古时收藏钱财的府库”“国家库藏的金帛”等义的“帑”读音依旧标注为“奴”,“tǎng”之音读应标注其来源,现补正如下:
  帑《说文》:“帑,金币所藏也。从巾,奴声。”
  (一) tǎng(源于音变)《广韵》他朗切,上荡透。鱼部。①古时收藏钱财的府库。②指国家库藏的金帛。③裹金帛的囊。
  (二) nú《广韵》乃都切,平模泥。鱼部。①鸟尾。②俘虏。③雌。④通“孥”。”(例略)
  对“帑”字音读进行追根溯源,可知其最初并无“他朗反”之音读,音变如荡如傥,该读音广为后代韵书采用,直至现代的辞书。这提醒我们在运用工具书时,不能拘泥于现有条目。在查阅相关辞书时,应带着问题,结合文献,探究其最初字形、音、义及发展演变的轨迹。这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汉字,更有助于辞书的编撰、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 陈彭年等(北宋). 宋本广韵. 江苏: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2. 丁度等(北宋). 集韵. 北京: 中华书局,2005.
  3. 段玉裁(清). 说文解字注.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4. 顾野王(南朝梁). 玉篇. 北京: 中华书局,2004.
  5.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 汉语大词典. 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1994.
  6.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 汉语大字典(第2版). 成都: 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 崇文书局,2010.
  7. 冷玉龙,韦一心主编. 中华字海. 北京: 中华书局;北京: 中国友谊出版社,1994.
  8. 李梦生. 春秋左传译注.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9. 李学勤主编. 字源. 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
  10. 许慎(东汉). 说文解字. 北京: 中华书局,1963.
  11. 殷寄明. 汉语同源词大典.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
  12. 张自烈(明). 正字通. 北京: 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
  1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6.
  14. 朱骏声(清). 说文通训定声. 北京: 中华书局,1984.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上海 200433)
  (责任编辑 马 沙)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来华留学生的汉语学习过程中,App型词典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相关App型词典的应用情况,从用户和App型词典两个角度出发,力求明确目标用户了解并选择相关App的影响因素及用户对于App型词典的使用需求;同时,文章将结合如Pleco、 Hanping Lite、 Train Chinese、“现代汉语词典”等App型词典的具体功能,指出当前大多數Ap
摘 要:构建道桥专业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是构建高水平职业院校、培养新时代道桥人才的重要举措。文章针对高职道桥专业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拟解决的问题作为分析点,结合教育信息化手段,设计优质、实用的道桥专业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体系,最后提出在线课程设计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高职;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课程;互联网技术  0 引言  随着“互联网+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在线学习成为高职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2020年教育部
摘 要 汉语释义元语言研究起步晚,进展慢,在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编纂中的实践更是不足。文章基于一部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的编纂经验提出:释义元语言意识不仅体现在释义方面,还应体现在配例、辨析等每一个环节;释义元语言不仅包括用词,还应包括用句。文章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如何基于这部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提取释义元词,并对提取的释义元词难度和用字难度做了大概分析。最后基于以上认识用案例的形式呈现如何将释义元语言意识落
摘 要 朝鲜时代汉语教材是研究近代汉语的珍贵域外汉籍之一,刘春兰(2011)评述了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1世纪初的学术研究成果。笔者拟以此文为准,立足于新资料的挖掘与整理、专书研究进展、宏观研究动态和多维研究空间四个方面,考察朝鲜时代汉语教材研究在近十年的发展变化,展示朝鲜时代汉语教材在汉字史、语音史、词汇史和语法史等学术领域的研究进展,探析学界在字典数字化、宏观体系化、汉韩(满)语言接触、汉语
摘 要: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社会各界对信息人才、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加,信息技术的普及、创新人才的培养逐渐成为当前教育行业中至关重要的内容。在此背景下,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需要教育工作者能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培养出更多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创新人才;关系;路径  0 引言  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现代通讯、数据库技术等对教育
明清时期南运河区域的号子因运河畅达而繁盛,它是南运河区域特定群体在劳动过程中创作并作用于生产劳动的文化累积的产物。南运河区域号子根据劳动环境不同主要分为夯(硪)号子与船工号子,其呈现出自发性地域性交融性、技术指向的明确性及社会文化的多样性等特点。在互动的仪式中,南运河区域号子体现出整合、导向、转化的功用。
中国戏曲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剧种良多,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河北戏曲名剧选译》是第一部河北戏曲英译本.向世界推介河北戏曲名剧,这与“中华文化
少年儿童的发展和培育事关中华民族的繁荣与复兴。毛泽东少年儿童思想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承载着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并指向把其培养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理论主旨,涵盖了少年儿童的时代任务、教育方针、组织工作等主体内容。毛泽东关于少年儿童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我国发展少年儿童事业的理论基础,体现着历史发展的基本逻辑。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预备军,是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生力军。毛泽东少年儿童思想不仅在当时回答了我国少年儿童工作面临的重大问题,而且是当前我党开展少年儿童工作的
河北境内目前留存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以上级別的古代石桥共有10座,它们远至隋代,近至清代,历史悠久,其栏板画艺术深切体现着河北地域文化。由于部分桥梁保护未得到足够重视,致使其栏板画损毁严重,对这项艺术的保护与传承迫在眉睫。这些石桥栏板画在题材选取、构图形式和纹样选取上均具独特的艺术特征,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从景区重点展示、文创产品设计、虚拟现实技术运用三个方面,可有效促进石桥栏板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摘 要 “○”的问题自被辞书收录起就引起了很多争论,其焦点是“‘○’是否为汉字”。“○”是否应被辞书收录、如何收錄还与实际使用密切相关。不同辞书以及同一部辞书的不同版本,在处理“○”以及“○”和“零”的关系上都存在差异,这也反映了不同时代对该问题的认识以及不同的编写理念。国家出版标准对“○”和“零”的使用进行了明确规定,这一规定在《人民日报》等语料中基本得到了落实,但也有一定数量的例外情况。文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