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感恩师友的意识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wen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老师所给予学生的何止是一滴水。三尺讲台是他们无私奉献的战场,没有鲜花簇拥,没有掌声迭起,但他们仍然专心授课,默默耕耘。学生从幼稚走向成熟,从一无所知变得学有所长,点点滴滴无不浸润着老师的心血。卢作孚先生认为:“家庭生活是中国人第一重的社会生活;亲戚邻里朋友等关系是中国人第二重的社会生活。”每个人在生活圈子中,都要与他人交往,都会结识很多朋友。朋友给予我们帮助与关怀,我们也要报答他们的恩情和付出。所以在感恩的清单上,不能没有老师,不能没有朋友。
  品德课作为学校德育的主渠道,有责任在学生的心田种下感恩师友的种子。我们要挖掘教材中感恩师友的教育因素,立足于课堂,向学生渗透感恩师友的思想,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他们感恩师友的意识。
  一、营造感恩氛围,酝酿感恩情绪
  环境氛围对受教育者有心理暗示作用,围绕培养学生感恩师友的意识这一教学目标,可在课前布置教室,营造浓厚的感恩氛围,从而以境激情。比如我在教《我的这六年》(苏教版,下同)这篇文章前,先在教室后的黑板上展示几组反映老师关心同学学习、生活的图片,反映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共同参与某项活动的照片;在教室两侧墙壁上悬挂古今名人感恩师友的名言警句;播放大家熟悉的感恩师友的歌曲等。让全体学生置身于感恩师友的氛围中,以熟悉的场景勾起学生与师友之间的回忆,为课堂中向学生渗透感恩师友意识做好情感上的铺垫。
  二、创设感恩情境,催生感恩冲动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感恩师友的特定情境,再现学生熟知的或者与其经历相似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情境中受到感染,触发情感,产生共鸣。学生有了情感上的共鸣,才能进入感恩者的角色,产生情感体验,催生感恩冲动。
  还是教学《我的这六年》这篇文章,讲课前我播放了一个短片。短片中,一位同学由于家庭原因遇到了烦心事,闷闷不乐,学习成绩因此受到影响。朋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课间,他主动找这位同学玩,和他交心,逗他开心。在朋友的帮助下,这位同学的学习和生活渐渐步入了正轨。播放完短片,我问学生:“毕业在即,回头看看自己六年来走过的路,你觉得要感谢的人有哪些?”一位同学发言:“老师,看完这个片子,我想起了我的朋友小淳给予我的帮助。五年级下学期,我连续两次单元测试的成绩为及格,这是我上小学以来没有过的成绩。那段日子,我的心情一团糟,很沮丧。好朋友小淳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他每天放学陪我回家,陪我做作业,想办法委婉地劝慰自尊心特强的我,帮我走出了心情的低谷,找回了自信,重新振作起来。现在,我要当面谢谢他。”说完,他离开座位来到他的朋友小淳身边,握着他的手说:“小淳,谢谢你,你帮了我的大忙。”他的举动感染了大部分同学,不知是谁,第一个鼓起了掌,接着掌声如雷。“一石激起千层浪”,接下来同学们纷纷发言,叙说老师和朋友给予的帮助,表示感谢。握手言谢这一举动也许是特定情境中的冲动,但毋庸置疑,这位同学心中已经播下感恩师友的种子。
  三、架设感恩平台,内化感恩意识
  课堂上产生的情感冲动是特定情境中的产物,离开了特定的情境,这种冲动也许会渐渐淡化。为了让这种情感上的感恩冲动长久保持,必须架设感恩的平台,把它内化为感恩意识。
  感恩的最好平台就是体验活动。通过开展极富启发意义的感恩体验活动,来达到内化感恩意识的目的。卢梭说:“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同年轻人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使他懂得你所讲的道理,你就用一种东西去标示它,应当使思想的语言通过他的心,才能为他所了解。”所以,对于个体心理来说,再精彩生动地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悟和直接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讲,感恩师友的教育是一种以体验活动为主的教育。
  (一)心理换位式的体验活动
  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在这类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有关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正确需要。活动中,学生通过心理位移主动参与,获得相应的心理体验。《伸出我的手》这一课主要教育学生要学会关心他人。在学生了解我们身边生活困难和不幸的人最需要什么后,教师可以出示这样几个情境问题:如果你是一个孤儿,你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你会怎样?如果你是一个失学儿童,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重新走进了课堂,你会怎样?如果你的父母就业困难,好心人帮他们找到了工作,你希望父母怎样?这样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就能促使学生形成感恩师友的心理需要,为自觉地付诸行动做好准备。
  (二)游戏式的体验活动
  游戏是儿童有效的学习方式,可围绕感恩师友这一教育目标选择游戏的内容,确定游戏的方式,发挥游戏的教育功能。在教学《我们的合作》过程中,当学生明白世界上许多事情只有合作才能成功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游戏活动:两人三足跑比赛。游戏结束后,老师请获胜的同学谈获胜感受,引导学生感谢伙伴的通力合作。
  (三)角色扮演式的体验活动
  角色扮演有助于提高儿童理解他人的思想、情感、观点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基础,以孩子爱模仿别人的特点为突破口,给学生进行角色活动的空间,以发展他们良好的个性,促进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在教学《我送老师一朵花》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通过表演,再现老师关爱学生的真实场景。在这一活动中,扮演老师的学生,再次体验了作为老师是怎样关爱学生的,从而感受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关爱;扮演学生的则在活动中重温了老师的关爱。通过角色扮演活动,激起学生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从而使学生产生感恩老师的心理需要。
  (四)调查采访式的体验活动
  通过组织儿童到现场调查采访当事人,使儿童对所关注的问题能通过新的体验,获得直观的印象和更加深入的了解。如教学《我送老师一朵花》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调查表,让学生观察记录老师一周的工作情况,在观察记录的过程中感受老师为学生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心血,油然而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当然,品德课中体验活动的形式不仅仅限于以上四种,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围绕感恩师友这一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活动形式。需要注意的是,体验活动中的感恩教育提倡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活动的过程应该让学生多想、多动、多参与、多感悟。
  四、注重感恩实践,外显感恩行为
  通过课前活动、课堂教学,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感恩师友的意识,但感恩师友的实际行动却很少。这是因为感恩意识在学生的头脑中还停留在认识阶段,要想把这种认识外显为行为,必须通过课后的不断实践,使感恩意识变为感恩行为,最终变为习惯。至此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常怀感恩之心,常有感恩之行。
  感恩师友的实践活动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布置学生写感恩日记,主要记录师友给予自己的帮助,抒发感恩之情,表达感恩的愿望。
  二是开展换位顶岗活动。比如开展“一日班主任轮岗”和“我来上一课”活动。与低年级班主任协商好,分派学生代表到低年级班级代理一天的班主任工作,或者尝试上一节班会课。活动结束后,适时进行活动小结,请参加活动的学生谈活动感受,读活动日记。学生在这一活动中会感受到老师为了大家的成长付出了很多,进而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三是开展“口头感谢师友”活动。比如教学《我送老师一朵花》《有多少人为了我》《邻居家的小伙伴》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口头感谢曾经给予自己帮助的老师和朋友。因为感恩行动更多的是非物质的,有时一句简单的“谢谢”就是最好的感恩行动。我们老师要从自己开始,做学生的表率,经常对学生说“谢谢”,从说“谢谢”开始不断强化学生感恩师友的意识。
  四是开展“感恩行动在平时”活动。要求学生平时为老师或朋友做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轮到朋友值日打扫卫生时,主动帮助打扫;朋友忘带文具,主动送上;老师讲课累了,主动端上一杯茶(为安全起见,如是低、中年级同学,老师自己要预先泡好茶);主动帮老师分发作业本;课堂上遵守纪律,踊跃发言,不让老师为自己过多操心等。
  【吴宏祥,江苏省泰兴市襟江小学教师】
  责任编辑/马子恩
其他文献
@活力老豆:央视《读书》栏目组推出2012暑期特别节目《寻找中国最会读书的孩子》。在鄞州海选现场,我们看到孩子们令人惊叹的一面:每一个孩子都列出看过的大量图书,而且现场发表
每个教室里,都有一张三尺讲台。你站上去了,我站上去了,他站上去了……轮流登场,周而复始。其实,站在这里的人,都拥有同一个名字——老师。如果是一名班主任,他还有更多如“班妈”“班爸”之类的昵称。  如今,我将送走2010级幼儿英语班的学生们——不,我更愿意叫他们“孩子们”,因为他们都叫我“班妈”。虽然是“后妈”,但这个声音里丝毫没有灰姑娘或白雪公主对于继母的那种恐惧,而是深藏着在他们家庭之外的另一份
北京大学附中云南实验学校坐落在美丽的滇池湖畔,是云南省一所年轻而又颇具影响力的一级中学。学校不仅注重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更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学校提出了“将学生培养成理想远大、品行优良、勤学善思、体健仪美、全面发展、具备成功发展思维定势和心理素质,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各行业领导型人才”的育人目标,确定了“以德立校,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独具特色的“德育149工程”  “德育149工程”,是指包含
兰州市第四十九中学始建于1960年,是“兰州市示范性学校”,2010年10月被确定为“中国爱生学校实验校”。现有教学班31个,学生1400多人,在职教职工116人。学校以“博、爱、高、雅
“四发式”话题指发生话题、发现话题、发展话题、发挥话题。以“话题”代替“课题”作为教学基本范式,为学生提供话题形态学习窗口。首先选取最真实的话题并透视话题,把学生角触引向话题的背后,拓宽话题学习视野,进而引导学生提出主体思想,“突破”话题本身的某些观点,尝试着对话题进行差异性发挥、对抗性发挥。最后,将话题进行“迁移”,注重学生的心灵发展、创新能力发展及个性发展,以话题为中心,联系实际进行话题体验活
所谓“幼衰化”,即孩子的“劣化现象”。按照日本人佐岛群巳的描述,是指“由于孩子精神上的贫困和身体上的纤弱而产生的不能自立的状态。”这种现象,不仅日本有,中国也有。  如何解决孩子“幼衰化”问题?服务学习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服务学习”(Service-Learning)源于美国,从志愿者服务和社区服务发展而来,是一种以学习为基础的“服务”与“学习”的有机结合,如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似杜威的“
有多少人,愿意为了一份平凡的事业坚守一生;有多少人,愿意为了一个单纯的理想奉献一生。在滇中昆明,在那所修智养德、求实启真的昆明十中,红颜苍老、青丝染白、年近七旬的俞泰红老
介绍了上、下位机结构的微机联锁系统,并定量地讨论了其可靠性.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设计方案—上、下位机交互式热备冗余结构,并从理论上推导了其可靠性,为这种新结构的实际应
兰州市第七中学建于1944年,是兰州市首批“市级示范性完全中学”,现有教职1150余人,学生2200余人。为了真正使教育成为师生的快乐之事,学校围绕“乐成”这一核心理念,确立了“立德
建平中学的学生自主管理从上世纪80年代轰动上海的“学生校长助理”的尝试,到上世纪末“自主管理委员会”的诞生,再发展延续到现在每个班级参与的“主题值周”,每一次尝试都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每一次创举都凝结着广大师生的智慧,二十多年的学生自主管理的创新不断推动着建平中学的德育工作再上台阶,更富实效。  一、学生自主管理的价值取向  建平中学实施学生自主管理课程是建平中学培养目标与建平中学现代学校思想相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