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与“能”作为对素质教育不同探索阶段的具体体现,没有“要”的阶段,就没有“能”的阶段。或许,还有比“能”更准确、更能体现素质教育的表述。或许,还有比此次新课标更先进、更切实可行的教育理念,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在教育实践中去不断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语文新课标;“能”;“要”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能”这个字在语文新课标中随处可见。如在总目标中:“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等等。“要”这个字在语文教学大纲中举目可见,如“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学会默读”等等。
为什么新课标在表述中不沿用教学大纲的“要”,而改用“能”?这两个字有什么区别呢?我查了《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能”表示具备某种能力或达到某种效率;“要”表示做某种事的意志,必要,应该。仔细琢磨,虽一字之差,但意义却千差万别,“以一斑而窥全豹”,由“能”一个字却折射出此次新课标改革的一些特点。现谈几点体会。
一、“能”更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能”这个字的字义就可以很明确地看出这一点:让谁具备某种能力或达到某种效率?当然是指学生。新课标就是为学生寫的,是站在绝大多数学生的立场上写的,因为新课标的内容是多数学生都能达到的最低标准,是某一学习阶段的最低的统一的要求。有了这个要求,作为教师,心中就要时时刻刻装着绝大多数学生。不管是备课,还是上课,抑或是批改作业,都要想学生之所想,思学生之所思,这样才能体现新课标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理念。
我在备课时,设置每个环节,哪怕是每个问题,都考虑到多数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比如:备课时备到这样一个问题:“学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什么启示?”其实“启示”这个词意是有点抽象的,考虑到我班可能会有近一半学生无所适从,我便把这个问题改成了“学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或“学了这篇课文,你还想说些什么?”进行引导,上课时,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说几句,兴趣很高。其实,“以学生为主体”这个教育理论早就提出来了,教学大纲中也体现出这种思想,只不过它是站在教师的角度,带有一定强迫性的“要”,学生必须达到什么要求,而这种要求往往也只有少数学生通过努力才能达到。大多数学生全靠教师的“硬灌”,学生成了接纳知识的容器,我之所以认为这是新课标的特点之一,主要是因为新课标强调的具有主体地位的学生的范围扩大到了全体,这是以往所没有的。
二、“能”是对素质教育精神的切实体会
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全体和要求全面提高其基本素质。这里的“基本素质”所指是学生的态度以及获取知识的情感、价值观、能力。而新课标通过“能”的表述,强调的正是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这正是对素质教育精神的切实体现。
我在揣摩新课标中“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这句话时,觉得光在看到学生书写时强调是行不通的。于是,我除了在平常的教学中让学生牢记我的“三字诀”,即:准、美、快;还强调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写每一个字都要做到“准、美、快”。我还倡导学生用钢笔写每一个字(现在绝大多数学生都要圆珠笔或水笔,钢笔几乎成了“古董”,这非常不利于学生把字写好),用字帖练字,并且隔一个月就进行一次书法比赛。我还把每次比赛时学生的作品保留,适时地发给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享受着练字成功与进步所带来的快乐。现在我班大多数学生已养成了一个习惯:有事没事练练字。
三、“能”体现了“大语文观”
“留心处处皆学问”。语文更是存在于电视、报纸杂志,甚至是大街上的广告牌、墙上的宣传语等。若想使学生具备某种能力,仅靠课本,靠课堂,简直是杯水车薪。于是,新课标把我们的视野引向了更广阔的天空,而这是教学大纲很少提到的。比如“能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语文教材内容安排是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整合的,每个单元都有共同的训练重点。比如:人教版第九册第五单元训练重点是“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在引导学生学习本组课文时,有意识地让学生体会到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的方法。但是方法知道了,并不等于就拥有了能力和效率。要想使学生真正具备这种能力,必须要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去练习才行。于是,我让学生在阅读课外书或者家里的报刊时,也注意有一定的速度,并用读书卡片记录下大概的阅读情况,包括阅读时间、主要内容、有何体会等,再定期开展“读书会”,让学生互相交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发现学生的读书卡多了,所记录的阅读用时渐渐短了,内容领悟渐渐准了,体会感受渐渐深了。
当然,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问题。“要”与“能”作为对素质教育不同探索阶段的具体体现,没有“要”的阶段,就没有“能”的阶段。或许,还有比“能”更准确、更能体现素质教育的表述。或许,还有比此次新课标更先进、更切实可行的教育理念,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在教育实践中去不断探索的问题。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语文新课标;“能”;“要”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能”这个字在语文新课标中随处可见。如在总目标中:“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等等。“要”这个字在语文教学大纲中举目可见,如“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学会默读”等等。
为什么新课标在表述中不沿用教学大纲的“要”,而改用“能”?这两个字有什么区别呢?我查了《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能”表示具备某种能力或达到某种效率;“要”表示做某种事的意志,必要,应该。仔细琢磨,虽一字之差,但意义却千差万别,“以一斑而窥全豹”,由“能”一个字却折射出此次新课标改革的一些特点。现谈几点体会。
一、“能”更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能”这个字的字义就可以很明确地看出这一点:让谁具备某种能力或达到某种效率?当然是指学生。新课标就是为学生寫的,是站在绝大多数学生的立场上写的,因为新课标的内容是多数学生都能达到的最低标准,是某一学习阶段的最低的统一的要求。有了这个要求,作为教师,心中就要时时刻刻装着绝大多数学生。不管是备课,还是上课,抑或是批改作业,都要想学生之所想,思学生之所思,这样才能体现新课标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理念。
我在备课时,设置每个环节,哪怕是每个问题,都考虑到多数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比如:备课时备到这样一个问题:“学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什么启示?”其实“启示”这个词意是有点抽象的,考虑到我班可能会有近一半学生无所适从,我便把这个问题改成了“学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或“学了这篇课文,你还想说些什么?”进行引导,上课时,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说几句,兴趣很高。其实,“以学生为主体”这个教育理论早就提出来了,教学大纲中也体现出这种思想,只不过它是站在教师的角度,带有一定强迫性的“要”,学生必须达到什么要求,而这种要求往往也只有少数学生通过努力才能达到。大多数学生全靠教师的“硬灌”,学生成了接纳知识的容器,我之所以认为这是新课标的特点之一,主要是因为新课标强调的具有主体地位的学生的范围扩大到了全体,这是以往所没有的。
二、“能”是对素质教育精神的切实体会
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全体和要求全面提高其基本素质。这里的“基本素质”所指是学生的态度以及获取知识的情感、价值观、能力。而新课标通过“能”的表述,强调的正是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这正是对素质教育精神的切实体现。
我在揣摩新课标中“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这句话时,觉得光在看到学生书写时强调是行不通的。于是,我除了在平常的教学中让学生牢记我的“三字诀”,即:准、美、快;还强调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写每一个字都要做到“准、美、快”。我还倡导学生用钢笔写每一个字(现在绝大多数学生都要圆珠笔或水笔,钢笔几乎成了“古董”,这非常不利于学生把字写好),用字帖练字,并且隔一个月就进行一次书法比赛。我还把每次比赛时学生的作品保留,适时地发给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享受着练字成功与进步所带来的快乐。现在我班大多数学生已养成了一个习惯:有事没事练练字。
三、“能”体现了“大语文观”
“留心处处皆学问”。语文更是存在于电视、报纸杂志,甚至是大街上的广告牌、墙上的宣传语等。若想使学生具备某种能力,仅靠课本,靠课堂,简直是杯水车薪。于是,新课标把我们的视野引向了更广阔的天空,而这是教学大纲很少提到的。比如“能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语文教材内容安排是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整合的,每个单元都有共同的训练重点。比如:人教版第九册第五单元训练重点是“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在引导学生学习本组课文时,有意识地让学生体会到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的方法。但是方法知道了,并不等于就拥有了能力和效率。要想使学生真正具备这种能力,必须要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去练习才行。于是,我让学生在阅读课外书或者家里的报刊时,也注意有一定的速度,并用读书卡片记录下大概的阅读情况,包括阅读时间、主要内容、有何体会等,再定期开展“读书会”,让学生互相交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发现学生的读书卡多了,所记录的阅读用时渐渐短了,内容领悟渐渐准了,体会感受渐渐深了。
当然,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问题。“要”与“能”作为对素质教育不同探索阶段的具体体现,没有“要”的阶段,就没有“能”的阶段。或许,还有比“能”更准确、更能体现素质教育的表述。或许,还有比此次新课标更先进、更切实可行的教育理念,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在教育实践中去不断探索的问题。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