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扫清台阁体的积弊,前七子掀起了一场复古运动。但这场复古运动却日益走向僵化。前期主观复古而客观革新,后期则完全囿于古文而丧失个性,使得当时文坛上充斥着无病呻吟、空有技艺的文学作品。针对这种现状,李贽创作了《童心说》。他以“真”作为文学创作、鉴赏的唯一标准,提出“天下至文无不出于童心”的主张。
关键词:前七子;复古;李贽;童心说
一、前七子复古运动
明代文坛先有开国之初宋濂、方孝孺提倡文章应“明道致用”,继而随着帝国的巩固,出现了粉饰太平的台阁体和专作理语的性气诗。为了矫正台阁体冗弱平庸的流弊,台阁体的后期人物李东阳力主习模唐诗格调,开明代复古文学运动先河。明中叶以后,有些知识分子对萎弱的士风、腐烂的文风越来越感到不满,试求改弦更张,便有了李梦阳为代表的“前七子”所提倡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非是者弗道。”
前七子复古运动的第一步就是“酌古以御今”,就是复古运动对“古”的追认实际上预设了对“今”的批判,这样复古就不是为了推历史的倒车,而是有针砭时弊的作用。而对“古”的追认其实是对“古”的一种价值认同过程,这种价值认同蕴含着复古者理想典范的选择性,这种选择性为当下指出了向上的道路。前七子提倡的复古主要是针对台阁体、性气诗而发的,其标举的“诗必盛唐、文必秦汉”也预示着他们对诗文典范的价值认同。
但是复古运动要取得实质性的成果仅此时不够的,它必须能够实现“复古以开今”。这里的复古只是一种策略,一种方式,而不是终点。复古运动的终极旨趣是“开今”,使得“今”能够历久弥新,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而前七子并未完成这一步,李梦阳主模拟,对古人之法要“尺尺寸寸”。他们更多地是模拟盛唐诗的形式风貌,使其诗文创作很多只是对古人声调的重复,缺乏自我之真性情,或者说他们的真性情淹没在了古人的辞藻格调里了。
在前七子的复古运动后期,其文学创作甚至出现了对前人作品的直接抄袭,严重限制了文坛的健康发展。针对这种一味学古而导致的抄袭现象,李贽提出了以“真”和“自然”为主题的“童心说”。
二、“童心说”的文学内涵
“童心说”是集李贽关于“真”的全部思考于一体,其中心观点是“童心”。李贽的“童心”是真心,是本性,是一种自然本能。这种自然本能是孩提未经教化时期的混沌、纯真状态,也是人为了满足生来就有的人欲的自然追求。体现在文学创作上,就是不加掩饰地表达真实的自己,表达真情实感,即“发乎性情,由乎自然”。
李贽认为人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源自于人心,文学创作是人的活动,所以文学的本原也应该是童心。天下之至文,不仅要出自于童心,还应该让童心自然表达,无拘无碍。李贽在《读律肤说》中写道:
淡则无味,直则无情。宛转有态,则容冶而不雅;沉着可思,则神伤而易弱。欲浅不得,欲深不得。拘于律则为律所制,是诗奴也,其失也卑,而五音不克谐;不受律则不成律,是诗魔也,其失也亢,而五音相夺伦。不克谐则无色,相夺伦则无声,盖声色之来,发于情性,由乎自然,是可以牵合矫强而致乎?故自然发于情性,则自然止乎礼义,非情性之外复有礼义可止也。惟矫强乃失之,故以自然之为美耳,又非于情性之外复有所谓自然而然也。
这一段可以说是李贽文学思想的集中阐发。首先,李贽对诗歌的创作之难作了分析;语言上淡、直、婉转、沉着左右为难;格律上拘与不拘也各有缺憾,总之,作诗经常陷入到无声无色的尴尬境地。李贽没有继续讨论诗歌的写作技巧,而是直接點出了诗歌写作的真正源头:发于情性,由乎自然。发于情性的诗自然就有技巧,在情性之外的,无技巧可言,即使运用了所谓的技巧,那也会因“矫强”而失其诗韵诗味,所以,李贽提出了“发乎性情,由乎自然”。
李贽强调作家在作品中要表达自己的真性情,只有这样的文章才能打动读者,让读者与之产生共鸣,同歌同哭,同命运共休戚。“言出至情,自然刺心,自然动人,自然令人痛哭”(《读若无母寄书》),从内心最深处流消出来的情感,因其真,所以感人,因其自然,所以动人。
在李贽看来,文学创作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在《与友人论文》中,李贽道:
凡人作文,皆从外边攻进里去;我为文章,只就从里面攻打出来,就他城池,食他粮草,统率他兵马,直冲横撞,搅得他粉碎,故不费一毫气力而自然有馀也。
李贽所抓住的“从里面攻打出来”的“里”,所指大抵是指文章的创作者,从创作者本心所发的肺腑自然之言,当然“不费一毫气力而自然有馀也”。
三、贵在创新的文学创作论
李贽把前七子学习古人格调、遵循古人法式的摹拟喻为托骥之蝇。他说:
苍蝇之飞不过十步,托骥之旌,乃腾千里之路,虽然,即幸千里,犹然一苍蝇耳,安足数耶!(《知人》)
他还把这样的摹拟比作螟蛉:
《法言》曰:螟蛉之子,蜾赢祝之曰:“类我类我”,久则肖之矣。速哉七十子之肖仲尼也……然则道学先生、礼法俗士,举皆蜂虫之螟蛉子哉!(《酒德颂》)
托骥的苍蝇不会成为千里马,螟蛉因蜾赢而丧失了自我,如果作家只求师古,在古人的格调、法式里打转的话,那就不会有表现真实情感的文章。文章切忌随人,文学贵在创新,这是李贽文学创作论中最重要的一点。
“仲尼虽圣,效之则为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何心隐论》)人的精神如此,人格如此,文章也如此。李贽欣赏的文章是见解独特、语言新颖的文章,他评价苏东坡:
苏长公片言只字,与金玉同声,虽千古未见其比,则以其胸中绝无俗气,下笔不作寻常语,不步人脚故耳。(《又与从吾》)
因为东坡有超尘脱俗的品性,所以才有不同寻常的文字,才有强烈的审美效果。李贽推崇《左传》的原因就是《左传》不依附于《春秋》,它有独特的见解,是一部独立的有创新精神的史传,这也是《左传》存在的价值。 李贽欣赏“具只眼”的人和文,但他深知这样的人难得一见,这样的文也难得一读。他在《圣教小引》中回顾了自己的学习生涯:
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夫子有何可尊,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研,和声而已。是余五十以前真一犬也。因前犬吠形,亦随而吠之,若问以吠声之故,正好哑然自笑也已。
李贽认识到自己五十岁以前尚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对别人的思想不作思考全盘接受,是一只随众犬吠影的小犬。后来在研读参悟中,才终于形成了自己的思想:
余今日知吾夫子矣,不吠声矣,向作矮子,至老遂為长矣。
构建自己的思想,形成独特的见解,然后才有新颖的语言,创造性的文字,这样才能卓然独立,成就万古文名。李贽深知创新之难,所以他特别推崇创新之人,他敬佩何心隐,是因为“其文章高妙,略无一字袭前人,亦未见从前有此文字。”(《柞林纪谭》)他唾弃道学先生,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道学先生只会“拾纸墨之一二,窃屠吻之三四”。(《赞刘谐》)
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经常出现摹拟和创新的对立。比如江西诗派提倡“夺胎换骨”“点铁成金”,持“妙悟”说的严羽斥之为“声闻、辟支果”,不是正道,但严羽本人又提出“以盛唐为法”的摹拟说,王若虚则以“自得”论狂扫江西余风。但是,不管是“妙悟说”还是“自得论”,其创新点都只在法度、形式上纠缠,而没有深入到文学的本源。李赞提倡文学创新,反对文学的摹拟复古,是因为天下至文应出自于童心。以古文为心、以他人为心,所言者均非童心之言,都应该摒弃。只有以童心为心,言他人之所未言的文章才担得上是天下之至文。
参考文献:
[1][明]李贽著、张建业编《李贽文集》(包括《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刘再华.袁宏道性灵说论评.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
[3]谭帆.小说评点的萌兴——明万历年间小说评点述略.文艺理论研究,1996(6).
[4]左东岭.耿、李之争与李贽晚年的人格心态巨变.北方论丛,1994(5).
[5]左东岭.从本色论到童心说——明代性灵文学思想的流变.社会科学战线,2000(6).
[6]左东岭.李贽文学思想与心学关系及其影响研究综述.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6).
作者简介:徐康,女,汉族,山东泰安人,2017级文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诗歌与诗学。
关键词:前七子;复古;李贽;童心说
一、前七子复古运动
明代文坛先有开国之初宋濂、方孝孺提倡文章应“明道致用”,继而随着帝国的巩固,出现了粉饰太平的台阁体和专作理语的性气诗。为了矫正台阁体冗弱平庸的流弊,台阁体的后期人物李东阳力主习模唐诗格调,开明代复古文学运动先河。明中叶以后,有些知识分子对萎弱的士风、腐烂的文风越来越感到不满,试求改弦更张,便有了李梦阳为代表的“前七子”所提倡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非是者弗道。”
前七子复古运动的第一步就是“酌古以御今”,就是复古运动对“古”的追认实际上预设了对“今”的批判,这样复古就不是为了推历史的倒车,而是有针砭时弊的作用。而对“古”的追认其实是对“古”的一种价值认同过程,这种价值认同蕴含着复古者理想典范的选择性,这种选择性为当下指出了向上的道路。前七子提倡的复古主要是针对台阁体、性气诗而发的,其标举的“诗必盛唐、文必秦汉”也预示着他们对诗文典范的价值认同。
但是复古运动要取得实质性的成果仅此时不够的,它必须能够实现“复古以开今”。这里的复古只是一种策略,一种方式,而不是终点。复古运动的终极旨趣是“开今”,使得“今”能够历久弥新,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而前七子并未完成这一步,李梦阳主模拟,对古人之法要“尺尺寸寸”。他们更多地是模拟盛唐诗的形式风貌,使其诗文创作很多只是对古人声调的重复,缺乏自我之真性情,或者说他们的真性情淹没在了古人的辞藻格调里了。
在前七子的复古运动后期,其文学创作甚至出现了对前人作品的直接抄袭,严重限制了文坛的健康发展。针对这种一味学古而导致的抄袭现象,李贽提出了以“真”和“自然”为主题的“童心说”。
二、“童心说”的文学内涵
“童心说”是集李贽关于“真”的全部思考于一体,其中心观点是“童心”。李贽的“童心”是真心,是本性,是一种自然本能。这种自然本能是孩提未经教化时期的混沌、纯真状态,也是人为了满足生来就有的人欲的自然追求。体现在文学创作上,就是不加掩饰地表达真实的自己,表达真情实感,即“发乎性情,由乎自然”。
李贽认为人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源自于人心,文学创作是人的活动,所以文学的本原也应该是童心。天下之至文,不仅要出自于童心,还应该让童心自然表达,无拘无碍。李贽在《读律肤说》中写道:
淡则无味,直则无情。宛转有态,则容冶而不雅;沉着可思,则神伤而易弱。欲浅不得,欲深不得。拘于律则为律所制,是诗奴也,其失也卑,而五音不克谐;不受律则不成律,是诗魔也,其失也亢,而五音相夺伦。不克谐则无色,相夺伦则无声,盖声色之来,发于情性,由乎自然,是可以牵合矫强而致乎?故自然发于情性,则自然止乎礼义,非情性之外复有礼义可止也。惟矫强乃失之,故以自然之为美耳,又非于情性之外复有所谓自然而然也。
这一段可以说是李贽文学思想的集中阐发。首先,李贽对诗歌的创作之难作了分析;语言上淡、直、婉转、沉着左右为难;格律上拘与不拘也各有缺憾,总之,作诗经常陷入到无声无色的尴尬境地。李贽没有继续讨论诗歌的写作技巧,而是直接點出了诗歌写作的真正源头:发于情性,由乎自然。发于情性的诗自然就有技巧,在情性之外的,无技巧可言,即使运用了所谓的技巧,那也会因“矫强”而失其诗韵诗味,所以,李贽提出了“发乎性情,由乎自然”。
李贽强调作家在作品中要表达自己的真性情,只有这样的文章才能打动读者,让读者与之产生共鸣,同歌同哭,同命运共休戚。“言出至情,自然刺心,自然动人,自然令人痛哭”(《读若无母寄书》),从内心最深处流消出来的情感,因其真,所以感人,因其自然,所以动人。
在李贽看来,文学创作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在《与友人论文》中,李贽道:
凡人作文,皆从外边攻进里去;我为文章,只就从里面攻打出来,就他城池,食他粮草,统率他兵马,直冲横撞,搅得他粉碎,故不费一毫气力而自然有馀也。
李贽所抓住的“从里面攻打出来”的“里”,所指大抵是指文章的创作者,从创作者本心所发的肺腑自然之言,当然“不费一毫气力而自然有馀也”。
三、贵在创新的文学创作论
李贽把前七子学习古人格调、遵循古人法式的摹拟喻为托骥之蝇。他说:
苍蝇之飞不过十步,托骥之旌,乃腾千里之路,虽然,即幸千里,犹然一苍蝇耳,安足数耶!(《知人》)
他还把这样的摹拟比作螟蛉:
《法言》曰:螟蛉之子,蜾赢祝之曰:“类我类我”,久则肖之矣。速哉七十子之肖仲尼也……然则道学先生、礼法俗士,举皆蜂虫之螟蛉子哉!(《酒德颂》)
托骥的苍蝇不会成为千里马,螟蛉因蜾赢而丧失了自我,如果作家只求师古,在古人的格调、法式里打转的话,那就不会有表现真实情感的文章。文章切忌随人,文学贵在创新,这是李贽文学创作论中最重要的一点。
“仲尼虽圣,效之则为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何心隐论》)人的精神如此,人格如此,文章也如此。李贽欣赏的文章是见解独特、语言新颖的文章,他评价苏东坡:
苏长公片言只字,与金玉同声,虽千古未见其比,则以其胸中绝无俗气,下笔不作寻常语,不步人脚故耳。(《又与从吾》)
因为东坡有超尘脱俗的品性,所以才有不同寻常的文字,才有强烈的审美效果。李贽推崇《左传》的原因就是《左传》不依附于《春秋》,它有独特的见解,是一部独立的有创新精神的史传,这也是《左传》存在的价值。 李贽欣赏“具只眼”的人和文,但他深知这样的人难得一见,这样的文也难得一读。他在《圣教小引》中回顾了自己的学习生涯:
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夫子有何可尊,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研,和声而已。是余五十以前真一犬也。因前犬吠形,亦随而吠之,若问以吠声之故,正好哑然自笑也已。
李贽认识到自己五十岁以前尚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对别人的思想不作思考全盘接受,是一只随众犬吠影的小犬。后来在研读参悟中,才终于形成了自己的思想:
余今日知吾夫子矣,不吠声矣,向作矮子,至老遂為长矣。
构建自己的思想,形成独特的见解,然后才有新颖的语言,创造性的文字,这样才能卓然独立,成就万古文名。李贽深知创新之难,所以他特别推崇创新之人,他敬佩何心隐,是因为“其文章高妙,略无一字袭前人,亦未见从前有此文字。”(《柞林纪谭》)他唾弃道学先生,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道学先生只会“拾纸墨之一二,窃屠吻之三四”。(《赞刘谐》)
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经常出现摹拟和创新的对立。比如江西诗派提倡“夺胎换骨”“点铁成金”,持“妙悟”说的严羽斥之为“声闻、辟支果”,不是正道,但严羽本人又提出“以盛唐为法”的摹拟说,王若虚则以“自得”论狂扫江西余风。但是,不管是“妙悟说”还是“自得论”,其创新点都只在法度、形式上纠缠,而没有深入到文学的本源。李赞提倡文学创新,反对文学的摹拟复古,是因为天下至文应出自于童心。以古文为心、以他人为心,所言者均非童心之言,都应该摒弃。只有以童心为心,言他人之所未言的文章才担得上是天下之至文。
参考文献:
[1][明]李贽著、张建业编《李贽文集》(包括《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刘再华.袁宏道性灵说论评.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
[3]谭帆.小说评点的萌兴——明万历年间小说评点述略.文艺理论研究,1996(6).
[4]左东岭.耿、李之争与李贽晚年的人格心态巨变.北方论丛,1994(5).
[5]左东岭.从本色论到童心说——明代性灵文学思想的流变.社会科学战线,2000(6).
[6]左东岭.李贽文学思想与心学关系及其影响研究综述.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6).
作者简介:徐康,女,汉族,山东泰安人,2017级文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诗歌与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