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1868年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高等学府主要从欧美国家吸取先进知识。因为最初来日本的专家学者里有德国人,也有法国人,所以直到今天,日本医生用的术语中,有不少是源自德文的,例如,karte(病历)、gaze(纱布)、kranke(患者)等等;艺术方面的术语,则有不少是源自法文的,例如,atelier(工作室)、ensemble(合奏)、avantgarde(前卫艺术)、crayon(蜡笔)等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过了民主化学制改革的日本大学,还保持了所有学生得念两种外语的规定。
具体而言,大家都学英语以外,也要念德语或者法语。当年,专修医药理工学的学生大多选择了德语;专修文学法律的学生则一般选择法语。在各大学提供的第二外语课程中,亚洲语言出现则是相对晚近的事。
1972年中日建交后,开办汉语课程成为一种潮流,接着部分大学也开设了韩语课程。另外,也有少数大学开俄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课。
总的来说,“念过第二外语”曾很长时间是大学生的标志。毕竟,多一门外语,就多一些关于世界的知识。而中学文化程度的人始终只有学英语的机会。
类似的情形延续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那个时候,柏林墙倒塌、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世界出现了以美国为唯一中心的新局面。同时,通讯技术的发达导致金融经济的全球化,英语很快就获得了世界语言的地位。
为了应对国际情势之变,日本进行教育制度改革,其中一项就是加强大学本科的专业以及英语教育。结果,一所又一所大学取消了第二外语课程,或者把英语之外的“外语”从以前的必修课改成了选修课。
不过,如今在日本,学生念得最多的第二外语是汉语。
以我任职的明治大学理工学院为例,就有超过一半新生选择学汉语。他们异口同声地说:问了父母和高中老师的意见,大家都推荐学汉语,因为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的地位日趋提高,所以学了汉语对日后找工作一定会有利。
另一方面,日本社会曾对欧陆国家拥有的憧憬,似乎已经慢慢消失。千禧年前后欧元诞生后,欧洲各个国家的形象变得模糊不清。为什么要学德语、法语?今天的学生想不到理由。
不过,讽刺的是,大家学汉语并不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日本人会说汉语。
首先,大学的第二外语班一年只有45到90个学时,即使有认真的学生每节课都上,也仅仅是一年级和二年级总共上了135个小时的汉语班而已,最后能期待的学习效果非常有限。
其次,虽然日语也用汉字,但读音跟汉语不一样,为了讲汉语,非学罗马拼音不可。但是多数日本学生觉得,直接看汉字就能猜得七七八八,何必通过辛辛苦苦学拼音去绕道?结果,汉语发音始终摆脱不了日语发音的干扰,对声调的掌握也远远不准。
再说,如今的学生选修汉语,乃是为了得到经济利益,他们对中国的社会、文化并不一定有兴趣。正如大家把英语当作工具一样,汉语也被当作技术。跟从前的日本大学生心怀浪漫憧憬地学习德语、法语相比,这是多么不同的境界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过了民主化学制改革的日本大学,还保持了所有学生得念两种外语的规定。
具体而言,大家都学英语以外,也要念德语或者法语。当年,专修医药理工学的学生大多选择了德语;专修文学法律的学生则一般选择法语。在各大学提供的第二外语课程中,亚洲语言出现则是相对晚近的事。
1972年中日建交后,开办汉语课程成为一种潮流,接着部分大学也开设了韩语课程。另外,也有少数大学开俄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课。
总的来说,“念过第二外语”曾很长时间是大学生的标志。毕竟,多一门外语,就多一些关于世界的知识。而中学文化程度的人始终只有学英语的机会。
类似的情形延续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那个时候,柏林墙倒塌、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世界出现了以美国为唯一中心的新局面。同时,通讯技术的发达导致金融经济的全球化,英语很快就获得了世界语言的地位。
为了应对国际情势之变,日本进行教育制度改革,其中一项就是加强大学本科的专业以及英语教育。结果,一所又一所大学取消了第二外语课程,或者把英语之外的“外语”从以前的必修课改成了选修课。
不过,如今在日本,学生念得最多的第二外语是汉语。
以我任职的明治大学理工学院为例,就有超过一半新生选择学汉语。他们异口同声地说:问了父母和高中老师的意见,大家都推荐学汉语,因为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的地位日趋提高,所以学了汉语对日后找工作一定会有利。
另一方面,日本社会曾对欧陆国家拥有的憧憬,似乎已经慢慢消失。千禧年前后欧元诞生后,欧洲各个国家的形象变得模糊不清。为什么要学德语、法语?今天的学生想不到理由。
不过,讽刺的是,大家学汉语并不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日本人会说汉语。
首先,大学的第二外语班一年只有45到90个学时,即使有认真的学生每节课都上,也仅仅是一年级和二年级总共上了135个小时的汉语班而已,最后能期待的学习效果非常有限。
其次,虽然日语也用汉字,但读音跟汉语不一样,为了讲汉语,非学罗马拼音不可。但是多数日本学生觉得,直接看汉字就能猜得七七八八,何必通过辛辛苦苦学拼音去绕道?结果,汉语发音始终摆脱不了日语发音的干扰,对声调的掌握也远远不准。
再说,如今的学生选修汉语,乃是为了得到经济利益,他们对中国的社会、文化并不一定有兴趣。正如大家把英语当作工具一样,汉语也被当作技术。跟从前的日本大学生心怀浪漫憧憬地学习德语、法语相比,这是多么不同的境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