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谈“武即止戈”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ling_gi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可以领会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武”的解释,然而这个“武”的解释与今天的“武”是有差别的。戈是古代长兵器,横刃,由铜或铁制成,但是这里“戈”是引申为战事、兵争的。“止”是禁止与阻止。在古代,止戈是控制异族进攻、抵御异族进攻的兵争,或说是戍边卫国的兵战,而不是为了私利的单打独斗。换句话说,“武”术就是为了保护家国天下而产生的,而不是为了谋求一己私利而大打出手的亡命厮杀。
  个人或是单兵训练不过是“武”的其中一小部分,重要的是三军兵团的和合训练。所谓操演三军不是教授军士都成为“武”林侠客一样的高手,是教会个人与集体协同,使军队成为浑然一体。然而,这个仍不是“武”的核心,“武”的核心是兵争的韬略、阵战、伐谋。“武”的核心是“武”书七经,是承载国家民族兴亡之责的智慧。
  止戈的关键在于兵法的运筹帷幄,即军事智慧。这个意义上的止戈,不是、也决不是心意、太极、八卦等等。但是不可否认,今日的“武”术是由兵争的搏杀里流传出来的,并且进行了细致地、精微地探究、改良。然而也就是这样,“武”术一步一步地偏离了兵争模式,成了民间的个人化的私下的搏击术。 在唐朝禅宗大兴之前,“武”或止戈的关键还是兵争智谋与三军勇力。最多不过是练就三军将士一个勇敢拼杀的心,同时再加上简单与基本的长弓大戈的训练。即言之:夫战,勇气也。这个时候武的核心就是兵争韬略、军事庙算等。
  到了唐朝禅宗大起之后,武者或将领逐渐受到禅宗理论之风影响,趋向了更为精深的禅宗心法的修习。因为无论是个人搏斗来说或是在兵战将领来说,真正拼杀的是冷静的心智。另一个方面,冷兵之战演变的越来越庞杂、诡异,同时冷兵也改进得越来越精良。国家的统帅也只得越来越趋于谋求心智的力量。这个趋势,使民间武术也在不断地同步精进。
  然而,这不是说武就成了当时人们的纯粹玩具,但是在这个大趋势下,民间武者就更加不顾一切地投向心性的解悟与自我创作。
  严格地说,这些试图去解悟心性、试图摆脱一勇之夫与蛮武之夫的想法是正确的。然而,他们没有能够找到支撑武术的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禅宗是给武术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但是这个在最初还仅仅限于少林武术的默默流传。也为此很多拳谚云:天下武术出少林。实际上,是说天下武术心意修炼法出于少林,而不是说武术的技法根本来源于少林。同时,中国古代道家与方家都是讲究养身,道家的养生理论不能支撑起武的勇猛心念。
  话再说回来,武者们都停止于对心法的解悟上,他们不知道心法是用来行与证的。当然这个与当时的大环境有很大关系。当时禅宗由六祖慧能大师而广布天下,但是六祖大师之后的禅宗也走向了一条迷途。六祖大师之后的弟子只求解悟经法,而不再求证真意本然。更糟糕的是,武者对道家的养生理论的攫取杂糅,使很多武者在幻想着天人合一,追求着忘我之境。看上去,怡然自得,百般逍遥,千般洒脱。实际上,不过是无凭无据、无门无径的臆想,甚至是狂想。当时的武者陷入了养生的幻觉,一方面由此他们犯了一个无法自拔的错误,他们抛弃了武的本质意义——责任。武是为保证国家民族安全产生的,没有了这个方向与宗旨,武必然走向了暴力与私斗的深渊,要么就是存生于那个迷幻的养生修炼中。在这个意义上说,现在的武术都是假的,错误的。武者与学武者都不敢于承担这个民族责任,同时极力地逃避着这个民族责任。
  也为此,止戈成了私斗的想像。我们有必要知道,止戈也好,征伐也罢,都是为了国家民族的昌盛、稳定、强大,而不是为了私下斗殴,更不是为了街头称霸。
  今天的武术出路只有一条,就是教育功能。武的教育是使民族有强大的心智力量,当年的“东亚病夫”不是说我们的身体,是说我们民族的心性、民族魂魄。我们的民族要想强大昌盛,就需要强大的思想与心智训练。 武,国家民族兴亡之事。古有言日:天下无事,不可废武。
其他文献
“新事物”与“旧事物”是现代哲学中的两个名词。一般人见到“新旧事物”,便简单的以事物出现的先后来作为判断标准,其实不然。从理论上讲,凡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东西,都可称做“新事物”,而那些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正日趋灭亡的东西,则是“旧事物”。中国武术在经历了数千年后留存至今,但现在的情形却很不乐观。真正了解继承了中国武术内涵、本质和愿意去了解继承它的人不多,而乐意去接受跆拳道、空
摘 要:课程改革提出了英语核心素养这个概念。英语核心素养的四维目标即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出,为教师制定课程目标规划了蓝图,也为改进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核心素养;阅读教学;高中英语     一、 前言  随着高中课改的深入,阅读教学不再以逐句翻译、讲解语言点为中心;教师多采用“读前—略读—寻读—查找细节—读后”的阅读形式,教学过程侧重阅读策略的培养和阅
作为轨迹拳开山祖师,李紫剑确实有不同常人之处。当本刊主编张朝阳先生第一次邀他作专访时,不知李先生是太“有骨气”还是在传媒面前“老于世故”,他并没有“漫卷诗书喜欲狂”,对《精武》的礼遇报以微笑,而是谦虚地寄来了一些能触发读者拳艺灵感的精品稿件,连载数期,便得到广大读者的一致赞扬,于是本刊旧事重提,“霸王硬上弓”对这个引曙光于武术界、播佳种在竹林、能在不自由中而能自由发挥的“狂生”进行了专访。  问:
编前语:此篇拙文,写于2006年赋闲之时,事隔一年许,马虹先生大作业已成书。今在这一栏目披发,当为祝贺八十有二的太极拳大家,陈氏传人马虹先生又有力作问世,弘扬太极大道。  近日,偶接马虹先生千里之外传鸿,邀我为他出版的《拆拳讲劲》一书作序,这让我既惶恐又踌躇。  惶恐的是,马虹先生乃是一代拳学大家,在太极拳造诣上鲜有其匹,又是武术界德高望重、有长者之风的前辈,承蒙相邀,使我这无名无分的晚学,实所难
十九世纪中期至二十世纪中期,是中国传统武术发生变革的决定期间。在这一百多年中,中国大部分时间处于战争与动乱之中,中国军队兵器的装备由冷兵器逐渐过渡到火器。传统武术作为中国古代战争的重要工具,在中国古代战争中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而在近一个多世纪的中外、国内战争中,传统武术在军事战争中逐渐的消失。  传统武术能够在漫长的中国历史进程中流传至今,其价值功能必然适合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及生活习性,这种价值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信技术得到较大的进步与突破,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为了给人们带来更好的通信服务,相关的管线传输工程日益增多。加强通信管线传输工程
编者按:李紫剑先生的答《精武》编者问,到本期为止,已全文刊完。我想用放言无忌来评价李先生的一番快谈,也是恰当的。此文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一言一语,皆扫时弊,笔挟风霜,不畏武林短长,斗士风采,跃然纸上”。连载数期,争议较大,反响热烈。读者对李先生“乱攻一通”的武术情感,致电中有喝彩的,也有破口大骂的,甚至还有声色俱厉,频频质问本刊为什么要采访李紫剑,是不是拿了老李的红包等等?这些感触都是读者朋友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