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基本上沿袭着美院的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模式,习惯性地以美院的专业要求作为本身美术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无形中迫使自己拼命追赶前者,致使出现多种严重偏向,失去了自身鲜明的特色
构建高校美术教育专业课程的关键是突出 “师范”二字,走出办“小美院”的误区。
关键词:美术教育 课程构建
DOI:10.3969/j.issn.1672-8289.2010.
我国政府明确要求:“中小学校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从而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由于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必不可少的途径,而高师美术教育又主要肩负着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的重任,因此高师美术教育能否培养出优秀人才,这是关系到民族兴衰、人口质量和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那么,怎样的毕业生才是优秀的呢?可以肯定:一方面,他们应具备从事普通教育必需的职业道德、理论修养、教学组织与实践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另一方面,他们又掌握并能熟练应用美术的形式和手段,去启迪和开发中小学生审美能力、艺术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按照这一标准,高师美术教育目前所完成的任务并不乐观。据许多中小学校长反映,高师美术教育毕业生的普遍状况是:虽然美术专业基础扎实,但教育教学能力差,不会写规范的教案,不懂得如何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不能自如地控制课堂纪律,板书、美术字不规范、不熟练,组织学校宣传工作的能力不强,而且专业思想不牢固,职业道德修养不高……等等。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长期以来,由于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忽视自身的“师范”特色,从而导致在课程编制上,美术专业课程片面追赶美院,而文化和审美素质课程却开发不够,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课程更是明显不足。这种状况如果不尽快改变,势必影响整个国家的素质教育大计。显然,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当务之急是构建新课程,而构建新课程的关键是突出“师范”特色。笔者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我们在构建新课程实践中的体会,认为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改变:
一、整合美术专业课程
多年来,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基本上沿袭着美院的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模式,习惯性地以美院的专业要求作为本身美术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无形中迫使自己拼命追赶前者,致使出现多种严重偏向,失去了自身鲜明的特色。据了解,在许多院校美术师范的现行课程表中,美术专业课程常常占去总课时的70 %之多,且课程结构散乱、机械,缺乏针对性。更为严重的是,脱离新形势下改革了的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的实际。
以之前我院的美术教育专业为例:大一、大二每学期前10周都是清一色的素描和色彩课,而且基本上均为课堂内的长期写生;接下来是国、油、版、雕和工艺设计的各门课;两年之后分专业侧重,学的仍是国、油、版,每学期安排12—13周。这种课程设置实际上并没有摆脱美院的课程结构,它的缺陷在于:首先,容易造成学生从一踏入校门,直到毕业,甚至站在中小学讲台上,始终都把自己定位于“画家”的高度,只重视素描、油画、国画创作,而轻视儿童画、手工制作、卡通插图、美化环境、文艺宣传等中小学美术教育必备的技能和手段;其次,缺乏综合考虑,造成每个学习单元或断断续续,或各自独立,或反复重叠,既不利于学生绘画技能、技巧的形成与巩固,也不利于学生对相邻专业知识融会贯通能力的培养,还造成在某些内容的学习上无谓地重复。另外,对专业技能过分深入地追求,必然占用大量宝贵的课时,从而挤掉其它师范美术教育必备知识的学习时间,不符合现行中小学美术教育“淡化学科本位”的实际。因此,应该对目前这种美术专业课程模式进行整合:
(一)缩短战线节省空间
根据“师范”的特点,对学科中各专业的学习“深度”要有一个客观标准,不能脱离中小学的实际需要。尤其应对大三以后专业侧重学习的内容作适当调整,删减某些程度深、费时多,且不实用的内容。如高年级大量的人体写生,就明显脱离实际,应压缩。这样就能将余出的空间用来安排其它更重要的课程。要清醒地意识到,培养“国画家”、“油画家”等并非美术教育专业的任务。因此,在编制四年所学的美术专业课程时要有整体的观念,毕业生最终应达到怎样的水平?各科目所占的比重多少?这些都必须明确。各美术专业课程布局要讲究,衔接要合理,进度要科学,在有限的学习空间里尽量提高效率。
(二)综合课程优化组合
课时缩减之后,为了保证效率,应尽可能多建立起综合课程。这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在教育课程构建上的大趋势,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合理且优化的知识结构,克服盲目、分散、孤立的现象,使学生在多种不同的逻辑所组成的知识链条中进行多向的同时性立体思维,通过知识的广度达到知识的深度,提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方面,欧美和日本等教育发达的国家已走在前头:如法国一些学校实行废除分科制,把图画、音乐等艺术学科与理科合并起来进行综合教学;德国一些学校也将美术与德语、常识、数学、音乐、宗教综作进行教学。
美术与其它学科之间都能建立起综合课程,因此,美术学科内部各专业之间当然也可以。但如何把综合课程的种种优势合理运用起来,这仍是一个新课题。我们都知道,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美术中各个门类在纵向深入的同时也进行了广泛的横向拓展。新思维、新观念、新材料的不断出现,使各种表现技法、各类艺术语言得到综合运用。如:现代装饰艺术就是把绘画、雕塑、设计等艺术沟通在一起创造出来的;中国画也在吸收设计艺术中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的意味而变得既有现代感和装饰味;色彩绘画也由原来的写生色彩发展出对色彩进行变调、归纳和平面化处理的装饰色彩表现方法;素描更是出现了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强调分析、理解对象内在结构的设计素描。还有吸收平面构成中透叠、渐变、发射和切割等手法,将具象变抽象,将立体变平面的装饰造型素描……所有这些都说明:建立美术专业综合课程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切实可行。
(三)调整内容学以致用
1、以基础课中的素描和色彩为例,过去学生永远都是看着对象写生,习惯于复制自然,一旦离开了对象,便不知如何下手。而且绝大多数是长期作业,花20课时画一张头像、一张静物,许多学生把感觉都画迟钝了。于是旷课、迟到、早退现象经常发生,真正用到画上的时间不足三分之二。这样的课程内容千遍一律,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脱离中小学美术课程的实际。在这方面我们的调整是:少安排长期作业,多安排短期作业以及速写、默写、推理作画等。素描可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指导学生尝试不同的作画工具和方法、不同的表现风格和手段;色彩不仅要求熟悉写生色彩,还应探讨装饰色彩和观念色彩。
2、按“以基础理论为出发点,以设计为主线,以应用为归宿,以培养美术教学技能为宗旨”的原则,将图案基础和平面构成联合,并揉进创意设计,三合一为“图形设计课”;将立体构成与包装、模型设计整合到一起。这样做,把从基础原理到应用设计连成一体,承前启后,目的是使知识学习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3、根据目前中小学美术新课程的需要,增设一些新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如:包含插图和卡通的“创作构图课”;包含剪纸、刻纸、纸版画和纸雕的“纸艺课”;包含了“三笔”书法和美术字的“文字书写课”、“板报设计课”;以电脑美术为核心的“多媒体艺术课”等等。
二、重视文化和审美素质课程
长期以来,尤其是受近年不断“扩招”的影响,师范美术教育专业招生录取的文化分数线逐年降低,实际上远远低于普通高校,从而造成了美术师范生文化知识底子单簿的软助。入学后,又重美术专业的教学而轻文化素质的提高,大大地阻碍了学生美术素养的提高、美术创造能力的发展和美术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结果,美术教育毕业生的工作适应能力不强,往往需要基层教研和师训部门再进行各类培训,以弥补他们知识结构的先天不足。从过去我们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表 “文化和审美素质”部分,可以看出两个突出的问题:第一,各门课程之间分散、独立、互不关联;第二,课程门类少、内容单调、占时不多、没有特色。如公共必修课中“两概论”、“两原理”和“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五门课鲜有相互间的串联,也缺乏与美术学科的沟通。“艺术概论”和“文学”两门课程仅各占72课时,且内容十几年一张脸孔,似乎一个方子包治百病。
在新课程的构建中,与削减美术专业课程的课时相反,我们增加了文化和审美素质课程的课时,而且重点放在各学科内整合内容、各学科间综合课程上面。比如,思想素质类课程开设一些向美术学科渗透的课题,如:“哲学思潮与美术流派”、“意识形态与艺术风格”、“经济发展与设计理念”,等等;审美素质类课程则改变只重视艺术美中视觉造型美的偏向,加强对社会美、生活美、自然美的认识和理解,增加对听觉艺术和视听艺术的研究。这样做,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鉴赏能力。我们增设了一些实用的课题,如:“电影、戏剧和舞蹈赏析”、“生活中的美学”、“行为美与人格美”等;并且综合了一些课题,如:“美术中的音乐思考”,把视觉和听觉这两门姐妹艺术从流派的风格和特点、作品的精神和内涵,到表现的方式和手段作全面的比较和对照,培养学生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增加对美术本身的感悟;美术理论课的“中国美术史”和“外国美术史”也按综合比较来进行,帮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对各自美术发展的影响,体味中西方美术思想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三、加强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训练课程
美术教育专业最显著的特征是双学科,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美术专业的理论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适应素质教育发展所需要的教育教学能力。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在他的《教育论》中指出:“一个涉及一切其他科目的科目,而因此是在教育中应该占最高地位的科目,就是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毫无疑问,对师范生来说,加强教育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课程构建的重中之重。但是,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恰恰在这一方面显得最为薄弱。因此,必须加大这方面课程的比重。
(一)增设和拓展教育理论课程
过去我院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表中相关的教育理论课程仅有三门,且课时少得可怜。其中心理学和教育学各36课时,美术教学法140课时,合计212课时,占四年总课时不足5%。这根本无法与其他教育发达国家相比,如:英国占25%,德国占30%,美国占33%,而且门类多、内容广。德国高等师范仅在教育学领域开设的选修课就有:普通教育学、普通教学论、教育社会学、教育人类学、教育经济学、教育哲学、教育史和比较教育学等。这些国家重教育学理念的培养,重课程结构科学化以及加大课时比例的做法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借鉴。因此,我们在新课程的构建中,除了增加原先“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课程的课时量以外,将“教学法”拓展为“美术教学论”,增加了“美术教育学”,还针对本省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设置了一门课程:“民族民间美术资源利用”。此外,增设和整合出一些新的、针对性很强的教学技能课程,如:“手工制作教学”、“多媒体艺术教学”、“美术欣赏教学”、“书法篆刻教学”等。在每一门“技能教学”课程进行之前均安排与其对应的“技能”课程学习,使会“做”与会“教”紧密结合起来。我们试图通过加大对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学习的力度,从而达到强化师范生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对学校教育实际情况的认识和对学生心理的了解,提高他们处理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健全和规范教育实习课程
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技能训练主要是通过“教育实习”这门课程来进行的。它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过的教育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和教育方法进行教育和教学实践的一次综合训练,对培养和训练学生独立地从事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能力非常关键。根据资料,德国和日本十分强调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训练,要求他们必须经过修业和见习两个阶段的实践,修业在大学里进行,而见习都在中小学中度过,时间在半年以上。但是,目前我国许多院校美术教育专业的这门课程仍不规范,为什么这样说?首先,没有合理完善的教学大纲,操作时带着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经常是带队教师以教大学生的经验去指导教中学生,实习的目的、任务、内容和方式等无据可依,任由学生自由发挥,走到哪算哪;其次,上讲台的时间极少,4周实习时间实际上学生才能试教一两节课。实习结束时,学生对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课程的基本环节、教师的知识结构等了解很少。更有甚者,实习期间学校根本不派带队教师,任由学生自己分别联系实习学校。结果,许多学生就象放了长假,甚至连实习学校都不用去,实习结束时找熟人在实习鉴定表上签个字就返校交差了事。这种轻视教育实践的做法,使学生错失了在校期间唯一一次教学技能训练的实战机会,不仅导致他们在毕业求职的激烈竞争中陷于被动,而且降低了基础美术教育师资队伍的基本素质,最终必定影响国家素质教育计划的贯彻和实施。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改变:第一,着手编写完整的“教育实习”课程大纲。只有在完善的“大纲”指导下,实习课程的教学活动才有明确的依据和统一的标准,教学质量才能保证;第二,增加实习课时,保障学生的试教机会。我们由过去的只有一次实习增加到现在的两次,分别安排在大三上学期和大四下学期3周和4周,共7周。课程规定,学生在实习中要同时担负班主任工作;课程还规定,实习结束后要举行“汇报展示”,内容包括:教学计划、教学讲义、教学课件、课堂示范作品、学生作业、授课实况影像或图片资料等。“汇报展示”采用“展板”的形式来体现,能够反映出学生的版式设计能力和文字、图片的组织、编排能力。而且每一次的“教育实习”课均安排教师带队,并从实习学校聘请指导教师。其间,学院和美术师范系领导巡回听课,检查学生实习的情况;第三,建立教育实习基地,保证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稳定性和经常性。只有建立和建全固定的教育实习基地,才能避免过去那种每年教育实习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临时行为,增加稳定性,提高效率。目前,我们固定的实习学校有5所,学院在这些实习学校建立起“人才培养基地”,并正式挂牌。平时,我们与这些学校之间保持经常联系,每到“教育实习”课程安排时,得到当地领导和教师的大力支持,既方便又可靠。而且,为了促进学生在“教”与“学”不同角色之间的转换,不仅仅依靠两次教育实习,在校期间还适当安排学生到基地学校参加班级的活动。有了感性认识,就会增加学生对学校美术教师角色的了解和体验。
综上所述,构建高师美术教育专业课程的关键是突出“师范”特色,新的课程体系必须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本文是笔者从事多年师范美术教育教学工作的经验之谈,也是在构建新课程实践过程中的一些体会,难免有欠妥之处。不过,抛砖可以引玉,希望能给美术教育专业的同行和有关决策部门提供有益信息,尽快地构建并完善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高师美术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为中小学基础美术教育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构建高校美术教育专业课程的关键是突出 “师范”二字,走出办“小美院”的误区。
关键词:美术教育 课程构建
DOI:10.3969/j.issn.1672-8289.2010.
我国政府明确要求:“中小学校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从而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由于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必不可少的途径,而高师美术教育又主要肩负着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的重任,因此高师美术教育能否培养出优秀人才,这是关系到民族兴衰、人口质量和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那么,怎样的毕业生才是优秀的呢?可以肯定:一方面,他们应具备从事普通教育必需的职业道德、理论修养、教学组织与实践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另一方面,他们又掌握并能熟练应用美术的形式和手段,去启迪和开发中小学生审美能力、艺术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按照这一标准,高师美术教育目前所完成的任务并不乐观。据许多中小学校长反映,高师美术教育毕业生的普遍状况是:虽然美术专业基础扎实,但教育教学能力差,不会写规范的教案,不懂得如何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不能自如地控制课堂纪律,板书、美术字不规范、不熟练,组织学校宣传工作的能力不强,而且专业思想不牢固,职业道德修养不高……等等。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长期以来,由于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忽视自身的“师范”特色,从而导致在课程编制上,美术专业课程片面追赶美院,而文化和审美素质课程却开发不够,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课程更是明显不足。这种状况如果不尽快改变,势必影响整个国家的素质教育大计。显然,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当务之急是构建新课程,而构建新课程的关键是突出“师范”特色。笔者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我们在构建新课程实践中的体会,认为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改变:
一、整合美术专业课程
多年来,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基本上沿袭着美院的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模式,习惯性地以美院的专业要求作为本身美术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无形中迫使自己拼命追赶前者,致使出现多种严重偏向,失去了自身鲜明的特色。据了解,在许多院校美术师范的现行课程表中,美术专业课程常常占去总课时的70 %之多,且课程结构散乱、机械,缺乏针对性。更为严重的是,脱离新形势下改革了的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的实际。
以之前我院的美术教育专业为例:大一、大二每学期前10周都是清一色的素描和色彩课,而且基本上均为课堂内的长期写生;接下来是国、油、版、雕和工艺设计的各门课;两年之后分专业侧重,学的仍是国、油、版,每学期安排12—13周。这种课程设置实际上并没有摆脱美院的课程结构,它的缺陷在于:首先,容易造成学生从一踏入校门,直到毕业,甚至站在中小学讲台上,始终都把自己定位于“画家”的高度,只重视素描、油画、国画创作,而轻视儿童画、手工制作、卡通插图、美化环境、文艺宣传等中小学美术教育必备的技能和手段;其次,缺乏综合考虑,造成每个学习单元或断断续续,或各自独立,或反复重叠,既不利于学生绘画技能、技巧的形成与巩固,也不利于学生对相邻专业知识融会贯通能力的培养,还造成在某些内容的学习上无谓地重复。另外,对专业技能过分深入地追求,必然占用大量宝贵的课时,从而挤掉其它师范美术教育必备知识的学习时间,不符合现行中小学美术教育“淡化学科本位”的实际。因此,应该对目前这种美术专业课程模式进行整合:
(一)缩短战线节省空间
根据“师范”的特点,对学科中各专业的学习“深度”要有一个客观标准,不能脱离中小学的实际需要。尤其应对大三以后专业侧重学习的内容作适当调整,删减某些程度深、费时多,且不实用的内容。如高年级大量的人体写生,就明显脱离实际,应压缩。这样就能将余出的空间用来安排其它更重要的课程。要清醒地意识到,培养“国画家”、“油画家”等并非美术教育专业的任务。因此,在编制四年所学的美术专业课程时要有整体的观念,毕业生最终应达到怎样的水平?各科目所占的比重多少?这些都必须明确。各美术专业课程布局要讲究,衔接要合理,进度要科学,在有限的学习空间里尽量提高效率。
(二)综合课程优化组合
课时缩减之后,为了保证效率,应尽可能多建立起综合课程。这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在教育课程构建上的大趋势,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合理且优化的知识结构,克服盲目、分散、孤立的现象,使学生在多种不同的逻辑所组成的知识链条中进行多向的同时性立体思维,通过知识的广度达到知识的深度,提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方面,欧美和日本等教育发达的国家已走在前头:如法国一些学校实行废除分科制,把图画、音乐等艺术学科与理科合并起来进行综合教学;德国一些学校也将美术与德语、常识、数学、音乐、宗教综作进行教学。
美术与其它学科之间都能建立起综合课程,因此,美术学科内部各专业之间当然也可以。但如何把综合课程的种种优势合理运用起来,这仍是一个新课题。我们都知道,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美术中各个门类在纵向深入的同时也进行了广泛的横向拓展。新思维、新观念、新材料的不断出现,使各种表现技法、各类艺术语言得到综合运用。如:现代装饰艺术就是把绘画、雕塑、设计等艺术沟通在一起创造出来的;中国画也在吸收设计艺术中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的意味而变得既有现代感和装饰味;色彩绘画也由原来的写生色彩发展出对色彩进行变调、归纳和平面化处理的装饰色彩表现方法;素描更是出现了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强调分析、理解对象内在结构的设计素描。还有吸收平面构成中透叠、渐变、发射和切割等手法,将具象变抽象,将立体变平面的装饰造型素描……所有这些都说明:建立美术专业综合课程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切实可行。
(三)调整内容学以致用
1、以基础课中的素描和色彩为例,过去学生永远都是看着对象写生,习惯于复制自然,一旦离开了对象,便不知如何下手。而且绝大多数是长期作业,花20课时画一张头像、一张静物,许多学生把感觉都画迟钝了。于是旷课、迟到、早退现象经常发生,真正用到画上的时间不足三分之二。这样的课程内容千遍一律,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脱离中小学美术课程的实际。在这方面我们的调整是:少安排长期作业,多安排短期作业以及速写、默写、推理作画等。素描可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指导学生尝试不同的作画工具和方法、不同的表现风格和手段;色彩不仅要求熟悉写生色彩,还应探讨装饰色彩和观念色彩。
2、按“以基础理论为出发点,以设计为主线,以应用为归宿,以培养美术教学技能为宗旨”的原则,将图案基础和平面构成联合,并揉进创意设计,三合一为“图形设计课”;将立体构成与包装、模型设计整合到一起。这样做,把从基础原理到应用设计连成一体,承前启后,目的是使知识学习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3、根据目前中小学美术新课程的需要,增设一些新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如:包含插图和卡通的“创作构图课”;包含剪纸、刻纸、纸版画和纸雕的“纸艺课”;包含了“三笔”书法和美术字的“文字书写课”、“板报设计课”;以电脑美术为核心的“多媒体艺术课”等等。
二、重视文化和审美素质课程
长期以来,尤其是受近年不断“扩招”的影响,师范美术教育专业招生录取的文化分数线逐年降低,实际上远远低于普通高校,从而造成了美术师范生文化知识底子单簿的软助。入学后,又重美术专业的教学而轻文化素质的提高,大大地阻碍了学生美术素养的提高、美术创造能力的发展和美术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结果,美术教育毕业生的工作适应能力不强,往往需要基层教研和师训部门再进行各类培训,以弥补他们知识结构的先天不足。从过去我们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表 “文化和审美素质”部分,可以看出两个突出的问题:第一,各门课程之间分散、独立、互不关联;第二,课程门类少、内容单调、占时不多、没有特色。如公共必修课中“两概论”、“两原理”和“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五门课鲜有相互间的串联,也缺乏与美术学科的沟通。“艺术概论”和“文学”两门课程仅各占72课时,且内容十几年一张脸孔,似乎一个方子包治百病。
在新课程的构建中,与削减美术专业课程的课时相反,我们增加了文化和审美素质课程的课时,而且重点放在各学科内整合内容、各学科间综合课程上面。比如,思想素质类课程开设一些向美术学科渗透的课题,如:“哲学思潮与美术流派”、“意识形态与艺术风格”、“经济发展与设计理念”,等等;审美素质类课程则改变只重视艺术美中视觉造型美的偏向,加强对社会美、生活美、自然美的认识和理解,增加对听觉艺术和视听艺术的研究。这样做,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鉴赏能力。我们增设了一些实用的课题,如:“电影、戏剧和舞蹈赏析”、“生活中的美学”、“行为美与人格美”等;并且综合了一些课题,如:“美术中的音乐思考”,把视觉和听觉这两门姐妹艺术从流派的风格和特点、作品的精神和内涵,到表现的方式和手段作全面的比较和对照,培养学生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增加对美术本身的感悟;美术理论课的“中国美术史”和“外国美术史”也按综合比较来进行,帮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对各自美术发展的影响,体味中西方美术思想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三、加强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训练课程
美术教育专业最显著的特征是双学科,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美术专业的理论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适应素质教育发展所需要的教育教学能力。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在他的《教育论》中指出:“一个涉及一切其他科目的科目,而因此是在教育中应该占最高地位的科目,就是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毫无疑问,对师范生来说,加强教育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课程构建的重中之重。但是,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恰恰在这一方面显得最为薄弱。因此,必须加大这方面课程的比重。
(一)增设和拓展教育理论课程
过去我院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表中相关的教育理论课程仅有三门,且课时少得可怜。其中心理学和教育学各36课时,美术教学法140课时,合计212课时,占四年总课时不足5%。这根本无法与其他教育发达国家相比,如:英国占25%,德国占30%,美国占33%,而且门类多、内容广。德国高等师范仅在教育学领域开设的选修课就有:普通教育学、普通教学论、教育社会学、教育人类学、教育经济学、教育哲学、教育史和比较教育学等。这些国家重教育学理念的培养,重课程结构科学化以及加大课时比例的做法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借鉴。因此,我们在新课程的构建中,除了增加原先“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课程的课时量以外,将“教学法”拓展为“美术教学论”,增加了“美术教育学”,还针对本省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设置了一门课程:“民族民间美术资源利用”。此外,增设和整合出一些新的、针对性很强的教学技能课程,如:“手工制作教学”、“多媒体艺术教学”、“美术欣赏教学”、“书法篆刻教学”等。在每一门“技能教学”课程进行之前均安排与其对应的“技能”课程学习,使会“做”与会“教”紧密结合起来。我们试图通过加大对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学习的力度,从而达到强化师范生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对学校教育实际情况的认识和对学生心理的了解,提高他们处理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健全和规范教育实习课程
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技能训练主要是通过“教育实习”这门课程来进行的。它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过的教育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和教育方法进行教育和教学实践的一次综合训练,对培养和训练学生独立地从事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能力非常关键。根据资料,德国和日本十分强调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训练,要求他们必须经过修业和见习两个阶段的实践,修业在大学里进行,而见习都在中小学中度过,时间在半年以上。但是,目前我国许多院校美术教育专业的这门课程仍不规范,为什么这样说?首先,没有合理完善的教学大纲,操作时带着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经常是带队教师以教大学生的经验去指导教中学生,实习的目的、任务、内容和方式等无据可依,任由学生自由发挥,走到哪算哪;其次,上讲台的时间极少,4周实习时间实际上学生才能试教一两节课。实习结束时,学生对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课程的基本环节、教师的知识结构等了解很少。更有甚者,实习期间学校根本不派带队教师,任由学生自己分别联系实习学校。结果,许多学生就象放了长假,甚至连实习学校都不用去,实习结束时找熟人在实习鉴定表上签个字就返校交差了事。这种轻视教育实践的做法,使学生错失了在校期间唯一一次教学技能训练的实战机会,不仅导致他们在毕业求职的激烈竞争中陷于被动,而且降低了基础美术教育师资队伍的基本素质,最终必定影响国家素质教育计划的贯彻和实施。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改变:第一,着手编写完整的“教育实习”课程大纲。只有在完善的“大纲”指导下,实习课程的教学活动才有明确的依据和统一的标准,教学质量才能保证;第二,增加实习课时,保障学生的试教机会。我们由过去的只有一次实习增加到现在的两次,分别安排在大三上学期和大四下学期3周和4周,共7周。课程规定,学生在实习中要同时担负班主任工作;课程还规定,实习结束后要举行“汇报展示”,内容包括:教学计划、教学讲义、教学课件、课堂示范作品、学生作业、授课实况影像或图片资料等。“汇报展示”采用“展板”的形式来体现,能够反映出学生的版式设计能力和文字、图片的组织、编排能力。而且每一次的“教育实习”课均安排教师带队,并从实习学校聘请指导教师。其间,学院和美术师范系领导巡回听课,检查学生实习的情况;第三,建立教育实习基地,保证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稳定性和经常性。只有建立和建全固定的教育实习基地,才能避免过去那种每年教育实习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临时行为,增加稳定性,提高效率。目前,我们固定的实习学校有5所,学院在这些实习学校建立起“人才培养基地”,并正式挂牌。平时,我们与这些学校之间保持经常联系,每到“教育实习”课程安排时,得到当地领导和教师的大力支持,既方便又可靠。而且,为了促进学生在“教”与“学”不同角色之间的转换,不仅仅依靠两次教育实习,在校期间还适当安排学生到基地学校参加班级的活动。有了感性认识,就会增加学生对学校美术教师角色的了解和体验。
综上所述,构建高师美术教育专业课程的关键是突出“师范”特色,新的课程体系必须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本文是笔者从事多年师范美术教育教学工作的经验之谈,也是在构建新课程实践过程中的一些体会,难免有欠妥之处。不过,抛砖可以引玉,希望能给美术教育专业的同行和有关决策部门提供有益信息,尽快地构建并完善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高师美术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为中小学基础美术教育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