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只有具备创新能力才能做新时代發展的主人。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广大教师面临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高中地理作为基础教学的一门重要课程,除了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这一基本任务之外,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地理教学 创新理念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渗入中学各门课程的教学当中,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高中地理作为基础教学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一门文理兼备的学科,涉及自然、人文与社会多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强、知识跨度大、时代性突出,更容易激起学生质疑、探究、想象和创造的欲望。对它的创新改革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还应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并将抽象的书面知识转化为具体形象的东西,使之能够灵活地运用地理知识,发挥创造力来解决实际的问题。那么,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本人结合自己十几年教学的经验,浅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树立高中地理教学的创新理念
近年来的文综地理高考试题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在解答类似试题时困难大、得分率低。所以,地理教学中让学生树立创新理念显得特别重要。地理教学的创新目标,对于学生个体而言,应建立在充足的地理基本知识教育和相应的地理技术应用教育和社会实践之上。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应使学生的素质、技能和创新能力所形成的知识结构与社会产业结构相适应,并能适应社会本身动态演化。
地理教学创新的特点是教学方式具有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并且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从而加快他们对地理知识的消化吸收,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现代地理教学的创新过程中,记忆不再处于主导地位,创新才是最主要的。因此,地理教学创新应使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地理知识规律、本质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为其创新思维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
我觉得要激发出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从课堂氛围的营造以及学生兴趣和求知欲的激发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和想象的课堂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相信学生的自主创新潜力,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力,发散思维与想象。就地理课而言,创设适宜于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学环境,能“让情感进入课堂”,营造一种平等、民主、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的心理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状态,鼓励其积极思考,打破陈规,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如:在课堂上允许学生随时举手发言,允许学生和老师争论,用尊重学生的言语,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地理教师,要使学生乐于学你所教的地理知识,主动地进入“乐学”境界。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地理的目的和意义,使其了解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同时还可以通过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将产生一种强大的动力,引导学生自主思索和研究,再加上教师的认真辅导和鼓励,必将使他们的思维活动更持久、更深入,从而达到促进其思维发展、提高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教师应努力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巧妙运用具体的激趣方法。如:创设情景、巧妙设疑、艺术语言、讲地理故事、观看录像、演讲辩论、增举时事、联系热点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
三、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年提出“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一著名的教育理念。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我注意到课堂讲授不是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注重学习方法、技巧和能力的培养,尤其从不同途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样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成绩。
1.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激发创新思维
想象是创新的先导,是创造的源泉。想象力就好像是船上的风帆,教师的责任就是激起学生想象的思维,鼓起学生想象的风帆,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的想法是大胆的,具有无限的思维创造力。实践证明,展开想象,也就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让学生懂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促进创新思维
俗话说:“以不变应万变”。纵观历年高考题,题目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让学生懂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个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力。它能积极调动思维,体现出学生思维过程的创造性,加强对学生知识与方法的迁移能力的培养,必然有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例如,我在必修二教材“农业地域类型”的教学中,让学生先掌握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产生的条件、特点,再迁移到我国内蒙古的草场畜牧业;从美国中部大平原的商品谷物农业情况,迁移到中国东北商品粮基地……这样,学生学习了一类事物,就能推理出了同类的许多事物。迁移的结果是解决了新问题,所以说知识迁移的过程就是一个促进创新思维的过程。
3.引导学生“殊途同归”,完善创新思维
“条条道路通罗马”,也就是说,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是很多的。让学生思维变活,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不囿于思维的定式,善于变换方位灵活思考。比如解答潜水与河水补给关系问题时,我引导学生多种途径的解答:作某潜水位线切线,比较中间与两边水位高低,水总是由水位高者补给水位低者;或作出等潜水位由高向低的垂线,潜水流向河流,则潜水补给河流;潜水流向由河流指向潜水,则河流补给潜水等。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多途径、多角度地探索知识,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还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同志一再强调创新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作为未来国家的建设者,我们的每个学生都具有很大潜力,都具有可发展的创造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给学生营造一种积极思考又轻松愉悦的环境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主动自觉地投入到创新学习中去。通过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正确地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增强创新的勇气,不断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志强.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09,32:180-181.
[2]吕付军.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现代教育科学,2010,10:79-80.
【关键词】地理教学 创新理念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渗入中学各门课程的教学当中,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高中地理作为基础教学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一门文理兼备的学科,涉及自然、人文与社会多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强、知识跨度大、时代性突出,更容易激起学生质疑、探究、想象和创造的欲望。对它的创新改革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还应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并将抽象的书面知识转化为具体形象的东西,使之能够灵活地运用地理知识,发挥创造力来解决实际的问题。那么,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本人结合自己十几年教学的经验,浅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树立高中地理教学的创新理念
近年来的文综地理高考试题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在解答类似试题时困难大、得分率低。所以,地理教学中让学生树立创新理念显得特别重要。地理教学的创新目标,对于学生个体而言,应建立在充足的地理基本知识教育和相应的地理技术应用教育和社会实践之上。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应使学生的素质、技能和创新能力所形成的知识结构与社会产业结构相适应,并能适应社会本身动态演化。
地理教学创新的特点是教学方式具有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并且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从而加快他们对地理知识的消化吸收,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现代地理教学的创新过程中,记忆不再处于主导地位,创新才是最主要的。因此,地理教学创新应使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地理知识规律、本质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为其创新思维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
我觉得要激发出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从课堂氛围的营造以及学生兴趣和求知欲的激发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和想象的课堂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相信学生的自主创新潜力,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力,发散思维与想象。就地理课而言,创设适宜于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学环境,能“让情感进入课堂”,营造一种平等、民主、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的心理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状态,鼓励其积极思考,打破陈规,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如:在课堂上允许学生随时举手发言,允许学生和老师争论,用尊重学生的言语,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地理教师,要使学生乐于学你所教的地理知识,主动地进入“乐学”境界。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地理的目的和意义,使其了解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同时还可以通过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将产生一种强大的动力,引导学生自主思索和研究,再加上教师的认真辅导和鼓励,必将使他们的思维活动更持久、更深入,从而达到促进其思维发展、提高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教师应努力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巧妙运用具体的激趣方法。如:创设情景、巧妙设疑、艺术语言、讲地理故事、观看录像、演讲辩论、增举时事、联系热点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
三、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年提出“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一著名的教育理念。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我注意到课堂讲授不是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注重学习方法、技巧和能力的培养,尤其从不同途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样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成绩。
1.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激发创新思维
想象是创新的先导,是创造的源泉。想象力就好像是船上的风帆,教师的责任就是激起学生想象的思维,鼓起学生想象的风帆,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的想法是大胆的,具有无限的思维创造力。实践证明,展开想象,也就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让学生懂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促进创新思维
俗话说:“以不变应万变”。纵观历年高考题,题目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让学生懂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个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力。它能积极调动思维,体现出学生思维过程的创造性,加强对学生知识与方法的迁移能力的培养,必然有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例如,我在必修二教材“农业地域类型”的教学中,让学生先掌握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产生的条件、特点,再迁移到我国内蒙古的草场畜牧业;从美国中部大平原的商品谷物农业情况,迁移到中国东北商品粮基地……这样,学生学习了一类事物,就能推理出了同类的许多事物。迁移的结果是解决了新问题,所以说知识迁移的过程就是一个促进创新思维的过程。
3.引导学生“殊途同归”,完善创新思维
“条条道路通罗马”,也就是说,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是很多的。让学生思维变活,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不囿于思维的定式,善于变换方位灵活思考。比如解答潜水与河水补给关系问题时,我引导学生多种途径的解答:作某潜水位线切线,比较中间与两边水位高低,水总是由水位高者补给水位低者;或作出等潜水位由高向低的垂线,潜水流向河流,则潜水补给河流;潜水流向由河流指向潜水,则河流补给潜水等。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多途径、多角度地探索知识,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还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同志一再强调创新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作为未来国家的建设者,我们的每个学生都具有很大潜力,都具有可发展的创造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给学生营造一种积极思考又轻松愉悦的环境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主动自觉地投入到创新学习中去。通过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正确地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增强创新的勇气,不断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志强.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09,32:180-181.
[2]吕付军.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现代教育科学,2010,10: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