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星期二上了《认识分数》这节课,到现在感觉还是有些晕。
一拿到教材,说实话,教材的思路清晰,有整数2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人,每人得一个,到1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人,可以用什么表示?结合学生的体验,引出分数1/2,通过画一画,说一说,理解只要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2,且感知整体(也就是单位“1”)不同,它的1/2也不相同。接下来是学习几分之几,结合实际,有机渗透1/2=2/4 4/4=1等。看了教材,我是按照教材上,按部就班还是来一些与众不同呢。脑中的第一个设计是能不能把数学味浓一些。所以第一个设计是这样的,直接板书1/2,问同学们认识它吗?来了解学生的学前情况。根据学生的理解,请学生表示出自己心目中圆形纸片的1/2在哪儿?(由于数中有2,也有1)预计学生会把纸折成平均分和不平均分的两大类,然后通过引导说明1/2的意义,学生理解了意义之后通过判断、举例、说一说、画一画等方法进一步理解1/2,比一比理解谁不一样,谁的1/2也不一样,谁一样,谁的1/2的形状可能不一样,在通过学生做其他的分数,让学生认识几分之几,随机渗透2/4=1/2 4/4=1等知识。接下来是巩固练习和拓展延伸。但由于这样的设计可能上的好可能生成的东西会比较多,如果学生对分数完全一无所知,那可能以我的能力就无法驾御课堂,所以只好作罢。
第二个设计我想还是从生活实际中出发,从学生吃中饭这个情境导入,分一个匹萨中引起知识的矛盾冲突,让学生用圆形纸片代表匹萨实践感悟每人得半个,其中平均分是真正由学生自己理解并得出的结论。由于分数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所以我在这儿没有急着出示,而留给学生猜测想象的余地。然后介绍了分数的发展史,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这个匹萨的1/2。接着对1/2的书写及各部分的名称,意义进行了学习。并通过涂一涂,进一步理解巩固谁一样,谁的1/2折法,形状可能不一样,丰富了1/2的内涵。乘着学生的热情,我让他们自己通过折一折,创造出自己喜欢的分数,介绍给同学认识来学习拓宽分数的外延,沟通分数1/2、2/4、……4/4,1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巩固练习、拓展延伸学生的知识结构。
想象总是美好的,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自己的能力有限,还是很不理想的。
1.我觉得整堂课的设计内容安排的过多,所以课堂给人的感觉满,杂。其实一堂课不一定面面俱到,就像一盘菜调料不能太多,最重要的还是数学的原味。
2.课堂中时间的把握,前松后紧,最后导致练习单薄,拓展延伸不到位等。原因和内容多,教学前对学生的不够了解有关。
3.没有合理利用好学生生成的资源,教学机智还需努力。比如:当学生出现分数1/4时,他说他在这个正方形纸上还能看出其他的分数时,没有让她继续说。当时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是发现很多同学都不在听课,而且那位学生发言声音比较轻。时间也比较紧,我在旁边干着急,索性就按照课件中的内容走。有被课件拉着鼻子走的趋向。
4.给学生准备的学具过大,学生涂颜色花了较长时间。(涂的时候其实可以让他们画斜线教师没有及时的点播)另一个学具过于粗糙,由于准备时间有限,请学生帮忙,很多都是不对称的)再有就是学生折后,应该及时地画出折痕,以便更好地观察分数。
5.对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不够到位,欠完整性。应该向其他几位老师学习,最好把模式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学着说。
一拿到教材,说实话,教材的思路清晰,有整数2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人,每人得一个,到1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人,可以用什么表示?结合学生的体验,引出分数1/2,通过画一画,说一说,理解只要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2,且感知整体(也就是单位“1”)不同,它的1/2也不相同。接下来是学习几分之几,结合实际,有机渗透1/2=2/4 4/4=1等。看了教材,我是按照教材上,按部就班还是来一些与众不同呢。脑中的第一个设计是能不能把数学味浓一些。所以第一个设计是这样的,直接板书1/2,问同学们认识它吗?来了解学生的学前情况。根据学生的理解,请学生表示出自己心目中圆形纸片的1/2在哪儿?(由于数中有2,也有1)预计学生会把纸折成平均分和不平均分的两大类,然后通过引导说明1/2的意义,学生理解了意义之后通过判断、举例、说一说、画一画等方法进一步理解1/2,比一比理解谁不一样,谁的1/2也不一样,谁一样,谁的1/2的形状可能不一样,在通过学生做其他的分数,让学生认识几分之几,随机渗透2/4=1/2 4/4=1等知识。接下来是巩固练习和拓展延伸。但由于这样的设计可能上的好可能生成的东西会比较多,如果学生对分数完全一无所知,那可能以我的能力就无法驾御课堂,所以只好作罢。
第二个设计我想还是从生活实际中出发,从学生吃中饭这个情境导入,分一个匹萨中引起知识的矛盾冲突,让学生用圆形纸片代表匹萨实践感悟每人得半个,其中平均分是真正由学生自己理解并得出的结论。由于分数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所以我在这儿没有急着出示,而留给学生猜测想象的余地。然后介绍了分数的发展史,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这个匹萨的1/2。接着对1/2的书写及各部分的名称,意义进行了学习。并通过涂一涂,进一步理解巩固谁一样,谁的1/2折法,形状可能不一样,丰富了1/2的内涵。乘着学生的热情,我让他们自己通过折一折,创造出自己喜欢的分数,介绍给同学认识来学习拓宽分数的外延,沟通分数1/2、2/4、……4/4,1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巩固练习、拓展延伸学生的知识结构。
想象总是美好的,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自己的能力有限,还是很不理想的。
1.我觉得整堂课的设计内容安排的过多,所以课堂给人的感觉满,杂。其实一堂课不一定面面俱到,就像一盘菜调料不能太多,最重要的还是数学的原味。
2.课堂中时间的把握,前松后紧,最后导致练习单薄,拓展延伸不到位等。原因和内容多,教学前对学生的不够了解有关。
3.没有合理利用好学生生成的资源,教学机智还需努力。比如:当学生出现分数1/4时,他说他在这个正方形纸上还能看出其他的分数时,没有让她继续说。当时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是发现很多同学都不在听课,而且那位学生发言声音比较轻。时间也比较紧,我在旁边干着急,索性就按照课件中的内容走。有被课件拉着鼻子走的趋向。
4.给学生准备的学具过大,学生涂颜色花了较长时间。(涂的时候其实可以让他们画斜线教师没有及时的点播)另一个学具过于粗糙,由于准备时间有限,请学生帮忙,很多都是不对称的)再有就是学生折后,应该及时地画出折痕,以便更好地观察分数。
5.对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不够到位,欠完整性。应该向其他几位老师学习,最好把模式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学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