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西路梆子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戏曲剧情,是现在的河北梆子的雏形。如今昔日流传极广,影响深远的西路梆子,随着一些民间老艺人的不断故去,也由于受众减少以及演员队伍后继乏人等因素面临濒危的窘境。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在对西路梆子的发展历史、艺术特点、唱腔特点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西路梆子进入大学课堂的形式,充分利用地方高校的教育平台,通过教学手段对其加以传播推广,探索西路梆子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剧种的传承与保护途径。同时,也为其它濒危的地方剧种的传承与保护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非遗”;“西路梆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G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0-0085-02
西路梆子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戏曲剧情,是现在的河北梆子的雏形,形成于清道光年间,前身为山陕梆子,经商人传唱传入今海北海兴一带,当地人结合当地的说唱艺术,融合了河北沧州地区的的武术、杂技、舞蹈等民间技艺,最终形成西路梆子,并迅速传播开来。清道光后期,定名“西路梆子”,与山东地区同样经由山陕梆子演变而成的东路梆子并称[1]。清代末期进入宫廷,深受帝王及王公重臣推崇。曾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地广泛传播并盛行于清末民初至建国初期。2007年,西路梆子被评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收录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今昔日流传极广,影响深远的西路梆子,随着一些民间老艺人的不断故去,也由于受众减少以及演员队伍后继乏人等因素面临濒危的窘境。而国内外学术界对西路梆子的研究成果甚少,基本属于空白。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其它一些大的剧种如京剧、昆曲等研究成果众多,且已经利用高校教育平台进行传承和保护。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在对西路梆子的发展历史、艺术特点、唱腔特点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西路梆子进入大学课堂的形式,充分利用地方高校的教育平台,通过教学手段对其加以传播推广,探索西路梆子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剧种的传承与保护途径。同时,也为其它濒危的地方剧种的传承与保护提供借鉴意义。
一、西路梆子的研究概况
1.西路梆子的发展历史梳理。
西路梆子是河北(直隶)梆子的雏形,与南邻山东同样由山陕梆子演变而成的东路梆子并称。形成于清道光年间,其前身为山陕梆子。明末清初,今海兴一带为当时重要的通商口岸和山、陕货物集散地。山陕梆子经商人传入今河北海兴一带,结合了具有当地艺术特点的表演形式形成了西路梆子。明清两代,海兴一带人才辈出,尤其是清代赵毛陶孙氏家族,为官者遍布全国,且多爱好戏剧。自清乾隆时期,组织子弟班、举办科班,至民国初年,先后组织了六个子弟班,兴办科班二十余期,培养了大批的戏剧人才。光绪三年(1877年)孙点编著的反映上海梨园界同治初至光绪初十余年间梆子戏知名演员的珍贵文献《梨园声价录》及其他文献记载,在册的就有梨双玉、张国泰、刘燕香、王春生等十余人出自赵毛陶科班,另外,还有活跃在京津及当地的孙武瑞、武丑张三、玻璃翠、小灵芝等,对西路梆子的形成、传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西路梆子的主要剧目。
西路梆子的伴奏乐器最初主要有梆子、二股子(丝弦板胡)、三弦、四胡、横笛、笙、箫以及打击乐的锣、鼓、板等。后逐步演变为梆子、板胡、横笛、笙、二胡以及打击乐的锣、鼓、板等。西路梆子的传统剧目主要有《三贤传》、《罗衫记》、《杨二舍化缘》、《剜蔓菁》、《张三打拳》、《顶灯》、《秦雪梅吊孝》、《阳关折柳》、《反午门》、《九件衣》、《十王府》、《大闹郭家楼》等。
3.西路梆子剧本的整理与研究。
河北省及沧州市有关专家对西路梆子的研究给予了高度关注,海兴县为此专门成立了西路梆子调研组,深入乡村,逐村走访民间老艺人,了解情况,搜集资料,掌握了大量的口碑资料和相关实物,尤其是征集到清代至民国的手抄剧本40余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久已失传的孤本。还通过民间老艺人的口传,整理了部分传统剧目。同时,在省、市报刊上发表了关于西路梆子的报道文章10余件。
4.西路梆子与河北梆子的关系研究。
清道光、咸丰时在沧州形成的河北梆子的雏形为西路梆子,至光绪定形为直隶梆子的南派(西路梆子)和北派梆子(京梆子),后天津对南派梆子进行了改革,从而形成了卫梆子(南派老艺人称之为半口),一九五二年统称为河北梆子。现基本分为冀、京、卫三派。西路梆子唱腔高亢、激越,曲回跌宕,尤其善于表现悲腔,明显具有山陕梆子向河北(直隶)梆子过渡时期的特征。[2]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沧州戏剧界整理出版的《沧州戏剧春秋》指出:“至道光末年,山陕梆子经过音随地改的衍变,终于在沧州及整个河北呈现出新的面貌,形成河北梆子……海兴人孙葆元在京官居尚书,其族人在原籍赵毛陶办梆子科班,历史达百年之久,为沧州东部河北梆子重镇”[3]。一九九五年,戏剧艺术造诣甚深的徐永阁先生进一步指出:沧州可以说是河北梆子的发源地。
海兴一带民风淳朴,尚武之风甚盛,成就了河北梆子高亢激越的唱腔,形成了河北梆子旦角戏和武戏戏份较重的特点。河北梆子的旦角戏和武戏,之后又被京剧广泛的吸收采纳,所以说,西路梆子对京剧的发展和促进所产生的影响很大。
5.西路梆子的传承与保护途径等。
同治光绪年间,随着西路梆子的发展,赵毛陶科班出身的西路梆子演员逐步走向京、津、沪等地,对西路梆子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梨双玉、刘燕香、张国泰等皆为清末国内名伶,名载于《梨园声价录》等戏曲史文献。自清末至民国,海兴赵毛陶孙氏举办西路梆子科班二十余期。民国到建国初期,西路梆子的代表性演员有冯延永、杜兰芳、韩月恒、何连仲、小玻璃翠、寇立亭等,均为赵毛陶科班的学员。现在仍然传唱西路梆子的民间艺人张佐禹、王文刚、杜汝兴、寇永在、王宝德、李本池、刘振江等均为当年赵毛陶科班学员的弟子,文化传承脉络清晰。 为抢救西路梆子这一传统民间艺术,2006年以来,海兴县政府在县辖范围内积极引导并协助成立了四个梆子剧社,充分调动西路梆子老艺人的积极性,鼓励培养新人,壮大队伍,并有计划地逐步恢复濒临失传的优秀传统剧目。同时,积极录制相关的音像资料20余盘,借以抢救这一拥有显著地方文化特点的民间剧种。
二、通过课堂教育形式传承西路梆子的技术手段
本课题的主要观点就在于通过研究西路梆子的艺术传承、艺术价值、曲目整理的研究,将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课上教学,利用地方高校的生源主要立足地方的有利优势,合理安排课程设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渲染,使其逐渐扩大受众范围,培养有利于该艺术形式持续发展的土壤。
1.基本思路与方法:
利用高等教育平台传承和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的做法由来已久,并且已形成了立足于法、理、文、史、艺、民俗等综合内容为基础的教学平台,教学技术手段成熟,教学内容宽泛。借以传统的“说课”手段,从专业特点角度设置专业课教学内容,从通识教育角度设置通史教育课程。不足只处是戏曲方面的教学内容主要以京剧、昆曲、评剧、黄梅戏等受众广泛的剧种为主,融合的地方艺术形式的教学案例仍比较少。在此方面比较典型的案例是浙江绍兴文理学院音乐学院在音乐教学中通过引入绍兴地方戏曲音乐文化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增强了他们发扬光大家乡民族音乐文化的责任心和自豪感。进而总结出这种情感意识将促使他们在将来的中小学音乐教学中,以传播地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为己任,这些都会对继承和发展地方音乐文化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4]
通过对西路梆子进行系统地研究,分析西路梆子在艺术史上的历史地位、和其他剧种的承接关系以及艺术价值,结合相应曲目的整理发掘,利用高校平台,将这一民间剧种融合在教学活动中,是传承西路梆子这一民间剧种的一种手段。
2.传统教育手段在推广西路梆子方面的应用。
地方高校在办学定位时,往往遵循一种“立足地方,四面辐射”的模式,招生计划也有着显著地地域分化。这也就为西路梆子等具备浓厚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在校园里有了良好的传播环境,在校学生更乐意接受自己熟悉的文化信息。
常规教育手段主要是利用“说课”的常规教学模式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将西路梆子的艺术传承、艺术形式、艺术价值、曲目整理、演出技巧等前期研究成果转换成教学内容,整理教学大纲,分层次、有计划地传播给学生。授课内容可按专业与非专业划分为专业选修课程和通识通选课程分层次讲授。专业课程系为戏剧专业、影视戏剧文学、广播电视编导等艺术类专业开设,其目的在于培养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艺术养成,从专业的角度去理解、学习、推广西路梆子这一地方艺术形式,培养拥有较高艺术才能、能够传播普及西路梆子这一地方戏曲的专业人才。而通识教育课程则面向所有专业的学生开设,旨在更大范围地传播西路梆子这一艺术形式,以“赏析”课程的形式培养更多学生的兴趣,借以扩大西路梆子的受众范围,为西路梆子的发展提供赖以生存的土壤。
3.新兴的教育手段在推广西路梆子方面的应用。
近年来,新兴的MOOC课程、翻转课堂、微课程等教学模式日渐被广大师生所接受,也更适用于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趋势。
大学的通识教育具有普遍性、共同性、基础性、广博性、统整性、主体性和深刻性等特征。而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除了对于技能型通识课程的热衷之外,广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类的通识课程的要求日益强烈。传统文化类的通识课程,尤其是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文艺形式,可以促进地域性文化的融合,推进传统文化的推广与发展。但是对于以“说课”为主的常规教学手段来说,课堂上传递的信息量较少。而像MOOC课程这些新兴的教育手段,作为常规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利用其自身开放性、大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特点,完全可以承接这一教学任务。
例如,MOOC课程作为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以教学平台的形式与各高校进行合作,合作高校购买相应的课程或允许学生自行选读相应平台的课程,学校以承认学分或者置换学分的形式承认MOOC课程的学习成绩。这样一来,结合沧州地方整理的相关西路梆子曲目与影音资料,结合前期对对西路梆子进行的系统研究,录制相关课程的网络教学视频并制作课件,上传至相应的网络教育平台,利用MOOC课程这一手段实现推广西路梆子就成为可能。
三、通过课堂教育形式传承西路梆子的现实意义
综上,无论是利用课上教学,还是网络教育平台的应用,都只是传承西路梆子这一艺术形式的技术手段之一,其目的在于通过对西路梆子的艺术传承、艺术价值、曲目整理的研究,将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教学活动,利用地方高校的生源主要立足地方的有利优势,合理安排课程设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环境渲染,逐步地扩大西路梆子的受众范围,培养有利于该艺术形式持续发展的土壤,通过教学活动扩大西路梆子的保护途径,并进一步为其他艺术形式的传承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河北梆子的摇篮---海兴,河北文化,2007第2期 李志兴、周宣宏。
[2]河北梆子的摇篮---海兴,河北文化,2007第2期。
[3]沧州戏曲春秋 中国戏剧出版社 沧州戏曲志编辑部编写 1991年出版。
[4]绍兴地方戏曲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教学的尝试 《中国音乐》2008年 第1期 杨永贤 浙江绍兴文理学院音乐学院。
作者简介:
杨涛,1982年生人,河北大学工商学院公共课教管部主任,讲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陈静:1982年生人,河北大学艺术学院,讲师,学历:硕士,研究方向:影视艺术。
李世红:1976年生人,河北大学工商学院,讲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教育学。
宋凤轩:1971年生人,河北大学工商学院经管学部主任,教授,学历,博士,研究方向:管理学。
注: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5031314
关键词:“非遗”;“西路梆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G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0-0085-02
西路梆子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戏曲剧情,是现在的河北梆子的雏形,形成于清道光年间,前身为山陕梆子,经商人传唱传入今海北海兴一带,当地人结合当地的说唱艺术,融合了河北沧州地区的的武术、杂技、舞蹈等民间技艺,最终形成西路梆子,并迅速传播开来。清道光后期,定名“西路梆子”,与山东地区同样经由山陕梆子演变而成的东路梆子并称[1]。清代末期进入宫廷,深受帝王及王公重臣推崇。曾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地广泛传播并盛行于清末民初至建国初期。2007年,西路梆子被评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收录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今昔日流传极广,影响深远的西路梆子,随着一些民间老艺人的不断故去,也由于受众减少以及演员队伍后继乏人等因素面临濒危的窘境。而国内外学术界对西路梆子的研究成果甚少,基本属于空白。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其它一些大的剧种如京剧、昆曲等研究成果众多,且已经利用高校教育平台进行传承和保护。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在对西路梆子的发展历史、艺术特点、唱腔特点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西路梆子进入大学课堂的形式,充分利用地方高校的教育平台,通过教学手段对其加以传播推广,探索西路梆子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剧种的传承与保护途径。同时,也为其它濒危的地方剧种的传承与保护提供借鉴意义。
一、西路梆子的研究概况
1.西路梆子的发展历史梳理。
西路梆子是河北(直隶)梆子的雏形,与南邻山东同样由山陕梆子演变而成的东路梆子并称。形成于清道光年间,其前身为山陕梆子。明末清初,今海兴一带为当时重要的通商口岸和山、陕货物集散地。山陕梆子经商人传入今河北海兴一带,结合了具有当地艺术特点的表演形式形成了西路梆子。明清两代,海兴一带人才辈出,尤其是清代赵毛陶孙氏家族,为官者遍布全国,且多爱好戏剧。自清乾隆时期,组织子弟班、举办科班,至民国初年,先后组织了六个子弟班,兴办科班二十余期,培养了大批的戏剧人才。光绪三年(1877年)孙点编著的反映上海梨园界同治初至光绪初十余年间梆子戏知名演员的珍贵文献《梨园声价录》及其他文献记载,在册的就有梨双玉、张国泰、刘燕香、王春生等十余人出自赵毛陶科班,另外,还有活跃在京津及当地的孙武瑞、武丑张三、玻璃翠、小灵芝等,对西路梆子的形成、传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西路梆子的主要剧目。
西路梆子的伴奏乐器最初主要有梆子、二股子(丝弦板胡)、三弦、四胡、横笛、笙、箫以及打击乐的锣、鼓、板等。后逐步演变为梆子、板胡、横笛、笙、二胡以及打击乐的锣、鼓、板等。西路梆子的传统剧目主要有《三贤传》、《罗衫记》、《杨二舍化缘》、《剜蔓菁》、《张三打拳》、《顶灯》、《秦雪梅吊孝》、《阳关折柳》、《反午门》、《九件衣》、《十王府》、《大闹郭家楼》等。
3.西路梆子剧本的整理与研究。
河北省及沧州市有关专家对西路梆子的研究给予了高度关注,海兴县为此专门成立了西路梆子调研组,深入乡村,逐村走访民间老艺人,了解情况,搜集资料,掌握了大量的口碑资料和相关实物,尤其是征集到清代至民国的手抄剧本40余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久已失传的孤本。还通过民间老艺人的口传,整理了部分传统剧目。同时,在省、市报刊上发表了关于西路梆子的报道文章10余件。
4.西路梆子与河北梆子的关系研究。
清道光、咸丰时在沧州形成的河北梆子的雏形为西路梆子,至光绪定形为直隶梆子的南派(西路梆子)和北派梆子(京梆子),后天津对南派梆子进行了改革,从而形成了卫梆子(南派老艺人称之为半口),一九五二年统称为河北梆子。现基本分为冀、京、卫三派。西路梆子唱腔高亢、激越,曲回跌宕,尤其善于表现悲腔,明显具有山陕梆子向河北(直隶)梆子过渡时期的特征。[2]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沧州戏剧界整理出版的《沧州戏剧春秋》指出:“至道光末年,山陕梆子经过音随地改的衍变,终于在沧州及整个河北呈现出新的面貌,形成河北梆子……海兴人孙葆元在京官居尚书,其族人在原籍赵毛陶办梆子科班,历史达百年之久,为沧州东部河北梆子重镇”[3]。一九九五年,戏剧艺术造诣甚深的徐永阁先生进一步指出:沧州可以说是河北梆子的发源地。
海兴一带民风淳朴,尚武之风甚盛,成就了河北梆子高亢激越的唱腔,形成了河北梆子旦角戏和武戏戏份较重的特点。河北梆子的旦角戏和武戏,之后又被京剧广泛的吸收采纳,所以说,西路梆子对京剧的发展和促进所产生的影响很大。
5.西路梆子的传承与保护途径等。
同治光绪年间,随着西路梆子的发展,赵毛陶科班出身的西路梆子演员逐步走向京、津、沪等地,对西路梆子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梨双玉、刘燕香、张国泰等皆为清末国内名伶,名载于《梨园声价录》等戏曲史文献。自清末至民国,海兴赵毛陶孙氏举办西路梆子科班二十余期。民国到建国初期,西路梆子的代表性演员有冯延永、杜兰芳、韩月恒、何连仲、小玻璃翠、寇立亭等,均为赵毛陶科班的学员。现在仍然传唱西路梆子的民间艺人张佐禹、王文刚、杜汝兴、寇永在、王宝德、李本池、刘振江等均为当年赵毛陶科班学员的弟子,文化传承脉络清晰。 为抢救西路梆子这一传统民间艺术,2006年以来,海兴县政府在县辖范围内积极引导并协助成立了四个梆子剧社,充分调动西路梆子老艺人的积极性,鼓励培养新人,壮大队伍,并有计划地逐步恢复濒临失传的优秀传统剧目。同时,积极录制相关的音像资料20余盘,借以抢救这一拥有显著地方文化特点的民间剧种。
二、通过课堂教育形式传承西路梆子的技术手段
本课题的主要观点就在于通过研究西路梆子的艺术传承、艺术价值、曲目整理的研究,将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课上教学,利用地方高校的生源主要立足地方的有利优势,合理安排课程设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渲染,使其逐渐扩大受众范围,培养有利于该艺术形式持续发展的土壤。
1.基本思路与方法:
利用高等教育平台传承和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的做法由来已久,并且已形成了立足于法、理、文、史、艺、民俗等综合内容为基础的教学平台,教学技术手段成熟,教学内容宽泛。借以传统的“说课”手段,从专业特点角度设置专业课教学内容,从通识教育角度设置通史教育课程。不足只处是戏曲方面的教学内容主要以京剧、昆曲、评剧、黄梅戏等受众广泛的剧种为主,融合的地方艺术形式的教学案例仍比较少。在此方面比较典型的案例是浙江绍兴文理学院音乐学院在音乐教学中通过引入绍兴地方戏曲音乐文化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增强了他们发扬光大家乡民族音乐文化的责任心和自豪感。进而总结出这种情感意识将促使他们在将来的中小学音乐教学中,以传播地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为己任,这些都会对继承和发展地方音乐文化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4]
通过对西路梆子进行系统地研究,分析西路梆子在艺术史上的历史地位、和其他剧种的承接关系以及艺术价值,结合相应曲目的整理发掘,利用高校平台,将这一民间剧种融合在教学活动中,是传承西路梆子这一民间剧种的一种手段。
2.传统教育手段在推广西路梆子方面的应用。
地方高校在办学定位时,往往遵循一种“立足地方,四面辐射”的模式,招生计划也有着显著地地域分化。这也就为西路梆子等具备浓厚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在校园里有了良好的传播环境,在校学生更乐意接受自己熟悉的文化信息。
常规教育手段主要是利用“说课”的常规教学模式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将西路梆子的艺术传承、艺术形式、艺术价值、曲目整理、演出技巧等前期研究成果转换成教学内容,整理教学大纲,分层次、有计划地传播给学生。授课内容可按专业与非专业划分为专业选修课程和通识通选课程分层次讲授。专业课程系为戏剧专业、影视戏剧文学、广播电视编导等艺术类专业开设,其目的在于培养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艺术养成,从专业的角度去理解、学习、推广西路梆子这一地方艺术形式,培养拥有较高艺术才能、能够传播普及西路梆子这一地方戏曲的专业人才。而通识教育课程则面向所有专业的学生开设,旨在更大范围地传播西路梆子这一艺术形式,以“赏析”课程的形式培养更多学生的兴趣,借以扩大西路梆子的受众范围,为西路梆子的发展提供赖以生存的土壤。
3.新兴的教育手段在推广西路梆子方面的应用。
近年来,新兴的MOOC课程、翻转课堂、微课程等教学模式日渐被广大师生所接受,也更适用于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趋势。
大学的通识教育具有普遍性、共同性、基础性、广博性、统整性、主体性和深刻性等特征。而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除了对于技能型通识课程的热衷之外,广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类的通识课程的要求日益强烈。传统文化类的通识课程,尤其是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文艺形式,可以促进地域性文化的融合,推进传统文化的推广与发展。但是对于以“说课”为主的常规教学手段来说,课堂上传递的信息量较少。而像MOOC课程这些新兴的教育手段,作为常规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利用其自身开放性、大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特点,完全可以承接这一教学任务。
例如,MOOC课程作为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以教学平台的形式与各高校进行合作,合作高校购买相应的课程或允许学生自行选读相应平台的课程,学校以承认学分或者置换学分的形式承认MOOC课程的学习成绩。这样一来,结合沧州地方整理的相关西路梆子曲目与影音资料,结合前期对对西路梆子进行的系统研究,录制相关课程的网络教学视频并制作课件,上传至相应的网络教育平台,利用MOOC课程这一手段实现推广西路梆子就成为可能。
三、通过课堂教育形式传承西路梆子的现实意义
综上,无论是利用课上教学,还是网络教育平台的应用,都只是传承西路梆子这一艺术形式的技术手段之一,其目的在于通过对西路梆子的艺术传承、艺术价值、曲目整理的研究,将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教学活动,利用地方高校的生源主要立足地方的有利优势,合理安排课程设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环境渲染,逐步地扩大西路梆子的受众范围,培养有利于该艺术形式持续发展的土壤,通过教学活动扩大西路梆子的保护途径,并进一步为其他艺术形式的传承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河北梆子的摇篮---海兴,河北文化,2007第2期 李志兴、周宣宏。
[2]河北梆子的摇篮---海兴,河北文化,2007第2期。
[3]沧州戏曲春秋 中国戏剧出版社 沧州戏曲志编辑部编写 1991年出版。
[4]绍兴地方戏曲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教学的尝试 《中国音乐》2008年 第1期 杨永贤 浙江绍兴文理学院音乐学院。
作者简介:
杨涛,1982年生人,河北大学工商学院公共课教管部主任,讲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陈静:1982年生人,河北大学艺术学院,讲师,学历:硕士,研究方向:影视艺术。
李世红:1976年生人,河北大学工商学院,讲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教育学。
宋凤轩:1971年生人,河北大学工商学院经管学部主任,教授,学历,博士,研究方向:管理学。
注: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503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