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学校的教学模式也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各学校中,我们随处可见校园网络、多功能教室、电子图书馆、多媒体设备,这些为现代化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基础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提供了条件。许多教师也逐渐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摸索各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但是两者的有机整合并非简单的照搬,不是将教案搬到PPT上,找几张图片,放几个视频就可以了,而应将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丰富性、多元性、直观性、快捷性及互动性等特点充分结合起来,从而真正借助现代化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下面笔者结合一线教学实际,谈一谈在职教语文课堂中如何与信息技术有效地进行整合教学。
一、利用网络资源,养成自学质疑的习惯
现代信息技术促成了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上拥有海量的资源、最新的信息,这些大可为职教语文教学所利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学习。
如在新课预习环节,学生便可先在互联网上收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事先了解作者资料、写作背景、文化底蕴等;对于不理解的生字生词进行自学,对于文章涉及的写作技巧、思路、目的等进行了解;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可在家里通过学习论坛或学习群组进行网上交流、讨论、质疑。如此,每个学生在上新课之前就会掌握丰富的信息和资料,教学时必定会令教师大为惊喜。在课堂上教师只需适当点拨和引导,即可让学生快速掌握与本课相关的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质疑讨论的好习惯。在教完每一单元后,教师可让学生上网下载和完成作业。对于本单元的拓展延伸部分,也可让学生借助网络资料自主学习,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知识量,提升理解能力。此外,网络上的海量资源,以及多元的见解,促使学生学会甄别信息、辨别真假,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二、营造情境氛围,促进理解掌握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快速地将各种生动的图片、严谨的数据、优美的文字、形象的音效,以及直观的动画集合在一起,共同为语文课堂教学服务。这样就会创设出不同的教学情境,给死气沉沉的课堂增添几分活力。学生在活泼的氛围下增强对知识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促进知识的掌握和内化。
如学习散文时,要求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散文中的意境,品味其中的韵味,从而理解作者优美文字背后的深刻寓意。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等,它们看似写景写物,实则是作者借景抒情、寄怀于物。要真正品味其中的韵味,欣赏其中的文美,理解其中的意境,就必须通过创设形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去感悟、去体验、去品鉴。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可能,可下载与散文景致相似的视频供学生欣赏,通过适合的音乐营造氛围。学生虽身在课堂上,心却仿佛飞到了宁静的荷塘边欣赏唯美的月色,看到了故乡秋天里飘舞的落叶,来到了奇妙的空中楼阁,欣赏到白雪皑皑静谧的冬景……信息技术为语文课堂营造浓浓的意境,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三、实现互动交流,提升探究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互动性、交互性的优势,为职教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多交流的空间与平台。如前文所述,学生在预习或课外延伸学习环节中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讨论,拓展思路,扩大眼界,训练思维。在课堂上,信息技术也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如在学习同名散文胡适的《我的母亲》和罗曼·加里的《我的母亲》时,信息技术给比较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促进了课堂教学的互动交流。教师首先通过网络收集关于中西方文化的资料,让学生比较分析中西方文化背景下家庭教育的异同,从而了解两篇散文的文化背景。然后借助多媒体音频,欣赏两篇散文的朗读,体会其中不同的情感基调,尝试着理解作者的写作心情和写作寓意。接着针对散文中的关键点进行讨论和交流,如胡适笔下的母亲和罗曼·加里笔下的母亲在行为、气质方面有什么差异?他们分别从什么角度来展现自己的母亲形象?分别采取了怎样的写作方法?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学生自然而然就能理解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两篇散文的异同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快捷性、丰富性、互动性,催生了课堂中的交流互动,促进了信息的交流与交换,有助于学生发展合作、探究等学习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教育更应面向现代化,走在时代的前沿。因此,职教语文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教学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值得推广和思考。作为一名职教语文教师,我们任重道远,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继续钻研学科教学,把握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整合的切入点,因材施教,灵活多变,从而让现代信息技术真正服务于现代教育教学。
(责任编辑陈剑平)
一、利用网络资源,养成自学质疑的习惯
现代信息技术促成了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上拥有海量的资源、最新的信息,这些大可为职教语文教学所利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学习。
如在新课预习环节,学生便可先在互联网上收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事先了解作者资料、写作背景、文化底蕴等;对于不理解的生字生词进行自学,对于文章涉及的写作技巧、思路、目的等进行了解;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可在家里通过学习论坛或学习群组进行网上交流、讨论、质疑。如此,每个学生在上新课之前就会掌握丰富的信息和资料,教学时必定会令教师大为惊喜。在课堂上教师只需适当点拨和引导,即可让学生快速掌握与本课相关的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质疑讨论的好习惯。在教完每一单元后,教师可让学生上网下载和完成作业。对于本单元的拓展延伸部分,也可让学生借助网络资料自主学习,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知识量,提升理解能力。此外,网络上的海量资源,以及多元的见解,促使学生学会甄别信息、辨别真假,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二、营造情境氛围,促进理解掌握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快速地将各种生动的图片、严谨的数据、优美的文字、形象的音效,以及直观的动画集合在一起,共同为语文课堂教学服务。这样就会创设出不同的教学情境,给死气沉沉的课堂增添几分活力。学生在活泼的氛围下增强对知识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促进知识的掌握和内化。
如学习散文时,要求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散文中的意境,品味其中的韵味,从而理解作者优美文字背后的深刻寓意。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等,它们看似写景写物,实则是作者借景抒情、寄怀于物。要真正品味其中的韵味,欣赏其中的文美,理解其中的意境,就必须通过创设形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去感悟、去体验、去品鉴。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可能,可下载与散文景致相似的视频供学生欣赏,通过适合的音乐营造氛围。学生虽身在课堂上,心却仿佛飞到了宁静的荷塘边欣赏唯美的月色,看到了故乡秋天里飘舞的落叶,来到了奇妙的空中楼阁,欣赏到白雪皑皑静谧的冬景……信息技术为语文课堂营造浓浓的意境,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三、实现互动交流,提升探究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互动性、交互性的优势,为职教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多交流的空间与平台。如前文所述,学生在预习或课外延伸学习环节中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讨论,拓展思路,扩大眼界,训练思维。在课堂上,信息技术也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如在学习同名散文胡适的《我的母亲》和罗曼·加里的《我的母亲》时,信息技术给比较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促进了课堂教学的互动交流。教师首先通过网络收集关于中西方文化的资料,让学生比较分析中西方文化背景下家庭教育的异同,从而了解两篇散文的文化背景。然后借助多媒体音频,欣赏两篇散文的朗读,体会其中不同的情感基调,尝试着理解作者的写作心情和写作寓意。接着针对散文中的关键点进行讨论和交流,如胡适笔下的母亲和罗曼·加里笔下的母亲在行为、气质方面有什么差异?他们分别从什么角度来展现自己的母亲形象?分别采取了怎样的写作方法?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学生自然而然就能理解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两篇散文的异同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快捷性、丰富性、互动性,催生了课堂中的交流互动,促进了信息的交流与交换,有助于学生发展合作、探究等学习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教育更应面向现代化,走在时代的前沿。因此,职教语文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教学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值得推广和思考。作为一名职教语文教师,我们任重道远,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继续钻研学科教学,把握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整合的切入点,因材施教,灵活多变,从而让现代信息技术真正服务于现代教育教学。
(责任编辑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