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对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兖矿新里程总医院收治的66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分别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基本换药与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治疗,试验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换药次数、住院时长、踝关节功能、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换药次数、住院时长均少于对照组,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缩短住院时长,改善踝关节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情况,建议在治疗研究疾病中采用。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踝关节功能;疼痛;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9-0035-03
足踝部是人身体使用最频繁的部位,此处的血液循环较差,一旦发生外伤,就容易引起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导致患者足踝部疼痛。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巨大困扰,严重者还可能产生感染等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1-2]。临床上常采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治疗此疾病,虽有一定治疗效果,但具有局限性。故需要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式。基于此,本研究对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对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治疗价值进行评定,具体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兖矿新里程总医院收治的66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为53~85岁,平均(69.27±3.54)岁。试验组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为53~85岁,平均(70.58±4.21)岁。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患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临床诊断标准者;临床资料齐全者。
排除标准:不符合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临床诊断标准者;患有严重脏器疾病者;血液系统疾病者;治疗依从性差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基本换药与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治疗,具体如下:遵医嘱为患者进行换药,换药时需进行坏死组织的清除。注意无菌操作,换药1次/d。密切关注患者伤口有无渗血,以便及时进行处理。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手术:当进行二期修复术时,将腓骨头与外踝的连线设定为皮瓣的轴心线,将外踝上5 cm设定为旋转轴点,之后通过彩超观察并对切除步骤进行设计。严格按照步骤切除,先将皮瓣前缘的皮肤和组织进行切除,之后将腓浅神经切断,并分离深筋膜,以找到腓动脉穿支,并对筋膜组织进行游离,在进行手术操作时注意避免静脉损伤。
试验组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治疗。操作如下:先清除患者伤口处的坏死组织,根据伤口面积调整负压封闭引流材料的大小,并覆盖在伤口表面,将其与皮肤进行固定,设置引流管和冲洗管,之后使用生物半透膜将伤口和材料进行封闭。同时,将引流管和冲洗管与负压吸引器相连,之后进行负压吸引,将压力控制为180 mm Hg即可(1 mm Hg≈0.133 kpa),连续进行1周,待1周负压吸引完毕后将敷料取出。观察伤口并判断感染程度,若感染符合修复术治疗标准,可进行与对照组操作一致修复术。若未符合标准,重复上述负压治疗,直至伤口符合要求为止。
1.4 评价标准
(1)疼痛评分采用视覺模拟评分法的评分标准进行评估,取值区间在0~10分,分值越低表明患者的疼痛程度越轻。(2)踝关节功能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分标准进行评估,取值区间在0~100分,90~100分表明踝关节功能优,75~89分表明踝关节功能良好,50~74分表明踝关节功能一般,低于50分表明踝关节功能差。(3)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一般和无效4种评价,显效:患者治疗后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疼痛感觉基本消失;有效:患者治疗后踝关节功能有所改善,疼痛感觉有所好转;一般:患者治疗后踝关节功能轻微改善,疼痛感觉活动时明显;无效:患者治疗后踝关节功能未有改善,疼痛明显。临床疗效=(显效+有效+一般)例数/总例数×100%。(4)并发症情况包括感染、坏死、骨髓炎三种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换药次数、住院时长和踝关节功能比较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换药次数、住院时长少于对照组,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96.9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06%,少于对照组的2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足踝部是行走活动常用部位,周围肌肉组织较少,足踝部损伤是常见现象。由于此部位血液循环较差,组织联系紧密,很容易受到扭伤、撞击等引发皮肤软组织缺损。若是缺损严重,患者有很大的感染和骨髓炎风险,病程也会有所延长。临床上治疗此疾病的方法较多,各有不同的治疗效果[3-4]。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治疗的重点在于对缺损的伤口进行处理,减少感染的概率。虽然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有一定的疗效,但具有局限性。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单纯的使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已经不足以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需要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在保障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对患者的损伤。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一种精心治疗技术,通过生物半透膜对伤口进行覆盖,最大限度的減少细菌滋生,预防感染[5]。通过负压引流将伤口上的有毒物质和代谢废物进行清除,减少对伤口的再次损伤。同时,此技术对伤口处细胞有刺激作用,促进此处细胞增殖生长,有利于伤口恢复。本研究表明,试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换药次数、住院时长、踝关节功能和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本文将负压封闭引流与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联合治疗,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患者恢复足踝部功能,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对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使用负压封闭引流与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联合治疗的效果更佳,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建议在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时使用。
参考文献
[1]杨璐.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护理探讨[J].双足与保健,2019,28(12):143-144.
[2]封挺,王永胜,李军,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21):55-57.
[3]雷剑文,陈顺德,杨健林,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J].中外医疗,2018,37(25):82-84,88.
[4]田吉红.负压封闭引流联合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80例[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3):161-163.
[5]朱亚会,付炳金,朱晓东,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8,41(1):8-11,22.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踝关节功能;疼痛;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9-0035-03
足踝部是人身体使用最频繁的部位,此处的血液循环较差,一旦发生外伤,就容易引起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导致患者足踝部疼痛。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巨大困扰,严重者还可能产生感染等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1-2]。临床上常采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治疗此疾病,虽有一定治疗效果,但具有局限性。故需要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式。基于此,本研究对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对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治疗价值进行评定,具体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兖矿新里程总医院收治的66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为53~85岁,平均(69.27±3.54)岁。试验组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为53~85岁,平均(70.58±4.21)岁。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患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临床诊断标准者;临床资料齐全者。
排除标准:不符合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临床诊断标准者;患有严重脏器疾病者;血液系统疾病者;治疗依从性差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基本换药与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治疗,具体如下:遵医嘱为患者进行换药,换药时需进行坏死组织的清除。注意无菌操作,换药1次/d。密切关注患者伤口有无渗血,以便及时进行处理。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手术:当进行二期修复术时,将腓骨头与外踝的连线设定为皮瓣的轴心线,将外踝上5 cm设定为旋转轴点,之后通过彩超观察并对切除步骤进行设计。严格按照步骤切除,先将皮瓣前缘的皮肤和组织进行切除,之后将腓浅神经切断,并分离深筋膜,以找到腓动脉穿支,并对筋膜组织进行游离,在进行手术操作时注意避免静脉损伤。
试验组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治疗。操作如下:先清除患者伤口处的坏死组织,根据伤口面积调整负压封闭引流材料的大小,并覆盖在伤口表面,将其与皮肤进行固定,设置引流管和冲洗管,之后使用生物半透膜将伤口和材料进行封闭。同时,将引流管和冲洗管与负压吸引器相连,之后进行负压吸引,将压力控制为180 mm Hg即可(1 mm Hg≈0.133 kpa),连续进行1周,待1周负压吸引完毕后将敷料取出。观察伤口并判断感染程度,若感染符合修复术治疗标准,可进行与对照组操作一致修复术。若未符合标准,重复上述负压治疗,直至伤口符合要求为止。
1.4 评价标准
(1)疼痛评分采用视覺模拟评分法的评分标准进行评估,取值区间在0~10分,分值越低表明患者的疼痛程度越轻。(2)踝关节功能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分标准进行评估,取值区间在0~100分,90~100分表明踝关节功能优,75~89分表明踝关节功能良好,50~74分表明踝关节功能一般,低于50分表明踝关节功能差。(3)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一般和无效4种评价,显效:患者治疗后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疼痛感觉基本消失;有效:患者治疗后踝关节功能有所改善,疼痛感觉有所好转;一般:患者治疗后踝关节功能轻微改善,疼痛感觉活动时明显;无效:患者治疗后踝关节功能未有改善,疼痛明显。临床疗效=(显效+有效+一般)例数/总例数×100%。(4)并发症情况包括感染、坏死、骨髓炎三种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换药次数、住院时长和踝关节功能比较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换药次数、住院时长少于对照组,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96.9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06%,少于对照组的2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足踝部是行走活动常用部位,周围肌肉组织较少,足踝部损伤是常见现象。由于此部位血液循环较差,组织联系紧密,很容易受到扭伤、撞击等引发皮肤软组织缺损。若是缺损严重,患者有很大的感染和骨髓炎风险,病程也会有所延长。临床上治疗此疾病的方法较多,各有不同的治疗效果[3-4]。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治疗的重点在于对缺损的伤口进行处理,减少感染的概率。虽然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有一定的疗效,但具有局限性。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单纯的使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已经不足以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需要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在保障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对患者的损伤。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一种精心治疗技术,通过生物半透膜对伤口进行覆盖,最大限度的減少细菌滋生,预防感染[5]。通过负压引流将伤口上的有毒物质和代谢废物进行清除,减少对伤口的再次损伤。同时,此技术对伤口处细胞有刺激作用,促进此处细胞增殖生长,有利于伤口恢复。本研究表明,试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换药次数、住院时长、踝关节功能和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本文将负压封闭引流与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联合治疗,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患者恢复足踝部功能,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对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使用负压封闭引流与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联合治疗的效果更佳,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建议在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时使用。
参考文献
[1]杨璐.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护理探讨[J].双足与保健,2019,28(12):143-144.
[2]封挺,王永胜,李军,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21):55-57.
[3]雷剑文,陈顺德,杨健林,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J].中外医疗,2018,37(25):82-84,88.
[4]田吉红.负压封闭引流联合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80例[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3):161-163.
[5]朱亚会,付炳金,朱晓东,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8,41(1):8-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