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以肖培东老师的《管仲列传》课堂教学为例,详细分析了肖老师教学过程的成败得失,并由此总结和归纳了传记文本教学的设计思路与教学着力点:事件与传主的特色关联;传主与其他人物的命运链接;作者与传主的生命融合;传记的时代性与超越性。
关键词 课堂实录;传记教学;教学设计;教学评析
一、字词解疑
师:读读这篇文章,同学们有什么疑问?字词句上有难点的可以提出来。
师生交流,解决了下述问题:
1.“颍”字读音——颍(yǐng)上人也。
2.“俗之所欲,因而与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中的“否”,读“Pǐ”更为合适——表示不喜欢、批评、反对之意,与《出师表》中“陟罚臧否”的“否”相类。
3.“修召公之政”的意思——修復召公的政事,令燕国修整召公的政事。
4.“仓廪实而知礼节”中的“仓廪”是什么意思?——粮库。饭吃饱了才知道礼节要做得好,老百姓最关心吃的问题,民以食为天。
[评 析] 因被学生提问(“俗之所否”的“否”读“Pǐ”,还是“fǒu”)问得猝不及防,教者与学生一起联系上下文思考、讨论,耗时不少。
但是,这一看似寻常的教学环节,依然有两个重要的亮点:
一是基于真实的学情而教——同学们字词句理解上有什么疑问?这和上来就呈现教师臆测的重难点字词,让学生阅读或解答的外铄型教学迥异;
二是顺应学生的思维之势而化——四个问题中,只有“颍”字读音是教者授知,其他三个问题皆由教者引导学生体知而自主解决,有效实现了授知与体知,启发与自悟的统一。
二、内容感知
师:看来同学们都没有什么问题了,那我们来看这篇课文的题目是《管仲列传》。司马迁给管仲列传到底写了什么?请翻到第63页,我们来齐读导读。
(生读)
师:好。不仅着力刻画人物做了些什么、是怎样做的;不仅关注人物在历史中如何生活,还探讨人物的命运究竟被什么力量所决定。也就是说读列传首先要探讨这个人,然后再探讨这个人背后的人文价值。我们来把这篇列传读一遍,读古文一定要读得慢。在读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管仲列传写了管仲的哪些事情?
(生齐读课文)
师:考虑一下《管仲列传》里面记录了管仲的生平,用文中的原句来说。
生:少时与鲍叔牙游。
师:说管仲的生平,难道只写了“与鲍叔牙游”吗?
生:写了“三仕三见逐于君”,“三战三走”。
师:好了,大家来看看这个女同学选的句子都在第几段?
生:第二段。
师:司马迁在写人物生平的时候用了什么手法?我们来看看这段话是谁说出来的?
生:管仲。
师:管仲自述的,也就说管仲说这几句话是在说自己的坎坷经历。我们一起来读读。
(生齐读课文第二段)
师:好,读了这段之后,你了解了管仲哪些生平?用自己的话来说。
生:一开始贫穷,和鲍叔牙做生意,辅佐公子纠打败仗,他被囚困。
师:第一是“始困,与鲍叔贾”,然后是“与鲍叔谋事更穷困”,还有“三仕三见逐于君”“三战三走”,接着“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这里面老师有个问题,“三仕三见逐于君”这个“见”是什么意思?
生:被。
师:对,被,这句是被动句。“召忽死之”的“死”是什么意思?
生:为……死。
师:对,很聪明,这是为动用法,为……死。那么文章写这么一段经历,在第一段中有没有?
生(低声):有。
师:有,而且更详细。我们来把第一段读一遍。
(生齐读课文第一段)
师:所以课文的一、二两段在写管仲的生平,课文接下来写什么?两个字。
生:为政。
师:为政。这样看来这篇文章层次很清楚,一二两节写管仲生平,三四两节写管仲为政,最后一段是太史公的评价。这篇文章的结构出来了。文章中哪句话写出了管仲的才华?非常明显。
生: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师:“管仲既用”的“既”是什么意思
生:已经。
师:“齐桓公以霸”的“以”什么意思?
生:以之霸,“以”是因为、凭借吧。齐桓公因为、凭借霸。
师:以之而霸,这个“霸”什么意思?
生:称霸。
师:所以这个“以”解释为介词,很好,省略了“以之”的“之”。“九合诸侯”的“合”解释为什么?使……合,纠合,召集,汇集。“匡”呢?
生:匡济。
师:对,匡济。所以一句话就能概括管仲的才能了。
[评 析] 本环节教学内容众多,有了解导读内容,关注人物做了什么、怎样做的,人物命运被什么决定;“生平→为政→评价”的文脉梳理;知晓文中写管仲才华的句子。其间穿插的内容有:了解第一、二自然段内容同构的关系;介绍文言文读法——慢读;检测“见、死、既、以、霸、匡”的意思。
以文脉梳理为轴心,整体把握文本内容,不仅是为进一步感悟传主的特点蓄势,也是在有意识让学生感受传记文类的特征——聚焦传主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感受传记真实性与文学性合一的特性。
不过,教学内容还可再精粹,教学活动还可再紧凑。既然以文脉梳理为轴心,完全可以继续深入追问。
1.第一、二自然段都是介绍管仲生平,有何异同?司马迁为何重复那些相同的事迹?不同部分的介绍,意在凸显什么?
2.为政也是生平事迹的一部分,司马迁为何要拿出来单独强调? 3.结尾部分名为评价,司马迁其实未置一评,只不过将臆想中的孔子之评与《孝经》中的君臣相处之道链接到一起而已,但是自己的评价又深在其中,你能品味出来吗?这种不评而评的写法有何妙处,你能体味出来吗?
诚如是,学生思辨力是否会得到更好的磨砺?
另,师生的措辞还需进一步规范。对话中,教者将自然段、段、节三个概念的内涵完全等同,显然不妥。学生将“以之霸”翻译为“齐桓公因为、凭借霸”,这是明显的病句。因为省略了“之”的翻译,教者没有趁势指正,丢失了一次语用规范训练的契机。
三、一字读文
师:再考虑一下,这篇文章这么读过去之后,你读出了哪个字?《管仲列传》里哪个字能概括出你对这篇文章的理解?看管仲的生平、看管仲的为政你都明白了哪个字?
生:贤。
师:为什么?大声地说。【板书:贤】
生:因为他为政的时候那些谋略都是有利于齐桓公称霸的。
师:哪些句子?找出来。
生: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师:从这段可以看出管仲之贤,大家看看对不对?那么管仲“贤”在什么地方?你能简单说说吗?
生:注重德行
师:对,这是自己的话。管仲之“贤”在这段话中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是什么?非常明显。
其他学生补充: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师:对,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这位同学读书还不够细心,不能自己凭空想,一定要利用文本来思考这个问题。好,我们来读读管仲之“贤”。
全班齐读: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师:还有同学来说说看文章当中读出了哪个字?你来说,读一篇文章总归有自己的想法。
生:我觉得在《管仲列传》中我读出了“情”。
师:一个“情”,为什么?【板书:情】
生:管仲和鲍叔的友情。不管管仲如何,鲍叔牙始终“善遇之”,鲍叔牙作为他的知己,一直知他心。即使他被囚禁了,还是推荐他为齐国的宰相。
师:最富有情感的一句话是哪句?
生:管仲自述中“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师:就是这句话,读读看,读读看。
生(读):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师:管仲说这句话肯定是充满感情的,大家一起来读读看。
全班齐读: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师(读):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全班齐读: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师(读):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这个“也”字是很有感情的,大家一起读。
全班齐读: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师:还有吗?这位女同学。你肯定是有想法的,读书没想法是不可能的。这本书叫《选读》,主要是让你自己读的。整篇文章读下来,你读懂了哪个词,哪个字?
生:读懂了一个字是“势”。
师:哪个“势”?
生:可以是“势力”的“势”,也可以是“形势”的“势”。
师:为什么?
生:其实管仲在他的前半生非常贫困,生不逢时。文章中说“少时与鲍叔牙游,管仲贫困”,管仲“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我觉得管仲是非常有才能的,但是在前半生的时候没有把才能发挥出来,是因为他没有接触那些发挥自己才能的平台,没有接受像公子小白那种发挥自己才能的人,这个时候他幸运地碰到了鲍叔牙。因为这个时候鲍叔牙不打压他,而且能够一直接济他,让他发展,上面也说到对他有情,所以前半生是苦的。后半生,鲍叔牙给他了一个机会,在管仲囚困受辱的时候给了他一个人生的机会,给他一个平台让他给贤君做事,让他发挥治国平天下的才能。
师:这篇文章写到了管仲在“恶势”和“顺势”之间的转化。因此她读出了“势”对人的重要性。“贤”“势”“情”,最后一次机会,读出来什么?
生:我读出来的也是“贤”,可是找出来的地方不一样。
师:那你怎么不说呀?
生:我找到的是第三段。“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他懂得顺民心,知道民众想要什么就给他们什么,不想要什么就不给他们什么,所以这也是“贤”的表现。
师:那可以把“贤”换成另外一个词,你刚才说过,懂得,而且是“顺”民。【板书:顺】
[評 析] 用一字概括阅读收获,切中了文本一字立骨的篇性。多字皆可立,更见人物特点的丰富。教者顺势启悟,学生对文本独特而多元的理解终于如花绽放。又因为不满足于一等到结论便罢休,而是追问不休:哪些句子体现“贤”字?何处见出“情”字?为什么用“势”来概括?所以,学生的分析皆能言之有据,言之成理。
不过,学生从“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等句子中见出管仲的“贤”,被教者批为“读书还不够细心”“凭空想”,未能“利用文本来思考这个问题”,实在是冤枉了学生。因为学生是从“有才”这个意涵理解“贤”的,且贴紧了文本,是教者认同的“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的具体展开。阅读细心得很,立论扎实得很。
将“恶势”换成“逆势”,与“顺势”对举,庶几更为贴切。
四、“知”读管仲
师:那同学们来看一下,文中哪个字可以把黑板上这四个字(“贤”“情”“势”“顺”)连起来?读读,想想,文章中有一个字出现频率极高极高,一个动词,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动词,自己去找。读古文要自己想,找到没有(有同学小声议论)?后面男同学说。
生:“知”字!
师:在文章中哪些地方出现了? 生(纷纷):司马迁是想借管仲来表达自己渴望得到君主的知遇之恩,知己之情。
师:大家说他说得对不对?管仲有人知,但是司马迁有无人知的落寞与孤独。管仲有才,司马迁同样才华横溢,所以一个是“有知”,一个是“怀才不遇”。因此从这篇文章中能看出作者的无人赏识,怀才不遇,作者深望明君。所以这个“知”里面带有司马迁的忧伤和期待。再想想,这篇文章对现在的人才观有什么影响?你来说,当代社会我们应该怎么做?
生:要展现自己的才能,不能放弃。
师:自己一定要有才华,所以在抱怨成功之前,想想你为他准备什么了。你来说。
生:要善于发现人才。
生:不要只是期待时机。
师:不要只是期待时机,自己要升华,时机到了就好了。
生:要把握时机。
师:我们要懂得知己、知人、知势,这就是我们学习《管仲列传》得出的最好结果。其实学习这篇文章,是要学习“智”。我们一起来读读文章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
生: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师:读第四段最后一句话
生: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师:这个“知”是宝也。这个宝你拥有了吗?好好想想。下课!
[评 析] 让学生从文本中找出高频词汇“知”,来统摄“贤”“情”“势”“顺”四字,实在是极具魅惑力的思维揽胜。感悟经由管仲与鲍叔牙之间的“知己之情”,到管仲与齐桓公之间的“知遇之恩”,再到管仲的“治政之才”,司马迁渴望知遇之恩而不得的忧伤,最后上升到“我们”的化知成智,思维不断反转,时有柳暗花明的审美惊奇。
[总 评]
理想的语文阅读教育,应是教材层面知识、教师层面知识、学生层面知识巧妙而自然地相乘。
达致这样的境界,必须以篇性揭秘为轴心,带动体性捍卫,类性辨识,实现言语性的高蹈。其中,在类性辨识基础上开掘篇性,由这一类走向这一篇,显得极为重要。
汪曾祺先生对语言和内容有一段非常形象而深刻的阐释:“语言不是外部的东西。它是和内容(思想)同时存在,不可剥离的。语言不能像橘子皮一样,可以剥下来,扔掉。世界上没有没有语言的思想,也没有没有思想的语言……语言的粗糙就是内容的粗糙。”其实,类性和篇性也是相依相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落实到语文阅读教育,篇性揭秘要基于类性辨识,类性辨识则必须指向篇性的揭秘。所有文类的教学,概莫能外。
如何巧妙地基于类性,揭秘篇性,肖培东老师在《管仲列传》一文教学中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为传记教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维路径。
一、事件与传主的特色关联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所以,审视作家选择哪些事件巧妙营构,如何在凸显人物独特精神风貌的过程中,实现真实性与文学性的相乘,如何使事件与传主发生特色的关联,便成了阅读教育的重点。
肖培东老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脉——生平→为政→评价,局部上把握具体的事件——始困,与鲍叔贾→与鲍叔谋事更穷困→三仕三见逐于君→三战三走→公子纠败,召忽死之,管仲幽囚受辱,一字感受管仲的“贤”“情”“势”“顺”“知”,还有围绕“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反复读,读反复,感受管仲对鲍叔牙深眷的感激之情,指出第一、二自然段都是寫管仲生平,且第一自然段比第二自然段更详细,无不是在具体感受事件与人物的特色关联。
其具体的思维路径,表现有三。
一是事件层面的审视:写了哪些事情?详略安排怎样?事件之间的逻辑如何?第一问是以文脉梳理的形式进行的,整体感非常强。第二问只触及了第一、二自然段写生平的共性,但并未触及差异性——如第二自然段将第一自然段中的“善遇”具象化,以凸显管仲对鲍叔牙的感激,而第一自然段也并非如肖老师所说的比第二自然段“详细”。
第三问是肖老师重点关注的。不仅仅是引导学生把握时间逻辑中的几件大事,而且深入到事件背后的情感逻辑、性格逻辑、命运逻辑——用肖老师欣赏的“导读”中的话来说,就是“探讨人物的命运究竟被什么力量所决定”,于是师生对话中有了诸多个性化的审美发现:事件中呈现的管仲“逆势→顺势”的转化;管仲、鲍叔牙、齐桓公“知”的交互作用呈现的生命奇观;“知”需主客观统一才能臻于理想之境的哲理渗透。
不过,一般传记都写传主体面的事情,司马迁为什么将管仲贪财、怕死等不雅的事情也写进来,这种名抑实扬的篇性也是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的。
二是人物层面的审视:人物有哪些特点?特点的表现在哪里?特点是如何形成的?如何看待这些特点?肖老师让学生结合文本,一字感受管仲的“贤”“情”“势”“顺”“知”,就是在感受人物的特点及其表现。特点如何形成,在“知”的体悟中得到了酣畅地落实。如何看待这些特点,集中表现在肖老师的智慧拓展上——“知”通“智”,一个无知的人再怎么样也无法展现宏图大业,所以一篇《管仲列传》就是学到一个“知”字,从而在内因与外因统一的基础上出色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三是事件与人物关系层面的审视。事件是否体现了传主精神特点的发展性、丰富性、超越性?肖老师重点审视的是丰富性和超越性——后者体现在引导学生对知己、知人、知势的生命感悟上。发展性没有突出,文本中也没有体现。但是,这倒体现了传记与小说写作的不同侧重点。传记只要写出人物做了什么、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么做即可,小说则在此基础上通过矛盾冲突的营构,社会环境的作用,将人物性格的演变作为一件重要任务来完成。
可能是出于时间或内容择定的考虑,肖老师并未点明这一点。
二、传主与其他人物的命运链接
在传记类性辨识,篇性揭秘的过程中,还应关注传主与其他人物的命运链接—— 有哪些链接?如何链接?结果如何?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而非别的结果?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生命链接的?等等。
肖老师重点关注的是三组生命链接。
1.管仲与鲍叔牙的生命链接——贯穿一生,逆势与顺势时皆有。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管仲的心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也是着眼于此;
2.管仲与齐桓公的生命链接——顺势时的链接。引导学生感受管仲的知政才华,在朗读“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一句时,从简洁、短促的句式中感受齐桓公的信任果断与彻底;
3.管仲与百姓的生命链接——这在对“与俗同好恶”一句的体悟中,对管仲知礼、知民特点的认知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不过,生命链接中的关系审视,似乎有些薄弱。肖老师侧重的是相辅相成关系,人物之间是否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齐桓公在任用管仲的过程中,真的是一泻无余的信任和听从吗?如果是这样,他为什么还重用管仲极其厌恶的易牙、开方和竖刁?“与俗同好恶”真的是理想的治理之道吗?这些问题其实是值得辨正的,这样更能真切地感受到司马迁传记写作的文学色彩。
传记写人一般有三种方式:烘云托月式,如《荊轲刺秦王》;退为背景式,如《周亚夫军细柳》,主体笔墨写的是汉文帝,周亚夫仿佛成了背景;互为中心式,本文就有这种特色。完全可以引发学生的思维风暴——写管仲,为什么对鲍叔牙也浓墨重彩地描写,从而更能发现文本中的复调笔法。
三、作者与传主的生命融合
优秀的传记,其实是深藏着作者的问题意识、对话意识和愿景意识的,这些意识不断交织、生化,推动作者与传主走向深度的生命融合。《管仲列传》中便有这种深度的精神对话,自我心像的投射,自我情感的抒发,还有美好人生境界的渴望。
因此,传记教学必须关注到这一层面:仅仅写的传主吗?只是对他“成功学”或特立独行个性的一种形象写照吗?
令人欣喜的是,肖老师非常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并有意识地点染,一下子提升了语文阅读教育的境界——
师:你看司马迁为这么一个相写了一个列传,他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呢?你们想想,《管仲列传》里有没有埋藏作者的某种心情?
生(纷纷):司马迁是想借管仲来表达自己渴望得到君主的知遇之恩,知己之情。
师:大家说他说得对不对?管仲有人知,但是司马迁有无人知的落寞与孤独。管仲有才,司马迁同样才华横溢,所以一个是“有知”,一个是“怀才不遇”。因此从这篇文章中能看出作者的无人赏识,怀才不遇,作者深望明君。所以这个“知”里面带有司马迁的忧伤和期待。
教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老师们一般会注意作者与文本中形象的生命会通。但是对传记、寓言、说等文体的教学,则常常忽视。对作家言语人格、创作追求的感悟,更是会不知不觉忽略。也就是说,关注了这一类,这一篇,却遗忘了这一人。
肖老师的缜密与高明之处,正在于填补了这一空白。不仅如此,他还引导学生聚焦“导读”中的提示——探讨人物的命运究竟被什么力量所决定,这实际上已经触及了司马迁《史记》写作的追求——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报任安书》)。虽未明说,但已自有高格。
四、传记的时代性与超越性
传记是对特定时代中特定人物真实而艺术的书写。
因为真实,所以具有史料性、时代性;因为艺术,体现作家独特的哲学思考和审美创造,内蕴了哲理品格、美学品格,所以又天然地具有超越性。这在《史记》中表现得极为明显。缘于此,鲁迅在著作《汉文学史纲要》中盛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落实到《管仲列传》一文,我们不难发现战争、杀戮、算计、自私、功名追逐、王霸之业、信义不立、礼法不张等时代面影,同时也不难发现司马迁在管仲、鲍叔牙、齐桓公三人关系、言行描写中渗透出来的价值观力量——知人善任、知恩图报、知势而为……这种优秀精神血统的基因,何尝不具有哲理的超越性?
上升到言语表现之美的层面,司马迁以“知”统摄事件、人性叙事的精致性,文本中寄寓的达到“知”的境界需内因、外因相统一的哲理性,还有潜藏在文本背后的有“知”与无“知”、向往与失落形成的情感对峙所产生的蕴藉性,还有藏情于事、藏情于论的春秋笔法,何尝不具有审美的超越性?后世韩愈、欧阳修学习《史记》,韩愈“得其雄”(雄浑、雄放),欧阳修“得其情”(情韵、深情),不就是很好的例证吗?
回到肖老师的教学实录:梳理文脉,感受管仲的生平、为政,便有时代性的感知;在鲍叔牙之知、管仲之知、齐桓公之知、司马迁之知的多维体悟中,还有组织学生探讨——通过这篇文章对现在的人才观有什么影响?当代社会我们应该怎么做?这已然深入到文本超越性的篇性感知了。
肖老师一直谦逊而执拗地倡导“浅浅地教语文”。其实浅的仅是基于学情,贴紧文本,守住语文体性的简明教学形式、平易的谈话风、实实在在地积淀语文学养、牧养学生的言语生命,而浩瀚的阅读、深入的钻研,以及陶铸百家后的个性化创造,从来不曾有须臾的断绝。这在《管仲列传》一文事件层、人物层、哲理层、文化层、言语表现智慧层的层层篇性揭秘中,已经表现得十分了然了。
他本身何尝不是时代性与超越性统一的生动写照呢?
[作者通联: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关键词 课堂实录;传记教学;教学设计;教学评析
一、字词解疑
师:读读这篇文章,同学们有什么疑问?字词句上有难点的可以提出来。
师生交流,解决了下述问题:
1.“颍”字读音——颍(yǐng)上人也。
2.“俗之所欲,因而与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中的“否”,读“Pǐ”更为合适——表示不喜欢、批评、反对之意,与《出师表》中“陟罚臧否”的“否”相类。
3.“修召公之政”的意思——修復召公的政事,令燕国修整召公的政事。
4.“仓廪实而知礼节”中的“仓廪”是什么意思?——粮库。饭吃饱了才知道礼节要做得好,老百姓最关心吃的问题,民以食为天。
[评 析] 因被学生提问(“俗之所否”的“否”读“Pǐ”,还是“fǒu”)问得猝不及防,教者与学生一起联系上下文思考、讨论,耗时不少。
但是,这一看似寻常的教学环节,依然有两个重要的亮点:
一是基于真实的学情而教——同学们字词句理解上有什么疑问?这和上来就呈现教师臆测的重难点字词,让学生阅读或解答的外铄型教学迥异;
二是顺应学生的思维之势而化——四个问题中,只有“颍”字读音是教者授知,其他三个问题皆由教者引导学生体知而自主解决,有效实现了授知与体知,启发与自悟的统一。
二、内容感知
师:看来同学们都没有什么问题了,那我们来看这篇课文的题目是《管仲列传》。司马迁给管仲列传到底写了什么?请翻到第63页,我们来齐读导读。
(生读)
师:好。不仅着力刻画人物做了些什么、是怎样做的;不仅关注人物在历史中如何生活,还探讨人物的命运究竟被什么力量所决定。也就是说读列传首先要探讨这个人,然后再探讨这个人背后的人文价值。我们来把这篇列传读一遍,读古文一定要读得慢。在读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管仲列传写了管仲的哪些事情?
(生齐读课文)
师:考虑一下《管仲列传》里面记录了管仲的生平,用文中的原句来说。
生:少时与鲍叔牙游。
师:说管仲的生平,难道只写了“与鲍叔牙游”吗?
生:写了“三仕三见逐于君”,“三战三走”。
师:好了,大家来看看这个女同学选的句子都在第几段?
生:第二段。
师:司马迁在写人物生平的时候用了什么手法?我们来看看这段话是谁说出来的?
生:管仲。
师:管仲自述的,也就说管仲说这几句话是在说自己的坎坷经历。我们一起来读读。
(生齐读课文第二段)
师:好,读了这段之后,你了解了管仲哪些生平?用自己的话来说。
生:一开始贫穷,和鲍叔牙做生意,辅佐公子纠打败仗,他被囚困。
师:第一是“始困,与鲍叔贾”,然后是“与鲍叔谋事更穷困”,还有“三仕三见逐于君”“三战三走”,接着“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这里面老师有个问题,“三仕三见逐于君”这个“见”是什么意思?
生:被。
师:对,被,这句是被动句。“召忽死之”的“死”是什么意思?
生:为……死。
师:对,很聪明,这是为动用法,为……死。那么文章写这么一段经历,在第一段中有没有?
生(低声):有。
师:有,而且更详细。我们来把第一段读一遍。
(生齐读课文第一段)
师:所以课文的一、二两段在写管仲的生平,课文接下来写什么?两个字。
生:为政。
师:为政。这样看来这篇文章层次很清楚,一二两节写管仲生平,三四两节写管仲为政,最后一段是太史公的评价。这篇文章的结构出来了。文章中哪句话写出了管仲的才华?非常明显。
生: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师:“管仲既用”的“既”是什么意思
生:已经。
师:“齐桓公以霸”的“以”什么意思?
生:以之霸,“以”是因为、凭借吧。齐桓公因为、凭借霸。
师:以之而霸,这个“霸”什么意思?
生:称霸。
师:所以这个“以”解释为介词,很好,省略了“以之”的“之”。“九合诸侯”的“合”解释为什么?使……合,纠合,召集,汇集。“匡”呢?
生:匡济。
师:对,匡济。所以一句话就能概括管仲的才能了。
[评 析] 本环节教学内容众多,有了解导读内容,关注人物做了什么、怎样做的,人物命运被什么决定;“生平→为政→评价”的文脉梳理;知晓文中写管仲才华的句子。其间穿插的内容有:了解第一、二自然段内容同构的关系;介绍文言文读法——慢读;检测“见、死、既、以、霸、匡”的意思。
以文脉梳理为轴心,整体把握文本内容,不仅是为进一步感悟传主的特点蓄势,也是在有意识让学生感受传记文类的特征——聚焦传主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感受传记真实性与文学性合一的特性。
不过,教学内容还可再精粹,教学活动还可再紧凑。既然以文脉梳理为轴心,完全可以继续深入追问。
1.第一、二自然段都是介绍管仲生平,有何异同?司马迁为何重复那些相同的事迹?不同部分的介绍,意在凸显什么?
2.为政也是生平事迹的一部分,司马迁为何要拿出来单独强调? 3.结尾部分名为评价,司马迁其实未置一评,只不过将臆想中的孔子之评与《孝经》中的君臣相处之道链接到一起而已,但是自己的评价又深在其中,你能品味出来吗?这种不评而评的写法有何妙处,你能体味出来吗?
诚如是,学生思辨力是否会得到更好的磨砺?
另,师生的措辞还需进一步规范。对话中,教者将自然段、段、节三个概念的内涵完全等同,显然不妥。学生将“以之霸”翻译为“齐桓公因为、凭借霸”,这是明显的病句。因为省略了“之”的翻译,教者没有趁势指正,丢失了一次语用规范训练的契机。
三、一字读文
师:再考虑一下,这篇文章这么读过去之后,你读出了哪个字?《管仲列传》里哪个字能概括出你对这篇文章的理解?看管仲的生平、看管仲的为政你都明白了哪个字?
生:贤。
师:为什么?大声地说。【板书:贤】
生:因为他为政的时候那些谋略都是有利于齐桓公称霸的。
师:哪些句子?找出来。
生: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师:从这段可以看出管仲之贤,大家看看对不对?那么管仲“贤”在什么地方?你能简单说说吗?
生:注重德行
师:对,这是自己的话。管仲之“贤”在这段话中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是什么?非常明显。
其他学生补充: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师:对,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这位同学读书还不够细心,不能自己凭空想,一定要利用文本来思考这个问题。好,我们来读读管仲之“贤”。
全班齐读: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师:还有同学来说说看文章当中读出了哪个字?你来说,读一篇文章总归有自己的想法。
生:我觉得在《管仲列传》中我读出了“情”。
师:一个“情”,为什么?【板书:情】
生:管仲和鲍叔的友情。不管管仲如何,鲍叔牙始终“善遇之”,鲍叔牙作为他的知己,一直知他心。即使他被囚禁了,还是推荐他为齐国的宰相。
师:最富有情感的一句话是哪句?
生:管仲自述中“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师:就是这句话,读读看,读读看。
生(读):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师:管仲说这句话肯定是充满感情的,大家一起来读读看。
全班齐读: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师(读):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全班齐读: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师(读):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这个“也”字是很有感情的,大家一起读。
全班齐读: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师:还有吗?这位女同学。你肯定是有想法的,读书没想法是不可能的。这本书叫《选读》,主要是让你自己读的。整篇文章读下来,你读懂了哪个词,哪个字?
生:读懂了一个字是“势”。
师:哪个“势”?
生:可以是“势力”的“势”,也可以是“形势”的“势”。
师:为什么?
生:其实管仲在他的前半生非常贫困,生不逢时。文章中说“少时与鲍叔牙游,管仲贫困”,管仲“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我觉得管仲是非常有才能的,但是在前半生的时候没有把才能发挥出来,是因为他没有接触那些发挥自己才能的平台,没有接受像公子小白那种发挥自己才能的人,这个时候他幸运地碰到了鲍叔牙。因为这个时候鲍叔牙不打压他,而且能够一直接济他,让他发展,上面也说到对他有情,所以前半生是苦的。后半生,鲍叔牙给他了一个机会,在管仲囚困受辱的时候给了他一个人生的机会,给他一个平台让他给贤君做事,让他发挥治国平天下的才能。
师:这篇文章写到了管仲在“恶势”和“顺势”之间的转化。因此她读出了“势”对人的重要性。“贤”“势”“情”,最后一次机会,读出来什么?
生:我读出来的也是“贤”,可是找出来的地方不一样。
师:那你怎么不说呀?
生:我找到的是第三段。“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他懂得顺民心,知道民众想要什么就给他们什么,不想要什么就不给他们什么,所以这也是“贤”的表现。
师:那可以把“贤”换成另外一个词,你刚才说过,懂得,而且是“顺”民。【板书:顺】
[評 析] 用一字概括阅读收获,切中了文本一字立骨的篇性。多字皆可立,更见人物特点的丰富。教者顺势启悟,学生对文本独特而多元的理解终于如花绽放。又因为不满足于一等到结论便罢休,而是追问不休:哪些句子体现“贤”字?何处见出“情”字?为什么用“势”来概括?所以,学生的分析皆能言之有据,言之成理。
不过,学生从“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等句子中见出管仲的“贤”,被教者批为“读书还不够细心”“凭空想”,未能“利用文本来思考这个问题”,实在是冤枉了学生。因为学生是从“有才”这个意涵理解“贤”的,且贴紧了文本,是教者认同的“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的具体展开。阅读细心得很,立论扎实得很。
将“恶势”换成“逆势”,与“顺势”对举,庶几更为贴切。
四、“知”读管仲
师:那同学们来看一下,文中哪个字可以把黑板上这四个字(“贤”“情”“势”“顺”)连起来?读读,想想,文章中有一个字出现频率极高极高,一个动词,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动词,自己去找。读古文要自己想,找到没有(有同学小声议论)?后面男同学说。
生:“知”字!
师:在文章中哪些地方出现了? 生(纷纷):司马迁是想借管仲来表达自己渴望得到君主的知遇之恩,知己之情。
师:大家说他说得对不对?管仲有人知,但是司马迁有无人知的落寞与孤独。管仲有才,司马迁同样才华横溢,所以一个是“有知”,一个是“怀才不遇”。因此从这篇文章中能看出作者的无人赏识,怀才不遇,作者深望明君。所以这个“知”里面带有司马迁的忧伤和期待。再想想,这篇文章对现在的人才观有什么影响?你来说,当代社会我们应该怎么做?
生:要展现自己的才能,不能放弃。
师:自己一定要有才华,所以在抱怨成功之前,想想你为他准备什么了。你来说。
生:要善于发现人才。
生:不要只是期待时机。
师:不要只是期待时机,自己要升华,时机到了就好了。
生:要把握时机。
师:我们要懂得知己、知人、知势,这就是我们学习《管仲列传》得出的最好结果。其实学习这篇文章,是要学习“智”。我们一起来读读文章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
生: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师:读第四段最后一句话
生: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师:这个“知”是宝也。这个宝你拥有了吗?好好想想。下课!
[评 析] 让学生从文本中找出高频词汇“知”,来统摄“贤”“情”“势”“顺”四字,实在是极具魅惑力的思维揽胜。感悟经由管仲与鲍叔牙之间的“知己之情”,到管仲与齐桓公之间的“知遇之恩”,再到管仲的“治政之才”,司马迁渴望知遇之恩而不得的忧伤,最后上升到“我们”的化知成智,思维不断反转,时有柳暗花明的审美惊奇。
[总 评]
理想的语文阅读教育,应是教材层面知识、教师层面知识、学生层面知识巧妙而自然地相乘。
达致这样的境界,必须以篇性揭秘为轴心,带动体性捍卫,类性辨识,实现言语性的高蹈。其中,在类性辨识基础上开掘篇性,由这一类走向这一篇,显得极为重要。
汪曾祺先生对语言和内容有一段非常形象而深刻的阐释:“语言不是外部的东西。它是和内容(思想)同时存在,不可剥离的。语言不能像橘子皮一样,可以剥下来,扔掉。世界上没有没有语言的思想,也没有没有思想的语言……语言的粗糙就是内容的粗糙。”其实,类性和篇性也是相依相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落实到语文阅读教育,篇性揭秘要基于类性辨识,类性辨识则必须指向篇性的揭秘。所有文类的教学,概莫能外。
如何巧妙地基于类性,揭秘篇性,肖培东老师在《管仲列传》一文教学中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为传记教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维路径。
一、事件与传主的特色关联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所以,审视作家选择哪些事件巧妙营构,如何在凸显人物独特精神风貌的过程中,实现真实性与文学性的相乘,如何使事件与传主发生特色的关联,便成了阅读教育的重点。
肖培东老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脉——生平→为政→评价,局部上把握具体的事件——始困,与鲍叔贾→与鲍叔谋事更穷困→三仕三见逐于君→三战三走→公子纠败,召忽死之,管仲幽囚受辱,一字感受管仲的“贤”“情”“势”“顺”“知”,还有围绕“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反复读,读反复,感受管仲对鲍叔牙深眷的感激之情,指出第一、二自然段都是寫管仲生平,且第一自然段比第二自然段更详细,无不是在具体感受事件与人物的特色关联。
其具体的思维路径,表现有三。
一是事件层面的审视:写了哪些事情?详略安排怎样?事件之间的逻辑如何?第一问是以文脉梳理的形式进行的,整体感非常强。第二问只触及了第一、二自然段写生平的共性,但并未触及差异性——如第二自然段将第一自然段中的“善遇”具象化,以凸显管仲对鲍叔牙的感激,而第一自然段也并非如肖老师所说的比第二自然段“详细”。
第三问是肖老师重点关注的。不仅仅是引导学生把握时间逻辑中的几件大事,而且深入到事件背后的情感逻辑、性格逻辑、命运逻辑——用肖老师欣赏的“导读”中的话来说,就是“探讨人物的命运究竟被什么力量所决定”,于是师生对话中有了诸多个性化的审美发现:事件中呈现的管仲“逆势→顺势”的转化;管仲、鲍叔牙、齐桓公“知”的交互作用呈现的生命奇观;“知”需主客观统一才能臻于理想之境的哲理渗透。
不过,一般传记都写传主体面的事情,司马迁为什么将管仲贪财、怕死等不雅的事情也写进来,这种名抑实扬的篇性也是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的。
二是人物层面的审视:人物有哪些特点?特点的表现在哪里?特点是如何形成的?如何看待这些特点?肖老师让学生结合文本,一字感受管仲的“贤”“情”“势”“顺”“知”,就是在感受人物的特点及其表现。特点如何形成,在“知”的体悟中得到了酣畅地落实。如何看待这些特点,集中表现在肖老师的智慧拓展上——“知”通“智”,一个无知的人再怎么样也无法展现宏图大业,所以一篇《管仲列传》就是学到一个“知”字,从而在内因与外因统一的基础上出色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三是事件与人物关系层面的审视。事件是否体现了传主精神特点的发展性、丰富性、超越性?肖老师重点审视的是丰富性和超越性——后者体现在引导学生对知己、知人、知势的生命感悟上。发展性没有突出,文本中也没有体现。但是,这倒体现了传记与小说写作的不同侧重点。传记只要写出人物做了什么、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么做即可,小说则在此基础上通过矛盾冲突的营构,社会环境的作用,将人物性格的演变作为一件重要任务来完成。
可能是出于时间或内容择定的考虑,肖老师并未点明这一点。
二、传主与其他人物的命运链接
在传记类性辨识,篇性揭秘的过程中,还应关注传主与其他人物的命运链接—— 有哪些链接?如何链接?结果如何?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而非别的结果?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生命链接的?等等。
肖老师重点关注的是三组生命链接。
1.管仲与鲍叔牙的生命链接——贯穿一生,逆势与顺势时皆有。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管仲的心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也是着眼于此;
2.管仲与齐桓公的生命链接——顺势时的链接。引导学生感受管仲的知政才华,在朗读“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一句时,从简洁、短促的句式中感受齐桓公的信任果断与彻底;
3.管仲与百姓的生命链接——这在对“与俗同好恶”一句的体悟中,对管仲知礼、知民特点的认知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不过,生命链接中的关系审视,似乎有些薄弱。肖老师侧重的是相辅相成关系,人物之间是否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齐桓公在任用管仲的过程中,真的是一泻无余的信任和听从吗?如果是这样,他为什么还重用管仲极其厌恶的易牙、开方和竖刁?“与俗同好恶”真的是理想的治理之道吗?这些问题其实是值得辨正的,这样更能真切地感受到司马迁传记写作的文学色彩。
传记写人一般有三种方式:烘云托月式,如《荊轲刺秦王》;退为背景式,如《周亚夫军细柳》,主体笔墨写的是汉文帝,周亚夫仿佛成了背景;互为中心式,本文就有这种特色。完全可以引发学生的思维风暴——写管仲,为什么对鲍叔牙也浓墨重彩地描写,从而更能发现文本中的复调笔法。
三、作者与传主的生命融合
优秀的传记,其实是深藏着作者的问题意识、对话意识和愿景意识的,这些意识不断交织、生化,推动作者与传主走向深度的生命融合。《管仲列传》中便有这种深度的精神对话,自我心像的投射,自我情感的抒发,还有美好人生境界的渴望。
因此,传记教学必须关注到这一层面:仅仅写的传主吗?只是对他“成功学”或特立独行个性的一种形象写照吗?
令人欣喜的是,肖老师非常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并有意识地点染,一下子提升了语文阅读教育的境界——
师:你看司马迁为这么一个相写了一个列传,他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呢?你们想想,《管仲列传》里有没有埋藏作者的某种心情?
生(纷纷):司马迁是想借管仲来表达自己渴望得到君主的知遇之恩,知己之情。
师:大家说他说得对不对?管仲有人知,但是司马迁有无人知的落寞与孤独。管仲有才,司马迁同样才华横溢,所以一个是“有知”,一个是“怀才不遇”。因此从这篇文章中能看出作者的无人赏识,怀才不遇,作者深望明君。所以这个“知”里面带有司马迁的忧伤和期待。
教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老师们一般会注意作者与文本中形象的生命会通。但是对传记、寓言、说等文体的教学,则常常忽视。对作家言语人格、创作追求的感悟,更是会不知不觉忽略。也就是说,关注了这一类,这一篇,却遗忘了这一人。
肖老师的缜密与高明之处,正在于填补了这一空白。不仅如此,他还引导学生聚焦“导读”中的提示——探讨人物的命运究竟被什么力量所决定,这实际上已经触及了司马迁《史记》写作的追求——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报任安书》)。虽未明说,但已自有高格。
四、传记的时代性与超越性
传记是对特定时代中特定人物真实而艺术的书写。
因为真实,所以具有史料性、时代性;因为艺术,体现作家独特的哲学思考和审美创造,内蕴了哲理品格、美学品格,所以又天然地具有超越性。这在《史记》中表现得极为明显。缘于此,鲁迅在著作《汉文学史纲要》中盛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落实到《管仲列传》一文,我们不难发现战争、杀戮、算计、自私、功名追逐、王霸之业、信义不立、礼法不张等时代面影,同时也不难发现司马迁在管仲、鲍叔牙、齐桓公三人关系、言行描写中渗透出来的价值观力量——知人善任、知恩图报、知势而为……这种优秀精神血统的基因,何尝不具有哲理的超越性?
上升到言语表现之美的层面,司马迁以“知”统摄事件、人性叙事的精致性,文本中寄寓的达到“知”的境界需内因、外因相统一的哲理性,还有潜藏在文本背后的有“知”与无“知”、向往与失落形成的情感对峙所产生的蕴藉性,还有藏情于事、藏情于论的春秋笔法,何尝不具有审美的超越性?后世韩愈、欧阳修学习《史记》,韩愈“得其雄”(雄浑、雄放),欧阳修“得其情”(情韵、深情),不就是很好的例证吗?
回到肖老师的教学实录:梳理文脉,感受管仲的生平、为政,便有时代性的感知;在鲍叔牙之知、管仲之知、齐桓公之知、司马迁之知的多维体悟中,还有组织学生探讨——通过这篇文章对现在的人才观有什么影响?当代社会我们应该怎么做?这已然深入到文本超越性的篇性感知了。
肖老师一直谦逊而执拗地倡导“浅浅地教语文”。其实浅的仅是基于学情,贴紧文本,守住语文体性的简明教学形式、平易的谈话风、实实在在地积淀语文学养、牧养学生的言语生命,而浩瀚的阅读、深入的钻研,以及陶铸百家后的个性化创造,从来不曾有须臾的断绝。这在《管仲列传》一文事件层、人物层、哲理层、文化层、言语表现智慧层的层层篇性揭秘中,已经表现得十分了然了。
他本身何尝不是时代性与超越性统一的生动写照呢?
[作者通联: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