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材《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这篇文章中,有一个极妙的譬喻:“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并不一样;如果进而追究内容,则差别之大,几乎可以跟蜜蜂和蜂蜜的差别媲美。”“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本是一组极难直言辨析的关系型概念,但是庞朴用“蜜蜂和蜂蜜”的譬喻使之一目了然。荀子在《劝学》篇中更是连用十五个比喻论证,阐释了学习的重要性、方法和目的。从花鸟虫鱼到车马工具,从鼓瑟抚琴到自然现象,无不成为其说理的喻体。为了能让学生在赞叹之余,更加深入地掌握逻辑学意义的“譬喻”之法,笔者带领学生阅读了先秦诸子散文《墨子》中的一些经典的比喻论证的片段。探寻出墨子的譬喻之法,并用以指导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实践。
一、依理取譬有效论证
假物取譬是先秦诸子论说的常用方式。“譬喻”具修辞学义与逻辑学义,前者是描绘对象,后者乃推理或论证主张,本课我们要研习的是后者。论证是关注理由与主张的关系,“取譬”论证的结构为:主张 譬喻;墨子擅长以“譬喻”的形式展开论辩,我在课前精心选择了墨子说理的几则片段,在课堂研讨中,让学生向墨子学习如何以“譬喻”之法,达到有效论证的目的。
课堂实录片段1
师:墨子用“譬”,既活泼,又有力,可谓异彩纷呈,不拘一格,或阐释己见,或驳斥论敌,或催人醒悟,或止事成义。请同学们阅读下面这三个《墨子》选段,分析墨子所用的“譬喻”之法。
片段一:鲁阳文君谓子墨子曰:“有语我以忠臣者,令之俯则俯,令之仰则仰,处则静,呼则应,可谓忠臣乎?”子墨子曰:“令之俯则俯,令之仰则仰,是似景也;处则静,呼则应,是似响也。君将何得于景与响哉?”(《墨子·鲁问》)
片段二:子墨子南游于楚,见楚献惠王,献惠王以老辞,使穆贺见子墨子。子墨子说穆贺,穆贺大说,谓子墨子曰:“子之言,则成善矣!而君王,天下之大王也,毋乃曰‘贱人之所为’,而不用乎?”子墨子曰:“唯其可行。譬若药然,草之本,天子食之,以顺其疾,岂曰‘一草之本’而不食哉?今农夫入其税于大人,大人为酒醴粢盛,以祭上帝鬼神,岂曰‘贱人之所为’,而不享哉?故虽贱人也,上比之农,下比之药,曾不若一草之本乎?(《墨子·貴义》)
片段三:其直如矢,其平如砥,不足以覆万物。是故溪陕者速涸,逝浅者速竭,埆者其地不育。王者淳泽,不出宫中,则不能流国矣。(《墨子·亲士》)
生1:在第一个片段中,墨子分别用影子和回声设譬,驳斥了鲁阳文君的观点。在第二个片段中,墨子以自然草药可以不分贵贱地医治疾病和农夫入税于大人这两件事为喻,驳斥了穆贺因提出主张者是老百姓而不能听从的观点。在第三个片段中,墨子用五个比喻,阐明君主若不能把恩泽施及贤者之身,就不可能获得贤士的道理。
师:从数量上来看,这三种比喻论证的喻体多寡不同,片段一为单喻、片段二为复喻、片段三为博喻。统览《墨子》全书,可以看到墨子在论辩中多用单喻和复喻,而且往往是举事设譬,借助一个有情节的故事,把论辩者的思想观点艺术化、故事化,不仅为人们理解本体之究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还使文章形成了“主张 譬喻”的论证结构。
依理“取譬”足以说理,若是譬喻不当,也会形成逻辑上的漏洞,墨子曾就论辩对手所设的譬喻提出异议,对譬喻的“问难”或“新解”也可以起到驳斥对方论点的作用。
课堂实录片段2
师:我们再来看一段公孟子与墨子的论争。请同学们探究一下,公孟子所设譬喻有何漏洞?墨子为何能就公孟子所设之“譬”,驳倒后者的观点?
片段四:公孟子谓子墨子曰:“实为善人,孰不知?譬若良玉,处而不出,有余糈。譬若美女,处而不出,人争求之。行而自衒(释义:自我吹嘘),人莫之取也。今子遍从人而说之,何其劳也?”子墨子曰:“今夫世乱,求美女者众,美女虽不出,人多求之。今求善者寡,不强说人,人莫之知也。且有二生于此,善筮,一行为人筮者,一处而不出者。行为人筮者与处而不出者,其糈孰多?”公孟子曰:“行为人筮者其糈多。”子墨子曰:“仁义钧。行说人者,其功善亦多,何故不行说人也?”
生1:这场辩论的焦点集于譬喻本身的合理性,譬喻本身的合理性如果被驳倒了,其主张也就失去了成立的理由。公孟子以美女之譬阐述主张,质疑墨子四处游说的行为。墨子指出了这种“譬喻”的不合理性:好的学说不像美女那样有众人求之,所以必须出去游说。之后墨子自己提出了“筮者”作为喻体,让公孟子得出“行为人筮者,其糈多”的结论,从而水到渠成地论证了“行说人者,其功善亦多”的主张。
生2:我同意前一位同学的看法:譬喻的合理与否关乎着各自主张的命运。墨子对公孟子的回应不就主张入手,而是通过问难,瓦解对手的譬喻,从而维护了自己的主张。又比如墨子谈兼爱时曾遭到了如此驳难:“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不可行之物也,辟若挈太山越河济也。”这是对方以“携泰山而越河、济之不可行”论证兼爱同样不可行的主张。墨子洞若观火,其反驳便直指对手“是非其譬也”!“夫挈太山而越河、济,可谓毕劫有力矣。自古及今,未有能行之者也;况乎兼相爱、交相利,则与此异,古者圣王行之。”对手设喻不当,主张当然不可取,故墨子确认兼爱可行:“兼相爱,交相利则与此异,古者圣王行之。”
譬喻本身也可能成为对方攻击的目标至少可以说明两个问题:一方面,譬喻的引入并非丰富论述的形式而已,而是要经过精心挑选的;另一方面,譬喻有不同的诠释空间,在与观点结合时,要尽量限定其被解释的张力空间。就论证结构而言,譬喻与主张要达到逻辑意义上的一致性,才能帮助说理者进行有效论证。
二、取譬论证,形象合理
墨子以“举他物而以明之”、惠子以“以其所知谕其所不知”、王符以“假物之然否以彰之”等称谓“譬”,其共同点便是譬乃假于“他物”,与“直言”相对。对譬喻的考察不能离开对“他物”的探究。就论证结构而言,譬喻非独立而论,而是关联着主张的。立论者可以自主地选择或设计某一情境的譬喻,而此譬喻又有一定的诠解空间。立论者的取譬与诠解一定要紧紧围绕自身的主张。因此,在对高中生进行议论文写作指导时,笔者有意识地对此作了引导。 形成比喻论证的条件是:其论点和论据之间必须是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即论据是喻体,论点是本体,喻体是用来证明本体的。只有这样,其比喻才能体现出论证性来,这才是既形象又合理的譬喻。
笔者曾经以“设喻论证”为写作指令,请学生们模仿墨子的比喻论证方式,或单喻、或复喻或博喻,为自己的论点设譬取喻,力求清晰合理,形象生动。
作文题1:人们往往害怕独处,但是若要能成就其独立精神,就必须和周遭保持足够的距离。
学生习作片段1
上古有大椿者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树”也。独木难以成林,但对于有参天之志的大椿而言,最好的生命状态还是绝云气、负青天,在漫长的时空里与周遭保持适度距离。若与同侪离得太近,性灵不得舒展,人格难以独立。大椿选择清高自守,最终成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常青树。
学生习作片段2
人群好比一堆篝火,离得太远觉寒意袭人,可靠得太近又易被火焰灼伤。保持适当的距离,方为君子的处世之道。尼采有言:“你今天是一个孤独的怪人,你离群索居,总有一天你会成为一个民族。”
【教师评语】这两个片段中,两位小作者各设一喻,前一个片段的喻体是《庄子·逍遥游》中的大椿,因为在漫长的时空里与周遭保持适度距离,才长成了参天大树。与观点的相似之处是:要其他同类保持适当的距离,使得性灵得以舒展,使得人格得以独立。这是具有逻辑性也符合题意的一个比喻论证。后一个片段的喻体是人与篝火保持适度的距离,否则就会被“灼伤”,结论是“此方为君子的处世之道”。作文题是在谈处世中的明哲保身之道吗?显然不是。所以沿着这个比喻论证写下去,作文的论点必然游离原材料中的“成就其独立精神”的本义,而将论点推向世俗庸常的方向。可见在观点先行的议论文写作中,要想使用比喻论证,就要选择合理的喻体,才能对证明论点起到帮助作用,否则连文章的中心论点都有可能跑偏。
作文题2:成长是生命存在的必然,是自我价值的探索;成长,交织着欢笑与泪水,交替着困惑和清醒;成长是一个不断前行的过程,永无终点。
学生习作片段3
摘花高处睹身轻
执一卷坐于林中石凳上,见竹笋拔节,甚觉可爱,然观其旁旧皮,衰枯萎地,即悟道:这成长的喜悦浸润着挣扎的泪水,恰应了废名的一句:“我在这四年里真是蜕了不少壳,从昨天起,我不要我那名字,起一名字,就叫废名。”
成长是生命的拔节,撕裂于旧壳中困惑的自我,粘补起清醒的新我,然而硬壳又将慢慢结起,成为下一次撕裂的起点,一路上,阴晴变化,或风雨蔽目,或旭日明心。
面对新文学阵营的分裂、论争,废名陷入了痛苦与困惑中,于是躲进西山参禅悟道,在“激进”“保守”两派的夹缝间成长起来,“得以摘花高处睹身轻”,泪水酿成了欢笑,困惑换成了清醒。
【教师评语】这个片段仅以一喻贯穿——竹笋拔节。并以此喻得出的论点“这成长的喜悦浸润着挣扎的泪水”呼应作文题中的“成长,交织着欢笑与泪水”。小作者设计了多个情节与原材料中的观点相互照应。首先是竹笋的旧皮萎地与原材料中的“成长是生命存在的必然”相呼应,其次是新笋撕裂于旧壳的疼痛与原材料中成长中有泪水相呼应,再次是新竹撕裂于旧壳中困惑的自我,粘补起清醒的新我与原材料中“成长,交替着困惑和清醒”相呼应,最后新笋的硬壳又将慢慢结起与原材料中“成长是一个不断前行的过程,永无终点”相呼应。虽然只用了新笋拔节这样一个喻体,但是和论据的对应点有很多,达到了“一喻博用”的效果。这样的多点呼应,就有可能使整篇文章形成一个完整的比喻论证结构。
作文题3:悲观主义者说:“这个世界有无数的墙。”乐观主义者说:“这个世界有无数的门。”现实主义者说:“这个世界是由无数隔膜的墙和沟通的门组成的。”
文学之门的守望者
人们常说:“上帝为你关闭了一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世界定是由无数隔膜的墙组成,而有心人也定会摸索到那一扇通向光明的门。陪跑诺奖的村上春树如同被日本文坛摒弃的丑小鸭。对西方文学情有独钟的他“从来不曾被日本小说深刻地感动过”。在高度商业化的日本社会中,他不屑于炒作、包装自已以及自己的作品。日本文坛也对村上的特立独行难以接受,为他的文学流播之路砌上了环堵之墙。但是村上觉得根本无须为了获得心理安全感,而去竭力确认自己在本民族的文化身份,村上春树在四面围堵中推开了国门,成为了文学共融之门的开锁者。
他陆续到意大利、希腊、土耳其等地中海国家旅行,对西方文化传统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其代表作《挪威的森林》于此间发表。村上春树是一个彳亍在“墙”与“门”之间的边缘行者。日本和西方的双重文化氛围中交错生活的独特经历,不仅使他具有了一直生活在日本“民族文化墙”之内的作家难以企及的写作资源,更使他能够自由地进出于本土文化和异族文化之间“双重门”。多元化接受角度的构思和表现,让村上春树成为了一个健全地生活在“文化之墙”与“文化之门”交接边缘的人。
村上打开了西方文学之门。《挪威的森林》中西方文化符码运用的密集度远远地超过了任何日本作家的文本。这正是因为村上推到了东西方文化的隔膜之墙。东西方的文化元素被村上信手拈来,海阔天空地拼连在一起,成为他叙述文本的组成部分,形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跨文化书写。
打开西方文学之门,不意味着对东方文学的彻底背叛。作为一个日本人,村上在他的作品中表现日本的情感和日本传统的物哀幽玄的美学理想是极其自然的。他自称喜欢日常生活中无所谓的细节性风景,作品中时常描写草的芬芳,风的清爽,山的曲线,犬的吠声,让读者在喧闹的都市生活包围之中感受到了这个东方作者的审美趣味。
阻隔的墙体被打破,并不等于民族文化的界限就此消失。即使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后现代社会,文化的“混杂性”虽然打开了文化交融之门,但文化的绝对地域性是消解不了。美国心理学教授霍兰德说:“我们无法想象一个人能够成为‘世界公民’,我们永远不能迈出自己之外。你也不能脱去自己的文化。”
【教师评语】这道作文题本身就包含比喻,作文时不仅无须再另选喻体,而且必须以所给喻体为依据构思立意。墙象征阻隔,门象征沟通,而门与墙的结合就象征着沟通阻隔。悲观主义、乐观主义、现实主义三种人看到的墙、门、门与墙,其实就代表三种世界观。据此,可以有三种写作角度:一是站在悲观者的角度,从反面着笔,一是站在乐观者的角度从正面着笔,一是站在现实主义者的角度辩证分析。小作者站在了现实主义的角度,运用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创作经历来诠释日本作家与世界文学的阻隔与沟通,进而探讨各民族文化的交融与保持特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应该说这是一个先有喻体,再寻本体的写作过程。要能根据喻体的限制性指向,去寻找恰当的本体与之呼应。
当我们把那些为大家所熟悉的、具体的、浅显的事物作为喻体,抓住它们与要证明的本体(即论点或说理对象)之间的相似点进行说理之时,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会让严谨的论证赢得一些文采,也会给严肃的论证增加一份独特的韵味。
结语:墨子坚笃其言论,其自信道:“吾言足用矣。舍言革思者,是犹舍镬而攈粟也。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犹以卵投石也,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不可毁也。”(《墨子·贵义》)放弃收获而去拾谷穗,收益明显要小;以鸡蛋砸石头,破碎的当然是鸡蛋,此二行径皆不可取。可是,舍弃、改变或者否定墨子言论的后果何以就同于以上两种行为?除非是墨子的信徒,否则很难通过此番论说而接受墨子的主张。一个显见的质疑是,论敌也可用墨子的话来论述其自身的观点。
比喻论证不能像演绎论证和归纳论证那样把论点和论据之间的桥梁牢固地架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譬喻的使用并非易事,擅长于譬式论证的墨子难免有不周全的譬例。墨家后学便有所警示:“辟、侔、援、推之辞,行而异,转而诡,远而失,流而离本,则不可不审也,不可常用也。”(《墨子·小取》)
参考文献
①孙诒让.墨子间诂[M].北京:中华书局,2001:
②崔清田.墨家逻辑与亚里士多德逻辑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作者通联:江蘇省扬州大学附属中学]
一、依理取譬有效论证
假物取譬是先秦诸子论说的常用方式。“譬喻”具修辞学义与逻辑学义,前者是描绘对象,后者乃推理或论证主张,本课我们要研习的是后者。论证是关注理由与主张的关系,“取譬”论证的结构为:主张 譬喻;墨子擅长以“譬喻”的形式展开论辩,我在课前精心选择了墨子说理的几则片段,在课堂研讨中,让学生向墨子学习如何以“譬喻”之法,达到有效论证的目的。
课堂实录片段1
师:墨子用“譬”,既活泼,又有力,可谓异彩纷呈,不拘一格,或阐释己见,或驳斥论敌,或催人醒悟,或止事成义。请同学们阅读下面这三个《墨子》选段,分析墨子所用的“譬喻”之法。
片段一:鲁阳文君谓子墨子曰:“有语我以忠臣者,令之俯则俯,令之仰则仰,处则静,呼则应,可谓忠臣乎?”子墨子曰:“令之俯则俯,令之仰则仰,是似景也;处则静,呼则应,是似响也。君将何得于景与响哉?”(《墨子·鲁问》)
片段二:子墨子南游于楚,见楚献惠王,献惠王以老辞,使穆贺见子墨子。子墨子说穆贺,穆贺大说,谓子墨子曰:“子之言,则成善矣!而君王,天下之大王也,毋乃曰‘贱人之所为’,而不用乎?”子墨子曰:“唯其可行。譬若药然,草之本,天子食之,以顺其疾,岂曰‘一草之本’而不食哉?今农夫入其税于大人,大人为酒醴粢盛,以祭上帝鬼神,岂曰‘贱人之所为’,而不享哉?故虽贱人也,上比之农,下比之药,曾不若一草之本乎?(《墨子·貴义》)
片段三:其直如矢,其平如砥,不足以覆万物。是故溪陕者速涸,逝浅者速竭,埆者其地不育。王者淳泽,不出宫中,则不能流国矣。(《墨子·亲士》)
生1:在第一个片段中,墨子分别用影子和回声设譬,驳斥了鲁阳文君的观点。在第二个片段中,墨子以自然草药可以不分贵贱地医治疾病和农夫入税于大人这两件事为喻,驳斥了穆贺因提出主张者是老百姓而不能听从的观点。在第三个片段中,墨子用五个比喻,阐明君主若不能把恩泽施及贤者之身,就不可能获得贤士的道理。
师:从数量上来看,这三种比喻论证的喻体多寡不同,片段一为单喻、片段二为复喻、片段三为博喻。统览《墨子》全书,可以看到墨子在论辩中多用单喻和复喻,而且往往是举事设譬,借助一个有情节的故事,把论辩者的思想观点艺术化、故事化,不仅为人们理解本体之究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还使文章形成了“主张 譬喻”的论证结构。
依理“取譬”足以说理,若是譬喻不当,也会形成逻辑上的漏洞,墨子曾就论辩对手所设的譬喻提出异议,对譬喻的“问难”或“新解”也可以起到驳斥对方论点的作用。
课堂实录片段2
师:我们再来看一段公孟子与墨子的论争。请同学们探究一下,公孟子所设譬喻有何漏洞?墨子为何能就公孟子所设之“譬”,驳倒后者的观点?
片段四:公孟子谓子墨子曰:“实为善人,孰不知?譬若良玉,处而不出,有余糈。譬若美女,处而不出,人争求之。行而自衒(释义:自我吹嘘),人莫之取也。今子遍从人而说之,何其劳也?”子墨子曰:“今夫世乱,求美女者众,美女虽不出,人多求之。今求善者寡,不强说人,人莫之知也。且有二生于此,善筮,一行为人筮者,一处而不出者。行为人筮者与处而不出者,其糈孰多?”公孟子曰:“行为人筮者其糈多。”子墨子曰:“仁义钧。行说人者,其功善亦多,何故不行说人也?”
生1:这场辩论的焦点集于譬喻本身的合理性,譬喻本身的合理性如果被驳倒了,其主张也就失去了成立的理由。公孟子以美女之譬阐述主张,质疑墨子四处游说的行为。墨子指出了这种“譬喻”的不合理性:好的学说不像美女那样有众人求之,所以必须出去游说。之后墨子自己提出了“筮者”作为喻体,让公孟子得出“行为人筮者,其糈多”的结论,从而水到渠成地论证了“行说人者,其功善亦多”的主张。
生2:我同意前一位同学的看法:譬喻的合理与否关乎着各自主张的命运。墨子对公孟子的回应不就主张入手,而是通过问难,瓦解对手的譬喻,从而维护了自己的主张。又比如墨子谈兼爱时曾遭到了如此驳难:“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不可行之物也,辟若挈太山越河济也。”这是对方以“携泰山而越河、济之不可行”论证兼爱同样不可行的主张。墨子洞若观火,其反驳便直指对手“是非其譬也”!“夫挈太山而越河、济,可谓毕劫有力矣。自古及今,未有能行之者也;况乎兼相爱、交相利,则与此异,古者圣王行之。”对手设喻不当,主张当然不可取,故墨子确认兼爱可行:“兼相爱,交相利则与此异,古者圣王行之。”
譬喻本身也可能成为对方攻击的目标至少可以说明两个问题:一方面,譬喻的引入并非丰富论述的形式而已,而是要经过精心挑选的;另一方面,譬喻有不同的诠释空间,在与观点结合时,要尽量限定其被解释的张力空间。就论证结构而言,譬喻与主张要达到逻辑意义上的一致性,才能帮助说理者进行有效论证。
二、取譬论证,形象合理
墨子以“举他物而以明之”、惠子以“以其所知谕其所不知”、王符以“假物之然否以彰之”等称谓“譬”,其共同点便是譬乃假于“他物”,与“直言”相对。对譬喻的考察不能离开对“他物”的探究。就论证结构而言,譬喻非独立而论,而是关联着主张的。立论者可以自主地选择或设计某一情境的譬喻,而此譬喻又有一定的诠解空间。立论者的取譬与诠解一定要紧紧围绕自身的主张。因此,在对高中生进行议论文写作指导时,笔者有意识地对此作了引导。 形成比喻论证的条件是:其论点和论据之间必须是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即论据是喻体,论点是本体,喻体是用来证明本体的。只有这样,其比喻才能体现出论证性来,这才是既形象又合理的譬喻。
笔者曾经以“设喻论证”为写作指令,请学生们模仿墨子的比喻论证方式,或单喻、或复喻或博喻,为自己的论点设譬取喻,力求清晰合理,形象生动。
作文题1:人们往往害怕独处,但是若要能成就其独立精神,就必须和周遭保持足够的距离。
学生习作片段1
上古有大椿者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树”也。独木难以成林,但对于有参天之志的大椿而言,最好的生命状态还是绝云气、负青天,在漫长的时空里与周遭保持适度距离。若与同侪离得太近,性灵不得舒展,人格难以独立。大椿选择清高自守,最终成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常青树。
学生习作片段2
人群好比一堆篝火,离得太远觉寒意袭人,可靠得太近又易被火焰灼伤。保持适当的距离,方为君子的处世之道。尼采有言:“你今天是一个孤独的怪人,你离群索居,总有一天你会成为一个民族。”
【教师评语】这两个片段中,两位小作者各设一喻,前一个片段的喻体是《庄子·逍遥游》中的大椿,因为在漫长的时空里与周遭保持适度距离,才长成了参天大树。与观点的相似之处是:要其他同类保持适当的距离,使得性灵得以舒展,使得人格得以独立。这是具有逻辑性也符合题意的一个比喻论证。后一个片段的喻体是人与篝火保持适度的距离,否则就会被“灼伤”,结论是“此方为君子的处世之道”。作文题是在谈处世中的明哲保身之道吗?显然不是。所以沿着这个比喻论证写下去,作文的论点必然游离原材料中的“成就其独立精神”的本义,而将论点推向世俗庸常的方向。可见在观点先行的议论文写作中,要想使用比喻论证,就要选择合理的喻体,才能对证明论点起到帮助作用,否则连文章的中心论点都有可能跑偏。
作文题2:成长是生命存在的必然,是自我价值的探索;成长,交织着欢笑与泪水,交替着困惑和清醒;成长是一个不断前行的过程,永无终点。
学生习作片段3
摘花高处睹身轻
执一卷坐于林中石凳上,见竹笋拔节,甚觉可爱,然观其旁旧皮,衰枯萎地,即悟道:这成长的喜悦浸润着挣扎的泪水,恰应了废名的一句:“我在这四年里真是蜕了不少壳,从昨天起,我不要我那名字,起一名字,就叫废名。”
成长是生命的拔节,撕裂于旧壳中困惑的自我,粘补起清醒的新我,然而硬壳又将慢慢结起,成为下一次撕裂的起点,一路上,阴晴变化,或风雨蔽目,或旭日明心。
面对新文学阵营的分裂、论争,废名陷入了痛苦与困惑中,于是躲进西山参禅悟道,在“激进”“保守”两派的夹缝间成长起来,“得以摘花高处睹身轻”,泪水酿成了欢笑,困惑换成了清醒。
【教师评语】这个片段仅以一喻贯穿——竹笋拔节。并以此喻得出的论点“这成长的喜悦浸润着挣扎的泪水”呼应作文题中的“成长,交织着欢笑与泪水”。小作者设计了多个情节与原材料中的观点相互照应。首先是竹笋的旧皮萎地与原材料中的“成长是生命存在的必然”相呼应,其次是新笋撕裂于旧壳的疼痛与原材料中成长中有泪水相呼应,再次是新竹撕裂于旧壳中困惑的自我,粘补起清醒的新我与原材料中“成长,交替着困惑和清醒”相呼应,最后新笋的硬壳又将慢慢结起与原材料中“成长是一个不断前行的过程,永无终点”相呼应。虽然只用了新笋拔节这样一个喻体,但是和论据的对应点有很多,达到了“一喻博用”的效果。这样的多点呼应,就有可能使整篇文章形成一个完整的比喻论证结构。
作文题3:悲观主义者说:“这个世界有无数的墙。”乐观主义者说:“这个世界有无数的门。”现实主义者说:“这个世界是由无数隔膜的墙和沟通的门组成的。”
文学之门的守望者
人们常说:“上帝为你关闭了一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世界定是由无数隔膜的墙组成,而有心人也定会摸索到那一扇通向光明的门。陪跑诺奖的村上春树如同被日本文坛摒弃的丑小鸭。对西方文学情有独钟的他“从来不曾被日本小说深刻地感动过”。在高度商业化的日本社会中,他不屑于炒作、包装自已以及自己的作品。日本文坛也对村上的特立独行难以接受,为他的文学流播之路砌上了环堵之墙。但是村上觉得根本无须为了获得心理安全感,而去竭力确认自己在本民族的文化身份,村上春树在四面围堵中推开了国门,成为了文学共融之门的开锁者。
他陆续到意大利、希腊、土耳其等地中海国家旅行,对西方文化传统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其代表作《挪威的森林》于此间发表。村上春树是一个彳亍在“墙”与“门”之间的边缘行者。日本和西方的双重文化氛围中交错生活的独特经历,不仅使他具有了一直生活在日本“民族文化墙”之内的作家难以企及的写作资源,更使他能够自由地进出于本土文化和异族文化之间“双重门”。多元化接受角度的构思和表现,让村上春树成为了一个健全地生活在“文化之墙”与“文化之门”交接边缘的人。
村上打开了西方文学之门。《挪威的森林》中西方文化符码运用的密集度远远地超过了任何日本作家的文本。这正是因为村上推到了东西方文化的隔膜之墙。东西方的文化元素被村上信手拈来,海阔天空地拼连在一起,成为他叙述文本的组成部分,形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跨文化书写。
打开西方文学之门,不意味着对东方文学的彻底背叛。作为一个日本人,村上在他的作品中表现日本的情感和日本传统的物哀幽玄的美学理想是极其自然的。他自称喜欢日常生活中无所谓的细节性风景,作品中时常描写草的芬芳,风的清爽,山的曲线,犬的吠声,让读者在喧闹的都市生活包围之中感受到了这个东方作者的审美趣味。
阻隔的墙体被打破,并不等于民族文化的界限就此消失。即使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后现代社会,文化的“混杂性”虽然打开了文化交融之门,但文化的绝对地域性是消解不了。美国心理学教授霍兰德说:“我们无法想象一个人能够成为‘世界公民’,我们永远不能迈出自己之外。你也不能脱去自己的文化。”
【教师评语】这道作文题本身就包含比喻,作文时不仅无须再另选喻体,而且必须以所给喻体为依据构思立意。墙象征阻隔,门象征沟通,而门与墙的结合就象征着沟通阻隔。悲观主义、乐观主义、现实主义三种人看到的墙、门、门与墙,其实就代表三种世界观。据此,可以有三种写作角度:一是站在悲观者的角度,从反面着笔,一是站在乐观者的角度从正面着笔,一是站在现实主义者的角度辩证分析。小作者站在了现实主义的角度,运用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创作经历来诠释日本作家与世界文学的阻隔与沟通,进而探讨各民族文化的交融与保持特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应该说这是一个先有喻体,再寻本体的写作过程。要能根据喻体的限制性指向,去寻找恰当的本体与之呼应。
当我们把那些为大家所熟悉的、具体的、浅显的事物作为喻体,抓住它们与要证明的本体(即论点或说理对象)之间的相似点进行说理之时,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会让严谨的论证赢得一些文采,也会给严肃的论证增加一份独特的韵味。
结语:墨子坚笃其言论,其自信道:“吾言足用矣。舍言革思者,是犹舍镬而攈粟也。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犹以卵投石也,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不可毁也。”(《墨子·贵义》)放弃收获而去拾谷穗,收益明显要小;以鸡蛋砸石头,破碎的当然是鸡蛋,此二行径皆不可取。可是,舍弃、改变或者否定墨子言论的后果何以就同于以上两种行为?除非是墨子的信徒,否则很难通过此番论说而接受墨子的主张。一个显见的质疑是,论敌也可用墨子的话来论述其自身的观点。
比喻论证不能像演绎论证和归纳论证那样把论点和论据之间的桥梁牢固地架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譬喻的使用并非易事,擅长于譬式论证的墨子难免有不周全的譬例。墨家后学便有所警示:“辟、侔、援、推之辞,行而异,转而诡,远而失,流而离本,则不可不审也,不可常用也。”(《墨子·小取》)
参考文献
①孙诒让.墨子间诂[M].北京:中华书局,2001:
②崔清田.墨家逻辑与亚里士多德逻辑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作者通联:江蘇省扬州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