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车同轨”、“书同文”、“语同音”,普通话作为我国的通用语言,承载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也承载着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
一、世界各国对国语应用的高度重视
语言文字的应用具有鲜明的社会规约性,只有明确的规范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语言文字的管理是国家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许多国家对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都作了明确的规定。据1995年的统计,世界上142部宪法中,就有79部规定了国语或官方语言,占55.6%,许多国家的法律文书或法规中也有关于官方文字的规定。下面举一些例子:
美国开发西部的时候,世界各国人们一拥而入,他们操着许多语言,有古老的拉丁系,有斯拉夫系,但最后都放弃了自己的母语,共操英语,为西部开发奠定了基础,也成为西部精神的重要组成。放弃自己的母语需要很大的勇气,正是大家愿意接受新东西,不怕改变自己以适应新环境,大家才能统一到英语上。人们不再是波兰人、英国人、法国人,都是美国人,没有隔阂,没有帮派,没有歧视,没有了本地人和外地人,一切以合理为准则,而不论说话的人是哪里来的。西部精神是开放的精神。
法国的“法语总会”是负责国内法语规范的机构,国家总理兼任总会负责人,每年公布一次法语词语规范,并规定社会用字必须使用法文,不准用外文。法国外交部还有一个“法语事务委员会”,负责对外法语教学和对外推广法语工作,每两年召开一次法语地区和国家的元首会议,由法国总统主持讨论有关问题。
韩国政府规定,进口食品包装上的文字说明必须使用韩文,并在标签上注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家的名称及地址、生产日期、营业许可证号码、数量、容量、批号、产品成分、使用方法和保存方法,以及在发现产品有质量问题时的申诉程序等。
我们应该从上述各国的语言文字管理工作中积极吸取和借鉴有益的经验,以利于我国语言文字工作深入持久地发展。
二、推广普通话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一)“语同音”是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国家,历史原因造成的语言障碍,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一个统一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语言通用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种通用的语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在我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党的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决策后,商品市场繁荣兴旺,流动人口数量增多,信息交流空前活跃,这一切大大促进了普通话的普及。比如一亿多农民工进城,对语言交流的需求客观推动了普通话的普及。当然国家语言政策的引导推动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推广普通话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人口流动和交流的条件。封建制度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社会生产方式一直维持着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状态,加上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情况复杂,造成各地方言分歧。但工业的发展要求大市场的形成,其前提必须普及国民教育,而普及国民教育的重要条件则是语言和文字的统一。早在秦朝我国就实现了“书同文”,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实现“语同音”。
(二)推广普通话是全社会的任务
推广普通话目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首先是语言观念问题:一些地区、一些人的语言观念不够开放,对推广普通话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亟待提高,特别是有些地方领导在思想上没有重视起来,还没有将推普列入工作日程,影响和制约了工作的开展。另外在客观上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语言情况很复杂,特别是一些老少边穷地区,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受到各种因素制约,普通话推广存在不少困难。从上个世纪初开始的国语运动提出统一规范语言到现在已经100多年了,我们中华民族20世纪“语同音”的梦想至今没有实现。现在交通便利,广播电视等媒体很发达,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提供了很好的客观条件和强大推动力。我们希望能在21世纪的前20年里解决这一问题。
推广普通话不仅是政府行为,也是社会行为,应当充分发挥行政机关、群众团体、学术机构、学校、媒体的作用,同时广泛动员群众参加,这样才能更快地实现“语同音”。同时加强研究,用科学的方法加速推广普通话。
(三)推广普通话是为了消除语言隔阂
一个问题需要讲清楚,有些人担心推广普通话会造成汉语方言和民族语言的削弱或消失,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语,是全国通用的语言,它是在方言基础上形成的,又高于方言。汉语方言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地域语言,是为各方言区居民服务的,并为保存地域文化发挥作用。推广普通话是国家、民族的需要,是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推广普通话是为了克服方言隔阂,使方言区的人在自己的方言之外,多掌握一种更加规范、更加有用的语言工具,而不是要消灭方言,方言是不可能人为消灭的。方言的消亡是长期、缓慢的,有些强势方言还会跟它所反映的地域文化一起长期存在。
就民族语言来说,《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法律,都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国家还从政策、行政、司法、文教等多方面为民族语言的使用和发展创造条件。在民族地区推广普通话,是为了克服语言障碍,使民族地区的居民在使用本民族的语言之外,多掌握一种全国通用的语言,从而有利于社会交际,有利于民族地区的发展。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性。民族语言与它所反映的民族文化,将会长期存在和不断发展,这是我国语言生活和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之所在。
三、重庆市商委商贸流通行业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一)重庆推普现状
重庆,由于拥有极其浓厚的抱团文化以及其地理位置偏居西南的原因,方言氛围是全国最为浓厚的。一群重庆人聚在一起时说说重庆话,能给予他们一种归属感,缩进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但是,当行为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让外地人无所适从的习惯,这就对重庆的发展极其不利了。由于不会说重庆话以及听不大懂重庆话,外地人想真正地融入当地社会就颇有难度,这对于重庆更好地引进人才是极其不利的。
所以,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深入群众做推普工作,让重庆人觉得在公共场合说普通话是一种更好的选择,加大宣传力度,让每一位重庆人深谙:推广普通话、说好普通话,有利于吸引外地人来渝,让外地人留得住,留得好,这对于重庆吸纳外地高新人才,补充重庆的新鲜血液是极有裨益的。
(二)重庆市商委商贸流通行业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重庆,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它的定位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金融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重庆市商业委员会根据重庆的快速发展,提出将重庆建设成为购物之都、美食之都、会展之都。打造三都,离不开经济文化建设;经济文化交流离不开语言的交流;语言的交流离不开普通话的推广。本文研究提出应当加大重庆市商委系统服务行业普通话推广力度,有利于全面提升行业服务水平,赢得更大更好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提升市民整体素质。重庆市商委系统服务行业是重庆城市的窗口之一,窗口行业散发着一个城市的气息,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甚至于成为一个城市的缩影。加大重庆市商委系统服务行业普通话推广工作,有利于塑造窗口形象,提高重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服务水平,为顾客打造一个高档、优雅的工作、休闲、娱乐、度假的人文环境,提升重庆竞争软实力,塑造新重庆窗口形象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为重庆商务职业学院2012年院级课题《重庆市商委系统服务行业普通话推广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一、世界各国对国语应用的高度重视
语言文字的应用具有鲜明的社会规约性,只有明确的规范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语言文字的管理是国家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许多国家对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都作了明确的规定。据1995年的统计,世界上142部宪法中,就有79部规定了国语或官方语言,占55.6%,许多国家的法律文书或法规中也有关于官方文字的规定。下面举一些例子:
美国开发西部的时候,世界各国人们一拥而入,他们操着许多语言,有古老的拉丁系,有斯拉夫系,但最后都放弃了自己的母语,共操英语,为西部开发奠定了基础,也成为西部精神的重要组成。放弃自己的母语需要很大的勇气,正是大家愿意接受新东西,不怕改变自己以适应新环境,大家才能统一到英语上。人们不再是波兰人、英国人、法国人,都是美国人,没有隔阂,没有帮派,没有歧视,没有了本地人和外地人,一切以合理为准则,而不论说话的人是哪里来的。西部精神是开放的精神。
法国的“法语总会”是负责国内法语规范的机构,国家总理兼任总会负责人,每年公布一次法语词语规范,并规定社会用字必须使用法文,不准用外文。法国外交部还有一个“法语事务委员会”,负责对外法语教学和对外推广法语工作,每两年召开一次法语地区和国家的元首会议,由法国总统主持讨论有关问题。
韩国政府规定,进口食品包装上的文字说明必须使用韩文,并在标签上注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家的名称及地址、生产日期、营业许可证号码、数量、容量、批号、产品成分、使用方法和保存方法,以及在发现产品有质量问题时的申诉程序等。
我们应该从上述各国的语言文字管理工作中积极吸取和借鉴有益的经验,以利于我国语言文字工作深入持久地发展。
二、推广普通话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一)“语同音”是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国家,历史原因造成的语言障碍,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一个统一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语言通用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种通用的语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在我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党的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决策后,商品市场繁荣兴旺,流动人口数量增多,信息交流空前活跃,这一切大大促进了普通话的普及。比如一亿多农民工进城,对语言交流的需求客观推动了普通话的普及。当然国家语言政策的引导推动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推广普通话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人口流动和交流的条件。封建制度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社会生产方式一直维持着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状态,加上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情况复杂,造成各地方言分歧。但工业的发展要求大市场的形成,其前提必须普及国民教育,而普及国民教育的重要条件则是语言和文字的统一。早在秦朝我国就实现了“书同文”,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实现“语同音”。
(二)推广普通话是全社会的任务
推广普通话目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首先是语言观念问题:一些地区、一些人的语言观念不够开放,对推广普通话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亟待提高,特别是有些地方领导在思想上没有重视起来,还没有将推普列入工作日程,影响和制约了工作的开展。另外在客观上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语言情况很复杂,特别是一些老少边穷地区,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受到各种因素制约,普通话推广存在不少困难。从上个世纪初开始的国语运动提出统一规范语言到现在已经100多年了,我们中华民族20世纪“语同音”的梦想至今没有实现。现在交通便利,广播电视等媒体很发达,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提供了很好的客观条件和强大推动力。我们希望能在21世纪的前20年里解决这一问题。
推广普通话不仅是政府行为,也是社会行为,应当充分发挥行政机关、群众团体、学术机构、学校、媒体的作用,同时广泛动员群众参加,这样才能更快地实现“语同音”。同时加强研究,用科学的方法加速推广普通话。
(三)推广普通话是为了消除语言隔阂
一个问题需要讲清楚,有些人担心推广普通话会造成汉语方言和民族语言的削弱或消失,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语,是全国通用的语言,它是在方言基础上形成的,又高于方言。汉语方言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地域语言,是为各方言区居民服务的,并为保存地域文化发挥作用。推广普通话是国家、民族的需要,是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推广普通话是为了克服方言隔阂,使方言区的人在自己的方言之外,多掌握一种更加规范、更加有用的语言工具,而不是要消灭方言,方言是不可能人为消灭的。方言的消亡是长期、缓慢的,有些强势方言还会跟它所反映的地域文化一起长期存在。
就民族语言来说,《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法律,都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国家还从政策、行政、司法、文教等多方面为民族语言的使用和发展创造条件。在民族地区推广普通话,是为了克服语言障碍,使民族地区的居民在使用本民族的语言之外,多掌握一种全国通用的语言,从而有利于社会交际,有利于民族地区的发展。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性。民族语言与它所反映的民族文化,将会长期存在和不断发展,这是我国语言生活和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之所在。
三、重庆市商委商贸流通行业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一)重庆推普现状
重庆,由于拥有极其浓厚的抱团文化以及其地理位置偏居西南的原因,方言氛围是全国最为浓厚的。一群重庆人聚在一起时说说重庆话,能给予他们一种归属感,缩进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但是,当行为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让外地人无所适从的习惯,这就对重庆的发展极其不利了。由于不会说重庆话以及听不大懂重庆话,外地人想真正地融入当地社会就颇有难度,这对于重庆更好地引进人才是极其不利的。
所以,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深入群众做推普工作,让重庆人觉得在公共场合说普通话是一种更好的选择,加大宣传力度,让每一位重庆人深谙:推广普通话、说好普通话,有利于吸引外地人来渝,让外地人留得住,留得好,这对于重庆吸纳外地高新人才,补充重庆的新鲜血液是极有裨益的。
(二)重庆市商委商贸流通行业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重庆,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它的定位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金融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重庆市商业委员会根据重庆的快速发展,提出将重庆建设成为购物之都、美食之都、会展之都。打造三都,离不开经济文化建设;经济文化交流离不开语言的交流;语言的交流离不开普通话的推广。本文研究提出应当加大重庆市商委系统服务行业普通话推广力度,有利于全面提升行业服务水平,赢得更大更好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提升市民整体素质。重庆市商委系统服务行业是重庆城市的窗口之一,窗口行业散发着一个城市的气息,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甚至于成为一个城市的缩影。加大重庆市商委系统服务行业普通话推广工作,有利于塑造窗口形象,提高重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服务水平,为顾客打造一个高档、优雅的工作、休闲、娱乐、度假的人文环境,提升重庆竞争软实力,塑造新重庆窗口形象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为重庆商务职业学院2012年院级课题《重庆市商委系统服务行业普通话推广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