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花开,是种心态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norac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累了吧,心情郁闷了吧?走,到院子里走走,找一个地方,静静地坐着,等待花开。
  等待花开,是一种心态。
  此时的心很静,静得如月夜的空谷。
  此时的心很暖,暖得如除夕夜大红灯笼发出的淡淡的光。
  想想,这些花儿多不容易啊,经过一个漫长冬季的积攒,攒足了劲儿,现在,它们钻破树皮,悄悄地鼓出骨朵儿,等待着那一刻,悄然地开放。这,是一种生命的美,是一种生命的歌唱,既然这样,就需要欣赏。因此,此时,坐在那儿,静静地等着花开,是一种对生命的尊敬,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仁爱。
  过于疲累时,过于忙碌的时候,抽出一点点时间,一个人,慢慢地走到亭子里,不要说话,甚至不要大声呼吸,就那样靠着栏杆,静静地坐着,等着花开。花开是有声音的,很轻很轻,得有一颗轻盈的心才能听到。甚至,你能想象到她们鼓劲的样子,你能听到她们的呼吸,能想象到她们一点点开放的样子,带着无限的欣喜,带着说不尽的惊奇,面对着这个世界悄然开放。
  当然,你也可以沿着那条弯曲的石子路,慢慢地走进后院,在石桌前坐下,用一只手撑着下颌,对着一片青嫩的草。草丛中,已经隐隐现出了花的骨朵儿,很小,如雕刻的小小玉件,干净,光滑,甚至在春光中,泛出毛茸茸的光。
  等待花开,等待着春天的微笑。
  等待花开,等待着时光波动。
  树上,鸟鸣已经清圆了,已经润泽了,不再如冬季的那样干苍,点点如雨珠一样零落。柳丝已经拉长了,扯嫩了,如女子及腰的长发。
  一切都在等待着,等待花开。
  等待花开的心,是清亮的,清亮如草尖悬着的露珠,容不得一点儿的肮脏,一点儿的污浊。一个等待花开的人,走在石子路上,脚步是轻的,仿佛怕重一点儿,会惊着了花朵的盛开。遇见纸屑,他会轻轻捡起;遇见垃圾,他会无声地收拾掉。他不想让花儿盛开在一片肮脏里,一片灰尘里,一片乌烟瘴气里。
  那,会污染了花儿,也会污染自己一颗等待花开的心。
  等待花开的心,是温润的,温润如一粒碧绿的玉珠。拥有这颗心的人,见人的时候,脸上带着淡淡的笑,说话的时候,言辞总是温和的。他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泛着一种淡淡的书卷气,一种文化的气韵,一种被诗词沁透的韵味。因为,他知道,花儿的心是洁净的,是新奇的,他不想让花儿开放的时候,面对的是一个扰攘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戾气的世界。
  当然,这样的心,也是细腻的,他懂得理解别人,懂得让着别人,懂得用微笑去美好世界,懂得用善良去化解仇恨,用友谊和矛盾讲和。因为,他不想让这个世界充满着争斗,充满了怨恨。他想让花儿开放的时候,见到的是一片和谐,一片阳光。
  等待花开的心饱满,富有弹性,知道疼痛,知道感激。
  等待花开的心水灵,充满着爱。
  有一句歌词说,江南是青花瓷的。其实,等待花开的心,更是青花瓷的,能辉映出一片水光,能映衬出一片春光,也能泛出一种春暖花开的润泽之光。
  因此,当我们的心结茧了,到假山边的池塘处站站;当我们为红尘所困的时候,到竹林边坐下;当我们与他人有了隔阂,到草坪的那畔坐坐;当我们脾气发作,语言粗暴时,不妨到小路上走走……总之,到每一处有花儿的地方走走,或者坐坐吧,等待花开。此时,心,在一种温馨洁净的等待中,也慢慢地变得干净起来,变得莹润如玉。
  等待花开,就如我此刻,一篇文章写罢,心,突然地空起来,也净起来。此时,泡一杯茶,坐在桌前,静静地等着花开。此时,我能看到花儿盛開的样子,是小小的花骨朵儿吧,在春风的抚摸下,在细雨的润泽下,慢慢地,一片片花瓣慢慢裂开,舒展着,缓慢而又自然。最后,当所有的花瓣都舒展开的时候,露出花蕊来,它金黄,水嫩,粉绒绒的,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这,当然不是自然的花儿。
  这,是心花。
  有一个词,叫“心花怒放”,说的就是这吧。心花咋会怒放呢?它是舒缓地开放,当它盛开的时候,世界一片美好,那种美好,让人流泪。
  等待花开,有时不是花在开,是心灵在缓慢地舒展。
  (编辑 紫菀)
其他文献
《论语·子路》中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杨伯峻先生的译文是:“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都做到恰到好處,却不肯盲从附和。小人只是盲从附和,却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这个译文很好,引人深思。  “和”不是“同”。“同”,杨先生译为“随声附和”,真好。“同”不是真心认同,觉得你讲得有道理。“同”是“随声附和”,也就是敷衍,心底不一定真就认同。在我们的成语和俚语里,和
因身体不适,我醒来的时候,静夜深深。黑寂中,我侧过身去,看见从厚厚的窗帘透进来了一些微光,我近距离看见了平躺的妻子脸部高低有致剪影一样的轮廓。那是微光勾勒出来的线条,虽然隐隐约约,但在近距离的观感中依然分明。  世间万物都有轮廓。或方或圆,或曲或折,或刚或柔,或保守或夸张,或秀美或奇诡,有的甚至不可想象。太阳的轮廓是一个浑圆,正是这个浑圆,予人以热烈,予人以温暖,予人以亮色,予人以活力,予人以生机
“80后”王鑫有位双目失明的母亲,2010年初,留学日本的她顺利拿到心理学博士学位,出于照顾母亲的考虑,她选择回国。  半年前,母亲领养了一条叫贝贝的导盲犬,出门逛街由贝贝在前面领路。起初王鑫不相信,不过亲眼所见让她不得不服气。贝贝领着母亲完美地绕过各种障碍物,母亲没有受到一点点伤害。为什么一条看似普通的狗,能变成充当盲人眼睛的导盲犬?询问母亲后,她才知道大连有一个导盲犬训练基地。为了母亲,也为了
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书法家,也是一位断案高手。  王羲之任太守时,一位名叫阿兴的百姓来告状:前年父亲死后,没有地方下葬。于是,就托村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去名为鲁宋的一位财主那里说情,讨得一块杂草丛生的荒地,才得以安葬父亲,让老人家入土为安。事后,阿兴奉上一壶好酒以示感谢,鲁宋也因此赢得了“大善人”的好名声。  原本就是一块荒地,又埋了死人,鲁宋就渐渐忘记了这件事。直到后来,阿兴出门做生意发了点小财
鼠王的年纪越来越大,几只年轻的老鼠对鼠王宝座觊觎已久,其中一只还蠢蠢欲动,要寻找机会扳倒老鼠王。  一天,老鼠王秘密召见一位老鼠大臣,给它交代了一个计策。  尔后,老鼠大臣对外宣称:鼠王考虑到鼠族的长久安宁,决定给它们最大的天敌猫王戴上一个金铃铛。这样一来,只要一听到金铃铛的声音,老鼠们就能安全撤离。任何一只老鼠,不分性别老幼,但凡能够完成这个光荣的任务,即可代替鼠王,就任新鼠王。  那只对老鼠王
一场大雨,我错过了最美的泰山日出,淡淡的失意情愫中,忽然为自己有毅力登上山巅一览众山小而兴奋;错过了一场春日里的花事,但是还有冬日里的腊梅可期盼。人生难免有错过,为了生命中不能错过的事而选择一些错过,是不得已而为之。不要遗憾,不要伤感,错过也是一种美啊。  从小到大错过的人与事太多了,如果每次都耿耿于怀,岂不就不用活了。也许当时会有些许的感伤与惆怅,但是当它们云一般轻轻散去之后,错过便如跳动的音符
凡事都讲“天时、地利、人和”,在读书这件事上,好天气和读书的关系总不如坏天气来得那么趣味盎然。那心思大概和賞景一般,越是轻易送到眼前的风景,越容易轻忽它的妙处,唯险峻处方能倍显风景奇绝。  我就是那俗之又俗的一个看书人。读书并不同于品酒,非得要有好的对手,好的气氛才能尽情,才能痛快。因为如果有一天阳光灿烂,庭院里茶香袅袅,手边摆着一本书,这么好的时光,这么好的氛围,用不了几时我一定会沉沉睡去,不知
10年前,我一位当厨师的朋友在饭店厨房当学徒,师从一位在当地有名的大厨。当时,与他一起学艺的还有三四人。大家都学得很认真,师傅怎么教,徒弟就怎么做。  大约一年过后,大家感觉学得差不多了,因为师傅做菜的风格、食材的选取、火候的把握、烹饪的流程等等都基本熟记于心了。但是,其间有一件事令大家非常疑惑,即几个学徒无论谁来煲汤,味道都明显不如师傅亲手所做,特别是店里的少数熟客只要尝一勺汤,便立即能辨出是师
有一盏茶,是周恩来总理的最爱,并把它作为国礼馈赠外宾,英国女王更是从这茶香里品出了春天的味道。而这盏蜚声中外的茶,是一个人用46年的时间倾心“揉”出来的。  这个人叫谢永中。  谢永中出生在盛产红茶的安徽省祁门县。年少时,耳濡目染间,他对制茶有着与生俱来的兴趣。每到放假,他就会上山采茶,回家后跟着父母学做茶。高中毕业后,他宁愿违背父母当兵的意愿,也要进厂当一名制茶工。父母善意地提醒他,做这份工作要
十万残荷。刚看到这四个字的時候,心里一惊。十万之多,该是多少呢?季羡林在《清塘荷韵》中说:楼前有清塘数亩。我疑惑,那么每年秋,可真的有残荷十万?   一夜西风紧,落叶飞花,大雁南去。池里的荷花,十之八九花落叶残,满池浮萍浮在水面。很多人不喜欢这样的画面,萧瑟,败落,颓废。《红楼梦》第四十回中,宝玉嫌“破荷叶可恨”,嚷嚷着要拔掉。黛玉阻止说,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欢他的那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