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智能手机的普及方便大众的同时,对人类的负面影响也正日益显露。作为一把双刃剑,它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同样具有两面性,如何利用其正面优势有效抑制其消极影响,是大学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关键词】智能手机;手机阅读;语文教学
引言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2011年9月26日发布了2011年8月通信业运行状况,显示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已经达到9.4亿户。移动通信占通信总量的71.89% 。全国13.397亿人口除去1.6亿老龄人口和2.22亿儿童人口,几乎平均人手一部手机。
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网站——互动百科,给出了“智能手机”词条的解释:智能手机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不断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充,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
与传统的“电话”相比,目前的市面上出售的手机功能多样,上网、导航、游戏、短信、QQ、摄像、录音、拍照各种功能一应俱全。即使是山寨版的便宜货功能也丝毫不减。不同收入阶层的人,只要想买都可以找到你需要的买得起用得起的手机。芬兰诺基亚、美国苹果、加拿大RIM(黑莓)、美国摩托罗拉等品牌的智能手机在学生中拥有相当的用户。
手机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正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交往方式。作为一把双刃剑,手机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学校的教学活动,尤其是开放自由的大学教学。
1 手机对大学生的正面影响
1.1 联络工具。
大学生正属于思想活跃、追逐时尚、思维敏捷、善于接受新生事物的青年时期,同时又脱离了家长的监督和学校像对未成年人那样的管束。
及时与家长、朋友沟通。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即使不是独生子女也相对过去子女较少。受父母关注过度,升学压力致使很多属于自我生存需要的事情都是父母长辈代行其职。生活能力差,依赖性强。甚至有些学生渴望独立叛逆家长和依赖家长两极情绪并存。远离父母、亲人到异地求学,生活上的不适应、情感上的思念、精神上的失落都需要倾诉,手机使这种沟通变得及时迅捷,使不良情绪得到及时平复。对于稳定学生情绪,安定教学秩序,有相当的调试作用。
及时与同学、老师沟通。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和竞争的压力以及对个体需求的尊重,使大学生除上课以外,很多情况下是单一的个人行动。手机的存在,使他们方便联系同学、请教老师,沟通信息,交流思想,联络感情。方便与社会相关机构人员联系。信息时代,人离不开与社会的联系,通过手机可以及时获取学校之外的外部信息,与社会建立联系。实习、就业、文化活动、考研辅导、信息咨询都需要与家长、同学、老师以外的人员发生联系,手机的使用让这些变得容易便捷。甚至在发生意外事件的时候,通过手机导航、求助、报警。
1.2 信息工具。
通过手机可以获取媒体和网络信息。手机的上网功能使之成为一台掌上电脑。手机报、手机快讯可以将国家大事、娱乐新闻及时发到手机用户。各个网络平台如搜狐、新浪、网易、腾讯的讯息,学生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及时获取。百度功能也可以让学生及时获得他们所关注的信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阅读将成为一种潮流。手机作为一种新的阅读载体在大学生阅读过程中发挥作用。手机可以作为随时随地的学习工具。通过手机下载小说、工具书,比传统书籍轻盈方便,方便随时学习。让古人所说的枕上、厕上、马上(现在是车上)的学习更为方便,见缝插针,节约时间,利用时间。
手机图书馆服务的推广。许多高校图书馆利用手机移动通信网这个新媒体平台来延伸自己的服务,利用图书馆的自身资源和优势为学生提供了更实时更方便的信息服务,主要开展短信服务,如图书馆基本信息、基本服务、预约图书、到期提醒、书目查询等。提升了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使手机逐渐成为数字图书馆的阅读终端之一。
2 手机对大学教学的负面影响
懒于思考。应试教育已经使学生的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下降,不少学生都是接受型的,明显地表现出独立思考能力的欠缺。手机无线网络的搜索查找功能个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教师的课堂提问,手机使用的隐蔽性和私人性使学生轻而易举的通过手机获得答案,如果老师否定,就再次检索。
三心二意。手机使用的隐蔽性和无空间性让学生随时可以接受来自教室以外的信息,受到电话、短信的骚扰。手机游戏、QQ聊天、网络信息时刻吸引学生。一边听课,一边上网聊天,三心二意,注意力难于集中,笔者曾做过调查,30—40%的学生承认上课曾发过短信。投入学习精力减少,严重影响学习效果。并由此而养成了上A课看B书的不良学习习惯。
疏于笔记。长期题海战术,简单重复的作业,让学生反感。电脑的复制粘贴功能、键盘敲击输入文字让学生找到了替代方式。因此,在没有升学压力和有效监控机制情况下,部分自觉性差的学生将手机的拍照功能移之于此,当老师反复提醒重要后,不情愿地举起手机拍照课件PPT页面。
习惯人机交流。各种手机资费套餐都有较为便宜的短信配置,加之大学生集体宿舍、阅览室不方便大声喧哗和个人交际的私密性,学生习惯于发短信联系,甚至在合班课上控制不住自己进行短信交流。有人戏称大学生为“拇指一族”(按键发手机短信),长此以往,习惯于人机对话,不善于人际交流。已经形成一种口语表达上的能力欠缺。
作弊工具。个别学生利用手机作弊,其影响比夹带小条还坏。小条还需要准备,抄写至少也可以熟悉一遍知识。而手机百度根本就毫无准备过程,随时照搬。甚至连很多未经甄别的错误信息也照抄不误,学习对这类人而言毫无意义。
3 应对策略
在全民手机时代,像中小学一样禁止学生用手机(其实有些时候也是禁而不止)是不现实的,任上述情形泛滥也是不负责任的。作为当代大学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教书育人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不要在现代技术环境中迷失,既是教师的职业责任,也是为国家民族前途负责的社会责任。因此,如何削减智能手机在学生中形成的负面影响,光大其正面作用,加强教学效果,就成为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应对策略的核心。 3.1 加强教学内容的深刻性和趣味性。语文学科是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毕业都开设的学科,开设达十年之久。虽然应试教育让学生没有上一代人对教学内容掌握的那样透彻,流于背诵记忆,但学生对很多内容并不陌生。加之网络的普及,不少学生知识面相对广博。因此,教师只有课前充分准备,深化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给学生思想,而不是仅仅给知识。以深刻的人文思想吸引学生。同时,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审美愉悦的特性,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巧妙设计教学课件,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及时将“开小差”的学生引入无意注意,导入有意注意,从而实现最佳教学效果。
3.2 适量加入学生自主性课堂表现。为防止部分学生懒于思考、上课不专心的状况在课堂大面积蔓延,利用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给学生自主表现的机会。为保证教学课时的有效使用,预先选择那些学生自以为掌握,其实只是略知一二的教学内容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当老师上课讲解,教师作为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合班较多的班级,可以组织学生在班级之间课堂竞赛,互相提问,展开讨论。通过学生自主性表现,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逐步实现学生的独立思考。
3.3 展开大学生手机使用调查,师生共同分析形成调查报告。大学生已经步入成年,善恶是非观念已经建立,他们知道课上发短信违反规定,只是积习难改。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问卷进行调查分析,教师在帮助学生分析的同时,引导学生注意他们由此而养成的人机对话习惯、注意力分散习惯,形成自觉意识,激励学生实现自我约束。
通过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调查报告的写作与讲评,既锻炼了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写作能力,又有效的实现了课堂教学的近期和远期管理。一举两得。
3.4 根据青少年特点和教学的需求,合理嵌入学术网络媒体数据库,开展手机阅读服务。图书馆提供的手机阅读是指基于智能手机终端的服务,用户通过在自己的手机上安装图书馆提供的客户端软件,即可根据个人喜好订阅信息频道,进行订阅、下载、导入和阅读各种图书、报刊、漫画等内容的崭新服务形式。图书馆提供给用户更多自助服务,通过手机阅读网络接口,读者可以打开报刊或图书,进行查找、跳转、朗读、发送短信、邮件、笔记操作等活动,享受阅读的快乐。是一种把实时信息推送服务和用户自主选择结合起来的个性化服务方式。
图书馆通过提供手机短信服务使读者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图书馆发来的图书个性化定制的书籍信息,适时推出好书推介、书评简介等,给读者提供实用、个性化的阅读指导,从而不断吸引青年学生的阅读注意力。帮助他们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内容和学习知识,实施引导、指导服务。
3.5 建立校园师生手机网络平台,教学场所实时屏蔽手机。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已经提供了多媒体教室、校园网、语音实验室等前所未有的教学设施。建立以教室或系部教学为单元的师生沟通网络平台成为一种可能,可以设想在教师常规授课的同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请假、提问、提出对教学内容的质疑而不影响课堂进程,教师可以选择性的将学生的提问、质疑及时纳入正在进行的教学之中,实现教与学无缝隙互动,从而实现对学生的激励,使教师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有效吸引学生有意注意。
在不能实现网络平台的教学场所,进行实时手机屏蔽。随着上课铃声响起,手机实现屏蔽;下课铃声响起,手机网络自然接通。对于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课前与教室管理人员预订短信服务,及时通知学生需要了解的讯息。
4 结语
智能手机时代,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它为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严峻而又无法逃避的考题。我们所思考的应对策略,有些通过教师个人教学可以一举实现,有些必须依赖于现代化的技术和学校的教学资源整合及经济能力。凭着对教育的热忱和责任心,这张考卷一定会有一个满意的答案。
注释
[1] 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32/n11293907/n11368223/14179427.html
[2] http://www.hudong.com/wiki/%E6%99%BA%E8%83%BD%E6%89%8B%E6%9C%BA
[注] 本文为天津财经大学教改项目《多元媒介传播背景下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JGY2012—15
【关键词】智能手机;手机阅读;语文教学
引言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2011年9月26日发布了2011年8月通信业运行状况,显示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已经达到9.4亿户。移动通信占通信总量的71.89% 。全国13.397亿人口除去1.6亿老龄人口和2.22亿儿童人口,几乎平均人手一部手机。
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网站——互动百科,给出了“智能手机”词条的解释:智能手机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不断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充,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
与传统的“电话”相比,目前的市面上出售的手机功能多样,上网、导航、游戏、短信、QQ、摄像、录音、拍照各种功能一应俱全。即使是山寨版的便宜货功能也丝毫不减。不同收入阶层的人,只要想买都可以找到你需要的买得起用得起的手机。芬兰诺基亚、美国苹果、加拿大RIM(黑莓)、美国摩托罗拉等品牌的智能手机在学生中拥有相当的用户。
手机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正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交往方式。作为一把双刃剑,手机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学校的教学活动,尤其是开放自由的大学教学。
1 手机对大学生的正面影响
1.1 联络工具。
大学生正属于思想活跃、追逐时尚、思维敏捷、善于接受新生事物的青年时期,同时又脱离了家长的监督和学校像对未成年人那样的管束。
及时与家长、朋友沟通。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即使不是独生子女也相对过去子女较少。受父母关注过度,升学压力致使很多属于自我生存需要的事情都是父母长辈代行其职。生活能力差,依赖性强。甚至有些学生渴望独立叛逆家长和依赖家长两极情绪并存。远离父母、亲人到异地求学,生活上的不适应、情感上的思念、精神上的失落都需要倾诉,手机使这种沟通变得及时迅捷,使不良情绪得到及时平复。对于稳定学生情绪,安定教学秩序,有相当的调试作用。
及时与同学、老师沟通。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和竞争的压力以及对个体需求的尊重,使大学生除上课以外,很多情况下是单一的个人行动。手机的存在,使他们方便联系同学、请教老师,沟通信息,交流思想,联络感情。方便与社会相关机构人员联系。信息时代,人离不开与社会的联系,通过手机可以及时获取学校之外的外部信息,与社会建立联系。实习、就业、文化活动、考研辅导、信息咨询都需要与家长、同学、老师以外的人员发生联系,手机的使用让这些变得容易便捷。甚至在发生意外事件的时候,通过手机导航、求助、报警。
1.2 信息工具。
通过手机可以获取媒体和网络信息。手机的上网功能使之成为一台掌上电脑。手机报、手机快讯可以将国家大事、娱乐新闻及时发到手机用户。各个网络平台如搜狐、新浪、网易、腾讯的讯息,学生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及时获取。百度功能也可以让学生及时获得他们所关注的信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阅读将成为一种潮流。手机作为一种新的阅读载体在大学生阅读过程中发挥作用。手机可以作为随时随地的学习工具。通过手机下载小说、工具书,比传统书籍轻盈方便,方便随时学习。让古人所说的枕上、厕上、马上(现在是车上)的学习更为方便,见缝插针,节约时间,利用时间。
手机图书馆服务的推广。许多高校图书馆利用手机移动通信网这个新媒体平台来延伸自己的服务,利用图书馆的自身资源和优势为学生提供了更实时更方便的信息服务,主要开展短信服务,如图书馆基本信息、基本服务、预约图书、到期提醒、书目查询等。提升了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使手机逐渐成为数字图书馆的阅读终端之一。
2 手机对大学教学的负面影响
懒于思考。应试教育已经使学生的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下降,不少学生都是接受型的,明显地表现出独立思考能力的欠缺。手机无线网络的搜索查找功能个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教师的课堂提问,手机使用的隐蔽性和私人性使学生轻而易举的通过手机获得答案,如果老师否定,就再次检索。
三心二意。手机使用的隐蔽性和无空间性让学生随时可以接受来自教室以外的信息,受到电话、短信的骚扰。手机游戏、QQ聊天、网络信息时刻吸引学生。一边听课,一边上网聊天,三心二意,注意力难于集中,笔者曾做过调查,30—40%的学生承认上课曾发过短信。投入学习精力减少,严重影响学习效果。并由此而养成了上A课看B书的不良学习习惯。
疏于笔记。长期题海战术,简单重复的作业,让学生反感。电脑的复制粘贴功能、键盘敲击输入文字让学生找到了替代方式。因此,在没有升学压力和有效监控机制情况下,部分自觉性差的学生将手机的拍照功能移之于此,当老师反复提醒重要后,不情愿地举起手机拍照课件PPT页面。
习惯人机交流。各种手机资费套餐都有较为便宜的短信配置,加之大学生集体宿舍、阅览室不方便大声喧哗和个人交际的私密性,学生习惯于发短信联系,甚至在合班课上控制不住自己进行短信交流。有人戏称大学生为“拇指一族”(按键发手机短信),长此以往,习惯于人机对话,不善于人际交流。已经形成一种口语表达上的能力欠缺。
作弊工具。个别学生利用手机作弊,其影响比夹带小条还坏。小条还需要准备,抄写至少也可以熟悉一遍知识。而手机百度根本就毫无准备过程,随时照搬。甚至连很多未经甄别的错误信息也照抄不误,学习对这类人而言毫无意义。
3 应对策略
在全民手机时代,像中小学一样禁止学生用手机(其实有些时候也是禁而不止)是不现实的,任上述情形泛滥也是不负责任的。作为当代大学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教书育人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不要在现代技术环境中迷失,既是教师的职业责任,也是为国家民族前途负责的社会责任。因此,如何削减智能手机在学生中形成的负面影响,光大其正面作用,加强教学效果,就成为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应对策略的核心。 3.1 加强教学内容的深刻性和趣味性。语文学科是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毕业都开设的学科,开设达十年之久。虽然应试教育让学生没有上一代人对教学内容掌握的那样透彻,流于背诵记忆,但学生对很多内容并不陌生。加之网络的普及,不少学生知识面相对广博。因此,教师只有课前充分准备,深化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给学生思想,而不是仅仅给知识。以深刻的人文思想吸引学生。同时,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审美愉悦的特性,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巧妙设计教学课件,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及时将“开小差”的学生引入无意注意,导入有意注意,从而实现最佳教学效果。
3.2 适量加入学生自主性课堂表现。为防止部分学生懒于思考、上课不专心的状况在课堂大面积蔓延,利用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给学生自主表现的机会。为保证教学课时的有效使用,预先选择那些学生自以为掌握,其实只是略知一二的教学内容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当老师上课讲解,教师作为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合班较多的班级,可以组织学生在班级之间课堂竞赛,互相提问,展开讨论。通过学生自主性表现,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逐步实现学生的独立思考。
3.3 展开大学生手机使用调查,师生共同分析形成调查报告。大学生已经步入成年,善恶是非观念已经建立,他们知道课上发短信违反规定,只是积习难改。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问卷进行调查分析,教师在帮助学生分析的同时,引导学生注意他们由此而养成的人机对话习惯、注意力分散习惯,形成自觉意识,激励学生实现自我约束。
通过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调查报告的写作与讲评,既锻炼了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写作能力,又有效的实现了课堂教学的近期和远期管理。一举两得。
3.4 根据青少年特点和教学的需求,合理嵌入学术网络媒体数据库,开展手机阅读服务。图书馆提供的手机阅读是指基于智能手机终端的服务,用户通过在自己的手机上安装图书馆提供的客户端软件,即可根据个人喜好订阅信息频道,进行订阅、下载、导入和阅读各种图书、报刊、漫画等内容的崭新服务形式。图书馆提供给用户更多自助服务,通过手机阅读网络接口,读者可以打开报刊或图书,进行查找、跳转、朗读、发送短信、邮件、笔记操作等活动,享受阅读的快乐。是一种把实时信息推送服务和用户自主选择结合起来的个性化服务方式。
图书馆通过提供手机短信服务使读者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图书馆发来的图书个性化定制的书籍信息,适时推出好书推介、书评简介等,给读者提供实用、个性化的阅读指导,从而不断吸引青年学生的阅读注意力。帮助他们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内容和学习知识,实施引导、指导服务。
3.5 建立校园师生手机网络平台,教学场所实时屏蔽手机。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已经提供了多媒体教室、校园网、语音实验室等前所未有的教学设施。建立以教室或系部教学为单元的师生沟通网络平台成为一种可能,可以设想在教师常规授课的同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请假、提问、提出对教学内容的质疑而不影响课堂进程,教师可以选择性的将学生的提问、质疑及时纳入正在进行的教学之中,实现教与学无缝隙互动,从而实现对学生的激励,使教师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有效吸引学生有意注意。
在不能实现网络平台的教学场所,进行实时手机屏蔽。随着上课铃声响起,手机实现屏蔽;下课铃声响起,手机网络自然接通。对于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课前与教室管理人员预订短信服务,及时通知学生需要了解的讯息。
4 结语
智能手机时代,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它为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严峻而又无法逃避的考题。我们所思考的应对策略,有些通过教师个人教学可以一举实现,有些必须依赖于现代化的技术和学校的教学资源整合及经济能力。凭着对教育的热忱和责任心,这张考卷一定会有一个满意的答案。
注释
[1] 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32/n11293907/n11368223/14179427.html
[2] http://www.hudong.com/wiki/%E6%99%BA%E8%83%BD%E6%89%8B%E6%9C%BA
[注] 本文为天津财经大学教改项目《多元媒介传播背景下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JGY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