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教育科研在中小学中还是处于劣势地位,遭受冷遇的原因有多种,其中比较常见的是认为教育科研高不可攀,实效不够。一方面教科研活动需要花费许多精力,另一方面教科研的收益不大。认为它充其量是学校应对各种检查评比的摆设和花瓶,或者是教师职称评定的砝码和跳板,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实际帮助并不大。应该说,这是对学校教科研工作的一种曲解,它不是真正的教育科研,而只是停留在功利层面上的畸形的教育科研。但是如何才能改变这种习惯观念,使我们的教科研成为学校教师乐于接受的自觉行为呢?笔者认为,只有让教科研走进课堂教学主阵地,融入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才是提升教育科研地位,实施有效教育科研的可靠途径。
一、 降重心,以教师为本确立主课题
中小学,特别是高中,教学质量这一生命线,是不可等闲视之的,学校、家长、社会都给予高度的重视,校长、教师、学生更是全力投入,紧抓不放。相形之下,教科研则被认为是点缀品,可有可无。对于教科研中的论文,在某些情况下,还是有机会成为硬条件的,比如职称评定,资格认定,考核评比等时候是不可缺少的,必须应付一下,以求过关。至于课题研究,则更被认为是奢侈品,申报课题,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应付上级检查,有了就行,因此,两头热中间冷是目前中小学课题研究的通病。那么如何才能使我们的课题研究走出这一怪圈呢?
课题研究必须与学校的教学工作密切相关,与教师的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关注教师的日常教学,关注教学质量的提高,立足课堂教学主战场,立足教师的教学工作实践,才能使教师有兴趣,有动力积极主动地参与课题研究,才能使教师将课题研究看作是自己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份内事,成为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各级各类公开课、评优课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是“教学手段是否先进”这一项目的评分标准,甚至有时成为公开课、评优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与教师的日常教学息息相关,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也是高中课程改革的要求。如何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效整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能体现出信息技术的不可替代性,避免出现为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的画蛇添足现象等,是我校许多教师在公开课、评优课中经常需要面对的问题。因此,我们就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确定为自己的主课题进行申报,虽然,该课题只获得了苏州市级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的批文,但我们认为,评价一个课题是否是好课题,不仅要看立项层次的高低,更要看教师是否愿意去做、乐意去做,要看经过课题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得到改进,课堂教学的效果是否得到提高。假若一个课题不受教师欢迎,批下来后只能被请进档案袋,到结题时才再被请出来做文章,那么最高档次的课题,最有所谓创新意义的课题也是空的。
实践证明,以教师为本确立主课题,还未立项,就受到了我校教师的认可与欢迎,就成为了各个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的研究热点与中心。在全校教师的积极支持下,我们还将该课题申报了中央电教馆的全国教育技术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并获得立项。
二、 规范化,草根化,全面实施课题研究
在以教师为本确立学校主课题的基础上,我们聘请11名教研组长担任兼职教科员,建立“教科室——兼职教科员——教师”的教科研网络结构。要求各教研组根据学校主课题分别产生与本学科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的配套子课题,并申报不同层次的立项,教师再根据本组的子课题,确立自己的个人子课题,构建“学校主课题——教研组子课题——教师子课题”的课题研究网络,让课题研究走进教研组,走进每个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
我们通过制定《盛泽中学教科研工作手册》,对学校课题管理制度、课题组成员职责、兼职教科员职责、教师教科研工作要求和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进行明确规定,使课题研究工作职责明确,任务到人。对新入校的教师,我们及时指导他们加入到教研组和学校的课题研究中,这样就使我校教师人人关注课题研究,个个参与课题研究,形成良好的课题研究氛围。
实施“课题研讨课”项目,每学期每个子课题组推出2-3节课作为课题研讨课,由全组教师进行集体观摩,同时邀请其他教师前往听课,认真评课、研讨与分析,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升课题研究水平。
形成“课件沙龙”制度,每学年每个子课题组选送2-3个优秀课件参与课件比赛,邀请全校教师进行观摩,由兼职教科员以上课题研究骨干组成专家组进行评比,展示成果,表彰先进,并将一等奖课件送上级评比及专业刊物发表。
推出“网页考核”办法,每学年每个子课题组将自己的网页送上评奖台,由专家组进行评比,在对获奖网页的子课题组进行奖励的基础上,对获奖网页的管理员进行重奖,同时将一等奖网页送上级评比。
实行“骨干培训”制度,利用午休时间,聘请专家来校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与辅导,要求全体兼职教科员、子课题组网页管理员等骨干教师必须参加培训,同时欢迎其他教师参与培训。
另外,我们还在校刊《盛中教育》中推出“课题研究”专栏,作为发布、交流课题研究信息与成果的舞台。我们认为,教务处把课务安排下去是务实,教科室把课题安排下去同样是务实,决不能把学校的教科研工作看作是可有可无的花瓶,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实教科研工作,做实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三、 勤复制,促转化,做实课题求成效
在规范化,草根化,全面实施课题研究,做实课题的基础上,我们重视做好课题研究成果的复制与转化工作,向科研要效益,实现课题研究的价值。
我们的做法是,让课题研究的骨干教师先行一步。对在“课题研讨课”中脱颖而出的教师,要求他们对自己研讨课的教案进行反复的修改与完善,形成适合于本学科教学的典型案例,在备课组进行推广与应用的基础上,把它存放到本教研组的教学资源库中,丰富与发展自己的学科网页,为学校教师的日常教学过程提供了有效的支撑。同时,推荐它们参加上级评比并推荐在相关专业刊物发表。例如,黄军老师的《“虎丘记”的教学设计》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学语文》发表,张华民老师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设计》被《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试教通讯·生物》发表等。
对在“课件沙龙”中独占鳌头的教师,要求他们将自己的课件进行进一步的修改与润色,在本备课组进行推广与应用的基础上,存入教研组的教学资源库,丰富自己的学科主页,同时推荐上级评比并推荐在专业刊物发表。比如,我校陆勇老师的课件《全球气候类型的形成》在中央电教馆举办的“全国课件大奖赛”中获得一等奖,课件《地方时》被《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中学地理》发表后,就一发而不可收拾,接到《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地理》杂志的多次录用通知,于是《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陆地环境的组成》、《常见天气系统》等课件连续在《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中学地理》中被发表。
在学科网页制作方面,我们也取得了很好的收获,生物组的《吴江市高中课程改革生物学科研究中心》、英语组的《ELTRO》、地理组的《学海无涯》等学科主题网页获苏州市一等奖。其中,生物组的《吴江市高中课程改革生物学科研究中心》还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评比中获二等奖。
这样通过骨干先行方式,我们拉起了一支课题研究的骨干教师队伍。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学校教师的课题研究工作。同时通过落实“三个结对”:备课组内结对,教研组内结对,教研组间结对,以“同伴互助”形式,使我校教师的课题研究工作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我校“做实课题,做好课题,转化成果,实现价值”的课题研究思路定位,使我校的课题研究不断取得喜人的佳绩。实践证明,只有将教科研融入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教师才能将教科研从额外负担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只有让教育科研走进课堂,才能使教科研从摆设与花瓶,转变为解决教育实践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有效手段。只有实施草根化的行动研究,才能使教科研从空军模式,转变为沟通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桥梁,真正实现有效的教育科研。
(责任编辑孙晓雯)
一、 降重心,以教师为本确立主课题
中小学,特别是高中,教学质量这一生命线,是不可等闲视之的,学校、家长、社会都给予高度的重视,校长、教师、学生更是全力投入,紧抓不放。相形之下,教科研则被认为是点缀品,可有可无。对于教科研中的论文,在某些情况下,还是有机会成为硬条件的,比如职称评定,资格认定,考核评比等时候是不可缺少的,必须应付一下,以求过关。至于课题研究,则更被认为是奢侈品,申报课题,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应付上级检查,有了就行,因此,两头热中间冷是目前中小学课题研究的通病。那么如何才能使我们的课题研究走出这一怪圈呢?
课题研究必须与学校的教学工作密切相关,与教师的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关注教师的日常教学,关注教学质量的提高,立足课堂教学主战场,立足教师的教学工作实践,才能使教师有兴趣,有动力积极主动地参与课题研究,才能使教师将课题研究看作是自己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份内事,成为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各级各类公开课、评优课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是“教学手段是否先进”这一项目的评分标准,甚至有时成为公开课、评优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与教师的日常教学息息相关,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也是高中课程改革的要求。如何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效整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能体现出信息技术的不可替代性,避免出现为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的画蛇添足现象等,是我校许多教师在公开课、评优课中经常需要面对的问题。因此,我们就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确定为自己的主课题进行申报,虽然,该课题只获得了苏州市级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的批文,但我们认为,评价一个课题是否是好课题,不仅要看立项层次的高低,更要看教师是否愿意去做、乐意去做,要看经过课题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得到改进,课堂教学的效果是否得到提高。假若一个课题不受教师欢迎,批下来后只能被请进档案袋,到结题时才再被请出来做文章,那么最高档次的课题,最有所谓创新意义的课题也是空的。
实践证明,以教师为本确立主课题,还未立项,就受到了我校教师的认可与欢迎,就成为了各个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的研究热点与中心。在全校教师的积极支持下,我们还将该课题申报了中央电教馆的全国教育技术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并获得立项。
二、 规范化,草根化,全面实施课题研究
在以教师为本确立学校主课题的基础上,我们聘请11名教研组长担任兼职教科员,建立“教科室——兼职教科员——教师”的教科研网络结构。要求各教研组根据学校主课题分别产生与本学科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的配套子课题,并申报不同层次的立项,教师再根据本组的子课题,确立自己的个人子课题,构建“学校主课题——教研组子课题——教师子课题”的课题研究网络,让课题研究走进教研组,走进每个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
我们通过制定《盛泽中学教科研工作手册》,对学校课题管理制度、课题组成员职责、兼职教科员职责、教师教科研工作要求和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进行明确规定,使课题研究工作职责明确,任务到人。对新入校的教师,我们及时指导他们加入到教研组和学校的课题研究中,这样就使我校教师人人关注课题研究,个个参与课题研究,形成良好的课题研究氛围。
实施“课题研讨课”项目,每学期每个子课题组推出2-3节课作为课题研讨课,由全组教师进行集体观摩,同时邀请其他教师前往听课,认真评课、研讨与分析,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升课题研究水平。
形成“课件沙龙”制度,每学年每个子课题组选送2-3个优秀课件参与课件比赛,邀请全校教师进行观摩,由兼职教科员以上课题研究骨干组成专家组进行评比,展示成果,表彰先进,并将一等奖课件送上级评比及专业刊物发表。
推出“网页考核”办法,每学年每个子课题组将自己的网页送上评奖台,由专家组进行评比,在对获奖网页的子课题组进行奖励的基础上,对获奖网页的管理员进行重奖,同时将一等奖网页送上级评比。
实行“骨干培训”制度,利用午休时间,聘请专家来校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与辅导,要求全体兼职教科员、子课题组网页管理员等骨干教师必须参加培训,同时欢迎其他教师参与培训。
另外,我们还在校刊《盛中教育》中推出“课题研究”专栏,作为发布、交流课题研究信息与成果的舞台。我们认为,教务处把课务安排下去是务实,教科室把课题安排下去同样是务实,决不能把学校的教科研工作看作是可有可无的花瓶,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实教科研工作,做实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三、 勤复制,促转化,做实课题求成效
在规范化,草根化,全面实施课题研究,做实课题的基础上,我们重视做好课题研究成果的复制与转化工作,向科研要效益,实现课题研究的价值。
我们的做法是,让课题研究的骨干教师先行一步。对在“课题研讨课”中脱颖而出的教师,要求他们对自己研讨课的教案进行反复的修改与完善,形成适合于本学科教学的典型案例,在备课组进行推广与应用的基础上,把它存放到本教研组的教学资源库中,丰富与发展自己的学科网页,为学校教师的日常教学过程提供了有效的支撑。同时,推荐它们参加上级评比并推荐在相关专业刊物发表。例如,黄军老师的《“虎丘记”的教学设计》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学语文》发表,张华民老师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设计》被《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试教通讯·生物》发表等。
对在“课件沙龙”中独占鳌头的教师,要求他们将自己的课件进行进一步的修改与润色,在本备课组进行推广与应用的基础上,存入教研组的教学资源库,丰富自己的学科主页,同时推荐上级评比并推荐在专业刊物发表。比如,我校陆勇老师的课件《全球气候类型的形成》在中央电教馆举办的“全国课件大奖赛”中获得一等奖,课件《地方时》被《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中学地理》发表后,就一发而不可收拾,接到《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地理》杂志的多次录用通知,于是《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陆地环境的组成》、《常见天气系统》等课件连续在《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中学地理》中被发表。
在学科网页制作方面,我们也取得了很好的收获,生物组的《吴江市高中课程改革生物学科研究中心》、英语组的《ELTRO》、地理组的《学海无涯》等学科主题网页获苏州市一等奖。其中,生物组的《吴江市高中课程改革生物学科研究中心》还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评比中获二等奖。
这样通过骨干先行方式,我们拉起了一支课题研究的骨干教师队伍。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学校教师的课题研究工作。同时通过落实“三个结对”:备课组内结对,教研组内结对,教研组间结对,以“同伴互助”形式,使我校教师的课题研究工作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我校“做实课题,做好课题,转化成果,实现价值”的课题研究思路定位,使我校的课题研究不断取得喜人的佳绩。实践证明,只有将教科研融入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教师才能将教科研从额外负担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只有让教育科研走进课堂,才能使教科研从摆设与花瓶,转变为解决教育实践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有效手段。只有实施草根化的行动研究,才能使教科研从空军模式,转变为沟通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桥梁,真正实现有效的教育科研。
(责任编辑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