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正逐步地迈入信息化时代,教育者可以轻松地从网络上下载读本、音乐、视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果音乐老师上课还是一架钢琴、一台录音机,恐怕已经很难把学生留在音乐课堂上了。
利用视听结合创设音乐情境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的视听结合优势在音乐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魅力。《新课标》也指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音乐教师应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视听结合、声像一体、资源丰富等优点,为教学服务。”由于信息技术可将悦耳的音乐、迷人的画面、优美的歌声完美地融为一体,使学生能直观感受音乐所表现出的美。因此,把信息技术的视听结合优势融入音乐课堂并配合多种教学方法,是音乐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运用这种教学手段,可以激活音乐教材内容,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能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音乐作品的情感共鸣。并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如七年级上册《长江之歌》,歌曲旋律激昂,歌词大气磅礴,感情亲切而热烈。学生学会演唱歌曲不难,难的是能用激昂、赞颂的情怀唱出对长江的依恋和赞美。可是学生中真正见过长江的不多,即使见过也是在长江大桥上远远的看过平静而宽阔的江面,他们很难体会和表达歌曲内涵。于是,在课堂教学中笔者节选了纪录片《话说长江》的片头,当学生看到画面上“冰川滴下的水珠,之后是奔涌的江水,还有长江三峡的落差造成江水汹涌澎湃,以及片尾中浩瀚的长江入海口。”这时,无需老师过多的言语引导,学生自然会用深情的演唱来表达他们所看到的长江。多媒体的使用不仅能引起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并很快地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歌曲的距离,使学生融入歌曲的情境中去。
借助动画演示提高学习效率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也是情感的一种流露。音乐教育要求“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然而,音乐是抽象的、模糊不定的,所以对于音乐作品中蕴涵的美与丰富的情感的感受与表达,由于缺乏应有的表现手段,会显得空泛和苍白,以至于学生对音乐作品没有相应的热情。心理学家认为:动态刺激远大于静态刺激,给人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如果在教学中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作或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动画,不仅使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学生们喜闻乐见,还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如在欣赏鼓乐《鹬蚌相争》时,笔者发现学生对于欣赏这样只有节奏没有旋律的鼓乐作品时非常困难。不少学生反映:只听到长长短短的鼓声与木鱼的声音,其它什么都没有,不知道作者想要表达什么。于是,笔者又从作品题目和这个寓言故事出发,先讲故事再来欣赏音乐,可是效果依然不好。后来,笔者通过查找,找到了一段《鹬蚌相争》的动画,欣赏时,结合动画与鼓乐,学生一下子明白了音乐中强弱变化、节奏长短所要表现的鹬蚌相争时的情形。这时教师过多的言语分析表述倒显得有些多余了。
运用网络改变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的涵盖面很广,包括网络技术、多媒体、电子技术、遥感技术等诸多方面,但是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似乎更多使用“多媒体”这一技术,而忽略其它技术的运用。其实,在信息化的今天,网络技术越来越被大家所认可,随着网络的普及,在线音乐、移动音乐等数字音乐逐渐成为音乐世界的主角,音乐不再是一种难以获取的资源,也不再是少数人的奢侈品,而是一种人人可以随后获取的大众消费品。而这也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过去,音乐书上的作品只有音乐老师手里才有它的音响资料,而现在,只要学生打开电脑,甚至在手机上就可以很快搜索到与之相关的音像资料甚至比教师所拥有的教学资源更丰富。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的“一言堂”教学模式被彻底打翻,取而代之的是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如在七年级上册“影视金曲”单元中,欣赏曲目很多,有限的课堂时间无法一一进行详尽的讲解与欣赏,怎么办?是走马观花式的逐一欣赏,还是有重点的选择部分作品进行赏析?经过反复思考,笔者没有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去逐一讲解,而是决定选择后者。在教学设计时,本单元笔者安排了3个课时,用两节课重点赏析了《长江之歌》和《辛德勒的名单》,而剩下的其它影视音乐《眺望你的路途》《伴随着你》《穿越竹林》等,笔者给学生每组指定一部影片,让学生课后利用信息技术去收集整理资料,并在下节课由各组推选出来的组长去进行讲解,从而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在大家集体完成一个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互相协作能力。
其实,初中生正处在发展音乐技巧、掌握音乐知识、树立音乐态度的关键时期,极易被新生事物吸引,并且能以批判、比较的方式对事物进行理性的思考。因此,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们完全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时空,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课内的教学延伸到课外,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利用视听结合创设音乐情境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的视听结合优势在音乐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魅力。《新课标》也指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音乐教师应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视听结合、声像一体、资源丰富等优点,为教学服务。”由于信息技术可将悦耳的音乐、迷人的画面、优美的歌声完美地融为一体,使学生能直观感受音乐所表现出的美。因此,把信息技术的视听结合优势融入音乐课堂并配合多种教学方法,是音乐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运用这种教学手段,可以激活音乐教材内容,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能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音乐作品的情感共鸣。并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如七年级上册《长江之歌》,歌曲旋律激昂,歌词大气磅礴,感情亲切而热烈。学生学会演唱歌曲不难,难的是能用激昂、赞颂的情怀唱出对长江的依恋和赞美。可是学生中真正见过长江的不多,即使见过也是在长江大桥上远远的看过平静而宽阔的江面,他们很难体会和表达歌曲内涵。于是,在课堂教学中笔者节选了纪录片《话说长江》的片头,当学生看到画面上“冰川滴下的水珠,之后是奔涌的江水,还有长江三峡的落差造成江水汹涌澎湃,以及片尾中浩瀚的长江入海口。”这时,无需老师过多的言语引导,学生自然会用深情的演唱来表达他们所看到的长江。多媒体的使用不仅能引起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并很快地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歌曲的距离,使学生融入歌曲的情境中去。
借助动画演示提高学习效率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也是情感的一种流露。音乐教育要求“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然而,音乐是抽象的、模糊不定的,所以对于音乐作品中蕴涵的美与丰富的情感的感受与表达,由于缺乏应有的表现手段,会显得空泛和苍白,以至于学生对音乐作品没有相应的热情。心理学家认为:动态刺激远大于静态刺激,给人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如果在教学中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作或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动画,不仅使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学生们喜闻乐见,还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如在欣赏鼓乐《鹬蚌相争》时,笔者发现学生对于欣赏这样只有节奏没有旋律的鼓乐作品时非常困难。不少学生反映:只听到长长短短的鼓声与木鱼的声音,其它什么都没有,不知道作者想要表达什么。于是,笔者又从作品题目和这个寓言故事出发,先讲故事再来欣赏音乐,可是效果依然不好。后来,笔者通过查找,找到了一段《鹬蚌相争》的动画,欣赏时,结合动画与鼓乐,学生一下子明白了音乐中强弱变化、节奏长短所要表现的鹬蚌相争时的情形。这时教师过多的言语分析表述倒显得有些多余了。
运用网络改变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的涵盖面很广,包括网络技术、多媒体、电子技术、遥感技术等诸多方面,但是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似乎更多使用“多媒体”这一技术,而忽略其它技术的运用。其实,在信息化的今天,网络技术越来越被大家所认可,随着网络的普及,在线音乐、移动音乐等数字音乐逐渐成为音乐世界的主角,音乐不再是一种难以获取的资源,也不再是少数人的奢侈品,而是一种人人可以随后获取的大众消费品。而这也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过去,音乐书上的作品只有音乐老师手里才有它的音响资料,而现在,只要学生打开电脑,甚至在手机上就可以很快搜索到与之相关的音像资料甚至比教师所拥有的教学资源更丰富。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的“一言堂”教学模式被彻底打翻,取而代之的是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如在七年级上册“影视金曲”单元中,欣赏曲目很多,有限的课堂时间无法一一进行详尽的讲解与欣赏,怎么办?是走马观花式的逐一欣赏,还是有重点的选择部分作品进行赏析?经过反复思考,笔者没有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去逐一讲解,而是决定选择后者。在教学设计时,本单元笔者安排了3个课时,用两节课重点赏析了《长江之歌》和《辛德勒的名单》,而剩下的其它影视音乐《眺望你的路途》《伴随着你》《穿越竹林》等,笔者给学生每组指定一部影片,让学生课后利用信息技术去收集整理资料,并在下节课由各组推选出来的组长去进行讲解,从而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在大家集体完成一个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互相协作能力。
其实,初中生正处在发展音乐技巧、掌握音乐知识、树立音乐态度的关键时期,极易被新生事物吸引,并且能以批判、比较的方式对事物进行理性的思考。因此,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们完全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时空,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课内的教学延伸到课外,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