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鸟儿没有完整的翅膀,就不懂得什么是飞翔;囚于笼中,将永不知晓天地之广袤,炼就不出坚硬的羽翼,品尝不到自由的畅快!我们的学生就像那美丽的鸟儿,在语文学习的天地中,课内外阅读则是她的双翼,只有双翼并举,才能飞得更高更远。课堂教学和教科书固然重要,但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内容上传授的知识都是很有限的,它们的任务主要也只能是起示范和引导作用,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大量的、有效的课外阅读。
据调查显示,39.9%的学生很需要教师、家长在课外阅读方面给予指导,40.8%的学生比较需要;仅25.4%的老师经常组织有关课外阅读方面的活动,还有44.6%的老师从来不组织,其余的偶尔布置。影响学生课外阅读最大的是“同学或朋友”,仅24.9%的学生是受老师影响的。这些数据足以说明教师对初中生课外阅读指导的严重缺位。
初中生课外阅读如果没有具体明确的教学要求、缺乏有序系统的教师指导,任学生“放羊”,那么即使课外阅读天天喊天天强调,学生也只是大海捞针,茫然无从、六神无主。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简要谈谈初中生课外阅读的四条指导策略。
一.制定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了计划是事情成功的重要保证。教师指导初中生进行课外阅读,第一步就是要让学生制订课外阅读计划。教师从《新课标》或教学目标出发,与课内阅读教学、作文教学要紧密配合,统筹安排,全面兼顾并且根据初中生的实际需要、接受能力、欣赏水平、兴趣爱好和年龄特征等因素指导每位学生制定一份详细具体、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这份计划可以包括阅读目的、阅读范围、阅读数量、阅读时间、阅读地点、阅读方式的选择以及阅读效果的预想等。阅读计划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集体的,一般在每学年开始由师生共同商讨来制订。制订阅读计划,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读书观,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教师在指导初中生制定阅读计划时要注意设定阅读时间和课外阅读量的底线。针对初中生负担过重,如果课外阅读的时间过长、量过大,会成为学生的负担,不利于其健康成长;阅读时间过短、量不足,则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一本书平均以20万字计算,如果平均每天阅读30分钟,那么每月可以阅读1本书,一年可以阅读10本书,初中3年可以阅读30本书。30本书应该是初中生课外阅读量的底线。
二.推荐读物
俄国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初中生年龄偏小,缺乏经验,认识能力较差,阅读能力不高,鉴别能力也低,因此,向初中生推荐读物就成了教师责无旁贷的事。
一般地说,教师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和教学进程,同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阅读能力、阅读目的、思想状况、兴趣爱好和需要来推荐课外读物。
教师可根据课内指导、课外阅读的原则,把语文教材当作一个引子,依靠教材中一篇篇文章这个“点”,给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带出一个“面”,即依靠教材来指导课外阅读。如:学习了《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可推荐学生阅读《羊脂球》;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推荐学生读一读《朝花夕拾》;学习了《荒岛余生》,可引导学生读笛福的作品《鲁滨逊漂流记》;学习了《绿色蝈蝈》,可推荐学生阅读《昆虫记》等等。这样以课内学习推荐课外阅读,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从而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阅读目的进行推荐。对以健康休闲为阅读目的的学生,则推荐他们多读些流行类书籍,如《哈利·波特》;对以培养兴趣为阅读目的的学生,则推荐他们多读些常识类书籍,如《上下五千年》、《百科知识全书》等;对以获取知识或提高素养为阅读目的的学生,教师可推荐他们多阅读经典名著,如《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对于不爱阅读的学生,教师可推荐他们读些励志类读物,如《35岁以前成功的12条黄金法则》、《谁动了我的奶酪》等等。
三.指导方法
由于各种书籍的类型不同,初中生课外阅读的方法也不完全一样。为了促进学生有效阅读,语文教师要教给初中生科学实用的阅读方法,真正使学生爱读会读。
1.快读
快读是课外阅读的基本方法之一。其目的在于扩大视野,丰富见闻。阅读流行类读物,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使用快读法。课外阅读时,教师指导学生初看序文、提要、编辑大意和目录,以了解全文性质、内容和规模,同时指导学生了解全文章节、标题及段落和尾句,学会浏览全文,理解大意的方法。例如阅读《一千零一夜》《花季·雨季》等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2.慢读
慢读是相对于快读来说的,就是要仔细深入地揣摩文章,了解其精微。精读的基本目的在于理解、感悟。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使用慢读法阅读经典读物,教学生从认识文字、理解词句、研讨段落、把握中心等方面着手。根据不同的情况需要,慢读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参读,查阅有关的各种资料,把握内容和形式。例如《红楼梦》可以进行参读。②美读,反复朗诵,有声有色,恰如其分传达感情。例如经典的古诗词就可以进行美读。⑧比读,把有关联的作品拿来反复比较,认真对照。如鲁迅不同时期的作品可以进行比读。④议读,组织学生自由讨论,活跃思想,发展求异思维。如对《西游记》中人物的不同认识可以进行议读。
3.读写结合
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就是指读书要和动笔写字结合起来。读写结合的方式有这样三种:①作摘录,将课外读物中重要的语句、段落,重要的观点、材料、典故、数据、名言赞句、精辟的议论、精彩的片断等原文照录。②写提要,是用学生自己的话概括读物的内容大意。作摘录和提要,既可以帮助记忆,提高阅读效率,又有利于查找,非常适合以培养兴趣为阅读目的的学生使用。③撰写读后感,学生在读了某本书或某篇文章后,尤其是记叙性、抒情性较强以及文学色彩较浓的文本,可以摘记其中优美的词句,就自己确有所感的内容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时间长了,不仅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语文素养也会不断提高。做好读书笔记的关键是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习惯会使人受益终生。
四.组织交流
根据个体与群体互动的指导原则,教师要指导学生每学期进行一到两次的课外阅读集体交流。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相交流阅读内容和心得,对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大有好处。根据学生不同的阅读水平和能力,课外阅读集体交流可分为以下三类。
1.班级读书会
班级读书会是最常用的一种学生集体交流的形式,非常适合阅读能力水平较底的学生。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用一段时间去读一本教师或同学推荐的好书,然后用一个集中的时间由同学和老师以及家长共同对作品进行自由的讨论,其间也可展出一些学生的读后感或其他作品。这类交流能在学习伙伴间形成课外阅读的氛围,让阅读成为像游戏一样的童年生活,是一种美好的境界。
2.专题讨论会
专题讨论会是指教师创造机会引导学生就课外阅读中的某个问题或人物展开讨论的一种交流活动。比如当中央电视台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时候,举办一次班级“读名著、看电视”主题活动,既能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积极性,又助于学生交流阅读的内容、进程和心得,提高阅读效率。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开展“孙悟空和哈利·波特,谁的本领大”这样的专题辩论性的读书交流活动。一次活动带动学生读两部作品是非常高效的。如果有条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双语对照阅读,古汉语、现代汉语、英语,哪一种都可以去尝试,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感受语言之美;如果再去找能品味英文美感的英语老师来合作,定能出奇效。这类交流活动尤其适合思维活跃、口头表达强的学生参与。
3.知识竞赛会
每学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课外阅读知识竞赛。以班级为单位,每组选派一名知识面广的学生代表小组参加竞赛,其余学生为方正观众和啦啦队。比赛可采用必答、抢答、互答等环节,赛后评出优胜小组和最佳选手。新颖的形式,丰富的内容,生动活泼,不但能让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而且对于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以上是本人对初中生课外阅读指导的几点看法。指导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学生书海中奋臂遨游,鸟儿蓝天里展翅振飞。这正是语文教学所追求的“自主学习”的最高境界!
李华,教师,现居浙江绍兴。
据调查显示,39.9%的学生很需要教师、家长在课外阅读方面给予指导,40.8%的学生比较需要;仅25.4%的老师经常组织有关课外阅读方面的活动,还有44.6%的老师从来不组织,其余的偶尔布置。影响学生课外阅读最大的是“同学或朋友”,仅24.9%的学生是受老师影响的。这些数据足以说明教师对初中生课外阅读指导的严重缺位。
初中生课外阅读如果没有具体明确的教学要求、缺乏有序系统的教师指导,任学生“放羊”,那么即使课外阅读天天喊天天强调,学生也只是大海捞针,茫然无从、六神无主。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简要谈谈初中生课外阅读的四条指导策略。
一.制定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了计划是事情成功的重要保证。教师指导初中生进行课外阅读,第一步就是要让学生制订课外阅读计划。教师从《新课标》或教学目标出发,与课内阅读教学、作文教学要紧密配合,统筹安排,全面兼顾并且根据初中生的实际需要、接受能力、欣赏水平、兴趣爱好和年龄特征等因素指导每位学生制定一份详细具体、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这份计划可以包括阅读目的、阅读范围、阅读数量、阅读时间、阅读地点、阅读方式的选择以及阅读效果的预想等。阅读计划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集体的,一般在每学年开始由师生共同商讨来制订。制订阅读计划,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读书观,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教师在指导初中生制定阅读计划时要注意设定阅读时间和课外阅读量的底线。针对初中生负担过重,如果课外阅读的时间过长、量过大,会成为学生的负担,不利于其健康成长;阅读时间过短、量不足,则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一本书平均以20万字计算,如果平均每天阅读30分钟,那么每月可以阅读1本书,一年可以阅读10本书,初中3年可以阅读30本书。30本书应该是初中生课外阅读量的底线。
二.推荐读物
俄国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初中生年龄偏小,缺乏经验,认识能力较差,阅读能力不高,鉴别能力也低,因此,向初中生推荐读物就成了教师责无旁贷的事。
一般地说,教师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和教学进程,同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阅读能力、阅读目的、思想状况、兴趣爱好和需要来推荐课外读物。
教师可根据课内指导、课外阅读的原则,把语文教材当作一个引子,依靠教材中一篇篇文章这个“点”,给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带出一个“面”,即依靠教材来指导课外阅读。如:学习了《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可推荐学生阅读《羊脂球》;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推荐学生读一读《朝花夕拾》;学习了《荒岛余生》,可引导学生读笛福的作品《鲁滨逊漂流记》;学习了《绿色蝈蝈》,可推荐学生阅读《昆虫记》等等。这样以课内学习推荐课外阅读,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从而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阅读目的进行推荐。对以健康休闲为阅读目的的学生,则推荐他们多读些流行类书籍,如《哈利·波特》;对以培养兴趣为阅读目的的学生,则推荐他们多读些常识类书籍,如《上下五千年》、《百科知识全书》等;对以获取知识或提高素养为阅读目的的学生,教师可推荐他们多阅读经典名著,如《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对于不爱阅读的学生,教师可推荐他们读些励志类读物,如《35岁以前成功的12条黄金法则》、《谁动了我的奶酪》等等。
三.指导方法
由于各种书籍的类型不同,初中生课外阅读的方法也不完全一样。为了促进学生有效阅读,语文教师要教给初中生科学实用的阅读方法,真正使学生爱读会读。
1.快读
快读是课外阅读的基本方法之一。其目的在于扩大视野,丰富见闻。阅读流行类读物,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使用快读法。课外阅读时,教师指导学生初看序文、提要、编辑大意和目录,以了解全文性质、内容和规模,同时指导学生了解全文章节、标题及段落和尾句,学会浏览全文,理解大意的方法。例如阅读《一千零一夜》《花季·雨季》等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2.慢读
慢读是相对于快读来说的,就是要仔细深入地揣摩文章,了解其精微。精读的基本目的在于理解、感悟。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使用慢读法阅读经典读物,教学生从认识文字、理解词句、研讨段落、把握中心等方面着手。根据不同的情况需要,慢读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参读,查阅有关的各种资料,把握内容和形式。例如《红楼梦》可以进行参读。②美读,反复朗诵,有声有色,恰如其分传达感情。例如经典的古诗词就可以进行美读。⑧比读,把有关联的作品拿来反复比较,认真对照。如鲁迅不同时期的作品可以进行比读。④议读,组织学生自由讨论,活跃思想,发展求异思维。如对《西游记》中人物的不同认识可以进行议读。
3.读写结合
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就是指读书要和动笔写字结合起来。读写结合的方式有这样三种:①作摘录,将课外读物中重要的语句、段落,重要的观点、材料、典故、数据、名言赞句、精辟的议论、精彩的片断等原文照录。②写提要,是用学生自己的话概括读物的内容大意。作摘录和提要,既可以帮助记忆,提高阅读效率,又有利于查找,非常适合以培养兴趣为阅读目的的学生使用。③撰写读后感,学生在读了某本书或某篇文章后,尤其是记叙性、抒情性较强以及文学色彩较浓的文本,可以摘记其中优美的词句,就自己确有所感的内容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时间长了,不仅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语文素养也会不断提高。做好读书笔记的关键是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习惯会使人受益终生。
四.组织交流
根据个体与群体互动的指导原则,教师要指导学生每学期进行一到两次的课外阅读集体交流。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相交流阅读内容和心得,对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大有好处。根据学生不同的阅读水平和能力,课外阅读集体交流可分为以下三类。
1.班级读书会
班级读书会是最常用的一种学生集体交流的形式,非常适合阅读能力水平较底的学生。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用一段时间去读一本教师或同学推荐的好书,然后用一个集中的时间由同学和老师以及家长共同对作品进行自由的讨论,其间也可展出一些学生的读后感或其他作品。这类交流能在学习伙伴间形成课外阅读的氛围,让阅读成为像游戏一样的童年生活,是一种美好的境界。
2.专题讨论会
专题讨论会是指教师创造机会引导学生就课外阅读中的某个问题或人物展开讨论的一种交流活动。比如当中央电视台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时候,举办一次班级“读名著、看电视”主题活动,既能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积极性,又助于学生交流阅读的内容、进程和心得,提高阅读效率。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开展“孙悟空和哈利·波特,谁的本领大”这样的专题辩论性的读书交流活动。一次活动带动学生读两部作品是非常高效的。如果有条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双语对照阅读,古汉语、现代汉语、英语,哪一种都可以去尝试,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感受语言之美;如果再去找能品味英文美感的英语老师来合作,定能出奇效。这类交流活动尤其适合思维活跃、口头表达强的学生参与。
3.知识竞赛会
每学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课外阅读知识竞赛。以班级为单位,每组选派一名知识面广的学生代表小组参加竞赛,其余学生为方正观众和啦啦队。比赛可采用必答、抢答、互答等环节,赛后评出优胜小组和最佳选手。新颖的形式,丰富的内容,生动活泼,不但能让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而且对于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以上是本人对初中生课外阅读指导的几点看法。指导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学生书海中奋臂遨游,鸟儿蓝天里展翅振飞。这正是语文教学所追求的“自主学习”的最高境界!
李华,教师,现居浙江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