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教学理论融合实践的策略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3398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学校要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等,鼓励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融合到实践中,加强对社会的了解和沟通,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初中物理学科与人们日常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使学生学以致用,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效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
  一、加强情境导入,重视生活体验
  由于初中生的生活经验不够,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当适当导入合理的情境,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深刻了解物理知识,提高他们对于物理教材内容的理解程度。同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导入情境,可以有效消除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恐惧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逻辑思维,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应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导入情境,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了解生活体验的重要性。
  例如,初中物理教师在讲解“浮力”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如果将一个质量较轻的物体和一个质量较重的物体同时放到水中,哪一种会先沉底?”同学们积极回答后,教师将一个较轻的木块和一个小铁块一同放到水中,结果小铁块沉到水底,而小木块漂浮在水上。这时,有一部分学生会认为小铁块能沉入水中是因为它的密度大。为了改变学生的错误观点,教师做了另外一个实验:将一个废牙膏壳揉成一团,它慢慢沉入水中,不揉成一团则会漂浮在水中,但是牙膏壳的密度却没有发生改变,结果证明沉浮与物体的密度是没有关系的。然后,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物体浮沉的条件,通过这两个实验,物理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他们后期的物理学习。
  二、在课堂教学中加入生活现象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知识和增长见识的重要時期,因此养成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适当插入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物理现象,并正确引导他们将物理知识联系到实际生活中,了解如何使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思维。除此之外,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适当加入一些生活现象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与中高的物理命题方向相符。学生根据教师描述的生活现象能够快速地理解相关物理知识,并且正确区分物理知识和实物之间的区别,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记忆。
  例如,在学习“声音的特性”这一知识点时,音调的特性是一大难点。物理教师可以进行撕纸和撕布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到振动和音调的不同,然后引出“频率”这个概念。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男女声音不同是由于人体发声的频率不同。通过这种方式,有效验证了教材的理论,加深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点的理解。
  三、开展相关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初中物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物理教学中开展相关实验可以有效地论证课堂理论。在开始试验前,学生需要提前预习和了解实验方案,了解实验的目的、流程、基本原理和实验效果。当实验开始时,学生能够更快地融入进去,顺利完成实验,并得出正确的数据和结论。通过实验学生进一步理解了物理知识,并且能够有效将物理知识和实践融合在一起,这完全符合在新课改背景下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精神。
  例如,开展与“牛顿第一定律”相关实验时,学生将小球分别从棉布表面、毛巾表面和玻璃表面上运动,并准确计量小球停止运动的位置。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到最后小球呈现静止的状态?为什么不同的表面小球运动的距离不同?它与阻力有关系吗?”通过实验学生会发现,物体的运动会受到阻力的影响,运动的速度会变慢。如果没有阻力的影响,物体会一直保持原有的速度,并且以原有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学生通过实验可以有效提升自身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国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为了帮助学生更好、更深刻理解物理知识,初中物理教师要将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单位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教育局
其他文献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强劲势头下,区域间信用联动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论文从京津冀信用体系协同发展的瓶颈入手,与长三角区域间的信用协同发展进行比较借鉴,针对京津冀目前存
听神经病(auditory neuropathy,AN)是一种近年来逐渐被人们认识的听觉疾病,临床表现特点是听性脑干反应(ABR)缺失或严重异常,耳声发射(OAE)和/或耳蜗微音电位(CM)正常或轻度异常,语言理解
小学生在写作文时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自己熟悉的人、事、景、物,不拘形式、自由地写出来,以此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小学生是从三年级开始正式接触作文的,这一阶段的作文教学非常重要,既能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写作能力,又能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还能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写作文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充实生活  作文需要素材,素材又来源于生活。现在的学生
写作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的重要指标。写作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技巧、情感的综合运用,是语文课程学习的核心旨归。初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达到了一定的思维水平,处于写作水平再上台阶的关键期。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写作能力,是一项系统工作,是一种多环相连不可偏废的过程。笔者根据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总结出“读”“练”“改”“荐”四步教学法。  一、“读”——开展广泛指导性阅读  “胸无点
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一直都是校园的管理之重,以前的宿舍门禁系统只是观察学生是否进出宿舍,然而并没有确定是否是学生本人。因此,推出这个带人脸识别的宿舍门禁系统,该系统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脸进行识别,在系统的验证之后才可以进出宿舍。当然特殊情况是可以和宿舍管理员进行沟通,然后登记进出宿舍的。该系统大大方便了学校的管理,对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提供了更大的保障。
近年来,天津市不断加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力度,天津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在平台命名、建设标准、建设范围、建设内容等方面按照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一体化建设要求,不断完
通过麦后水、旱直播稻秸秆还田与不还田试验对比,探索麦后水、旱直播稻秸秆还田与不还田之间生长差异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直播与水直播秸秆还田在出苗与齐苗效果上优
小学语文是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学科。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倾向于单篇教学,会对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分割,这种教学方式忽略了每个单元课文的关联性与递进性,没有发挥出单元引言的指导作用,没有充分地利用小学语文教材。针对这种教学现状,笔者简单阐述了以小学语文主题单元为整体的教学设计,以期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一、契合主题,模块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模块是以单元为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