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关键因素在于教师的组织教学。实践证明,核心价值观观照下的专题式教学能突破传统教学的弊端,解决新课改方案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 专题式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09)05-0078-04
如何让学生真正喜爱思想政治理论课、并能从中终身受益?这是当前各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建设的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于专业课教学,其教学方式也应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根本性变革,这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有效路径。当前,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时少、任务重”、兼顾教学的知识性与趣味性的同时突出思想性具有一定难度、教学应以学生为本,应营造活泼高效的教学课堂等现状与目标,不少教师都形成了开展专题式教学的共识。但是,专题式教学必须以核心价值观念为思路主导,教学知识点的传授应聚焦到核心价值观的高度,应用核心价值观观照下的专题式教学方式补充传统的教学方式。
一、用专题式教学方式补充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方式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迥异于专题式教学方式,因此,应该在坚持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和认识其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应用专题式教学方式补充传统教学方式。
1.传统教学方式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传统教学往往偏重知识点的传授。所谓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发展智能和体力,并形成正确世界观和良好品质的过程。”[1]可见,传统教学是一种知识型的教学,它也是一种典型的专业课教学形式。尽管传统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系统性、体系性、连贯性等优点,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是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围绕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目标而设立的,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他们坚信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进行专门的学术思想传授,也并非专业课,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在坚持传统教学方式优秀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其不足之处,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传统教学一般是围绕着知识点而展开的教学。无论是其教学目的、教学理念还是教学设计,大多是为了突出知识点的传授与掌握。一旦面对知识点如此之丰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传统知识型教学的教师很可能会在知识点的“花丛”中迷失方向,觉得这个知识点也应该好好讲一讲,那个知识点也很关键,也应该好好说一说,这样眉毛胡子一把抓,大多数知识点都平均花力气,找材料充实丰富继而展开形象的讲授的做法,一方面累倒了任课教师自己,另一方面也“晕”倒了学生,会令他们在如此之多的知识点的“营养大餐”中茫然而不知所措。故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若仅仅采用传统的知识点联合教学方式,看起来教师煞费了苦心,实际上却是费力不讨好,因为这些知识点都是松散的,只是适应教材体系的机械拼接。第二,因为传统式教学“疲”于知识点的传授,试图做到“面面俱到”,因而很难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不能够进行深度教学。第三,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学目的是讲清讲透知识点,令学生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达到理解甚至背诵的目的。正是围绕这一教学目的,教师组织典型的材料进行教学。但这并非一种前瞻性教学,它不能够适时地抓住最新的时事素材,选取教学知识点,进行专题教学。第四,传统教学并不以学生为本位,它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互动的重要性。因此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堂比较注重灌输,比较严肃,很难“活跃”起来。最后,传统教学方式聚集于知识点的传授,而忽略了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从而忽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核心、灵魂。可见,传统教学方式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试图面面俱到,结果重点不突出,教师为了赶进度往往是点到为止,内容讲得不深不透,更无暇顾及联系实际,[2]应用专题式教学的“精”、“深”、“新”、“活”、“聚”取代传统式教学的“松”、“浅”、“旧”、“呆”、“散”形式。
2.专题式教学方式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专题式教学是以某个或某些知识点为依托,以某个或某些思想教育为圭臬,通过选取某个或某组相关的典型事件,同时配套相关思考问题,从而在教师的讲故事之中、影像教學之中、游戏之中,达到既启迪学生心智、提高学生的思辨力,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他们的人生境界,既有知识性又有思想性,既突出了重难点又加强了授课的形象性、增强了教师的亲合力等多重目的。一般有这样一些专题:游戏式专题、时事性专题、历史故事式专题、热点问题专题、科技专题、科学家的故事专题、哲学家的故事专题、历史人物专题、一般事件式专题、人物比较专题、事件比较专题、中西对照专题、观点对照专题等。专题式教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重要教学方式,这是因为:
第一,专题式教学能解决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问题。比如,按照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方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综合了原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社会主义的内容,是3个学分,却只有54个学时,这样少的学时数与要讲授的丰富内容形成矛盾。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如此丰富的教学内容,而不至于让学生厌烦,这是很有艺术的一件事情。一方面,按照教育部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的所有知识点又必须要讲到,而且还要突出重点难点;另一方面,教育规律又告诉我们,每节课所能传授的知识点是很有限的,如果只顾进度而忽略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不仅不能消化这些知识点,而且还会反感这门课。这就给授课老师提出了尖锐的难题:必须解决好课时少和内容多的矛盾。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老师,我深深觉得这对矛盾解决起来很难,不过,专题式教学是一个较好的解决问题的可能性途径。在一个组织好的专题教学之下,可以涵括尽可能多的知识点,而且可以突出知识点的重点难点。
第二,专题式教学能解决授课的知识性、趣味性的矛盾问题。专题式教学因为能够选取典型的事件贯穿所要讲授的知识点,因而能融合授课的知识性与趣味性的问题。知识性即尊重理论本身,对于理论的把握不能有丝毫的偏差,要做到严谨、严格。趣味性即在知识性的基础上,在教授知识的方式、方法和手段上可以灵活一些,配合一些典型的案例、故事甚至是游戏的方式来使学生更易理解、领会,也更愿意去接受。趣味性绝不意味着肤浅,而是要结合知识点做到“深入浅出”。专题式教学可以在保持授课知识性的同时,也可以通过案例、故事、游戏使授课具有趣味性,使知识性和趣味性两者很好地结合,从而一定程度上解决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矛盾。当然,在具体的结合手段方法上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第三,专题式教学能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专题式教学由于其授课主题十分集中、突出,因而易于学生参与讨论,从而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解决了传统的关于究竟应该以教师为中心还是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的争执。成功的专题式教学必定是围绕着授课的知识点,而选取的要么贴近学生实际,要么紧跟形势,要么能启发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利益的专题研究,也就是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把课程讲到大学生的心里去,使学习这门课成为大学生内在的强烈需求,把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地调动起来,把学习的过程转化为自觉、自主的行动,这样才能做到以学生为本,从而达到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有利于学生的成人成才、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的。
第四,专题式教学能营造活泼高效的课堂氛围。课堂氛围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信息传递、情感交流的状态,它反映了课堂教学情境以及师生、学生之间的关系状态。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教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而学生在课上却昏昏欲睡,不知所以然。成功的专题式教学,能很好地把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到知识,从而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会兴趣盎然,思维活跃,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他们才能感受到学习不再是负担,而是自我表现的愉悦和获取成功的享受。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照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走出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瓶颈的有效路径。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政治思想主流是好的,是健康向上的,不过,还是出现了“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成败关系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成败。据调查,大学生愿意认真听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仅占19.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有高达83.9%的教师觉得被轻视,这极大地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4]如何走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瓶颈?与其被动地让学生接受,不如教师们自觉行动起来,通过有所作为,让学生们真心喜爱并能终身受益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改革教学方法,用专题式教学方法补充传统的教学方法其实也是很多学生自己的呼声。不过,教师的专题式教学方法必须位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统摄之下,因为“如果动摇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个精神支柱,动摇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会导致思想混乱、社会动乱,那将是党、国家和民族的灾难。”[5]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成功除了需要用专题式教学法补充传统的教学方法之外,还必须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导性原则,[6]在授课中融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因为: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照下的专题式教学能更好地彰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深度
长期以来,“深度”一词似乎只跟专业课有关,而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沾边;思想政治理论课似乎只是在进行价值观的灌输,而鲜有知识点的传授——这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受欢迎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一些年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深知此种现状,为此花费了大量心血,围绕知识点去选取一些新奇的学生会觉得“有意思”的材料。然而,这种形式也许能一时“欺骗”大学生,并吸引他们的兴趣,但是教学实践证明这一“招”并不具有持久性,因为较之知识点的深度和新奇度而言,其实今天的大学生们更倾向于接受深度的知识点。因而这也是一些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老教师们更受学生们欢迎的原因——老教师们的讲课往往更注重深度知识点的传授方面。
可见,专题式教学不能过度猎奇、花哨,这样会削弱、影响知识点的传授。而核心价值观观照下的专题式教学则能很好地规避这一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在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组织教学材料,特别是能提升教学的深度和境界,从而更能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点讲透讲活,最终赢得学生们的关注和兴趣。毕竟,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并会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知识,这就对教学提出了必须具有深度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若真地能体现并讲授出深度来,学生们也就能更好地深入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从而从内心容纳喜爱这样的课程。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照下的专题式教学能更好地实现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
在教学实践中,专题式教学如果专题选取不当,可能会偏离甚至背离价值观导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因此,较之知识的传授,思想政治上的引导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着眼点。如今的青年大学生跟以往的大学生有了很大的不同,他们思想活跃,视野开阔,行为处事更有主见,价值认同日趋多样化,这些都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专题式教学是一个好的方法,一方面它能紧跟形势,抓住典型案例,另一方面,它还能更贴近学生群体,但是,如果没有核心价值观念的统摄,专题式教学也有可能会在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迷失方向,从而忽略授课的根本着眼点——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比如针对对照式专题教学——这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式,但是如果过度突出反面教学事例,就会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起误导作用,因此,如果不得不选取反面事例,任课教师需要谨慎并加以积极地引导。当然,为了成功地培养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也必须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自觉地信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照下的专题式教学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并更好地营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一个好的专题往往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会活跃课堂讨论氛围。这也是很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渴望达到的理想的课堂教学场面。应该说,教师引导下的专题式讨论课是最能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水平的。首先,教师需要在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认真地进行课堂教学的科学设计,因为“教有法”。如何较好地引入讲授的知识点、如何突出知识点的重点难点、如何把知识点讲透讲活,这些都是教师的“内功”即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的最好体现。其次,为了营造活泼有趣而又不失思想性的课堂氛围,教师需要具有随机应变和“临危不惧”的本领,因为教也无“定法”。课堂教学的设计是一回事,而课堂教学的具体展开则往往是另外一回事了。为了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往往需要适度地抛砖引玉,启发学生积极地思考相关问题,但是也有可能造成学生们各执一端、唇枪舌战的“天下大乱”局面。此时,教师必须要适时抛出自己的“高见”,引导学生的讨论走向理性,从而从内心真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同时也提升了课堂讨论的深度。总之,教师自身应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同时又坚定地信仰核心价值观念,才能控制好课堂讨论局面,营造出极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照下的专题式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核心价值观观照下的专题式教学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专题选取应慎重
核心价值观观照下的专题式教学应做到慎重选题,应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来选取专题。专题的选取应注重思想性和典型性。其一,专题的选取应注重思想性。所谓思想性,也就是导向性,即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应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引导性。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不同于专业课教学,它是学生价值观形成、塑造乃至重塑的实验基地和训练场所。教师教学专题的选取十分重要,如果教师过多地选取了那些负面偏激的材料,肯定会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不好的甚至负面的影响,因而教学专题应多选取那些积极向上的东西,尽量规避那些负面消极的东西。其二,专题的选取还应注重典型性。所谓典型,也就是专题要经典、有代表性,专题的思想性应集中到一点,不要出现主题芜杂的现象。如果专题的主题太多、也不够典型,知识点也会多,极有可能会重新落入传统授课方式的窠臼,势必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特别是有悖于教育目的的实现。
2.處理好讲授的知识性、趣味性与思想政治性之间的关系
核心价值观观照下的专题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处理好讲授的知识性、趣味性与思想政治性之间的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顾名思义,自然应以思想政治性为其授课之圭臬,所谓“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如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接班人?思想政治理论课可谓任重道远。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根本目的开展教学。其次,教学的思想政治性却不是一具了无生机、全无内容的空壳,思想性要从知识点中生发出来。比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课程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它们固然要以思想性为授课圭臬,但是首当其冲的是,它们还有着内涵丰富的知识内容,而且正是在这些丰富多彩的知识内容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才能得以彰显。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照下的专题式教学必须保证知识性的传授,要让学生懂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内涵,所谓“千教万教,教人求(知识之)真”。再次,要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教学目的,教师还应注重教学方式的选择,应注重教学手段的趣味性。为什么任课教师經常达不到传授的知识性或者思想性之目的?忽略了传授的趣味性可能才是“罪魁祸首”。因而应选取好的典型性的思想性的专题,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趣味性。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定要处理好讲授的知识性、趣味性与思想政治性之间的关系,应以知识点传授为辅、趣味性为手段、思想政治性为圭臬。
3.教学设计应始终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跟其它专业课教学是不同的,其最大不同点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注重专业知识点的传授,而注重价值观的引导、重塑和强化。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较之其它专业课的最大特色。故而教师在进行专题教学时,除了要选取好的专题、处理好讲授的知识性、趣味性与政治思想性之间的关系之外,还应始终突出核心价值观念导向,这是衡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当然,囿于传统教学方式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硬地灌输核心价值观念,必然会导致学生的生厌、反感,但是组织得当的各样专题式教学,可以通过游戏、故事等等教学手段,将核心价值观念的引导作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之目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照下的专题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够通过教师的巧妙专题设计,解决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激活课堂教学氛围,提升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从而能在更大程度上令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李成良,顾美玲编著.大学教学理论与方法[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5:14.
[2]吕占华,刘秀萍,许立新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6):47-51.
[3]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中国教育报,2004-08-23(1).
[4]覃晓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S1):97-98.
[5]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25-126.
[6]江传月.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主导性原则[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S1):140-141.
[责任编辑:张俊华]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 专题式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09)05-0078-04
如何让学生真正喜爱思想政治理论课、并能从中终身受益?这是当前各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建设的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于专业课教学,其教学方式也应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根本性变革,这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有效路径。当前,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时少、任务重”、兼顾教学的知识性与趣味性的同时突出思想性具有一定难度、教学应以学生为本,应营造活泼高效的教学课堂等现状与目标,不少教师都形成了开展专题式教学的共识。但是,专题式教学必须以核心价值观念为思路主导,教学知识点的传授应聚焦到核心价值观的高度,应用核心价值观观照下的专题式教学方式补充传统的教学方式。
一、用专题式教学方式补充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方式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迥异于专题式教学方式,因此,应该在坚持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和认识其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应用专题式教学方式补充传统教学方式。
1.传统教学方式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传统教学往往偏重知识点的传授。所谓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发展智能和体力,并形成正确世界观和良好品质的过程。”[1]可见,传统教学是一种知识型的教学,它也是一种典型的专业课教学形式。尽管传统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系统性、体系性、连贯性等优点,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是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围绕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目标而设立的,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他们坚信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进行专门的学术思想传授,也并非专业课,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在坚持传统教学方式优秀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其不足之处,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传统教学一般是围绕着知识点而展开的教学。无论是其教学目的、教学理念还是教学设计,大多是为了突出知识点的传授与掌握。一旦面对知识点如此之丰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传统知识型教学的教师很可能会在知识点的“花丛”中迷失方向,觉得这个知识点也应该好好讲一讲,那个知识点也很关键,也应该好好说一说,这样眉毛胡子一把抓,大多数知识点都平均花力气,找材料充实丰富继而展开形象的讲授的做法,一方面累倒了任课教师自己,另一方面也“晕”倒了学生,会令他们在如此之多的知识点的“营养大餐”中茫然而不知所措。故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若仅仅采用传统的知识点联合教学方式,看起来教师煞费了苦心,实际上却是费力不讨好,因为这些知识点都是松散的,只是适应教材体系的机械拼接。第二,因为传统式教学“疲”于知识点的传授,试图做到“面面俱到”,因而很难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不能够进行深度教学。第三,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学目的是讲清讲透知识点,令学生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达到理解甚至背诵的目的。正是围绕这一教学目的,教师组织典型的材料进行教学。但这并非一种前瞻性教学,它不能够适时地抓住最新的时事素材,选取教学知识点,进行专题教学。第四,传统教学并不以学生为本位,它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互动的重要性。因此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堂比较注重灌输,比较严肃,很难“活跃”起来。最后,传统教学方式聚集于知识点的传授,而忽略了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从而忽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核心、灵魂。可见,传统教学方式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试图面面俱到,结果重点不突出,教师为了赶进度往往是点到为止,内容讲得不深不透,更无暇顾及联系实际,[2]应用专题式教学的“精”、“深”、“新”、“活”、“聚”取代传统式教学的“松”、“浅”、“旧”、“呆”、“散”形式。
2.专题式教学方式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专题式教学是以某个或某些知识点为依托,以某个或某些思想教育为圭臬,通过选取某个或某组相关的典型事件,同时配套相关思考问题,从而在教师的讲故事之中、影像教學之中、游戏之中,达到既启迪学生心智、提高学生的思辨力,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他们的人生境界,既有知识性又有思想性,既突出了重难点又加强了授课的形象性、增强了教师的亲合力等多重目的。一般有这样一些专题:游戏式专题、时事性专题、历史故事式专题、热点问题专题、科技专题、科学家的故事专题、哲学家的故事专题、历史人物专题、一般事件式专题、人物比较专题、事件比较专题、中西对照专题、观点对照专题等。专题式教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重要教学方式,这是因为:
第一,专题式教学能解决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问题。比如,按照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方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综合了原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社会主义的内容,是3个学分,却只有54个学时,这样少的学时数与要讲授的丰富内容形成矛盾。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如此丰富的教学内容,而不至于让学生厌烦,这是很有艺术的一件事情。一方面,按照教育部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的所有知识点又必须要讲到,而且还要突出重点难点;另一方面,教育规律又告诉我们,每节课所能传授的知识点是很有限的,如果只顾进度而忽略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不仅不能消化这些知识点,而且还会反感这门课。这就给授课老师提出了尖锐的难题:必须解决好课时少和内容多的矛盾。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老师,我深深觉得这对矛盾解决起来很难,不过,专题式教学是一个较好的解决问题的可能性途径。在一个组织好的专题教学之下,可以涵括尽可能多的知识点,而且可以突出知识点的重点难点。
第二,专题式教学能解决授课的知识性、趣味性的矛盾问题。专题式教学因为能够选取典型的事件贯穿所要讲授的知识点,因而能融合授课的知识性与趣味性的问题。知识性即尊重理论本身,对于理论的把握不能有丝毫的偏差,要做到严谨、严格。趣味性即在知识性的基础上,在教授知识的方式、方法和手段上可以灵活一些,配合一些典型的案例、故事甚至是游戏的方式来使学生更易理解、领会,也更愿意去接受。趣味性绝不意味着肤浅,而是要结合知识点做到“深入浅出”。专题式教学可以在保持授课知识性的同时,也可以通过案例、故事、游戏使授课具有趣味性,使知识性和趣味性两者很好地结合,从而一定程度上解决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矛盾。当然,在具体的结合手段方法上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第三,专题式教学能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专题式教学由于其授课主题十分集中、突出,因而易于学生参与讨论,从而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解决了传统的关于究竟应该以教师为中心还是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的争执。成功的专题式教学必定是围绕着授课的知识点,而选取的要么贴近学生实际,要么紧跟形势,要么能启发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利益的专题研究,也就是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把课程讲到大学生的心里去,使学习这门课成为大学生内在的强烈需求,把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地调动起来,把学习的过程转化为自觉、自主的行动,这样才能做到以学生为本,从而达到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有利于学生的成人成才、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的。
第四,专题式教学能营造活泼高效的课堂氛围。课堂氛围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信息传递、情感交流的状态,它反映了课堂教学情境以及师生、学生之间的关系状态。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教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而学生在课上却昏昏欲睡,不知所以然。成功的专题式教学,能很好地把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到知识,从而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会兴趣盎然,思维活跃,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他们才能感受到学习不再是负担,而是自我表现的愉悦和获取成功的享受。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照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走出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瓶颈的有效路径。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政治思想主流是好的,是健康向上的,不过,还是出现了“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成败关系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成败。据调查,大学生愿意认真听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仅占19.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有高达83.9%的教师觉得被轻视,这极大地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4]如何走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瓶颈?与其被动地让学生接受,不如教师们自觉行动起来,通过有所作为,让学生们真心喜爱并能终身受益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改革教学方法,用专题式教学方法补充传统的教学方法其实也是很多学生自己的呼声。不过,教师的专题式教学方法必须位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统摄之下,因为“如果动摇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个精神支柱,动摇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会导致思想混乱、社会动乱,那将是党、国家和民族的灾难。”[5]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成功除了需要用专题式教学法补充传统的教学方法之外,还必须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导性原则,[6]在授课中融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因为: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照下的专题式教学能更好地彰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深度
长期以来,“深度”一词似乎只跟专业课有关,而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沾边;思想政治理论课似乎只是在进行价值观的灌输,而鲜有知识点的传授——这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受欢迎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一些年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深知此种现状,为此花费了大量心血,围绕知识点去选取一些新奇的学生会觉得“有意思”的材料。然而,这种形式也许能一时“欺骗”大学生,并吸引他们的兴趣,但是教学实践证明这一“招”并不具有持久性,因为较之知识点的深度和新奇度而言,其实今天的大学生们更倾向于接受深度的知识点。因而这也是一些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老教师们更受学生们欢迎的原因——老教师们的讲课往往更注重深度知识点的传授方面。
可见,专题式教学不能过度猎奇、花哨,这样会削弱、影响知识点的传授。而核心价值观观照下的专题式教学则能很好地规避这一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在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组织教学材料,特别是能提升教学的深度和境界,从而更能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点讲透讲活,最终赢得学生们的关注和兴趣。毕竟,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并会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知识,这就对教学提出了必须具有深度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若真地能体现并讲授出深度来,学生们也就能更好地深入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从而从内心容纳喜爱这样的课程。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照下的专题式教学能更好地实现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
在教学实践中,专题式教学如果专题选取不当,可能会偏离甚至背离价值观导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因此,较之知识的传授,思想政治上的引导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着眼点。如今的青年大学生跟以往的大学生有了很大的不同,他们思想活跃,视野开阔,行为处事更有主见,价值认同日趋多样化,这些都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专题式教学是一个好的方法,一方面它能紧跟形势,抓住典型案例,另一方面,它还能更贴近学生群体,但是,如果没有核心价值观念的统摄,专题式教学也有可能会在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迷失方向,从而忽略授课的根本着眼点——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比如针对对照式专题教学——这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式,但是如果过度突出反面教学事例,就会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起误导作用,因此,如果不得不选取反面事例,任课教师需要谨慎并加以积极地引导。当然,为了成功地培养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也必须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自觉地信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照下的专题式教学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并更好地营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一个好的专题往往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会活跃课堂讨论氛围。这也是很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渴望达到的理想的课堂教学场面。应该说,教师引导下的专题式讨论课是最能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水平的。首先,教师需要在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认真地进行课堂教学的科学设计,因为“教有法”。如何较好地引入讲授的知识点、如何突出知识点的重点难点、如何把知识点讲透讲活,这些都是教师的“内功”即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的最好体现。其次,为了营造活泼有趣而又不失思想性的课堂氛围,教师需要具有随机应变和“临危不惧”的本领,因为教也无“定法”。课堂教学的设计是一回事,而课堂教学的具体展开则往往是另外一回事了。为了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往往需要适度地抛砖引玉,启发学生积极地思考相关问题,但是也有可能造成学生们各执一端、唇枪舌战的“天下大乱”局面。此时,教师必须要适时抛出自己的“高见”,引导学生的讨论走向理性,从而从内心真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同时也提升了课堂讨论的深度。总之,教师自身应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同时又坚定地信仰核心价值观念,才能控制好课堂讨论局面,营造出极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照下的专题式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核心价值观观照下的专题式教学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专题选取应慎重
核心价值观观照下的专题式教学应做到慎重选题,应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来选取专题。专题的选取应注重思想性和典型性。其一,专题的选取应注重思想性。所谓思想性,也就是导向性,即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应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引导性。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不同于专业课教学,它是学生价值观形成、塑造乃至重塑的实验基地和训练场所。教师教学专题的选取十分重要,如果教师过多地选取了那些负面偏激的材料,肯定会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不好的甚至负面的影响,因而教学专题应多选取那些积极向上的东西,尽量规避那些负面消极的东西。其二,专题的选取还应注重典型性。所谓典型,也就是专题要经典、有代表性,专题的思想性应集中到一点,不要出现主题芜杂的现象。如果专题的主题太多、也不够典型,知识点也会多,极有可能会重新落入传统授课方式的窠臼,势必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特别是有悖于教育目的的实现。
2.處理好讲授的知识性、趣味性与思想政治性之间的关系
核心价值观观照下的专题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处理好讲授的知识性、趣味性与思想政治性之间的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顾名思义,自然应以思想政治性为其授课之圭臬,所谓“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如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接班人?思想政治理论课可谓任重道远。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根本目的开展教学。其次,教学的思想政治性却不是一具了无生机、全无内容的空壳,思想性要从知识点中生发出来。比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课程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它们固然要以思想性为授课圭臬,但是首当其冲的是,它们还有着内涵丰富的知识内容,而且正是在这些丰富多彩的知识内容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才能得以彰显。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照下的专题式教学必须保证知识性的传授,要让学生懂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内涵,所谓“千教万教,教人求(知识之)真”。再次,要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教学目的,教师还应注重教学方式的选择,应注重教学手段的趣味性。为什么任课教师經常达不到传授的知识性或者思想性之目的?忽略了传授的趣味性可能才是“罪魁祸首”。因而应选取好的典型性的思想性的专题,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趣味性。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定要处理好讲授的知识性、趣味性与思想政治性之间的关系,应以知识点传授为辅、趣味性为手段、思想政治性为圭臬。
3.教学设计应始终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跟其它专业课教学是不同的,其最大不同点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注重专业知识点的传授,而注重价值观的引导、重塑和强化。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较之其它专业课的最大特色。故而教师在进行专题教学时,除了要选取好的专题、处理好讲授的知识性、趣味性与政治思想性之间的关系之外,还应始终突出核心价值观念导向,这是衡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当然,囿于传统教学方式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硬地灌输核心价值观念,必然会导致学生的生厌、反感,但是组织得当的各样专题式教学,可以通过游戏、故事等等教学手段,将核心价值观念的引导作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之目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照下的专题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够通过教师的巧妙专题设计,解决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激活课堂教学氛围,提升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从而能在更大程度上令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李成良,顾美玲编著.大学教学理论与方法[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5:14.
[2]吕占华,刘秀萍,许立新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6):47-51.
[3]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中国教育报,2004-08-23(1).
[4]覃晓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S1):97-98.
[5]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25-126.
[6]江传月.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主导性原则[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S1):140-141.
[责任编辑:张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