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讲”最易,“教”则难,“导学”才见真功夫,导学案是教师为进行课堂教学而编写的“导学、导讲、导练、导思”的教学媒体,但不是教师教案的翻版,也不是练习加指导。在实践课堂教学中,导学案的优势作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被教师所认同。
关键词:有效自学;提高课堂效率;精讲释疑;减轻负担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8-0106-02
导学案,它不同于其他教学手段的特点是:学案与导学密切结合,学案指导导学,导学依据学案,重点在“导”,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导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创设高效的课堂。通过一段时间的实施,我感觉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高,教师的课堂水平也有了全面的提升。导学案,成了课堂教学的亮点。
一、以有效自学,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导学案”式教学要求学生根据学案自学,学案问题的来源:
1)教材中的重点、难点;2)用日常检测中发现的知识缺陷与漏洞;3)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4)教师自己最想讲的知识;
5)课堂互动中生成的问题。学生通过学案知道自己应该记住的知识点是什么;教师点拔的知识点是什么;合作探究的问题是什么,下节课上你需要上台展示的是什么,重点准备哪些材料;学生应该通过本节内容着重提高哪方面的能力,等等,都有明确的要求,使学生一目了然。例如:精读课《草原》的第一课时的学案可以这样设计:
1.我能大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我能按以下步骤达到这个目标。)
A、我要读准这些词语:
地毯渲染勾勒吟诗迂回襟飘戴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
B、我想提醒大家注意的字是:
C、我来说说词语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现在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
2.你能说说草原的景物和人都给你什么印象?(用一个四字成语说一说)
3.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1)作者是由()到()的顺序来描写草原景物的?(2)你发现了草原的那些景物?用笔画出来。(3)画出描写最美的景物的句子,说一说美在哪?学生能自主完成的内容,就可以先学习掌握,剩余部分在学
案上作相关的学习记录,留待课堂上交流,这就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学生也始终对照学案,监控自己的学习和随时修整自己的学案,这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使学生受益终身。
二、以“导学案”为抓手,成就课堂精彩
实行“导学案”式教学,能够抓时间,用好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在老师的指导下减少学生分神的机会。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须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題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
导学案中的学习重点是以问题的形式提出的。教师联系课文,为学生准备好问题创设,设置适当的途径使学生进入“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过程中,“导学案”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老师”变“导师”,“学生”变“主人”,由传统的“教师——学生”的单向交流模式变成“师——生”、“生——师”、“生——生”的多向交流模式,形成了信息交流的立体网络,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为学生提供表演的舞台,允许学生异想天开,无论什么问题,都不是把现成的答案捧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这种学习模式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优秀生从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以精讲释疑,落实当堂训练
精讲释疑是学生在自学检测、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精讲释疑,首先内容要精,要有针对性,应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教师设计的问题开展。其次方式要精,要有启发性。要克服满堂灌、满堂问,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三,训练要精,要加强针对性的当堂训练,及时检测学生记忆、理解的程度,既要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校正,做出讲评。
在《金色的鱼钩》这一课的精讲释疑我是这样设计的:
1.品读重点句,从外貌体会中心
(1)“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脸上布满皱纹,两鬓斑白,
显得十分苍老。”
A.四十多岁的老班长为什么会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
特征?
B.抓住表现“苍老”的重点词朗读,读出心中的感动。
(2)“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
(老班长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任务,可自己已经衰弱
到不能支撑的地步。这充分说明他对战友的满腔热爱,对党的高度忠诚。)
2.从语言、行动、神情体会中心(1)学习“硬咽草根鱼骨头”片段A.指名朗读,读后议论:为什么这个段落令人感动?B.感情朗读,注意体会人物的内心。(2)学习“夜里钓鱼摸野菜”片段A.自由朗读,读后议论:为什么这个片段令人感动?B.抓住“翻了多少草皮”、“一棵一棵地摸”等重点词朗读。(3)学习“耐心劝导小梁”片断A.说出内心感受,为什么让你感动?
B.指导朗读
(4)学习“命令战士喝鱼汤”片段
A.学生自由朗读这一片段内容,并观察课文插图,想象小梁和老班长的心理活动。
B.思考:老班长前后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C.指导朗读“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到“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5)学习“奄奄一息让鱼汤”片段A.自由轻声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自己内心的感情。
B.说出内心感受,并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临终前仍念念不己的责任,不忘党的重托,不忘奉献最后一分光和热。)展示三:品味“金色”,升华情感
(1)为什么说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2)深情朗读中心句。讲评时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的难点上,根据练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以导练结合,减轻课业负担
有了“导学案”,学生课前预习起来,会很清晰明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及知识体系。上课时,“导学案”既是教师的教案,也是学生的学案,同时也是学生的课堂笔记和作业本,学生根据自己情况,可以在学案上做相应的记录和各种提醒符号,这样,学生考前复习起来会对所学知识一目了然,理解起来会清晰透彻,学习会更有针对性,大大减少了无效劳动,避免了盲目性。同时,由于疑点、难点都在课堂解决,原来的课下作业在学案导学中基本完成,从而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发展了,教学质量也会得到大面积提高。
借助导学案,目的是打造高效课堂,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浓厚的课堂学习气氛必将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必使学生更加扎实地掌握知识,全面广泛的课堂参与必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学案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最有效的开发,学习效果得到有效保证,是课堂教学的亮点!
关键词:有效自学;提高课堂效率;精讲释疑;减轻负担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8-0106-02
导学案,它不同于其他教学手段的特点是:学案与导学密切结合,学案指导导学,导学依据学案,重点在“导”,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导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创设高效的课堂。通过一段时间的实施,我感觉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高,教师的课堂水平也有了全面的提升。导学案,成了课堂教学的亮点。
一、以有效自学,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导学案”式教学要求学生根据学案自学,学案问题的来源:
1)教材中的重点、难点;2)用日常检测中发现的知识缺陷与漏洞;3)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4)教师自己最想讲的知识;
5)课堂互动中生成的问题。学生通过学案知道自己应该记住的知识点是什么;教师点拔的知识点是什么;合作探究的问题是什么,下节课上你需要上台展示的是什么,重点准备哪些材料;学生应该通过本节内容着重提高哪方面的能力,等等,都有明确的要求,使学生一目了然。例如:精读课《草原》的第一课时的学案可以这样设计:
1.我能大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我能按以下步骤达到这个目标。)
A、我要读准这些词语:
地毯渲染勾勒吟诗迂回襟飘戴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
B、我想提醒大家注意的字是:
C、我来说说词语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现在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
2.你能说说草原的景物和人都给你什么印象?(用一个四字成语说一说)
3.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1)作者是由()到()的顺序来描写草原景物的?(2)你发现了草原的那些景物?用笔画出来。(3)画出描写最美的景物的句子,说一说美在哪?学生能自主完成的内容,就可以先学习掌握,剩余部分在学
案上作相关的学习记录,留待课堂上交流,这就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学生也始终对照学案,监控自己的学习和随时修整自己的学案,这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使学生受益终身。
二、以“导学案”为抓手,成就课堂精彩
实行“导学案”式教学,能够抓时间,用好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在老师的指导下减少学生分神的机会。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须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題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
导学案中的学习重点是以问题的形式提出的。教师联系课文,为学生准备好问题创设,设置适当的途径使学生进入“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过程中,“导学案”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老师”变“导师”,“学生”变“主人”,由传统的“教师——学生”的单向交流模式变成“师——生”、“生——师”、“生——生”的多向交流模式,形成了信息交流的立体网络,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为学生提供表演的舞台,允许学生异想天开,无论什么问题,都不是把现成的答案捧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这种学习模式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优秀生从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以精讲释疑,落实当堂训练
精讲释疑是学生在自学检测、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精讲释疑,首先内容要精,要有针对性,应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教师设计的问题开展。其次方式要精,要有启发性。要克服满堂灌、满堂问,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三,训练要精,要加强针对性的当堂训练,及时检测学生记忆、理解的程度,既要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校正,做出讲评。
在《金色的鱼钩》这一课的精讲释疑我是这样设计的:
1.品读重点句,从外貌体会中心
(1)“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脸上布满皱纹,两鬓斑白,
显得十分苍老。”
A.四十多岁的老班长为什么会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
特征?
B.抓住表现“苍老”的重点词朗读,读出心中的感动。
(2)“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
(老班长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任务,可自己已经衰弱
到不能支撑的地步。这充分说明他对战友的满腔热爱,对党的高度忠诚。)
2.从语言、行动、神情体会中心(1)学习“硬咽草根鱼骨头”片段A.指名朗读,读后议论:为什么这个段落令人感动?B.感情朗读,注意体会人物的内心。(2)学习“夜里钓鱼摸野菜”片段A.自由朗读,读后议论:为什么这个片段令人感动?B.抓住“翻了多少草皮”、“一棵一棵地摸”等重点词朗读。(3)学习“耐心劝导小梁”片断A.说出内心感受,为什么让你感动?
B.指导朗读
(4)学习“命令战士喝鱼汤”片段
A.学生自由朗读这一片段内容,并观察课文插图,想象小梁和老班长的心理活动。
B.思考:老班长前后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C.指导朗读“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到“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5)学习“奄奄一息让鱼汤”片段A.自由轻声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自己内心的感情。
B.说出内心感受,并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临终前仍念念不己的责任,不忘党的重托,不忘奉献最后一分光和热。)展示三:品味“金色”,升华情感
(1)为什么说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2)深情朗读中心句。讲评时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的难点上,根据练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以导练结合,减轻课业负担
有了“导学案”,学生课前预习起来,会很清晰明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及知识体系。上课时,“导学案”既是教师的教案,也是学生的学案,同时也是学生的课堂笔记和作业本,学生根据自己情况,可以在学案上做相应的记录和各种提醒符号,这样,学生考前复习起来会对所学知识一目了然,理解起来会清晰透彻,学习会更有针对性,大大减少了无效劳动,避免了盲目性。同时,由于疑点、难点都在课堂解决,原来的课下作业在学案导学中基本完成,从而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发展了,教学质量也会得到大面积提高。
借助导学案,目的是打造高效课堂,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浓厚的课堂学习气氛必将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必使学生更加扎实地掌握知识,全面广泛的课堂参与必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学案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最有效的开发,学习效果得到有效保证,是课堂教学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