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田学生街的午间食堂

来源 :文苑·经典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lgbdwcn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街的午餐有三大王者——拉面、咖喱、炸鸡,特点是量大管饱、味道够咸,与一般人对日本料理精细、味鲜的印象相去甚远。
  止不住好奇,趁着“武道家”拉面难得出现空位,我钻进店里。店里只有8个吧台席位,平常门口总是有三五成群的学生在排队。进门先跟伙计选面的硬度(软、中、硬)、汤的浓度(淡、中、浓)、猪背油的多少(少、中、多)。我根据自己的口味选了“中、中、少,加半熟蛋(味玉)”,头上裹着白毛巾的伙计朝我笑笑,门外汉的身份被他一眼识破,因为店家的推荐之选就贴在门外的自动售货机上:硬、浓、多!
  除了我,店内都是男学生在闷头吃面,悄然无声,气氛俨如战场。猪骨汤拉面的标配是一碗面、一碗饭,桌上摆着黄瓜酱菜、海苔碎,当下饭菜;三种胡椒、辣椒粉,用来变换口味。这种碳水加碳水的组合让我有点吃不消,但一碗760日元的拉面,卖点就在于饭可以无限量地续盛。
  日本人认为拉面也是菜的一种,唯有米饭才称得上主食。我身边戴眼镜的小伙就着一碗拉面吃下了三碗米饭,拉面配着米饭均匀减少,米饭吃掉两碗半时,面碗里还剩下几近橙色的猪骨浓汤。把米饭倒进汤里,仰头吞下,道一声“多谢招待”,起身而去。而我一碗白饭都没盛,只把面、蛋、叉烧、菠菜、海苔吃完,就灰溜溜地逃出门去,连“少油”的汤,对我来说都太口重了。
  初次挑战拉面就败下阵来,实在令人沮丧。但我无法欺骗自己,肚饿时刻在学校附近徘徊,再也没勇气走进人气鼎盛的拉面店。
  近年拉面作为B级美食风头正劲、花样百出,评选本街区的最佳拉面,也是早稻田校园祭的热门企划。相比之下,咖喱饭是更为朴实平民的存在,校园食堂里,咖喱永远是价格最便宜的果腹之选,咖喱米饭300日元,咖喱猪排也只要450日元。
  早稻田大学附近咖喱饭的名店是“糊涂食堂”——店名“Otoboke(お惚け)”在日语里有“故意装傻”之意。三十余年前毕业的前辈,现在的银行高管回忆起来,午饭多数是在糊涂食堂用咖喱饭填饱的肚子。对我来说,像小山一样的咖喱饭、咖喱猪排盖饭从外观上就显得有些恐怖,日式甜口咖喱味道也多中规中矩,反倒是尼泊尔、印度风味的咖喱配馕更合口味。
  早稻田高田马场一带的亚洲各国移民多。最不缺的就是中华料理,其次是泰国、越南料理,尼泊尔、印度咖喱店在方圆几百米之内有十数家,《孤独的美食家》介绍的缅甸料理也在高田马场。大部分一个人解决午饭的日子,我既不会去吃油重味咸的拉面,也不会去几个人吃才带劲的中华食堂,而是在泰式鸡饭、越南河粉、尼泊尔馕咖喱间无限轮回。
  来到东京,才发觉亚洲料理的美妙。用比我早几年来的前辈的话说,这些亚洲料理经过精巧的“日本化”包装,才变得如此可人。
  服务,毫无疑问是日式的:进门后在店员“多謝光临”的招呼声中,到自助餐券机上买餐券,餐券递给店员、落座,立即送上一片湿巾、一杯冰水。
  菜单的设计,既简单又让人觉得有无穷无尽的搭配,鸡饭总会免费配汤,河粉会附米皮春卷,尼泊尔的咖喱可选鸡、羊、蔬菜或“今日特选”,辣度有“甜、中、辣”三级,主食可选馕或米饭,饮料可选冷、热拉茶或酸奶饮料“lassi”。
  与馕的第一次相遇令人难忘,原来世上在我熟悉的北京烙饼和连锁店披萨之外,竟然有如此集柔软、筋道为一身的饼!吃完后手上的奶香久久不去,满足感令人心旌荡漾。
  炸鸡对我来说是最不能理解的日本料理之一,甚至对于它是否能算“日本料理”,本身就应该画一个大大的问号。毕竟韩剧也曾掀起过一场炸鸡热潮,世界上卖出最多炸鸡的大概是美国企业,如此粗暴单纯的食物,可能不应该归于任何一国的料理体系。
  若不是当日下午两点,胃壁已经咕咕作响,我大概不会跨进“田乃休”。这家店的午间套餐主打炸鸡盖饭,四个等级以相扑力士的级别命名——“大关”(五块炸鸡)、“横纲”(十块)、“亲方”(十五块)、“理事长”(二十块),无论哪个级别,价格一律680日元。自己点的餐一定要吃到一粒不剩,这是不成文的规矩,但点的量少了,毕竟有吃亏之感。于是点餐时的踟蹰成了老板娘与客人攀谈的切入点,我点了“大关”,老板娘向我确认:“真的吗?只有五块哦!”我歪头犹豫了3秒,还是点点头。邻座的一男一女原本分别想点“大关”和“理事长”,在老板娘的劝说下改成了“横纲”和“亲方”——算算总数,其实一样啊。只是一来一去,几桌客人都跟着微笑起来。
  我吃着碗里的大块炸鸡,回味着老板娘方才的待客艺术,目击到了仿佛温情电视剧的情节,写成剧本恐怕都会被说“太造作”的一刻——一个学生模样的客人离席结账,对老板娘说:“我一直吃这里‘亲方’,最近,毕业后的工作已经决定下来了。”
  “是什么工作?”
  “高中教师。”
  “哪里的高中?”
  “在福冈。”
  “啊,那以后不能来这儿吃饭了。”
  “到东京来时,我会过来的。”
  五块炸鸡给我的满足感绝对足够了。我吃完,结账时与老板娘说谢谢款待,下次会再来。大概高热量又不健康的炸鸡饭,于我而言,满足点在于寄托日常生活里擦肩而过的最情深意切的瞬间吧。便宜、简朴又令人满足的东西,才是不会厌倦的属于学生街味道。
其他文献
东珠  达斡尔族女作家阿娜(曾用笔名安正雨),文字坚忍澄澈,像星空一样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读者。一次次的跌倒和爬起,她用伤痛告诉我们:大自然能够为所有的生灵疗伤止痛,能够让所有生灵寻回它迷失的灵魂,能够教给所有的生灵生存的智慧和意义以及价值,并带其走出混沌的空间。  “生命是新鲜的植物”,青春时代我经常会有这样的感慨。一切都崭崭新,比如青豆初发芽暗生情愫地单恋一棵小小草儿;比如要带进棺木的初吻情景
/一/  绍兴大街上载客的三轮车篷,大都写着广告词“书圣故里”,王羲之《兰亭集序》也是好散文,乘酒意一挥而就,顾后且瞻前,惆怅而眷恋。  一千六百年前,王羲之、谢安及其门徒友人凡四十一人雅集兰亭,流觞曲水,抒怀赋诗,辑成《兰亭集》。王羲之乘酒兴作序,一挥而就《兰亭集序》。  我坐一辆三轮车去会稽山下的兰亭。有四十四名演员在扮演王谢及其门徒,着前人衣饰,仿前人姿态,在“之”字形的细微曲水边缘列座、流
一个泛黄的信封,把手写好的信件塞进其中,像是写下最珍视的心事一样郑重在信封上写上收信人的姓名、地址、邮政编码,是很多人多年前的回忆。没有网络通信的时代,收到一封信件的欢欣远非今天看到躺在邮箱里的一封封电子邮件可比。之前,一则“邮政编码将被取消”的新闻备受关注,虽然国家邮政局发表声明称,“取消邮政编码”是部分媒体误读,不过依然唤起了网友对填写邮政编码时代的回忆。  邮政编码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的英国
多少根青草才能长成一根羊毛  多少亩红土才能约等于一张羊皮  多少个春天,多少条河流  才能换取羊肝、羊肺和羊心  迟缓的羊眼、羊角和羊蹄  它们该耗尽多少光阴才能把  滿肚子的羊奶送抵生的反面  在滇东北,在我的故乡昭通  有个疑问我一直无法问:  多少柄小刀才能结束一头羊的性命?  多少头羊才能组合成一个牧羊人?  我知道所有人都会选择终身沉默  因为一个牧羊人和一根草  他们的尺寸相等
对于语言的学习,不仅仅是小时候刚生下来开始学说话的那几年,而应该是一辈子的事。许多成年人也在接受教育,我们在学习什么?学各种技法,各种理念,各种办法,各种技能,说到底,其实是在学习新的语言。  ——张立宪  本栏主持 :权蓉  本期嘉宾:张立宪  以《春晓》这首诗为例,我们来看看这首诗的结构。  春眠不觉晓——我的一个动作  处处闻啼鸟——转移到感官  夜来风雨声——由自己推到窗外,由人及物  花
端午一过,雨季随之来临。北方的雨,宛若闺中女孩浅吟低唱,于不经意间闯入你的视线。她先是淅淅沥沥,“低眉信手续续弹”;再是淋漓尽致,“说尽心中无限事”。  看着窗外细密的雨丝,久违的冲动与欣喜在胸腔间激荡,雨声里,孩子们欢天喜地的喊声在纷纷扬扬的雨丝里此起彼伏。晶莹剔透的雨珠坠地有声,坠落在斑驳的石板路上,坠落在市井间的嬉笑怒骂中,坠落在闺中女孩的情窦初开里。粉面含春的牵牛花瓣间,饱满的雨珠子轻舞翩
周有光先生从1955年到1985年,30年的时间都住在两间清代建筑、年久失修的旧房子里,于是70多岁时仿《陋室铭》之意,写了一篇《新陋室铭》:  山不在高,只要有葱郁的树林;水不在深,只要有洄游的鱼群。  这是陋室,只要我唯物主义地快乐自寻。  房间阴暗,更显得窗子明亮;书桌不平,要怪我伏案太勤。  门槛破烂,偏多不速之客;地板跳舞,欢迎老友来临。  卧室就是厨室,饮食方便;书橱兼作菜橱,菜有书香
本名宋利萍,满族。河北省作协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首届丰子恺散文奖获得者。河北散文名作集一等奖获得者。作品见于《民族文学》《美文》《散文选刊》《诗选刊》《解放军文艺》《青年作家》《读者》《意林》等刊物。数篇散文入选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以及高考优秀课外阅读。出版散文集《绿窗人静》。  ·—— 01  我一屁股坐下去,看也没看。早起跋山涉水至下午太累了,好不容易在菩提树下发现一个木墩。就在屁股
李白的名声,大多来自他第二次去长安的时候,皇帝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此后“置于金銮殿,出入翰林中”。这段非凡的履历,被记载在唐代李阳冰的《草堂集序》。李阳冰是李白的族叔,也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有同时代见证者在,我想李阳冰也不敢太忽悠吧。  李白的天性是喜欢吹牛,或者说,那不叫吹牛而叫狂。吹牛是夸大,至少在李白看来,不是他自己虚张声势,而是他确实身手了得。比如在那篇写给韩朝宗的“
蒙古族,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四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班学员,内蒙古大学首届文学创作高研班学员。曾在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文艺报》《民族文学》《草原》《山东文学》 《羊城晚报》 《作品》 《朔方》《红豆》《都市》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100多万字,有小说集《成桃》出版。曾发表电影剧本《再见,兰亭序》《逃离》,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读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