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以来,川西平原生活着许多被称作“土广东”的特殊人群。历史的迷雾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弥漫与扩散,对于那些古风犹存的村落和被称作“土广东话”的奇特语言,我们缺乏亲密的了解和细致的观察,以至于把他们当作了一个“蛮夷”的民系。其实,这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深厚文化、优秀人物和世界影响的汉族分支,在数十种精美的大百科全书中,他们的名字被郑重地称做——客家人。
入川
成都以东沿龙泉山脉连绵的群山和丘陵,至今生活着大约50万客家人。这些200多年以前就移居成都的人为什么被称做“土广东”?难道他们都是从广东起程入川的吗?事实上,“土广东”这个称谓的源起有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
清朝初年各省移民如潮水般涌入四川盆地以后,出于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权益保障,这些操着各地方言的移民往往按省籍划分居地和利益,他们集资修建自己的会馆,定期联络情感,交流在新环境中的酸甜苦辣。仅就来自同一片天空下的南方客家人来说,广东客家人曾经修建过为数众多的南华宫(广东会馆),江西客家人修建的是江西会馆(又称天元宫、三元宫、江西庙),福建省的客家人则修建天后宫(又称天上宫、天妃宫、天后庙)。这个有趣的现象说明最初的移民集团都是以省籍来划分。而不是以人种或文化来划分的。
但是随着移民们各方面的交流逐渐增加,简单以省籍方式划分的权益或情感纽带开始松散。这时候,文化显示出了它应有的意义。从湖南、湖北(当时合称湖广省)迁徙而来的移民因为人数众多,文化和语言上也有巨大的辐射力,所以自然而然地影响和包容了大部分省份的移民;而广东来的客家人也因人数和文化的优势容纳了其余省份的客家人。这就像一条宽阔的河流吸纳了众多小溪的流水,在劫后重生、万象复苏的成都平原上。“土广东人”文化群体正式形成了。
成都的客家人在地理分布上有个特点,这个在历史上显示出群居习惯的民系大多占据着平原周边的山地丘陵地带,对于那些交通和耕作条件都不甚理想的居地,他们似乎青睐有加,乐于扎下自己顽强的根,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确,客家人内部留传着“住山不住坝”的千年古训。他们的祖先似乎早就厌倦了动乱的时局和金戈铁马的战争,他们乐于居住在有山岭屏蔽的荒凉之地,在日月的缓慢轮转中,在土楼、围屋的遮蔽下,坚守着自己的传统和文化。
恩泽
客家人比别的民系似乎更看重家族这个古老的概念。一般来说,入川的第一代祖先就已经为后人制定好了班辈排行口诀,作为一个仪式或一个见证传诸后代。比如洛带镇巫氏家族是于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由广东长乐县龙潭土角起程入川的,班辈口诀云:“宏象锡作成,育学贤士盈,家兴元德盛,国治大宗荣,继相光华永,多文奕代清,朝廷登俊秀,嗣发正昌明。”这个如诗歌般琅琅上口的班辈排行一直延续下来,像一首歌谣,也像一渠流水。现在巫氏家族中最小的孩子已开始使用“元”字,掐指算来应当是十三世了吧。
客家人重视记载他们的族源和家系,只因这个民系对动荡不安的生活还深怀忧虑,他们认真记下以前走过的每一步脚印,生怕一时疏忽而忘掉了来时的道路。2000年夏季,四川客家研究中心对龙泉东山一带客家村落进行田野调查时,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客家民系中的族谱和家谱保存得异常完好,那些纸页发黄字迹典雅的抄本被珍藏在红漆木箱中,像是一艘停泊在寂静港湾的夜航之船。
传统客家人生活的基本理念是“耕读传家”。对大地的依恋和对文化的颂扬使这群山地居民显得平静而锐利。把他们满身泥土、勤劳耕作的形象跟典雅的书籍形象结合在一起时,总让人感到有一股特别久远的东西在流淌。按照有些研究者的说法,客家人的祖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中原的诗礼簪缨人家。村落中,孩子们总是在树荫下的小木凳上手捧书卷,教师拥有崇高的威望。许多满脸泥土的少年走进高等学府。
土地和书香,这是客家人亘古不变的两个梦想,在烟火连绵的家族和祠堂中,这两个梦想常常以镏金的形式出现在堂屋的木匾上。
血脉
成都的客家人过去有“二次葬”的习俗。所谓二次葬,就是将先人的尸骨埋葬若干年以后,又重新将骨骸拾拣起来葬在一只瓷罐里。这种习俗起源于客家人历史上的几次大迁徙。当中原的战火像乌黑的云层压下来的时候,客家人的祖先不得不打开棺材,拾起先辈的遗骸带在身边,在一片兵荒马乱中逃往遥远的南方。他们在逃难的途中停下来眺望故乡时,目光中充满了无奈和绝望,跟故乡的永诀使他们意识到日后作客他乡的悲凉。还好,先辈的骨骸像一堆干酥的木炭,会温暖和照亮他们日后的旅程。
从成都客家人留下的大量族谱看,他们有的在起程入川时就随身携带着祖先的遗骸,有的是定居成都以后再回到南方取回祖先的遗骨。他们把亲情和血缘看得如此贵重、如此难以割合,就像自己的生命一样。
客家人用土陶罐子养着祖先的尸骨之花,随时准备背井离乡。然而,成都平原周边那不算富庶的丘陵和黄土留住了他们的脚步,他们踏踏实实地安顿下来,开始了家园的重建和土地的开发。由于客家人长时期保持“耕读传家”的传统,因而这个民系涌现了许多优秀人物。就四川全境来说,相继涌现了朱德、郭沫若、彭家珍、刘光第、韩素音、李宗吾等杰出人物。
朱德的祖先原是广东东部韶关县客家人,入川时间大约是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左右,最初在广安县、营山县一带流动经营小本生意,从第三代祖先朱文先开始,落户于仪陇县马鞍场。朱德是朱氏入川始祖的第八代后裔。郭沫若家庭的原籍在福建省汀州府宁化县,他在那篇自述性质的《我的童年》一文写道:“我们的祖先是从福建移来的,原籍是福建汀州府宁化县。听说我们的那位祖先是背着两个麻布上川的。在封建时代弄得不能不背井离乡,当然是赤贫的人。这样赤贫的人流落到他乡,逐渐在那儿发迹起……”
成都的客家人中也出现过十分杰出的人物,那就是出生于洛带镇的著名天文学家刘子华。这个名字在国际天文学界是鼎鼎有名的大科学家。1919年10月,才华横溢的青年刘子华考取成都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与陈毅、李维汉、李富春等30余名中国学生赴法留学。后来以一篇《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一颗新行星的预测》获得巴黎大学博士学位。这篇惊世骇俗的论文告诉人们,太阳系还存在第10大行星,刘子华为它命名“木王星”。40年以后(1981年),美国才通过高倍天文望远镜证实这颗行星的存在,而刘子华仅仅通过中国传统典籍《易经》就推断出这颗行星的必然出现。
入川
成都以东沿龙泉山脉连绵的群山和丘陵,至今生活着大约50万客家人。这些200多年以前就移居成都的人为什么被称做“土广东”?难道他们都是从广东起程入川的吗?事实上,“土广东”这个称谓的源起有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
清朝初年各省移民如潮水般涌入四川盆地以后,出于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权益保障,这些操着各地方言的移民往往按省籍划分居地和利益,他们集资修建自己的会馆,定期联络情感,交流在新环境中的酸甜苦辣。仅就来自同一片天空下的南方客家人来说,广东客家人曾经修建过为数众多的南华宫(广东会馆),江西客家人修建的是江西会馆(又称天元宫、三元宫、江西庙),福建省的客家人则修建天后宫(又称天上宫、天妃宫、天后庙)。这个有趣的现象说明最初的移民集团都是以省籍来划分。而不是以人种或文化来划分的。
但是随着移民们各方面的交流逐渐增加,简单以省籍方式划分的权益或情感纽带开始松散。这时候,文化显示出了它应有的意义。从湖南、湖北(当时合称湖广省)迁徙而来的移民因为人数众多,文化和语言上也有巨大的辐射力,所以自然而然地影响和包容了大部分省份的移民;而广东来的客家人也因人数和文化的优势容纳了其余省份的客家人。这就像一条宽阔的河流吸纳了众多小溪的流水,在劫后重生、万象复苏的成都平原上。“土广东人”文化群体正式形成了。
成都的客家人在地理分布上有个特点,这个在历史上显示出群居习惯的民系大多占据着平原周边的山地丘陵地带,对于那些交通和耕作条件都不甚理想的居地,他们似乎青睐有加,乐于扎下自己顽强的根,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确,客家人内部留传着“住山不住坝”的千年古训。他们的祖先似乎早就厌倦了动乱的时局和金戈铁马的战争,他们乐于居住在有山岭屏蔽的荒凉之地,在日月的缓慢轮转中,在土楼、围屋的遮蔽下,坚守着自己的传统和文化。
恩泽
客家人比别的民系似乎更看重家族这个古老的概念。一般来说,入川的第一代祖先就已经为后人制定好了班辈排行口诀,作为一个仪式或一个见证传诸后代。比如洛带镇巫氏家族是于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由广东长乐县龙潭土角起程入川的,班辈口诀云:“宏象锡作成,育学贤士盈,家兴元德盛,国治大宗荣,继相光华永,多文奕代清,朝廷登俊秀,嗣发正昌明。”这个如诗歌般琅琅上口的班辈排行一直延续下来,像一首歌谣,也像一渠流水。现在巫氏家族中最小的孩子已开始使用“元”字,掐指算来应当是十三世了吧。
客家人重视记载他们的族源和家系,只因这个民系对动荡不安的生活还深怀忧虑,他们认真记下以前走过的每一步脚印,生怕一时疏忽而忘掉了来时的道路。2000年夏季,四川客家研究中心对龙泉东山一带客家村落进行田野调查时,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客家民系中的族谱和家谱保存得异常完好,那些纸页发黄字迹典雅的抄本被珍藏在红漆木箱中,像是一艘停泊在寂静港湾的夜航之船。
传统客家人生活的基本理念是“耕读传家”。对大地的依恋和对文化的颂扬使这群山地居民显得平静而锐利。把他们满身泥土、勤劳耕作的形象跟典雅的书籍形象结合在一起时,总让人感到有一股特别久远的东西在流淌。按照有些研究者的说法,客家人的祖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中原的诗礼簪缨人家。村落中,孩子们总是在树荫下的小木凳上手捧书卷,教师拥有崇高的威望。许多满脸泥土的少年走进高等学府。
土地和书香,这是客家人亘古不变的两个梦想,在烟火连绵的家族和祠堂中,这两个梦想常常以镏金的形式出现在堂屋的木匾上。
血脉
成都的客家人过去有“二次葬”的习俗。所谓二次葬,就是将先人的尸骨埋葬若干年以后,又重新将骨骸拾拣起来葬在一只瓷罐里。这种习俗起源于客家人历史上的几次大迁徙。当中原的战火像乌黑的云层压下来的时候,客家人的祖先不得不打开棺材,拾起先辈的遗骸带在身边,在一片兵荒马乱中逃往遥远的南方。他们在逃难的途中停下来眺望故乡时,目光中充满了无奈和绝望,跟故乡的永诀使他们意识到日后作客他乡的悲凉。还好,先辈的骨骸像一堆干酥的木炭,会温暖和照亮他们日后的旅程。
从成都客家人留下的大量族谱看,他们有的在起程入川时就随身携带着祖先的遗骸,有的是定居成都以后再回到南方取回祖先的遗骨。他们把亲情和血缘看得如此贵重、如此难以割合,就像自己的生命一样。
客家人用土陶罐子养着祖先的尸骨之花,随时准备背井离乡。然而,成都平原周边那不算富庶的丘陵和黄土留住了他们的脚步,他们踏踏实实地安顿下来,开始了家园的重建和土地的开发。由于客家人长时期保持“耕读传家”的传统,因而这个民系涌现了许多优秀人物。就四川全境来说,相继涌现了朱德、郭沫若、彭家珍、刘光第、韩素音、李宗吾等杰出人物。
朱德的祖先原是广东东部韶关县客家人,入川时间大约是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左右,最初在广安县、营山县一带流动经营小本生意,从第三代祖先朱文先开始,落户于仪陇县马鞍场。朱德是朱氏入川始祖的第八代后裔。郭沫若家庭的原籍在福建省汀州府宁化县,他在那篇自述性质的《我的童年》一文写道:“我们的祖先是从福建移来的,原籍是福建汀州府宁化县。听说我们的那位祖先是背着两个麻布上川的。在封建时代弄得不能不背井离乡,当然是赤贫的人。这样赤贫的人流落到他乡,逐渐在那儿发迹起……”
成都的客家人中也出现过十分杰出的人物,那就是出生于洛带镇的著名天文学家刘子华。这个名字在国际天文学界是鼎鼎有名的大科学家。1919年10月,才华横溢的青年刘子华考取成都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与陈毅、李维汉、李富春等30余名中国学生赴法留学。后来以一篇《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一颗新行星的预测》获得巴黎大学博士学位。这篇惊世骇俗的论文告诉人们,太阳系还存在第10大行星,刘子华为它命名“木王星”。40年以后(1981年),美国才通过高倍天文望远镜证实这颗行星的存在,而刘子华仅仅通过中国传统典籍《易经》就推断出这颗行星的必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