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化学学科可以有机地结合化学史料,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在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中,感受化学史料中科学家的人格魅力,激励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下面我以一节课为例,以达“抛砖引玉”之功效。
“他是天使,为人类带来丰收和喜悦,是用空气制造面包的圣人;他是魔鬼,给人类带来灾难、痛苦和死亡。这就是世人对在合成氨工业做出巨大贡献的191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德国化学家哈伯的评价。”随着我的朗诵,我和学生一起拉开了人教版必修1《氨》的学习序幕。同学们充满着好奇与期待,仔细看着多媒体课件上展示的第一段化学史:
1727年,英国化学家哈尔斯用氯化铵与石灰的混合物在以水封闭的曲颈瓶加热,只见水被吸入瓶中而不见气体放出;
1774年,化学家普利斯特里重做此实验,但采用汞代替水来密封曲颈瓶,制得了氨气。
学生若有所思,恍然大悟:“加热氯化铵与石灰的混合物可以制得氨气。”“哈尔斯与成功失之交臂只是一步之遥啊!”“普利斯特里用汞代替水来密封曲颈瓶,看来氨气不溶于汞而溶于水。”“普利斯特里很有主见,坚持使他成功了!”根据他们的回答,我和同学们一起设计了氨气的实验室制法装置图,用加热氯化铵与碱石灰的方法制取并检验了氨气,动手做了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顺利完成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氨气溶于水的性质及氨气与酸反应的性质学习。课堂气氛活跃又不失认真,紧张而不失有序,有科学家严谨的治学态度做榜样,同学们也谨防“与成功失之交臂”,以积极的眼光和行动对待学习,逐渐克服粗心大意、学习消极等不良心理品质。随即,多媒体课件上展示了第二段化学史:
19世纪,农业对氮肥的需求量迅速增长。科学界提出“利用空气中的氮和氢为原料合成氨”课题。1900年,法国科学家勒夏特列首次研究利用氮和氢制造氨气,但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生了爆炸,他没查清原因而放弃了实验。德国化学家能斯特研究此反应,由于计算时用了一个错误的数据而终止实验。在合成氨的研究中,哈伯和他的学生们历尽重重困难,但仍坚持不懈,终于与一个公司在1913年建立了大规模的合成氨的生产工厂。
同学们兴趣盎然,纷纷议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科学无捷径,勤奋和智慧才是成功的源泉。”“做任何事都会遇到很多困难,一定要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同学们明白了,在挫折中应该感悟挫折,了解困难,战胜困难,这样做还会克服盲从、畏缩等不良心理品质。同时,同学们很快掌握了氨气的工业制法。同学们的好奇心继续高涨,阅读了多媒体课件展示的第三段史料:
一些科学家认为,假如没有合成氨厂的建立,德国没有足够的军火储备,也就没有死伤无数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也就没有了军事史上第一次使用毒剂的化学战的开始(哈伯担任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施行毒气战的科学负责人)。鉴于这些,这些科学家反对授予哈伯诺贝尔奖。哈伯也为此愧疚,他精心打造了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培养了很多科研人才,努力改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不光彩角色。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犹太人哈伯也深受其害,客死他乡。
同学们被哈伯的故事深深打动。他们深刻认识到“人无完人,要有知错就改的勇气。”“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在于他们的无私奉献,承载人类文明的传播,培养精英人才为己任。”“哈伯的力量之所以强大源自于他的团队,小溪只能泛起细碎的浪花,百川纳海才会惊涛骇浪,团队合作精神很重要。”最后,这节课在多媒体制作的配乐诗朗诵《哈伯之歌》的过程中拉上帷幕。
读史明智,也可明志。同学们沉浸在哈伯的故事中,学习了氨气工业制法、实验室制法、氨气的检验、氨气的性质,同时深刻地感受到哈伯等科学家的人格魅力,以他们为榜样,完善自己的做人、做事态度,建立起学习认真努力、做人独立果断、遇事坚持不懈、知错勇于改正,提高自己与人相处的能力,注重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总之,做一个“在生活中多持有一种积极、开放、现实、辩证、通达的人生态度”的心理健康的高中生。
一节好课,学生和教师双方都是很享受,但更要求教师针对它进行反思。首先,要“量体裁衣”。针对课程内容找合适的素材,而且要找准素材的切入点,针对合适的素材,教师应认真分析加工,将其与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学生情感的体验、审美的陶冶融合为一个“有机体”,而不能游离其外。其次,要“高效进行”。化学史素材的使用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但上课时间有限,可借助于多媒体技术,通过画面、文字、音乐调动学生的感官,还可让学生课前按要求查询资料,准备工作充分,上课内容方可大容量、高效性进行。
作者单位 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
(责任编辑 刘 颖)
“他是天使,为人类带来丰收和喜悦,是用空气制造面包的圣人;他是魔鬼,给人类带来灾难、痛苦和死亡。这就是世人对在合成氨工业做出巨大贡献的191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德国化学家哈伯的评价。”随着我的朗诵,我和学生一起拉开了人教版必修1《氨》的学习序幕。同学们充满着好奇与期待,仔细看着多媒体课件上展示的第一段化学史:
1727年,英国化学家哈尔斯用氯化铵与石灰的混合物在以水封闭的曲颈瓶加热,只见水被吸入瓶中而不见气体放出;
1774年,化学家普利斯特里重做此实验,但采用汞代替水来密封曲颈瓶,制得了氨气。
学生若有所思,恍然大悟:“加热氯化铵与石灰的混合物可以制得氨气。”“哈尔斯与成功失之交臂只是一步之遥啊!”“普利斯特里用汞代替水来密封曲颈瓶,看来氨气不溶于汞而溶于水。”“普利斯特里很有主见,坚持使他成功了!”根据他们的回答,我和同学们一起设计了氨气的实验室制法装置图,用加热氯化铵与碱石灰的方法制取并检验了氨气,动手做了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顺利完成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氨气溶于水的性质及氨气与酸反应的性质学习。课堂气氛活跃又不失认真,紧张而不失有序,有科学家严谨的治学态度做榜样,同学们也谨防“与成功失之交臂”,以积极的眼光和行动对待学习,逐渐克服粗心大意、学习消极等不良心理品质。随即,多媒体课件上展示了第二段化学史:
19世纪,农业对氮肥的需求量迅速增长。科学界提出“利用空气中的氮和氢为原料合成氨”课题。1900年,法国科学家勒夏特列首次研究利用氮和氢制造氨气,但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生了爆炸,他没查清原因而放弃了实验。德国化学家能斯特研究此反应,由于计算时用了一个错误的数据而终止实验。在合成氨的研究中,哈伯和他的学生们历尽重重困难,但仍坚持不懈,终于与一个公司在1913年建立了大规模的合成氨的生产工厂。
同学们兴趣盎然,纷纷议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科学无捷径,勤奋和智慧才是成功的源泉。”“做任何事都会遇到很多困难,一定要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同学们明白了,在挫折中应该感悟挫折,了解困难,战胜困难,这样做还会克服盲从、畏缩等不良心理品质。同时,同学们很快掌握了氨气的工业制法。同学们的好奇心继续高涨,阅读了多媒体课件展示的第三段史料:
一些科学家认为,假如没有合成氨厂的建立,德国没有足够的军火储备,也就没有死伤无数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也就没有了军事史上第一次使用毒剂的化学战的开始(哈伯担任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施行毒气战的科学负责人)。鉴于这些,这些科学家反对授予哈伯诺贝尔奖。哈伯也为此愧疚,他精心打造了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培养了很多科研人才,努力改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不光彩角色。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犹太人哈伯也深受其害,客死他乡。
同学们被哈伯的故事深深打动。他们深刻认识到“人无完人,要有知错就改的勇气。”“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在于他们的无私奉献,承载人类文明的传播,培养精英人才为己任。”“哈伯的力量之所以强大源自于他的团队,小溪只能泛起细碎的浪花,百川纳海才会惊涛骇浪,团队合作精神很重要。”最后,这节课在多媒体制作的配乐诗朗诵《哈伯之歌》的过程中拉上帷幕。
读史明智,也可明志。同学们沉浸在哈伯的故事中,学习了氨气工业制法、实验室制法、氨气的检验、氨气的性质,同时深刻地感受到哈伯等科学家的人格魅力,以他们为榜样,完善自己的做人、做事态度,建立起学习认真努力、做人独立果断、遇事坚持不懈、知错勇于改正,提高自己与人相处的能力,注重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总之,做一个“在生活中多持有一种积极、开放、现实、辩证、通达的人生态度”的心理健康的高中生。
一节好课,学生和教师双方都是很享受,但更要求教师针对它进行反思。首先,要“量体裁衣”。针对课程内容找合适的素材,而且要找准素材的切入点,针对合适的素材,教师应认真分析加工,将其与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学生情感的体验、审美的陶冶融合为一个“有机体”,而不能游离其外。其次,要“高效进行”。化学史素材的使用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但上课时间有限,可借助于多媒体技术,通过画面、文字、音乐调动学生的感官,还可让学生课前按要求查询资料,准备工作充分,上课内容方可大容量、高效性进行。
作者单位 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
(责任编辑 刘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