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晋宋交替的社会中,陶渊明的“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的个性与“真风告逝,大伪斯兴”的社会风气格格不入,从而注定他的仕宦生活会让他感到无比的压抑、苦闷与无奈。
关键词:仕途;性格;矛盾;苦痛
作者简介:辛欣(1977.1-),女,辽宁阜新人,硕士研究生,辽宁理工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5-0-01
追踪陶渊明的仕宦生涯, 他从29岁任江州祭酒到41岁毅然决然地辞去彭泽令,前后共十三年,而在这十三年中,实际为官的时间加起来不过四五年。其间诗人五仕五隐,起伏变化,反映出了诗人内心激烈的矛盾冲突和深沉的苦闷。
一、坎坷的仕途历程
孝武帝太元五年,29岁的陶渊明踏上了他人生的第一次仕途,做了江洲祭酒。初次从政,陶渊明便感受到了压力,初尝了官场上尔虞我诈,媚上欺下等种种行为的黑暗。尽管怀有远大的理想和满腹的才华,尽管内心渴望政治,渴望功名,但他不想通过阿谀奉承的方式和机巧奸诈的行为来赢得信任和权利,不会与之同流合污,这有违他的心意。“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 所以他带着对自己首次从政遭受的打击与不解、失落和心痛不得不辞归回田。
隆安三年,陶渊明入仕桓玄。如果说第一次的政治失意之后他还有一些政治幻想的话,那么这个幻想就是寄托于高层统治者身上。然而现实却不然,此时的东晋统治集团内部是愈加的分裂和混乱,高层贵族之间互相倾轧、权利和利益斗争此起彼伏。这在深受儒家正统教育的陶渊明看来是如此的不成体统,不可救药,他寄予幻想的希望再度破灭。
晋安帝元兴三年,陶渊明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这对于已有两次出仕经历的他来说,对于官场的黑暗与污浊,心里还是有些担忧的。从而在赴职之初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热情,只是说暂时的离开。“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 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事实如此,刘裕的政治野心以及种种行为让他又一次感到政治的不可为。随后陶渊明又做了刘敬宣的参军。但不久由于刘敬宣的“自表解职”而挂冠归隐了。
二、“有志不获骋”中的诸多苦闷
作为一位诗人,陶渊明又具备诗人的特质和品行。诚如叶嘉莹在《迦陵论诗丛稿 》中说:“一个真正的诗人,其所思、所感必有常人所不能尽得者,而诗人的理想又极高远,一方面既对彼高远之理想境界怀有热切追求之渴望,一方面又对此丑陋罪恶而且无常之现实怀有空虚不满之悲哀,而此渴望与悲哀更不复为一般常人所理解,所以真正的诗人,都有一种极深的寂寞感”。[1]陶渊明从少年时代的“猛志逸四海”,到中年时代的“有志不获骋”,再到老年时代的“猛志故常在”,“大济苍生”的理想和建功立业的愿望贯穿始终。所以说他虽因仕途受挫而归田,但他于世事无法忘怀 ,那“大济于苍生” 的理想却时常缠绕于心,所以内心充满长期以来理想抱负不得实现的感慨。
三、个性与人生道路抉择的矛盾
陶渊明的个性特征,正如孙静先生所说:“综观陶渊明的家世,他的曾祖父(指陶侃)、祖父更多地给了他事功与仁民爱物的哺育;而外祖父(指孟嘉)、父亲则更多地给了他追逐自然、淡泊功名的影响。”[2]可以说,家族的勋业使陶渊明有着“猛志逸四海” 的一面,即“大济苍生”的政治理想。而那种“直方二台、惠和千里”,“寄迹风云,冥兹愠喜”的家族风范,还使得他有着“悠然见南山”的一面,即 “不为五斗米折腰”直率任放的特性品格。然而,正是有着这样特性品质的他却选择了世俗的官场,造成了他政治理想与个性气质的矛盾与冲突。他那“性刚才拙,与物多忤”的性格与媚上欺下、机心巧诈的统治阶层格格不入;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然之性与世俗的官场针锋对峙。他的气质个性使他不溶于那个“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的社会,不堪于市朝的浮竞喧嚣和官场的倾轧。礼教森严的官场在本质上更是违背自然之道,因此当需要他卑躬屈节拜迎上司时,他感到屈辱和痛苦,使得陶渊明无法适应。
四、生活中的困苦
陶渊明的一生可以说是贫困潦倒、艰辛苦涩的一生。他在归田之后,不得不亲自参加劳动,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而归田躬耕也并非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天国,农村有劳作的辛苦、有粮食不丰的担忧、有贫穷、有饥饿。他在晚年所作的《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诗中具体、生动、真切地历叙了自己生活困窘的境况和不无矛盾的心情。
“结发念善事,僶俛六九年。
弱冠逢世阻,始室丧其偏。
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
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
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
诗中饱含着深沉的人生感慨:叙述了他少年时遭受世道险阻,成年時又丧妻,后来又遭到旱灾、虫灾等自然灾害的不断袭击。天灾人祸接踵而至,使他过着贫困痛苦的生活。
在那个特定的历史年代,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对于陶渊明来说,在现实领域与精神领域,他有仕与隐的矛盾,有个性与价值的冲突;他承受着理想受阻的隐痛,承受物质生活的困苦,因此可以说陶渊明的一生,是经历过苦痛后的化茧成蝶。
参考文献:
[1]叶嘉莹.迦陵论词丛稿[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138.
[2]孙静.陶渊明的心灵世界与艺术田地[M].大象出版社,1997,14.
关键词:仕途;性格;矛盾;苦痛
作者简介:辛欣(1977.1-),女,辽宁阜新人,硕士研究生,辽宁理工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5-0-01
追踪陶渊明的仕宦生涯, 他从29岁任江州祭酒到41岁毅然决然地辞去彭泽令,前后共十三年,而在这十三年中,实际为官的时间加起来不过四五年。其间诗人五仕五隐,起伏变化,反映出了诗人内心激烈的矛盾冲突和深沉的苦闷。
一、坎坷的仕途历程
孝武帝太元五年,29岁的陶渊明踏上了他人生的第一次仕途,做了江洲祭酒。初次从政,陶渊明便感受到了压力,初尝了官场上尔虞我诈,媚上欺下等种种行为的黑暗。尽管怀有远大的理想和满腹的才华,尽管内心渴望政治,渴望功名,但他不想通过阿谀奉承的方式和机巧奸诈的行为来赢得信任和权利,不会与之同流合污,这有违他的心意。“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 所以他带着对自己首次从政遭受的打击与不解、失落和心痛不得不辞归回田。
隆安三年,陶渊明入仕桓玄。如果说第一次的政治失意之后他还有一些政治幻想的话,那么这个幻想就是寄托于高层统治者身上。然而现实却不然,此时的东晋统治集团内部是愈加的分裂和混乱,高层贵族之间互相倾轧、权利和利益斗争此起彼伏。这在深受儒家正统教育的陶渊明看来是如此的不成体统,不可救药,他寄予幻想的希望再度破灭。
晋安帝元兴三年,陶渊明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这对于已有两次出仕经历的他来说,对于官场的黑暗与污浊,心里还是有些担忧的。从而在赴职之初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热情,只是说暂时的离开。“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 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事实如此,刘裕的政治野心以及种种行为让他又一次感到政治的不可为。随后陶渊明又做了刘敬宣的参军。但不久由于刘敬宣的“自表解职”而挂冠归隐了。
二、“有志不获骋”中的诸多苦闷
作为一位诗人,陶渊明又具备诗人的特质和品行。诚如叶嘉莹在《迦陵论诗丛稿 》中说:“一个真正的诗人,其所思、所感必有常人所不能尽得者,而诗人的理想又极高远,一方面既对彼高远之理想境界怀有热切追求之渴望,一方面又对此丑陋罪恶而且无常之现实怀有空虚不满之悲哀,而此渴望与悲哀更不复为一般常人所理解,所以真正的诗人,都有一种极深的寂寞感”。[1]陶渊明从少年时代的“猛志逸四海”,到中年时代的“有志不获骋”,再到老年时代的“猛志故常在”,“大济苍生”的理想和建功立业的愿望贯穿始终。所以说他虽因仕途受挫而归田,但他于世事无法忘怀 ,那“大济于苍生” 的理想却时常缠绕于心,所以内心充满长期以来理想抱负不得实现的感慨。
三、个性与人生道路抉择的矛盾
陶渊明的个性特征,正如孙静先生所说:“综观陶渊明的家世,他的曾祖父(指陶侃)、祖父更多地给了他事功与仁民爱物的哺育;而外祖父(指孟嘉)、父亲则更多地给了他追逐自然、淡泊功名的影响。”[2]可以说,家族的勋业使陶渊明有着“猛志逸四海” 的一面,即“大济苍生”的政治理想。而那种“直方二台、惠和千里”,“寄迹风云,冥兹愠喜”的家族风范,还使得他有着“悠然见南山”的一面,即 “不为五斗米折腰”直率任放的特性品格。然而,正是有着这样特性品质的他却选择了世俗的官场,造成了他政治理想与个性气质的矛盾与冲突。他那“性刚才拙,与物多忤”的性格与媚上欺下、机心巧诈的统治阶层格格不入;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然之性与世俗的官场针锋对峙。他的气质个性使他不溶于那个“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的社会,不堪于市朝的浮竞喧嚣和官场的倾轧。礼教森严的官场在本质上更是违背自然之道,因此当需要他卑躬屈节拜迎上司时,他感到屈辱和痛苦,使得陶渊明无法适应。
四、生活中的困苦
陶渊明的一生可以说是贫困潦倒、艰辛苦涩的一生。他在归田之后,不得不亲自参加劳动,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而归田躬耕也并非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天国,农村有劳作的辛苦、有粮食不丰的担忧、有贫穷、有饥饿。他在晚年所作的《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诗中具体、生动、真切地历叙了自己生活困窘的境况和不无矛盾的心情。
“结发念善事,僶俛六九年。
弱冠逢世阻,始室丧其偏。
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
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
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
诗中饱含着深沉的人生感慨:叙述了他少年时遭受世道险阻,成年時又丧妻,后来又遭到旱灾、虫灾等自然灾害的不断袭击。天灾人祸接踵而至,使他过着贫困痛苦的生活。
在那个特定的历史年代,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对于陶渊明来说,在现实领域与精神领域,他有仕与隐的矛盾,有个性与价值的冲突;他承受着理想受阻的隐痛,承受物质生活的困苦,因此可以说陶渊明的一生,是经历过苦痛后的化茧成蝶。
参考文献:
[1]叶嘉莹.迦陵论词丛稿[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138.
[2]孙静.陶渊明的心灵世界与艺术田地[M].大象出版社,199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