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从试卷基本信息、内容结构、考查载体等角度对比了八个省份高三适应性测试物理试题,并从八份试卷的规律和特点中得出一些对今后教学以及命题的启示.
【机 构】
: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江苏 210003;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江苏21004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试卷基本信息、内容结构、考查载体等角度对比了八个省份高三适应性测试物理试题,并从八份试卷的规律和特点中得出一些对今后教学以及命题的启示.
其他文献
一题多变是习题教学中学生全方位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以2014年全国卷I第20题为题源,针对转盘上运动物体的临界问题,通过对物理情景和条件的拓展,以“一题多变”的形式对此类模型的常规考点进行了归类解析.
变压器问题的常规思路是寻找原线圈和副线圈电压电流的关系,再结合变压器的规律综合求解.这种方法效率低下,学生较难在短时间内准确算出答案.利用“等效负载法”与“等效电源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具有很强的优越性.
与电容器相关的动态分析问题比较综合,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本文从一道电容器通过磁场中的双杆放电考题人手,由定性到定量,由简单到复杂,有方法、有步骤地详细分析了电容器通过磁场中的双杆放电问题,给出了复杂运算过程中的关键步骤,用GeoGebra画出了各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不少教师对于课堂例题的讲解停留在“就题讲题”层面,许多具有深度逻辑关联、丰富情境内涵的习题,往往没有充分挖掘其内在价值就匆匆讲解而过,造成了例题资源的浪费.作为教师,若能全方位重新审视这些习题,并对其从逻辑分析、构造应用、本质机理等多维度进行“寻根究底”的分析,让学生在深入地思维激辩中闪现出智慧的火花,真正享受物理课堂的无穷魅力.
对一个有关“切点”速度问题及其不匹配的解答进行探讨和修正,利用多种方法对有关相互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过程中接触点的速度以及接触点处某个物体上固定点的速度问题进行巧妙解答.
从实际出发,针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引导学生基于已有知识,同伴间相互讨论、商量、尝试、协作,面对一个个“怎么办”,共同寻找解决办法,经历仪器的创造过程,从知识到思维;从模仿到能力;从单干到协作.一步一步,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勇于尝试,不惧失败,培养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能迎难而上的学习者.
基于CiteSpace软件的词频统计功能及内容分析法,对2010-2019年国内外物理教育研究从热点领域及研究方法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发现国内物理研究侧重于“怎么教”,国际相关研究侧重于“怎么学”;国内物理教育研究方法以理论思辨研究为主,实证研究较为缺乏,国际相关研究量化研究是主流,质性研究、理论思辨均有涉及,且有偏向混合研究的趋势.
对江苏省2021年4月中旬举行的高三物理联考试卷中的一道“磁约束”试题进行了剖析,在对试题背景、关键词、解答过程等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拓展延伸,简要介绍了托卡马克、磁镜及仿星器等三种磁约束装置.
关于“连续性流体碰撞问题”是近几年各类考试的热门命题和考查点,这类问题一般会基于一定的实际情景,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模型建构,进而运用动量和能量关系进行问题解决.笔者在带领学生进行高考复习时,善于将类似问题和模型进行类比整合,对模型和问题进行细细研磨和思考,本文就两道经典的习题进行讨论,希望让学生体会到连续性流体碰撞问题的解题策略.
本文对2021年广东省高考物理卷第14题的情境与模型进行了溯源,分析了试题特点,并对教学和备考提出了反思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