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定教学目标的统领下,语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两者何为主导,是我们一线教师应当思考和把握的问题。尽管大家都公认是教学内容更重要,但具体到操作层面,问题还是不少。恰逢市里组织了一次“中小学教学衔接研讨会”,初中教师与小学教师同课异构,执教《匆匆》一文,能对进一步澄清这一问题有所启示。因此特选取其中的教学片段进行分析。
一、 文本解读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文章可谓字字珠玑,每一字、每一句都值得品味,吟诵。如文章第1自然段主要写“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先开篇写:“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寥寥数笔,给读者勾画了一个淡淡的画面,引发了淡淡的愁思。作者不在于描绘春景的实感,而在于把读者带入画面,引发情绪,在于作形象的暗示:这画面里出现的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更在于用自然现象的荣枯更替,反衬时间的“一去不复返”。由此,作者以一连串的疑问“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透出对时间“一去不复返” 的怅然若失的情绪。
二、 教学片段
同课异构的目的在于使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产生有益的“互补共振”效应,促进不同教学风格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研究,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此次活动中,两位教师对同样教材的不同处理,集中体现在切入点的不同上。
【小学教师教学《匆匆》第一自然段】
总的来说是由情感切入,朗读中感悟,由感悟而美读。
1. 师:请大家自由读这一自然段,你感悟到了什么?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
2. 交流讨论。
之一:大自然的景象更替轮回与时间一去不复返进行对比,更突出时间的流逝不可逆转,更能体现作者的无奈、惋惜之情。
多种形式感情朗读。(师生合作朗读。集体读)注意抓“但是”读出前后的对比。
之二:一连串惶惶然的追问体现了作者对时间一去不复返的无奈和着急。
感情朗读,读出追问的语气。
3. 配乐朗读。
【初中教师教学《匆匆》第一自然段】
主要是由写法切入,在比较中感悟,由感悟而美读。
1. 比较写法。
师:老师读了第一段之后,把这一段概括了一下,我觉得我写的比朱自清写的更简洁、明了,大家来评评看。
出示:我们的日子是一去不复返的。引导学生把这句话与原文进行比较。
(1) 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明确:朱自清先写燕子、杨柳、桃花去了可以再来,与时间的一去不复返形成强烈的对比,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体现了作者对时间一去不复返的无奈、惋惜。并且这个对比强烈地体现在“但是”一词上,所以在朗读的时候要读出转折、对比的语气来。
(2) 要是只写其中的一种会怎样?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明确:原文形成排比,使句子更整齐,便于抒情;形成音律美,读起来更有味道。
2. 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名读,比较读,配乐读)要求读出对比、排比的语气。
三、 反思
1. 教学内容相同。从两位教师的教学来看,都体现了相近的教学定位:对于这样优美的散文,教学中重在朗读,重在积累。因此,对这一段教学内容的确定,他们都抓了以下三个方面:(1)体会作者对“时间一去不复返”的无奈、惋惜、着急的感情。(2)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积累语言。(3)领会文章写作方法“排比、对比、追问”的妙处。
2. 教学方法有差异。虽然教学内容相同,学生程度相同(本次中小学衔接,上课的学生都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但教学切入点不同。初中教师由“写法”切入,是理性的赏析;小学教师由“情感”切入,是感性的品读。初中教师认为,这段文字意思的理解,对小学六年级学生来说不难,重点应放在对语言适度的品味和大量的朗读积累上。因此,通过改写后的内容与原文作比较,在比较中明确,作者用对比、排比、追问表达了内心的无奈、惋惜、着急。小学教师认为,对于这样一篇优美的散文,应该从情感入手,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文字,让学生在读中体悟作者对时间一去不复返的无奈、惋惜、着急;同时体会对比、排比、追问的好处。在得其语言意味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美读。
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孰轻孰重?这两个教学片段说明:教学内容的确定更重要。虽然切入点不同,教学方法有不同,但从教学效果来看,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究其原因,是因为两位教师都对教材进行了准确的解读,并且根据年段目标、文章特点及学生基础比较准确地确定了教学内容。因此,语文教学中,应首先明确教学内容、目标。至于方法,可以根据学生的已有水平、学习特点以及教师自身的风格作选择。
(浙江省临海市教研室 317000)
一、 文本解读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文章可谓字字珠玑,每一字、每一句都值得品味,吟诵。如文章第1自然段主要写“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先开篇写:“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寥寥数笔,给读者勾画了一个淡淡的画面,引发了淡淡的愁思。作者不在于描绘春景的实感,而在于把读者带入画面,引发情绪,在于作形象的暗示:这画面里出现的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更在于用自然现象的荣枯更替,反衬时间的“一去不复返”。由此,作者以一连串的疑问“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透出对时间“一去不复返” 的怅然若失的情绪。
二、 教学片段
同课异构的目的在于使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产生有益的“互补共振”效应,促进不同教学风格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研究,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此次活动中,两位教师对同样教材的不同处理,集中体现在切入点的不同上。
【小学教师教学《匆匆》第一自然段】
总的来说是由情感切入,朗读中感悟,由感悟而美读。
1. 师:请大家自由读这一自然段,你感悟到了什么?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
2. 交流讨论。
之一:大自然的景象更替轮回与时间一去不复返进行对比,更突出时间的流逝不可逆转,更能体现作者的无奈、惋惜之情。
多种形式感情朗读。(师生合作朗读。集体读)注意抓“但是”读出前后的对比。
之二:一连串惶惶然的追问体现了作者对时间一去不复返的无奈和着急。
感情朗读,读出追问的语气。
3. 配乐朗读。
【初中教师教学《匆匆》第一自然段】
主要是由写法切入,在比较中感悟,由感悟而美读。
1. 比较写法。
师:老师读了第一段之后,把这一段概括了一下,我觉得我写的比朱自清写的更简洁、明了,大家来评评看。
出示:我们的日子是一去不复返的。引导学生把这句话与原文进行比较。
(1) 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明确:朱自清先写燕子、杨柳、桃花去了可以再来,与时间的一去不复返形成强烈的对比,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体现了作者对时间一去不复返的无奈、惋惜。并且这个对比强烈地体现在“但是”一词上,所以在朗读的时候要读出转折、对比的语气来。
(2) 要是只写其中的一种会怎样?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明确:原文形成排比,使句子更整齐,便于抒情;形成音律美,读起来更有味道。
2. 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名读,比较读,配乐读)要求读出对比、排比的语气。
三、 反思
1. 教学内容相同。从两位教师的教学来看,都体现了相近的教学定位:对于这样优美的散文,教学中重在朗读,重在积累。因此,对这一段教学内容的确定,他们都抓了以下三个方面:(1)体会作者对“时间一去不复返”的无奈、惋惜、着急的感情。(2)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积累语言。(3)领会文章写作方法“排比、对比、追问”的妙处。
2. 教学方法有差异。虽然教学内容相同,学生程度相同(本次中小学衔接,上课的学生都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但教学切入点不同。初中教师由“写法”切入,是理性的赏析;小学教师由“情感”切入,是感性的品读。初中教师认为,这段文字意思的理解,对小学六年级学生来说不难,重点应放在对语言适度的品味和大量的朗读积累上。因此,通过改写后的内容与原文作比较,在比较中明确,作者用对比、排比、追问表达了内心的无奈、惋惜、着急。小学教师认为,对于这样一篇优美的散文,应该从情感入手,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文字,让学生在读中体悟作者对时间一去不复返的无奈、惋惜、着急;同时体会对比、排比、追问的好处。在得其语言意味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美读。
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孰轻孰重?这两个教学片段说明:教学内容的确定更重要。虽然切入点不同,教学方法有不同,但从教学效果来看,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究其原因,是因为两位教师都对教材进行了准确的解读,并且根据年段目标、文章特点及学生基础比较准确地确定了教学内容。因此,语文教学中,应首先明确教学内容、目标。至于方法,可以根据学生的已有水平、学习特点以及教师自身的风格作选择。
(浙江省临海市教研室 31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