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儿童吃糖等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ina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儿童吃糖,人们众说纷纭,赞成有之,反对者亦不少。我们则提倡“适度恰当,不可过食”。
  
  一、吃糖过多的后果
  
   虽然小儿对糖的需要量相对比成人要多,但是过多地食用甜食,将随之带来“甜食综合征”(也有人称之为“儿童嗜糖精神烦躁症”)。有这种疾患的孩子,情绪十分不稳定。平时爱哭闹易激惹,好发脾气,冲动,任性。睡眠较差;有的还会在梦中惊醒,学习成绩会因精力不集中而下降。
  另外,吃糖太多,会过度刺激肠粘膜,引起腹胀、腹泻。这样就会影响其他营养素的吸收。大量食入糖后,血糖升高,可产生饱腹感,使食欲减退,又会影响其他食物摄入。引起多种维生素缺乏。尤其是维生素B1的大量消耗,久而久之则会出现厌食、呕吐、消化不良。这些小儿往往表现面色苍白,肌肉松弛,极易发生感冒、肺炎等。吃糖太多,还会影响蛋白质的摄入,引起营养不良性水肿。
  大量调查表明,小儿龋齿和牙齿排列不齐与吃糖过多有直接关系。食糖过多会给口腔细菌提供良好的生长繁殖条件,逐渐使牙齿表面的珐琅质溶化;另外,过多食糖还将减少骨骼和牙齿的钙含量,使骨、齿脱钙。导致龋齿。
  过多吃糖能使体内维生素B1含量减少,从而大大降低神经和肌肉的活动能力。还会造成骨质疏松,易发生骨折。经常大量吃甜食的人,其骨折发生率要比不嗜甜食的人高5倍。日本的田材丰教授指出:多吃白糖会对儿童造成三大危害。即骨折、脊椎侧弯、癌症。癌症与缺钙有密切关系。而引起缺钙的糖被认为是诱发某些癌症的原因之一。因此他警告说,在婴幼儿的喂养中,一定要严格限制糖的摄入。所以,对于人工喂养的婴幼儿,牛奶和奶粉中也不宜过多地加用蔗糖。这样,既预防了上述现象的发生,又可减轻肝脏负担。
  过多饮用甜食可引起肥胖症、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等。有的学者认为成年人患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与小儿时期食糖较多有一定关系。所以这种不良的饮食习惯极大地影响成年后的健康,产生不良后果,应子以纠正。
  
  二、幼儿什么情况下可以吃糖
  
  糖是人体组织器官需要的养料,是构成身体组织的成分之一,在生理上起到产生热能、节约蛋白质消耗的作用。如果糖类摄入不足,则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易于疲劳。但摄入过多,则可致肥胖症、龋齿等。因此,对孩子吃糖不能片面对待,而要择时、适量地食用,才能做到恰到好处。正常小儿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可以吃糖:
  1 疲劳饥饿时:呦儿或学龄儿童,往往在下午3、4点钟后活动量较大,体力消耗亦大,易发生疲劳和饥饿。而多数家庭为双职工。要等下班后才做饭,孩子一般要在放学2~3小时后才能吃到晚餐。近来有人研究发现,餐前两小时吃点甜食,不仅不影响就餐食欲。还能补充身体能量。因此,孩子在放学后四五点钟可吃甜食,因为糖比其他食物能更快地被吸收入血液中,从而使血糖迅速升高,补充体内的能量消耗。
  2 洗澡之前:洗澡时全身毛细血管扩张,出汗增多,消耗量增大,有的会发生头晕、恶心等虚脱症状。如在洗澡前吃点糖。可以缓解洗澡以后的疲劳乏力之感,可以防止虚脱。
  3 运动前半小时:如果在运动开始前吃糖较多,可使精力减退,身体反应变得迟钝,比赛成绩大多不理想。这与血糖升高有关。待血糖恢复正常水平时需要20~30分钟。因此,运动前不宜饱餐,而应在运动前半小时左右吃些甜食,这样既能提供身体运动所需的能量。同时又会因运动时血糖恢复正常,而不影响比赛。
  吃糖时还应做到四忌:饱食后忌甜食;睡前忌甜食;饭前十几分种内忌吃甜食;忌偏食甜食。
  
  幼儿健康新见解
  沈 洪
  
  ▲奶瓶易致畸齿:过早用奶瓶喂奶的婴儿容易歪齿。因为婴儿吮牛奶时,舌头会向后下放、下沉。为了吞咽奶汁,婴儿又将舌头推向前方,阻止奶汁的外溢,结果,牙齿慢慢出现了不同的排列方式。哺母乳的婴儿则很少有这种情况。
  ▲饥饿导致腹泻:幼儿喂食太少会出现饥饿状态。此时,胃肠内的食物减少,可引起肠蠕动的增加和肠壁消化液分泌的增多。此状态会发生营养不良,导致腹泻。
  ▲食糖影响智力:美国学者研究认为,减少儿童食物中的糖分及色素、防腐剂等人工添加剂,其学业成绩可提高16%。
  ▲蔬菜有益长高:俄罗斯医学家发现,经常食用蔬菜的儿童比不吃或少吃蔬菜的儿童身高平均高出10%。
  ▲健康儿童应少吃葡萄糖:当人体小肠可以直接吸收葡萄糖时,尽管肠内的负担减轻,但肠道正常分泌的双糖酶和其他消化酶的机能,可因被单糖从小肠吸收而发生退化。时间久了,势必造成肠道消化酶分泌功能的低下,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容易发生营养不良等症状,所以健康儿童不宜吃葡萄糖。
  (沈洪)
其他文献
我是母亲在48岁时才生下的。父母因缺少文化,不知培养我的卫生习惯;在县城读初中时,又由于事务主任贪污。伙食极差,以致从小就是一株“三类苗”。青年时期,又总恃年轻力壮,成天沉湎于学习和工作。因而病魔乘虚而入。中年时就从头到脚都是病,方有后悔晚矣的感慨。“亡羊”之后,才想起“补牢”。积20余载的经验。窃以为。一切从自己实际出发去追求长寿是养生要旨,具体有以下三点。    一、从自己实际出发,多学医学常
问:耳聋是如何分级、分类的?  答:耳聋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全聋四级。听力残疾参考标准列表如下:  一般说来,轻度耳聋者,远距离听话或听一般距离低声谈话有困难,中度耳聋者,近距离听话感到困难;重度耳聋者完全听不到谈话声,但在耳边大声呼喊或将声音放大时则能听见;全聋者听不到大声呼喊声。另外,依据病变部位、临床特征、检查结果,耳聋又分为传音性耳聋、感音性耳聋和混合性耳聋等三类。传音性耳聋由外耳和中
近日来,某院产科病房连连收治了几例过期妊娠的孕妇,这些孕妇在孕期倒是循规蹈矩、按时做产前检查,但到预产期时,医师开具住院单让其住院待产,则发生了“卡壳”。孕妇和家属认为:“肚子不痛,无产兆,不需住院”;“住院不方便”;“单位效益不好,住院自己要多花钱”。请示一下老人,老人则认为“过月的儿子是个宝,瓜熟蒂落不必烦恼”。于是,等待10天半月后方才住院。结果有一例发生胎死宫内,1例临产后来院分娩,胎儿巨
每逢春节将至,家家户户都要大搞卫生;擦洗抹拖一扫往日积尘,屋里屋外干干净净,呈现出迎新春的喜人景象。这既是一次全面的爱国卫生活动,又充分表达了人们除旧布新,追求优美环境的良好意愿。  我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就有讲卫生、爱清洁的光荣传统。古籍《周礼》中就有每逢重大节日要大扫除的记载。春节前夕,南方“掸尘”,北方“扫房”,亦是由来已久的民间风俗。宋代吴自牧在《梦梁录》一书中写道:“十二月……不论大小家俱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吃五谷杂粮,生病是不可避免的。但我这人是很结实的,小病小灾压不倒我,只是“文革”后期得了中风,后遗下行动不方便、生活不能自理,给家人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负担。这可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有病乱投医,这是病家常有的事。祖光为了我的病可真费心了,只要听说能治好我的病,他便尽力去做。天下好心人多,要求为我治病的人也真不少,军人、商人、农民,老中青都有。有的送药,有的送偏方、祖
肠道易激综合征系最常见的肠道功能性疾病,多见于20~50岁的青壮年。国内资料表明男女发病率相当,国外资料则表明以女性多见。现代医学认为此病与肠平滑肌反应性异常、精神因素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临床主要表现:腹痛,便后缓解;间歇性腹泻,餐后出现,便意很急,粪量不多,可伴腹胀、便秘。除此之外,还可出现恶心、乏力、心悸、胸闷、头昏、失眠、多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钡餐及纤维镜检均未见器质性病变。此病
大家都知道,钙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但有些人错误地认为,缺钙只是孕妇、儿童的事,一般成年人不存在缺钙问题。殊不知,我国人民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缺钙,尤其是老年人,因各种生理机能的衰退,消化吸收功能减弱,更易发生缺钙现象。  中老年人中大约15%患有骨质疏松症,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众所周知,老年人摔跤后容易发生骨折,就是因为缺钙,骨质疏松,脆性增加所致。因此,为了及早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必须从中年就
强直性脊椎炎(以下简称为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炎症,以侵犯脊椎、髂骶关节和髋关节等近躯干的大关节为主的疾病。罹病后,这些关节先后逐渐变成纤维性或骨性强直、畸形,不能活动,造成残废。最令人感到不幸的,是AS好发于15~30岁男性青壮年——这是人一生中的最佳年龄。患者消瘦、贫血、苍白并有软弱乏力,脊椎弯曲成圆形驼背,头部活动受限等症状。若能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理,大多数病人的病情是可以停止发展或有所减轻的
笔者在中学工作20余年,深深认识到,学生听课效益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影响听课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分散。因此,要提高听课效益。就必须克服这一毛病。笔者认为。学校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应教会学生保护和开发自己的大脑,提高记忆力和学习效率。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笔者在学校试行了《午休益智静坐》。  《午休益智静坐》的理论依据是中国古代教育家提出的“静能生慧”、“主静立教”
一天,清晨醒来,我对丈夫讲了一个刚做的梦:“我梦见自己从眼睛里挖出一块肉,我把它扔在地上,用脚一踩,踩出一大滩血。”当时我俩都哈哈大笑,说梦真是千奇百怪。  没想到时隔几日;我开始患病,一病又一病接踵而来。后来再想想那个梦,似乎预示着什么。  1988年年初,由于医生的误诊,把我的胆囊疾病误作胃病处理,使病情加重,去医院急诊,收进病房,一住1个多月。医生说送得及时。如再拖延1天,就危及到我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