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课程建构应站在幼儿立场,回归幼儿生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很多幼儿园生成了一系列“疫情课程”。然而,很多所谓的“从儿童的起点”建构的课程,实则只关注到了幼儿表面的兴趣点,而非幼儿的真需要,甚至有些课程离幼儿的生活有距离。疫情下课程在哪里?如何将课程紧扣幼儿真生活、真需要?这些值得每一位幼教工作者思考。下面以中班主题活动“居家运动小达人”为例,阐述教师是如何将新冠疫情作为资源话题进行课程建构和实施的。
生活即教育,真实的生活是孩子生动的教育场。当下的疫情正是孩子们最真实的生活,幼儿园教师要思考如何捕捉真实生活事件中的教育契机。
1.倾听幼儿声音,获得有价值的教育信息
倾听是了解幼儿的起点,倾听幼儿应从幼儿当下生活开始,了解他们正在经历的生活。教师可以准备一些问题:(1)这段时间孩子们谈论最多的话题是什么?(2)他们的生活状态怎么样?他们的想法是什么?(3)为什么?他们需要什么帮助或支持?这样的倾听可以让教师对幼儿生活中急于想知道或解决的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疫情下,教师鼓励幼儿表达对当下生活的真实感受和看法,发现他们谈论最多的是疫情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如不能出门很难受,可以一直玩iPad和手机很开心,能够睡懒觉等。这次的谈话让教师感受到疫情下幼儿“不平衡”的居家生活与他们的生活习惯、生活作息有很大关系。通过倾听,教师看到了幼儿的问题与困难所在。
2.解读信息,判断事件的教育价值
在获得有关幼儿生活的信息后,教师要解读这些信息,并对其本身进行基本的价值判断——是否符合幼儿身心发展所需,是否是幼儿当下生活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幼儿期是幼儿身体和心理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而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因此,为了保证幼儿身心健康,有效促进幼儿发展,成人应当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其次,教师发现一些幼儿的一日生活作息存在问题,为了了解这样的情况是否普遍,教师对幼儿园6个中班的199名幼儿进行问卷调查,由家长填写,问卷回收率达100%。教师发现,每天体育锻炼时间在1小时及以上的幼儿只占被调查幼儿的34%。《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规定,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运动是合理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即便幼儿处在居家状态,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居家体育活动还是必要的。结合疫情,教师们认为应当让孩子们认识到运动的重要性,通过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从而抵抗病毒。于是,教师决定开展“居家运动小达人”主题活动。
教师设计的活动能否引发幼儿的主动学习是关键。教师要从幼儿的视角出发,关注幼儿需要。教师要明白幼儿到底需要什么,以及怎样的帮助或支持是恰当的。
1.结合幼儿现状,预设具体目标
依据《指南》中健康领域和社会领域对4~5岁幼儿提出的目标和建议,教师对照“动作发展”“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人际交往”“社会适应”四个方面的培养目标,结合本年龄段幼儿的实际情况,将关键经验聚焦在“良好生活作息习惯”的养成上,预设了具体的课程目标:(1)知道运动的种类和方式方法;(2)在成人协助下,积极参加居家体育锻炼,提升走、跑、跳、钻、平衡、投掷的能力;(3)了解运动与健康的关系,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并爱上运动。
2.顺应幼儿兴趣,生成活动轨迹
幼儿的兴趣是课程的生长点。课程应当追随幼儿的兴趣,及时调整内容,不断丰富活动轨迹。
第一,课程目标确定后,课程的实施应当结合目标,思考幼儿可能感兴趣的内容。在“居家运动小达人”主题活动中,教师依据目标设定了如下活动:(1)进行一次运动种类的调查;(2)体验感受多种居家运动的方式方法;(3)梳理锻炼小窍门;(4)制作一日运动计划表;(5)坚持一周运动打卡;(6)制作运动小贴士宣传海报。同时,教师将这些活动整理成主题下的四个环节,串成一条主线:运动知多少——居家运动大体验——我的居家运动计划——运动我宣传。
第二,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兴趣的变化,对主题下的活动进行调整和自由延伸。如在“居家运动大体验”环节,教师发现幼儿对日常的居家运动兴致并不高,反而对与家长一起自创的项目特别感兴趣,于是增加了亲子自创的内容。在“运动我宣传”环节,教师感到单独的宣传并不能让幼儿从认知和情感上改变对运动的看法。幼儿积极展示的画面,让教师思考,可以调整和拓展最后一个环节,改为“运动我展示”,并增加“打卡展示”“我的运动特长展示”“谈谈身体变化”三个活动。顺应幼儿兴趣,教师找到了四个环节中可以扩展的内容和相关资源。(见下图)
一、关注生活,捕捉教育契机
生活即教育,真实的生活是孩子生动的教育场。当下的疫情正是孩子们最真实的生活,幼儿园教师要思考如何捕捉真实生活事件中的教育契机。
1.倾听幼儿声音,获得有价值的教育信息
倾听是了解幼儿的起点,倾听幼儿应从幼儿当下生活开始,了解他们正在经历的生活。教师可以准备一些问题:(1)这段时间孩子们谈论最多的话题是什么?(2)他们的生活状态怎么样?他们的想法是什么?(3)为什么?他们需要什么帮助或支持?这样的倾听可以让教师对幼儿生活中急于想知道或解决的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疫情下,教师鼓励幼儿表达对当下生活的真实感受和看法,发现他们谈论最多的是疫情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如不能出门很难受,可以一直玩iPad和手机很开心,能够睡懒觉等。这次的谈话让教师感受到疫情下幼儿“不平衡”的居家生活与他们的生活习惯、生活作息有很大关系。通过倾听,教师看到了幼儿的问题与困难所在。
2.解读信息,判断事件的教育价值
在获得有关幼儿生活的信息后,教师要解读这些信息,并对其本身进行基本的价值判断——是否符合幼儿身心发展所需,是否是幼儿当下生活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幼儿期是幼儿身体和心理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而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因此,为了保证幼儿身心健康,有效促进幼儿发展,成人应当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其次,教师发现一些幼儿的一日生活作息存在问题,为了了解这样的情况是否普遍,教师对幼儿园6个中班的199名幼儿进行问卷调查,由家长填写,问卷回收率达100%。教师发现,每天体育锻炼时间在1小时及以上的幼儿只占被调查幼儿的34%。《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规定,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运动是合理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即便幼儿处在居家状态,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居家体育活动还是必要的。结合疫情,教师们认为应当让孩子们认识到运动的重要性,通过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从而抵抗病毒。于是,教师决定开展“居家运动小达人”主题活动。
二、关注幼儿,满足真需要
教师设计的活动能否引发幼儿的主动学习是关键。教师要从幼儿的视角出发,关注幼儿需要。教师要明白幼儿到底需要什么,以及怎样的帮助或支持是恰当的。
1.结合幼儿现状,预设具体目标
依据《指南》中健康领域和社会领域对4~5岁幼儿提出的目标和建议,教师对照“动作发展”“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人际交往”“社会适应”四个方面的培养目标,结合本年龄段幼儿的实际情况,将关键经验聚焦在“良好生活作息习惯”的养成上,预设了具体的课程目标:(1)知道运动的种类和方式方法;(2)在成人协助下,积极参加居家体育锻炼,提升走、跑、跳、钻、平衡、投掷的能力;(3)了解运动与健康的关系,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并爱上运动。
2.顺应幼儿兴趣,生成活动轨迹
幼儿的兴趣是课程的生长点。课程应当追随幼儿的兴趣,及时调整内容,不断丰富活动轨迹。
第一,课程目标确定后,课程的实施应当结合目标,思考幼儿可能感兴趣的内容。在“居家运动小达人”主题活动中,教师依据目标设定了如下活动:(1)进行一次运动种类的调查;(2)体验感受多种居家运动的方式方法;(3)梳理锻炼小窍门;(4)制作一日运动计划表;(5)坚持一周运动打卡;(6)制作运动小贴士宣传海报。同时,教师将这些活动整理成主题下的四个环节,串成一条主线:运动知多少——居家运动大体验——我的居家运动计划——运动我宣传。
第二,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兴趣的变化,对主题下的活动进行调整和自由延伸。如在“居家运动大体验”环节,教师发现幼儿对日常的居家运动兴致并不高,反而对与家长一起自创的项目特别感兴趣,于是增加了亲子自创的内容。在“运动我宣传”环节,教师感到单独的宣传并不能让幼儿从认知和情感上改变对运动的看法。幼儿积极展示的画面,让教师思考,可以调整和拓展最后一个环节,改为“运动我展示”,并增加“打卡展示”“我的运动特长展示”“谈谈身体变化”三个活动。顺应幼儿兴趣,教师找到了四个环节中可以扩展的内容和相关资源。(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