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瓶梅词话》中的人物变脸现象看其讽刺艺术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tong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变脸作为川剧中的一种艺术表现,很能体现《金瓶梅词话》中人物描写的丰富多彩,文本中有不少涉及有关官哥、庞春梅和吴月娘这三个人物变脸现象的描写。兰陵笑笑生刻画这三个人物,笔者认为意在讽刺,而且其中运用的讽刺笔法展现了其高超的艺术成就。
  关键词:官哥 庞春梅 吴月娘 变脸现象 讽刺艺术
  鲁迅先生有言:“(《金瓶梅》的)作者之于世情,盖诚极洞达。凡所形容,或条畅,或曲折,或刻露而尽相,或幽伏而含讥。”{1}此处“幽伏而含讥”指的就是讽刺的艺术手法。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小说中有一系列人物变脸的现象,小说作者写得特别精彩。本文以婴儿官哥、庞春梅、吴月娘三人为例,他们在小说中夸张丰富的变脸活动生动形象且有一种内在的推动力量,直指小说的暴露主题。变脸是川剧中的一个专业术语,它又是一种文化,用小说中玳安评价吴月娘的话说就是“毛司火性儿”。小说中的人物并不能真的变出七八张脸,笔者这里借用过来,以表现《金瓶梅词话》中人物内心活动千变万化的外在表现,显示小说情节的戏剧性和张力。
  据统计,《金瓶梅词话》中涉及吴月娘变脸现象的只有第六十四回;官哥变脸现象的有七回,它们分别是:第三十二、三十九、四十八、五十、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回;涉及庞春梅变脸现象的也有七回:第十、十一、二十二、三十四、七十五、九十、九十四回。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插图本》中也指出过《金瓶梅词话》的讽刺艺术。方钟铭先生在《小说讽刺艺术论》一文中写道:“小说讽刺艺术,在我国源远流长。吴敬梓、鲁迅对它的发展有重要贡献。其要义有秉持公心、本质真实、艺术概括、合理夸张和区别对象。”{2}本文借鉴方先生的讽刺艺术论,结合文本分析《金瓶梅词话》的讽刺艺术。
  一、白描人物的外貌、言行、心理、环境以刻画讽刺形象
  鲁迅先生曾说:“现在的所谓讽刺作品,大抵倒是写实。非写实决不能成为所谓‘讽刺’。”(《且介亭杂文二集·论讽刺》)可见,讽刺的本质是写实,而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专注于写实,使用白描的手法描写人物的外貌、言行、心理和环境,所刻画出来的形象最为逼真,也最见文学创作的功力。
  小说第十回“武二充配孟州道 妻妾宴赏芙蓉亭”中有关庞春梅的外貌描写:
  到次日,果然妇人往后边孟玉楼房中坐了。西门庆叫春梅到房中,春点杏桃红绽蕊,风欺杨柳绿翻腰,收用了这妮子。妇人自此一力抬举他起来,不令他上锅抹灶,只叫他在房中铺床叠被,递茶水,衣服首饰,拣心爱的与他,缠的两只脚小小的。原来春梅比秋菊不同,性聪慧,喜谑浪,善应对,生的有几分颜色,西门庆甚是宠他。秋菊为人浊蠢,不任事体,妇人打的是他。
  这是春梅被西门庆收用一节,是交代其人生发迹变泰开端的重要一笔。小说作者先不直接描写春梅,而是通过侧面介绍她在丫鬟中的与众不同“不令他上锅抹灶”只“铺床叠被,递茶水”,读者便知这个丫鬟不一般。接着,兰陵笑笑生才侧面描写春梅的外貌,从“原来春梅比秋菊不同,性聪慧,喜谑浪,善应对,生的有几分颜色,西门庆甚是宠他”这句话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对春梅的正面描写是通过把她和丫头秋菊的对比来写的。这一系列描写只是平实铺写,而且作者调整了描写的顺序,欲写春梅先写金莲对其抬举,欲写春梅又写秋菊,经这一番描写,春梅“性聪慧,喜谑浪,善应对,生的有几分颜色”的形象便跃然纸上,其外貌必定是好的,虽然春梅未发一言,读者已经知道她是一个不多说话、善应对并有些变脸般喜怒无常的言行举止,也明确指出春梅的性格特点,令人印象深刻。
  官哥的变脸现象也十分精彩,如:第三十二、四十八、五十二回,李瓶儿用“天惊、地惊、猫惊、狗惊”对官哥无所不怕进行概括。这些描写给文本增添了滑稽可笑的色彩,官哥的专属形象也非常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使潘金莲抓住了官哥怕猫的强烈变脸反应,利用这个弱点最终谋害了这个婴儿。官哥身处这样一个富裕、妻妾成群的暴发户家庭,作为唯一的孩子,又遇上潘金莲这么一个嫉妒心强、争宠的娘,亲母李瓶儿又处处忍让、小心翼翼,官哥的这些心理描写也从细处渲染了《金瓶梅词话》中的小环境——人物复杂的生存环境。
  二、比照崇高言谈和无耻行径以突出讽刺形象
  崇高言谈和无耻行径是表里之别,这样大的差异可以达到强烈的讽刺效果,无形中也突出了讽刺形象,这一点在庞春梅身上尤其明显。
  一个非常经典的场面是第二十二回“西门庆私淫来旺妇 春梅正色骂李铭”中的一段描写:
  李铭也有酒了。春梅袖口子宽,把手兜住了。李铭把他手拿起,略按重了些。被春梅怪叫起来,骂道:“好贼忘八!你怎的捻我的手,调戏我?贼少死的忘八,你还不知道我是谁哩!一日好酒好肉,越发养活的那忘八灵圣儿出来了,平白捻我的手来了。贼忘八,你错下这个锹撅了,你问声儿去,我手里你来弄鬼!爹来家等我说了,把你这贼忘八一条棍撵的离门离户!没你这忘八,学不成唱了?愁本司三院寻不出忘八来?撅臭了你这忘八了!”被他千忘八万忘八,骂的李铭拿着衣服,金命水命,走投无命……贼忘八,你也看个人儿行事,我不是那不三不四的邪皮行货,教你这个忘八在我手里弄鬼。我把忘八脸打绿了!”
  此处,因李铭和潘金莲两人都喝了酒,“李铭把他手拿起,略按重了些。被春梅怪叫起来”,刚刚还是愉快地学唱,春梅即刻就变出另一副嘴脸,“好贼忘八!你怎的捻我的手,调戏我?贼少死的忘八,你还不知道我是谁哩!”春梅破口大骂李铭,以极力彰显自己的正派、贞洁和体面,与她之前之后的所作所为非常矛盾,这都揭示了春梅狠毒、无耻的本质,突出了作者对该极具讽刺色彩的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
  三、其他人物揭出老底以洞穿讽刺形象
  笔者在上文已经举了官哥和春梅变脸现象的例子,有关吴月娘变脸现象的例子较少,也正是因为少所以她在第四十五回“桂姐央留夏花儿 月娘含怒骂玳安”对下人发火的一面,在第六十四回“玉箫跪央潘金莲 合卫官祭富室娘”一回的开始就被玳安在评价西门庆的众妻妾中点出,且看玳安的说辞:
其他文献
小的时候,我常常坐在父亲的腿上,听着他给我讲的故事,看着他为我遮风挡雨。   记得有一次,我因小区里的那条狼狗吓的趴在地上大哭,是父亲拿着木棒追那条狗三百米,看着他气喘吁吁的跑来,而他的笑容却如阳光般印在我的心里。   长大的我,和其他少年一样,遇到了叛逆期,不止一次的和父亲争吵,甚至曾离家出走过,不曾考虑过父亲的心思。   在这段时间,我也学坏了,嘴里脏话乱出,学业早已长满荒草。记得那一次
摘 要:对于深圳这座现代之都,邓一光十分注重对其现代性后果的反思,于是“城市之熵”及其背后的东西逐渐被以故事的形式加以开采。当然,无可回避的是,他也要对一座城市的历史记忆进行打捞;同时,他还为深圳人提出了一个身份的“天问”,把对人与城市关系问题的思考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写作体式上,邓一光倡导“认知性写作”;在对某些细节的描写上,他的文笔还充满了诗性想象。  关键词:邓一光 城市之熵 历史记忆
摘 要:本文主要是对西汉长信宫灯的设计赏析,从环保、光学、器型结构和审美艺术角度加以研究解析,将长信宫灯的设计精妙之处进行较为系统的阐解,归总剖析融于长信宫灯之中的我国古代设计智慧和造物理念,体味领会它完美地将美学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并达到装饰性与实用性和谐统一的设计之美。  关键词:长信宫灯 科学美 功能美 形态美 艺术美  长信宫灯是中国汉代的青铜器。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西汉中山靖王
我是一颗晶莹透亮的小水滴,来自云妈妈的怀抱,我在几个兄弟姐妹的合作下一起来到了美丽的荷花池,这里在连绵起伏的大山卫士的保护下,是多么安静,多么美丽。这里有鸟儿自由自在地飞翔,小草活泼地翩翩起舞,花儿顽皮地争奇斗艳。最美丽的还是文静的池塘姑娘,她细心地照顾盛开的荷花,池水清澈见底,小蝌蚪和小鱼在水中嬉戏,开心地捉迷藏,荷花也是红艳艳的,好像一位害羞的女子,紅着脸欢迎我们这些可爱、顽皮的小水滴。我们越
摘要:在短篇小说《警察与赞美诗》中,欧-亨利将故事主人公苏比的命运扎根于严冬紧逼、寻找御寒之所这一刻不容缓的背景之中,通过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苏比无奈地选择监狱作为其理想的御寒之所及其六次蓄意犯事以追求被捕入狱而屡屡失算,最终决定与命运抗争,重塑新生但却锒铛入狱这一系列诙谐离奇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以对苏比为代表的社会底层贫苦百姓的深切同情以及对黑白混淆、是非颠倒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控诉和鞭挞。  关键词:
人体内的病毒基因其实是不少的,研究发现,人类可能有多达8%的基因组DNA源自逆转录病毒,人类被感染的时间甚至可能追溯到数亿年前。这些遗存在人类基因组中的逆转录病毒,经过漫长的岁月,已经无法再复制出病毒了,至今仍然在或多或少地发挥着作用,有的功能还是对人类有益的,比如科学家们发现其中有一段病毒DNA,能够  让孕妇的身体为胚胎加上一层细胞屏障,保护胚胎不受母体血液中毒素的伤害。  但是对于生命的进化
如果说,要用一种颜色来诠释一个国家,那么我想亿万国人的答案是相同的,那就是—红色。   小时候,在温馨的家里,总有那么一抹红吸引着我的视线。华丽的中国红瓷,绝妙的红色剪纸以及中国结。过年时,将红色的春联张贴,燃放起喜庆的满地红。婚礼上,燃着的红烛,大红的绸缎,新娘的“全副红装”,营造着最欢乐的的气氛。是的,红色是大中国最耀眼、最闪亮的颜色,它给国人的幸福时刻做了最显著的标记。   长大后,忘不
摘 要:瞿秋白首次访俄就结识了“终生的知己”汉学家郭质生,并在他的影响下收集了厚厚的两本汉字改革资料;与此同时,他开始尝试汉语白话语体的多样写作实验和探索,《赤都心史》最早集中呈现出白话散文写作的实验特征,而且还显示出他在白话学术写作上的努力。白话语体的自由运用一扫旧式士大夫的情趣与生活,瞿秋白对汉语现代化的探索也就从这里正式拉开序幕。这时期关于苏俄全国“化除文盲”运动的调查,特别是旅俄华工识字状
摘 要:托马斯·哈代是一個典型的宿命论者。其小说中的命运观念明显,悲观主义也显而易见。《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的代表作品,小说中凸显了哈代独特的命运观念。哈代认为构成人生悲剧的因素包含社会方面、个人性格方面以及无法预料的命运方面。笔者首先从社会因素入手,呈现了主人公所处的时代背景、家庭环境及社会道德对女性的束缚,接着以客观的视角看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与命运悲剧的联系。文章重点放在了未知的神秘因素上,主要
摘 要:三次“红桥修禊”推动并兴盛了清代扬州的酬唱文学的发展。从主题上讲,不同时期作品的风格与主题不尽相同,尽管多为酒席之间的唱和之作,却也并不与时代脱节,追念史实、记录时事在名篇佳作中也多有体现;从艺术形式上来讲,由于在修禊中所创作的诗词多为“命题作文”,加之限题限韵而有所拘羁,所以这类诗词往往更注重艺术形式上的精致工整。  关键词:“红桥修禊” 扬州 酬唱  酬唱,指用诗词彼此赠答唱和,此词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