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代小说中的命运观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n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托马斯·哈代是一個典型的宿命论者。其小说中的命运观念明显,悲观主义也显而易见。《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的代表作品,小说中凸显了哈代独特的命运观念。哈代认为构成人生悲剧的因素包含社会方面、个人性格方面以及无法预料的命运方面。笔者首先从社会因素入手,呈现了主人公所处的时代背景、家庭环境及社会道德对女性的束缚,接着以客观的视角看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与命运悲剧的联系。文章重点放在了未知的神秘因素上,主要阐述了哈代的宿命论,分别从偶合事件、象征意象和不幸征兆来呈现哈代的命运观念。
  关键词:托马斯·哈代 《德伯家的苔丝》 宿命论 悲观主义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在维多利亚时代生活的哈代,社会各种矛盾促进了多种思想观念的产生,它们对哈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和叔本华的意志论,这是他的小说充满悲剧性的根源。从哈代的小说来看他的命运观,可以发现在很大程度上他是一个悲观的宿命论者,哈代认为每个人的命运早有定数,即使你反抗,也无济于事,最终只会导致更大的伤害,不得不屈从于命运的安排。而不可知的神秘力量主宰人的命运的表现形式往往是通过巧合和偶然等事件呈现的。哈代认为构成人生悲剧的因素包含社会方面、性格方面以及无法预料的命运方面。本文将以这三大因素为基础对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这部作品中所展现的命运观进行阐释。
  一、社会环境
  哈代命运观念的形成与他所生活的时代密切相关。19世纪后期,英国这样的传统资本主义强国的竞争力面临威胁,维多利亚时期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分裂。信仰危机加深,社会悲观情绪加剧,作家无力反抗现实等因素,都促成了哈代命运观的形成。哈代的这种悲观主义命运观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苔丝的悲剧是社会悲剧,这是她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必然。作品中,苔丝家境的惨状正是19世纪中期英国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侵入农村后农村贫民生活真实的写照。在小说中苔丝的家庭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父母的不靠谱使得身为家中长女的苔丝早早支撑起整个家庭。苔丝的父母把苔丝当作改善家境的工具,这才导致苔丝被亚雷纠缠和玷污,毁了自己一生的幸福。与亚雷的再次相遇对于苔丝来说本身就是一个劫数,起初,苔丝并不为物质和情欲所动,一再拒绝亚雷。可是父亲的去世,再次让苔丝一家陷入无家可归的境地,这时丈夫克莱尔又杳无音信,为了全家人的生存,苔丝无奈地再次落入亚雷的魔爪。这就使苔丝和克莱尔破镜重圆的梦想成为泡影,最终苔丝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所以说苔丝家庭沉重的负担是使她一步步走向毁灭的罪魁祸首。
  另一方面,虚伪社会道德也是造成苔丝悲剧的原因,主要是当时那种男权社会下强固的妇女贞操观念。当苔丝被亚雷诱奸后,没有人关心真相,大家一致认为肯定是苔丝引诱亚雷,因为亚雷拥有财富,因此就拥有话语权,社会舆论自然而然倾向于强势一方,认为肯定是苔丝主动攀附亚雷,是一个“不正经女人”。而男主人公克莱尔似乎是一个蔑视虚伪的社会道德的青年,抛开世俗成见要与纯真美丽“自然的女儿”——苔丝结合。但是当得知苔丝失贞后,克莱尔内心深处隐藏的男权社会下的传统旧道德观念一齐爆发出来,不仅完全忽视自己曾经的风流事,而且还无情地指责苔丝欺骗了他,并且抛弃了苔丝。
  二、人物性格
  女主人公苔丝身上无不体现农村姑娘那种质朴的美,她美丽动人、心灵手巧、勤劳、善良、淳朴、坚强、真诚,却也有怯懦、被动的一面。“哈代认为悲剧的本质在于人的本性有缺点,人成为自己的错误、情欲或性格缺陷的牺牲品。人生活在无理性的世界上,既受制于外在的环境,无从抗拒,又受内在的本性支配,即性格因素的支配。”①苔丝的悲剧与其性格有着很大的关系。苔丝在开头舞会初次与克莱尔相遇显得太过矜持,甚至有一些软弱。苔丝内心渴望与克莱尔跳舞,但她并没有像其他姑娘那样主动上前搭话,只是默默等待克莱尔的挑选,最终克莱尔挑选了第一个和他搭话的姑娘。苔丝性格上的软弱使她未能抓住机会,导致二人错失彼此,再见面却是物是人非。在苔丝走投无路的时候,她决心去找克莱尔的父亲,却意外在路上听到了别人对她的羞辱,使她觉得自己有罪,怕克莱尔的父亲同样鄙视自己,于是都没有尝试就放弃了,还丢掉了自己的靴子,狼狈而逃。文中写道:“她当时只顾往前走,没想到,她这一次,拿儿子来判断老子,因而在紧要关头,露出妇女的怯懦,正是她一生中最大的不幸。”②这次求助失败,直接导致苔丝在万分无助绝望的境地下再次陷入亚雷的魔爪。苔丝是善良而孝顺的,当父亲醉酒未能去赶集卖蜂窝煤时,作为长女的苔丝主动要求前往,而途中老马“王子”的死使苔丝觉得愧疚与自责,这才答应去“认亲”。然而此次认亲便是苔丝噩梦的开始,亚雷从此成为她生命里甩不掉的污点。苔丝过于单纯,轻信他人,其实苔丝初次见到亚雷就应该从他的言语和过分亲密举动察觉到他的不轨意图,但是还是被他的花言巧语骗去管鸡场。之后苔丝更是在一气之下跳上亚雷的马,与他在天黑后跑到一个无人的树林,丝毫不设防,为自己被诱奸埋下了隐患。苔丝最大的优点却也成为她致命的弱点,她的纯洁善良使她一次次相信他人,相信用自己的真诚也会打动对方。于是,苔丝在新婚之夜不顾母亲信中劝告告诉了丈夫克莱尔她的失身过往。她幻想自己原谅克莱尔的婚前风流行为,克莱尔也会接纳她,然而现实的残酷无情地冲击着她。苔丝的真诚淳朴只会被虚伪污浊的社会所蹂躏。
  三、命运的必然走向
  哈代对于自己作品中人物悲剧的解释也离不开悲观的宿命论,他常常把一切都归咎于“命运的捉弄”,所以在文本中经常会出现他对巧合和预兆的运用。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偶然,有的只是必然。而预兆往往是事情发生前出现的蛛丝马迹。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大量运用了偶合与预兆,使整部小说结构紧凑,引人入胜,读者往往一边阅读一边推测故事的发展,这样使结局的呈现更为合理,同时还为小说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一)偶然事件
  小说文本其实就是由无数个偶然事件组成的,但是在哈代的这部小说中,各种偶然事件是推动苔丝命运向悲剧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里,笔者只选取几个典型偶然事件略作分析。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通过对克罗齐的代表作《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一书的深入解读,分析了本书的主要观点和国内一些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对“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进行了哲学思考。  关键词: 《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 真历史 克罗齐  一、《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的作者简介  《歷史学的理论和实际》一书的作者克罗齐(Benedetto Croce, 1866 —1952)是20世纪西方著名的史学家、哲学家、美学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考语文试卷考查新闻压缩题。如何快速解答这种题目呢,有没有一些简便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呢?通过大量总结,我们认为,还是有的。以下几种解题方法即是,提供给同学们参考。  一、提取主谓宾法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有时有背景材料)、结语四部分。新闻必须具备5个“W”,即①时间(when)、②地点(where)、③人物(who)、④事件(what)、⑤原因(why)(包括
小的时候,我常常坐在父亲的腿上,听着他给我讲的故事,看着他为我遮风挡雨。   记得有一次,我因小区里的那条狼狗吓的趴在地上大哭,是父亲拿着木棒追那条狗三百米,看着他气喘吁吁的跑来,而他的笑容却如阳光般印在我的心里。   长大的我,和其他少年一样,遇到了叛逆期,不止一次的和父亲争吵,甚至曾离家出走过,不曾考虑过父亲的心思。   在这段时间,我也学坏了,嘴里脏话乱出,学业早已长满荒草。记得那一次
摘 要:对于深圳这座现代之都,邓一光十分注重对其现代性后果的反思,于是“城市之熵”及其背后的东西逐渐被以故事的形式加以开采。当然,无可回避的是,他也要对一座城市的历史记忆进行打捞;同时,他还为深圳人提出了一个身份的“天问”,把对人与城市关系问题的思考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写作体式上,邓一光倡导“认知性写作”;在对某些细节的描写上,他的文笔还充满了诗性想象。  关键词:邓一光 城市之熵 历史记忆
摘 要:本文主要是对西汉长信宫灯的设计赏析,从环保、光学、器型结构和审美艺术角度加以研究解析,将长信宫灯的设计精妙之处进行较为系统的阐解,归总剖析融于长信宫灯之中的我国古代设计智慧和造物理念,体味领会它完美地将美学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并达到装饰性与实用性和谐统一的设计之美。  关键词:长信宫灯 科学美 功能美 形态美 艺术美  长信宫灯是中国汉代的青铜器。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西汉中山靖王
我是一颗晶莹透亮的小水滴,来自云妈妈的怀抱,我在几个兄弟姐妹的合作下一起来到了美丽的荷花池,这里在连绵起伏的大山卫士的保护下,是多么安静,多么美丽。这里有鸟儿自由自在地飞翔,小草活泼地翩翩起舞,花儿顽皮地争奇斗艳。最美丽的还是文静的池塘姑娘,她细心地照顾盛开的荷花,池水清澈见底,小蝌蚪和小鱼在水中嬉戏,开心地捉迷藏,荷花也是红艳艳的,好像一位害羞的女子,紅着脸欢迎我们这些可爱、顽皮的小水滴。我们越
摘要:在短篇小说《警察与赞美诗》中,欧-亨利将故事主人公苏比的命运扎根于严冬紧逼、寻找御寒之所这一刻不容缓的背景之中,通过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苏比无奈地选择监狱作为其理想的御寒之所及其六次蓄意犯事以追求被捕入狱而屡屡失算,最终决定与命运抗争,重塑新生但却锒铛入狱这一系列诙谐离奇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以对苏比为代表的社会底层贫苦百姓的深切同情以及对黑白混淆、是非颠倒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控诉和鞭挞。  关键词:
人体内的病毒基因其实是不少的,研究发现,人类可能有多达8%的基因组DNA源自逆转录病毒,人类被感染的时间甚至可能追溯到数亿年前。这些遗存在人类基因组中的逆转录病毒,经过漫长的岁月,已经无法再复制出病毒了,至今仍然在或多或少地发挥着作用,有的功能还是对人类有益的,比如科学家们发现其中有一段病毒DNA,能够  让孕妇的身体为胚胎加上一层细胞屏障,保护胚胎不受母体血液中毒素的伤害。  但是对于生命的进化
如果说,要用一种颜色来诠释一个国家,那么我想亿万国人的答案是相同的,那就是—红色。   小时候,在温馨的家里,总有那么一抹红吸引着我的视线。华丽的中国红瓷,绝妙的红色剪纸以及中国结。过年时,将红色的春联张贴,燃放起喜庆的满地红。婚礼上,燃着的红烛,大红的绸缎,新娘的“全副红装”,营造着最欢乐的的气氛。是的,红色是大中国最耀眼、最闪亮的颜色,它给国人的幸福时刻做了最显著的标记。   长大后,忘不
摘 要:瞿秋白首次访俄就结识了“终生的知己”汉学家郭质生,并在他的影响下收集了厚厚的两本汉字改革资料;与此同时,他开始尝试汉语白话语体的多样写作实验和探索,《赤都心史》最早集中呈现出白话散文写作的实验特征,而且还显示出他在白话学术写作上的努力。白话语体的自由运用一扫旧式士大夫的情趣与生活,瞿秋白对汉语现代化的探索也就从这里正式拉开序幕。这时期关于苏俄全国“化除文盲”运动的调查,特别是旅俄华工识字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