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ong28668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行素质教育,其实质就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政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使全体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教师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如何通过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是当前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教师要不断加强综合素质教育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的立场、观点、思想、情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替代的一种教育力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教师要讲政治,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始终不渝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掌握丰富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知识等。二是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热爱教育事业,甘为“人梯”,愿做蜡炬,安于清贫,苦于寂寞,淡泊名利,乐于奉献。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正如没有人能把自己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连自己都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教师的职业特点是永远和学生在一起,教师要永远拥有一颗火热、诚挚的爱心。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爱学生的教师不会是一个好教师。教师精神世界愈辽阔,心理境界就愈丰富。所以,只有时时、处处、事事都以身作则,以身立教,才能完成对学生的思想品质的感化效能;只有具有较深哲学基础,才能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人才观、发展观、教育观等。教师应具备较广博而深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并在广博的基础上,向某一领域精专发展,而形成博专统一的金字塔式的知识结构体系。教师应具备较深的教育科学理论与实践的基础知识,以及其他新兴教育理论基础,它是指导教师认识和掌握教育的内在规律及基本原理,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正确实践教学过程,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理论根据。教师应具备现代信息情报的搜集、整理、应用的基础知识;应懂得计算机基本原理,计算机处理技术和传输技术。学校推行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进行创造教育和个性教育,这对教师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具备多元性、多层次性、交叉性的能力结构。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师必须牢固地树立终身教育的观点,做到工作不息,学习不止。要学会学习,善于学习,要读书,要思考,要实践。要具备健康和谐的心理素质,健康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人的心理健康是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心理不健康的教师,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心理不健康的学生。”要想很好地育心,帮助学生维护心理健康,塑造美好的心灵,健全的人格,教师就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伴随着历史的脚步,我们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由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化、产业化、信息化程度的空前提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层次、多门类、多规格的趋势。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应试教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的发展的需要。中国的教育走向哪里?邓小平同志适时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来来”的战略思想。为适应这一思想,必须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解放,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定基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的教育。教育对象的全体性和教育内容的全面性,是它的两个基本特征。素质教育更注重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它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共性和个性的客观规律。因而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这种全新的教育模式使学生的才华禀赋得到充分发挥。素质教育遵循了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对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对于学生,应热情鼓励他们成名成家,进行理想教育,及时发现、评价、培植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中表现的突出才干,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的整体素质,适时指导学生全面发展,发挥特长,尤其应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让每颗星星都发光,让每片花瓣都散发芳香。总之,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开创学校全面育人有特色、学生全面发展有特长的生动局面。
  三、素质教育要优化创新
  江泽民近几年来强调:“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迎接未来科学的挑战,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我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中央如此强调创新素质的重要性,非常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
  今天我们在进行教育改革、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优化创新素质的教育,用新的制度和机制来保证激励学生去创新,去发挥他们的潜能。我们一定要爱护每个学生的创新冲动,呵护学生的创新欲望,把创新素质的教育渗透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细节中去。实践是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重要武器,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组织学生开展各项实践活动,上好缝纫、电脑、木工、电焊等技能课,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中进行创造。学校和教师有责任保护、引导、关心和启迪学生对生活的好奇心和观察力,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启悟、创新。引导学会观察,从观察中得出规律性的结论,这是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牛顿因观察到苹果离开树枝后不是向上飞而是向下落,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观察到烧水时冒出的蒸汽后得到启示,发明了蒸汽机;一位工程师从观察别人剥香蕉皮受到感悟,设计了目前市场上随处可见的易拉罐上的拉条,从而解决了“罐头好吃口难开”的问题。一个事物和现象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和启示。但凡一个问题,一般都有两个以上的解决方法,方法愈多,愈能创造出最优方案。创新是未来社会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创新人才将成为决定国家民族竞争的关键,而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要靠教育来培养。因此我们要不断革除过去教育中的弊端,努力优化创新素质的教育,变包办型为放手型,变封闭型为开放型,变专制型为民主型,变保守型为创造型,在日常教育中多一点鼓励、少一点限制,多一点启发、少一点灌输,多一点指导、少一点包办,多一点放手、少一点束缚,努力建设“面向全体、人人参与”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其他文献
In optical three-dimensional shape measurement, a method of improving the measurement precision for phase reconstruction without phase unwrapping is analyzed in
《电工学》作为工程类任职教育阶段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目标是: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较为深刻地理解电路的基本理论;具备对一般电路的分析能力;培养建立基本的电学素养;拥有较强的电路实践能力,满足其毕业后的第一岗位任职需要。然而,目前的教学模式对于实现这一目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应问题。  一、传统教学模式问题分析  目前,很多院校的《电工学》课程教学主要沿用传统教学模式,该模式以理论教学为核
一、引言  工程制图测绘是大学工程制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测绘能力的必修环节,是检验和提高学生制图能力和水平的一个重要过程,同时也是增强学生工程意识的一次难得机会。目前,齿轮减速器仍是工程制图测绘课程的主要测绘对象,在测绘过程中,箱盖小圆弧壁是一个不十分明显的结构,许多学生对箱盖小圆弧壁的测绘不够明晰,不做深入思考,经常是找个参照图,照葫芦画瓢,敷衍了事。指导老师也对该结构关注不多,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前提和条件,是创新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以培养大学本科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独立学院,如何在本科教育中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是独立学院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  学院在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两个专业的教学实践中开展了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改尝试,取得了较大进展,加深了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认识。  1.学生及学院现状分析
玉粳24号是云南省玉溪市农业科学院用引入杂交组合云粳15号/云粳优11号//云粳35号育成的中海拔粳稻新品种.该品种株型紧凑,叶片直立,熟期转色好,落粒性适中,丰产性好,高抗稻
作者对现阶段见习活动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寻见习活动过程中诸多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并结合实践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为完善见习活动提出指导性意见。
作者读了几本教育旧刊《中华教育界》,对照二十一世纪开始的新课程改革,发现今天对教育的认识和改革,思想和方法,其实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那个思想开放争论自由的时期,老
新课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目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从观念到行为方式实现根本转变,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The new curriculum aims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
蝴蝶效应来源于美国气象学家洛仑兹在上世纪60年代初的发现,在《混沌学传奇》与《分形论——奇异性探索》等书中皆有这样的描述:“1961年冬季的一天,洛仑兹(E.Lorenz)在计算机上进行关于天气预报的计算。为了考察一个很长的序列,他走了一条捷径,没有令计算机从头运行,而是从中途开始。他把上次的输出直接打入作为计算的初值,然后他穿过大厅下楼,去喝咖啡。一小时后,他回来时发生了出乎意料的事,他发现天气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