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对农民的基本情况和社保参加意愿两个层面的考察发现,尽管家庭保障仍然是农民规避老年风险的主要方式,但社保养老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他们对社会保险的制度需求非常迫切。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迫切需要适应农村形势。农民的社会保障要真正起到保障的方面,政府应该适当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标准,农民特别是失地农民他们的社会保障标准至少应该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持平。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保障标准;农民;扬州市邗江区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3-0177-04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更是唇齿相依。中国目前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当中,从沿海到内地,从大都市到小城镇,从东部到西部,农民的土地大量被征用,全国失地农民以每年200多万人的速度增加,同时农民的人均土地在逐年减少,社会保障也逐步覆盖到全国的农村。为便于更好地了解农民参加社会保障的意愿,笔者对苏中地区的农户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于2012年4月展开,调查地点位于扬州市邗江区。该区属于城郊结合部地带,土地征收频繁。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 200份,收回问卷1 130份,回收率91.67%,录入问卷数据后运用SPSS、Excel等软件进行分析,同时分别召开街镇分管领导、人社局工作人员、村干部、农民和失地农民代表座谈会。调查的重点主要是农村社会保障全覆盖情况,特别是城郊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情况,以及他们对养老保险和生活保障的需求。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1.调查样本年龄情况(见表1)
此次调查中,16~44岁的占27.2%,45~54岁的占27.2%,55~59岁的占13.5%,60~69岁的占23.4%,70岁以上的占8.7%。达到退休年龄的占总人数的39.51%,农村实际的老龄化程度较为严重。
2.调查样本家庭情况(见表1)
在调查的1 130户中,平均每户人口为4.2人。其中家庭成员只有1人的占总人数的0.9%;2人占总户数的7.85%;两种户型合计占总户数的8.75%,这种小型化户型将来基本无家庭养老保障的功能。3~4人的占总户数的37%,5人以上的占总户数的54.24%。这些情况表明,由于实行了计划生育、农村家庭规模也日趋小型化,“4—2—1”、“4—2—2”家庭结构日趋增多。同时对于3~4人的家庭,多数家庭有1人处于“男60岁以上、女55岁以上”的年龄段,5人及以上的家庭,多数家庭有2~3人处于“男60岁以上、女55岁以上”的年龄段。这表明,样本中大多数家庭家中均有需要赡养的老人。
调查区域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其中小学及以下占38.8%,初中文化程度占40.2%,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14.5%,大学及以上仅占5.3%。
工作情况:在家做家务的占比最多,为38.6%,这可能是因为我们调查时主要采取入户调查,接受访问家庭妇女居多;其次为打工,占比28.1%;第三为务农,占比16.2%。这说明样本区域农户的主要收入已不再是务农收入,打工收入是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
3.调查样本收支情况(见表2)
收支情况:受访者的家庭年收入主要集中在2万元~3万元,占26.18%,其次是1万元~2万元,占19.91%,3万元~4万元,占18%。支出主要集中在1万元~2万元,占37.55%,其次是2万元~3万元占27.64%,1万元以下占19.91%,受访者的支出主要集中在日常生活、教育、医疗,务农支出所占比例较少。从就业情况和消费结构来看,样本区域的农业户口所涵盖的人群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是有本质区别的,其一他们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打工,其二在支出结构中务农支出所占比例较少,这说明他们更倾向于是城镇居民。
综合农民收入情况可以看出,受访者收支基本相符,略有结余。农民现阶段的收入情况已经有一定的经济能力缴纳社会养老保险。
4.调查样本对户口性质的看法
在对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选择时,不论是因为放弃承包地还是因为土地被征用换取非农户口,选择“不愿意”的多于“愿意”的;在“农业户口转为城镇户口的重要性”上63.89%的人认为“不太重要,转不转无所谓”。
在对已取得城镇户口的调查时,他们取得城镇户口的方式也主要是“征地就业”和“征地安置”,分别占比78.1%和13.3%,都是比较被动的方式,只有少部分人主动将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
调查显示样本区域农民认为转为城镇户口的好处有:子女可以进好学校占24.96%,可以拿劳保占19%,可以像城市人生活占10.18%。不好的地方有:生活负担重占55.49%,房价太高买不起占37.61%,城市医院看病贵占37.35%。
这都可以说明随着时代的变化,城市户口背后所隐含的附加价值越来越小,对农民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小,城镇户口在农民心目中已经不如以往重要,他们更关注的是一些实质的东西。
二、调查样本参加社会保障意愿分析
1.参加社会保障主要项目的情况
社会保障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主要由以养老、医疗、失业为核心的社会保险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组成。就调查情况来看,未参保的原因主要是:經济困难交不起费,占比38.06%;保险缴费多拿钱少,不合算,占比17.99%;还年轻不考虑养老,占比16.61%。这说明很多受访者主观上是愿意参加社保的,但是家庭的实际困难使得他不得不放弃参加社保。建议在缴费方面,参保人可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选择不同缴费标准,可选择按年、季、月缴费。这样的制度设计,适应了农民收入不稳定性和家庭经济能力的差异性。
在参加的险种选择上,参加最多的依次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占比36.7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占比40.36%;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占比8.56%;企业职工医疗保险,占比5.21%。 不同年龄段的受访者参加的社保项目存在差异性(见表3),差异性的产生可能与他们所处的年龄段有关。数据显示,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57.25%集中在16~44岁,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61.29%集中在16~44岁,参加企业职工医疗保险的65.48%集中在16~44岁,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51.28%集中在16~44岁,这群受访者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他们多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上班,享受着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待遇;而年纪偏大者,错过了就业的黄金年龄,就业难度较大,因此参加的多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2.农民对社会保障方式的选择情况
在农保和城保的意愿选择时,61.1%的受访者选择参加农村养老保险,16.7%的受访者选择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17.6%的受访者选择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仅4.6%的选择参加灵活就业者养老保险。结合“缴费档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选择低缴费档次的人多倾向于参加农村养老保险;选择高缴费档次的人,在参加农村养老保险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之间没有明显的偏好。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农民本身并不是不希望缴纳较高的保费,取得较高的保险金,他们在选取险种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付出与所得的比例以及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
在养老方式的选择方面,以下三种养老方式选择的人群最多:子女赡养占比37.16%,社保养老占比34.27%,自我储蓄占比21.33%。这说明受访者“养儿防老”的意识比较强烈,但是随着社保政策的不断完善,社保养老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受访者也认为社保是未来养老的重要途径之一。
进一步结合年龄数据分析,选择“子女赡养”的主要集中在55岁以上,而“社保养老”相对来说主要集中在“16~44岁”。这说明对于年纪偏大者,一方面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还比较习惯于“子女赡养”,另一方面可能更多地从生活照顾方面考虑,希望子女能给予更多照顾,事实上,养老不仅有一个经济负担问题,还有一个生活照顾问题,目前也只能由子女来承担。对于年纪较轻者来说,“4—2—1”的家庭结构让 “子女赡养”模式已经越来越不可能,他们更愿意接受“社保养老”这种模式。对于“44~54岁”这个年龄段,他们处于中间层,受两者的影响均有,因此他们对两种养老模式没有表现出很明显的倾向。
在实际接触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农村已出现了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趋势,老年养老生活风险已客观存在。一是计划生育导致家庭结构日渐小型化,“4—2—1”家庭结构显现,一对夫妻不仅要抚养小孩,从事务工或农业生产,而且要供养四个老人,其精力和财力均难维持家庭养老正常运转;二是家庭中青壮年劳动力一般都长年在外打工,有的转移到城镇长期居住,必然会导致与父母感情的淡化,进而使传统的“孝道”观念出现淡漠,主动给父母养老费的不多;三是由于某种原因子女不在身边,空巢家庭增多,老人由于年龄偏大,体力越来越差,难以胜任农业劳动,老年生活面临困难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如再考虑疾病对生活的影响等因素,更可说明农村老年人生活存在风险。
3.对社会保障标准的预期
为农民建立社会保障,确定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保障水平太低,对农民没有吸引力,不仅不能保障农民的基本需要,还可能产生抵触心理,影响政策的执行;保障水平太高,政府没有足够的财政支持,农民社保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在农业户口的受访者看来,41.06%的受访者认为现行的养老金作用不大,只能作为家庭养老的补贴,14.96%的受访者认为基本不能保证养老,27.86%的受访者认为作用比较大,可以减轻家庭养老压力。现阶段农民和失地农民的养老金远远低于邗江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因此认为农民的养老金偏低,对家庭养老的作用不明显有根有据。
调查显示,85.19%的受访者都将标准定在400元以上,其中53.37%的人认为每月最好是600元以上。按照目前的物价水平,我们可以认为,每人每月600元左右的养老金标准的预期是理性的。
三、主要结论和对策建议
1.主要结论
经过以上对现行制度安排下农民社保参与意向的数据统计和结果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1)农村老龄化程度偏高,达到退休年龄的占总人数的39.51%,农村实际的老龄化程度较为严重。(2)农村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平均每户人口为4.2人。(3)受访者收支基本相符,略有结余。农民现阶段的收入情况已经有一定的经济能力缴纳社会养老保险。农民主观上是愿意参加社保的,但是家庭的实际困难使得部分农民不得不放弃参加社保。(4)农民本身并不是不希望缴纳较高的保费,取得较高的保险金,他们在选取险种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付出与所得的比例以及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5)随着社保政策的不断完善,社保养老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受访者也认为社保是未来养老的重要途径之一。(6)现阶段农民和失地农民的养老金远远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因此认为农民的养老金偏低,有理有据,预期的养老金标准是每人每月600元左右。
2.政策建议
随着农村老龄化的到来,农民对社会保障的制度需求非常迫切,即使在由个人缴费为主的条件下,他们仍然非常愿意参加养老保险。有关部门应在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的同时,更要适应农村形势、顺应农民的愿望,为农民出台更为合理的制度与政策,促进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度的不断完善。
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设计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农民的缴费能力、保障需求水平,还要考虑农村、社区条件和养老观念上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应兼顾制度的公正与效率。农民在养老问题上主要依赖的仍然是通过老年人自身劳动和家庭养老相结合的保障方式,参加社保只是在这两种方式面临威胁时的一种补充和替代选择。应在倡导农民参加社保的同时,采取措施恢复甚至强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的传统家庭保障作用,通过土地的合理流转、增加土地收益、调整农业结构等方式来增强土地在保障农民的老年风险方面的能力。
政府鼓励农民参保,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为农民提供可持续的生计,让农民更好地分享城市化、工业化成果。农民的社会保障要真正起到保障的方面,政府应该适当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标准,农民特别是失地农民他们的社会保障标准至少应该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持平。
参考文献:
[1] 田凯.北京市农转居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及其政策选择[J].长沙民政職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2).
[2] 杨翠迎,黄祖辉.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来自浙江省的案例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4,(6).
[3] 廖小军.中国失地农民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 张汝立.农转工——失地农民的劳动与生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 陈正光,骆正清.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意愿分析——以合肥市为例[J].农村经济,2008,(8).
[6] 乐章.现行制度安排下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参与意向[J].中国人口科学,2011,(5).
[责任编辑 陈凤雪]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保障标准;农民;扬州市邗江区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3-0177-04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更是唇齿相依。中国目前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当中,从沿海到内地,从大都市到小城镇,从东部到西部,农民的土地大量被征用,全国失地农民以每年200多万人的速度增加,同时农民的人均土地在逐年减少,社会保障也逐步覆盖到全国的农村。为便于更好地了解农民参加社会保障的意愿,笔者对苏中地区的农户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于2012年4月展开,调查地点位于扬州市邗江区。该区属于城郊结合部地带,土地征收频繁。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 200份,收回问卷1 130份,回收率91.67%,录入问卷数据后运用SPSS、Excel等软件进行分析,同时分别召开街镇分管领导、人社局工作人员、村干部、农民和失地农民代表座谈会。调查的重点主要是农村社会保障全覆盖情况,特别是城郊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情况,以及他们对养老保险和生活保障的需求。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1.调查样本年龄情况(见表1)
此次调查中,16~44岁的占27.2%,45~54岁的占27.2%,55~59岁的占13.5%,60~69岁的占23.4%,70岁以上的占8.7%。达到退休年龄的占总人数的39.51%,农村实际的老龄化程度较为严重。
2.调查样本家庭情况(见表1)
在调查的1 130户中,平均每户人口为4.2人。其中家庭成员只有1人的占总人数的0.9%;2人占总户数的7.85%;两种户型合计占总户数的8.75%,这种小型化户型将来基本无家庭养老保障的功能。3~4人的占总户数的37%,5人以上的占总户数的54.24%。这些情况表明,由于实行了计划生育、农村家庭规模也日趋小型化,“4—2—1”、“4—2—2”家庭结构日趋增多。同时对于3~4人的家庭,多数家庭有1人处于“男60岁以上、女55岁以上”的年龄段,5人及以上的家庭,多数家庭有2~3人处于“男60岁以上、女55岁以上”的年龄段。这表明,样本中大多数家庭家中均有需要赡养的老人。
调查区域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其中小学及以下占38.8%,初中文化程度占40.2%,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14.5%,大学及以上仅占5.3%。
工作情况:在家做家务的占比最多,为38.6%,这可能是因为我们调查时主要采取入户调查,接受访问家庭妇女居多;其次为打工,占比28.1%;第三为务农,占比16.2%。这说明样本区域农户的主要收入已不再是务农收入,打工收入是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
3.调查样本收支情况(见表2)
收支情况:受访者的家庭年收入主要集中在2万元~3万元,占26.18%,其次是1万元~2万元,占19.91%,3万元~4万元,占18%。支出主要集中在1万元~2万元,占37.55%,其次是2万元~3万元占27.64%,1万元以下占19.91%,受访者的支出主要集中在日常生活、教育、医疗,务农支出所占比例较少。从就业情况和消费结构来看,样本区域的农业户口所涵盖的人群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是有本质区别的,其一他们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打工,其二在支出结构中务农支出所占比例较少,这说明他们更倾向于是城镇居民。
综合农民收入情况可以看出,受访者收支基本相符,略有结余。农民现阶段的收入情况已经有一定的经济能力缴纳社会养老保险。
4.调查样本对户口性质的看法
在对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选择时,不论是因为放弃承包地还是因为土地被征用换取非农户口,选择“不愿意”的多于“愿意”的;在“农业户口转为城镇户口的重要性”上63.89%的人认为“不太重要,转不转无所谓”。
在对已取得城镇户口的调查时,他们取得城镇户口的方式也主要是“征地就业”和“征地安置”,分别占比78.1%和13.3%,都是比较被动的方式,只有少部分人主动将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
调查显示样本区域农民认为转为城镇户口的好处有:子女可以进好学校占24.96%,可以拿劳保占19%,可以像城市人生活占10.18%。不好的地方有:生活负担重占55.49%,房价太高买不起占37.61%,城市医院看病贵占37.35%。
这都可以说明随着时代的变化,城市户口背后所隐含的附加价值越来越小,对农民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小,城镇户口在农民心目中已经不如以往重要,他们更关注的是一些实质的东西。
二、调查样本参加社会保障意愿分析
1.参加社会保障主要项目的情况
社会保障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主要由以养老、医疗、失业为核心的社会保险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组成。就调查情况来看,未参保的原因主要是:經济困难交不起费,占比38.06%;保险缴费多拿钱少,不合算,占比17.99%;还年轻不考虑养老,占比16.61%。这说明很多受访者主观上是愿意参加社保的,但是家庭的实际困难使得他不得不放弃参加社保。建议在缴费方面,参保人可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选择不同缴费标准,可选择按年、季、月缴费。这样的制度设计,适应了农民收入不稳定性和家庭经济能力的差异性。
在参加的险种选择上,参加最多的依次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占比36.7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占比40.36%;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占比8.56%;企业职工医疗保险,占比5.21%。 不同年龄段的受访者参加的社保项目存在差异性(见表3),差异性的产生可能与他们所处的年龄段有关。数据显示,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57.25%集中在16~44岁,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61.29%集中在16~44岁,参加企业职工医疗保险的65.48%集中在16~44岁,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51.28%集中在16~44岁,这群受访者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他们多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上班,享受着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待遇;而年纪偏大者,错过了就业的黄金年龄,就业难度较大,因此参加的多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2.农民对社会保障方式的选择情况
在农保和城保的意愿选择时,61.1%的受访者选择参加农村养老保险,16.7%的受访者选择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17.6%的受访者选择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仅4.6%的选择参加灵活就业者养老保险。结合“缴费档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选择低缴费档次的人多倾向于参加农村养老保险;选择高缴费档次的人,在参加农村养老保险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之间没有明显的偏好。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农民本身并不是不希望缴纳较高的保费,取得较高的保险金,他们在选取险种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付出与所得的比例以及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
在养老方式的选择方面,以下三种养老方式选择的人群最多:子女赡养占比37.16%,社保养老占比34.27%,自我储蓄占比21.33%。这说明受访者“养儿防老”的意识比较强烈,但是随着社保政策的不断完善,社保养老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受访者也认为社保是未来养老的重要途径之一。
进一步结合年龄数据分析,选择“子女赡养”的主要集中在55岁以上,而“社保养老”相对来说主要集中在“16~44岁”。这说明对于年纪偏大者,一方面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还比较习惯于“子女赡养”,另一方面可能更多地从生活照顾方面考虑,希望子女能给予更多照顾,事实上,养老不仅有一个经济负担问题,还有一个生活照顾问题,目前也只能由子女来承担。对于年纪较轻者来说,“4—2—1”的家庭结构让 “子女赡养”模式已经越来越不可能,他们更愿意接受“社保养老”这种模式。对于“44~54岁”这个年龄段,他们处于中间层,受两者的影响均有,因此他们对两种养老模式没有表现出很明显的倾向。
在实际接触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农村已出现了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趋势,老年养老生活风险已客观存在。一是计划生育导致家庭结构日渐小型化,“4—2—1”家庭结构显现,一对夫妻不仅要抚养小孩,从事务工或农业生产,而且要供养四个老人,其精力和财力均难维持家庭养老正常运转;二是家庭中青壮年劳动力一般都长年在外打工,有的转移到城镇长期居住,必然会导致与父母感情的淡化,进而使传统的“孝道”观念出现淡漠,主动给父母养老费的不多;三是由于某种原因子女不在身边,空巢家庭增多,老人由于年龄偏大,体力越来越差,难以胜任农业劳动,老年生活面临困难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如再考虑疾病对生活的影响等因素,更可说明农村老年人生活存在风险。
3.对社会保障标准的预期
为农民建立社会保障,确定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保障水平太低,对农民没有吸引力,不仅不能保障农民的基本需要,还可能产生抵触心理,影响政策的执行;保障水平太高,政府没有足够的财政支持,农民社保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在农业户口的受访者看来,41.06%的受访者认为现行的养老金作用不大,只能作为家庭养老的补贴,14.96%的受访者认为基本不能保证养老,27.86%的受访者认为作用比较大,可以减轻家庭养老压力。现阶段农民和失地农民的养老金远远低于邗江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因此认为农民的养老金偏低,对家庭养老的作用不明显有根有据。
调查显示,85.19%的受访者都将标准定在400元以上,其中53.37%的人认为每月最好是600元以上。按照目前的物价水平,我们可以认为,每人每月600元左右的养老金标准的预期是理性的。
三、主要结论和对策建议
1.主要结论
经过以上对现行制度安排下农民社保参与意向的数据统计和结果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1)农村老龄化程度偏高,达到退休年龄的占总人数的39.51%,农村实际的老龄化程度较为严重。(2)农村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平均每户人口为4.2人。(3)受访者收支基本相符,略有结余。农民现阶段的收入情况已经有一定的经济能力缴纳社会养老保险。农民主观上是愿意参加社保的,但是家庭的实际困难使得部分农民不得不放弃参加社保。(4)农民本身并不是不希望缴纳较高的保费,取得较高的保险金,他们在选取险种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付出与所得的比例以及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5)随着社保政策的不断完善,社保养老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受访者也认为社保是未来养老的重要途径之一。(6)现阶段农民和失地农民的养老金远远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因此认为农民的养老金偏低,有理有据,预期的养老金标准是每人每月600元左右。
2.政策建议
随着农村老龄化的到来,农民对社会保障的制度需求非常迫切,即使在由个人缴费为主的条件下,他们仍然非常愿意参加养老保险。有关部门应在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的同时,更要适应农村形势、顺应农民的愿望,为农民出台更为合理的制度与政策,促进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度的不断完善。
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设计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农民的缴费能力、保障需求水平,还要考虑农村、社区条件和养老观念上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应兼顾制度的公正与效率。农民在养老问题上主要依赖的仍然是通过老年人自身劳动和家庭养老相结合的保障方式,参加社保只是在这两种方式面临威胁时的一种补充和替代选择。应在倡导农民参加社保的同时,采取措施恢复甚至强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的传统家庭保障作用,通过土地的合理流转、增加土地收益、调整农业结构等方式来增强土地在保障农民的老年风险方面的能力。
政府鼓励农民参保,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为农民提供可持续的生计,让农民更好地分享城市化、工业化成果。农民的社会保障要真正起到保障的方面,政府应该适当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标准,农民特别是失地农民他们的社会保障标准至少应该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持平。
参考文献:
[1] 田凯.北京市农转居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及其政策选择[J].长沙民政職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2).
[2] 杨翠迎,黄祖辉.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来自浙江省的案例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4,(6).
[3] 廖小军.中国失地农民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 张汝立.农转工——失地农民的劳动与生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 陈正光,骆正清.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意愿分析——以合肥市为例[J].农村经济,2008,(8).
[6] 乐章.现行制度安排下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参与意向[J].中国人口科学,2011,(5).
[责任编辑 陈凤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