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师生关系是高职生在学校中面临的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会对高职生生活、成长成才发生各种各样的影响,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会促使高职生向正确的方向快速发展。本文通过探析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方式方法,希望在新型师生关系的影响下,使教育活动产生最大的育人作用。
关键词:高职教师 新型师生关系 教育活动 育人作用
每个人,从出生就与不同的人建立了各种人际关系,并且在一个个关系中得到力量、认可等而成长。回顾每个人的一生,人际关系对人的生活、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让人神清气爽,倍感愉悦,从而让人对生活充满了憧憬、充满了快乐与追求;反之,不良的人际关系会让人窒息、郁闷、崩溃、冷漠,让人对生活失去应有的激情与憧憬。
作为高职生,在校园中的师生关系是他们人际关系中的一种重要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此文中的师生关系主要是指辅导员与学生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提高班级管理质量的保证,也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
新型师生关系应该包括的要素有: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
从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人的发展的巨大影响及新型师生关系所包含的要素能看出,新型师生关系对学生的成长与班级的管理有着不可忽视的正向影响力。笔者根据查阅相关资料、问卷调研得知,教师可遵循以下原则与方法建设新型师生关系,以助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成才,进而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
一、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从事教书育人活动中所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自古至今,世人都重视教师在育人中的作用。俗话讲“遇一良师,受益终身”,很多学校也把“德高为范”作为校训在大力倡导;《论语》中多次讲到“以德服人,心悦诚服”,《老子》中也讲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此类种种都可以看出,自古至今,大家都期望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能用高尚的品德对学生产生人性向善的影响,希望教师能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从而养成自我发展所需的稳定、和谐的心态。
而众人所望的“德”与“渔”,只有当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做到德高望重。“德高”才能“望重”,才能“言重”,才能提高与学生讲道理的分量,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观点,才能更好地协助学生不断提高其“精神级别”,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克服各种困难,执着地追求自我理想,不断获得自我发展所需的“渔”。
二、教师需要具备工作必备的技能
一个目不识丁、具备较高道德修养的人,也能与其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让自己在各种关系中快乐的生活。但是身为教师,却不能指望仅靠较高的师德就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一个缺乏工作技能的教师,会让学生产生不良情绪,而不可能信服、接受这样的教师的任何教育,会对这样的教师产生反感情感,这就不可能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所以,为了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教师一定要具备工作所需的工作技能。教师专业知识要扎实而渊博,会使用现代化的交流工具,会运用宽严有度的管理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教师身上具备的知识魅力与处事能力,让学生在教师身上看到一种榜样的力量,从而对教师产生佩服、尊敬的感情。这样学生就乐意与教师交往,在交往中逐渐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让彼此之间的“教”与“学”渗透在各个方面,让彼此都觉得学习是件心旷神怡的事。
三、教师需要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性格
一个成熟的人的性格中,或多或少地包含一些职业性格。职业性格即指人在长期特定的职业生活中所形成的与职业相联系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如有些人在工作中一丝不苟、负责踏实,在待人处事中会表现出较高的原则性、果断与负责,但对自己则谦虚、自信、严于律己等等,这些就是他的职业性格。
职业性格特点决定了教师用什么方式开展工作、管理学生,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就需要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性格。只有当学生了解教师的职业性格了,才能轻松地与教师相处,才能更好地明白教师的做法是为了他们更加顺利地成长。
高职类学生年龄普遍处在17~22岁之间,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情绪变化大,第三叛逆期的特点仍然存在。而当学生了解了教师的职业性格后,在师生间发生不可避免的冲突与批评时,他们就不至于有太叛逆的反应,不会对教师产生太强的抱怨情绪,就会想“这是教师的处事特点,他对我们的要求都严,他一贯就是这样要求所有人的,不是针对我一人,他是对我好的”。在了解教师的职业性格的基础上产生此种正向的认识,才能让学生有效舒缓自己的情绪、修正自己的认知,教师的育人目的才能达到,才能有效地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四、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需主动了解学生
在师生交往中,想获得学生的接受、理解、支持,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特点、需求。有些学生活泼,喜欢直接爽快的沟通方式,能接受教师直接的批评与指导;有些学生内向胆小,喜欢委婉的沟通,而不能接受直接的批评,一旦教师严厉地直接批评他,不但不会在他身上产生教育效果,反而影响他的情绪,使之长久处在委屈、郁闷的情绪中,从而导致心理疾病;有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需要教师不断引导,让其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等等。
只有当教师了解了学生的特点与需求,才能有的放矢地采取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才能取得教育效果,才有机会与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当教师主动了解学生的各种特点和需求,做到互相了解、信任时,不但有利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还能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产生教学相长的效果。即学生了解教师,接受教师的“教”,完成了教师育人的目的;教师了解学生,从学生的需求、成长特点出发,运用他们乐于接受、理解的方式与之交往、沟通,才能让学生接受教师的“教”,才能协助学生“学”到知识、技能。
五、细致耐心地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
对于远离家人在外求学的学生,他们的内心需要他人的关心,而教师对学生真诚的关心,会让学生倍感温暖。教师的关心能让学生获得无穷的力量,支持学生去奋斗。
要与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但需要给学生道德的感化、知识的力量、了解的愉悦,还要给学生细致耐心的关心,让学生的心灵感受到被人重视、被人爱的幸福感。只有当教师耐心、细致地关心学生时,教师在与学生相处时的人格魅力才能产生最大的影响力,才能顺利与学生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学生才能向教师学习,并把教师的爱心传承下去,乐于助人,与人为乐。
各种各样教书育人的现象表明,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教师需要用高尚的师德感化学生,用渊博的知识技能引导学生,用互相理解接受的态度对待学生,用爱感动学生。如此,才能引导学生且与其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才能让彼此心悦诚服地“教”“学”,最终产生美好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高治军.辅导员工作100个怎么办[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刘东岩,陈旭远.对话与理解:师生交往语言意义的追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作者单位: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高职教师 新型师生关系 教育活动 育人作用
每个人,从出生就与不同的人建立了各种人际关系,并且在一个个关系中得到力量、认可等而成长。回顾每个人的一生,人际关系对人的生活、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让人神清气爽,倍感愉悦,从而让人对生活充满了憧憬、充满了快乐与追求;反之,不良的人际关系会让人窒息、郁闷、崩溃、冷漠,让人对生活失去应有的激情与憧憬。
作为高职生,在校园中的师生关系是他们人际关系中的一种重要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此文中的师生关系主要是指辅导员与学生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提高班级管理质量的保证,也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
新型师生关系应该包括的要素有: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
从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人的发展的巨大影响及新型师生关系所包含的要素能看出,新型师生关系对学生的成长与班级的管理有着不可忽视的正向影响力。笔者根据查阅相关资料、问卷调研得知,教师可遵循以下原则与方法建设新型师生关系,以助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成才,进而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
一、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从事教书育人活动中所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自古至今,世人都重视教师在育人中的作用。俗话讲“遇一良师,受益终身”,很多学校也把“德高为范”作为校训在大力倡导;《论语》中多次讲到“以德服人,心悦诚服”,《老子》中也讲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此类种种都可以看出,自古至今,大家都期望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能用高尚的品德对学生产生人性向善的影响,希望教师能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从而养成自我发展所需的稳定、和谐的心态。
而众人所望的“德”与“渔”,只有当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做到德高望重。“德高”才能“望重”,才能“言重”,才能提高与学生讲道理的分量,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观点,才能更好地协助学生不断提高其“精神级别”,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克服各种困难,执着地追求自我理想,不断获得自我发展所需的“渔”。
二、教师需要具备工作必备的技能
一个目不识丁、具备较高道德修养的人,也能与其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让自己在各种关系中快乐的生活。但是身为教师,却不能指望仅靠较高的师德就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一个缺乏工作技能的教师,会让学生产生不良情绪,而不可能信服、接受这样的教师的任何教育,会对这样的教师产生反感情感,这就不可能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所以,为了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教师一定要具备工作所需的工作技能。教师专业知识要扎实而渊博,会使用现代化的交流工具,会运用宽严有度的管理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教师身上具备的知识魅力与处事能力,让学生在教师身上看到一种榜样的力量,从而对教师产生佩服、尊敬的感情。这样学生就乐意与教师交往,在交往中逐渐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让彼此之间的“教”与“学”渗透在各个方面,让彼此都觉得学习是件心旷神怡的事。
三、教师需要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性格
一个成熟的人的性格中,或多或少地包含一些职业性格。职业性格即指人在长期特定的职业生活中所形成的与职业相联系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如有些人在工作中一丝不苟、负责踏实,在待人处事中会表现出较高的原则性、果断与负责,但对自己则谦虚、自信、严于律己等等,这些就是他的职业性格。
职业性格特点决定了教师用什么方式开展工作、管理学生,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就需要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性格。只有当学生了解教师的职业性格了,才能轻松地与教师相处,才能更好地明白教师的做法是为了他们更加顺利地成长。
高职类学生年龄普遍处在17~22岁之间,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情绪变化大,第三叛逆期的特点仍然存在。而当学生了解了教师的职业性格后,在师生间发生不可避免的冲突与批评时,他们就不至于有太叛逆的反应,不会对教师产生太强的抱怨情绪,就会想“这是教师的处事特点,他对我们的要求都严,他一贯就是这样要求所有人的,不是针对我一人,他是对我好的”。在了解教师的职业性格的基础上产生此种正向的认识,才能让学生有效舒缓自己的情绪、修正自己的认知,教师的育人目的才能达到,才能有效地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四、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需主动了解学生
在师生交往中,想获得学生的接受、理解、支持,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特点、需求。有些学生活泼,喜欢直接爽快的沟通方式,能接受教师直接的批评与指导;有些学生内向胆小,喜欢委婉的沟通,而不能接受直接的批评,一旦教师严厉地直接批评他,不但不会在他身上产生教育效果,反而影响他的情绪,使之长久处在委屈、郁闷的情绪中,从而导致心理疾病;有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需要教师不断引导,让其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等等。
只有当教师了解了学生的特点与需求,才能有的放矢地采取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才能取得教育效果,才有机会与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当教师主动了解学生的各种特点和需求,做到互相了解、信任时,不但有利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还能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产生教学相长的效果。即学生了解教师,接受教师的“教”,完成了教师育人的目的;教师了解学生,从学生的需求、成长特点出发,运用他们乐于接受、理解的方式与之交往、沟通,才能让学生接受教师的“教”,才能协助学生“学”到知识、技能。
五、细致耐心地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
对于远离家人在外求学的学生,他们的内心需要他人的关心,而教师对学生真诚的关心,会让学生倍感温暖。教师的关心能让学生获得无穷的力量,支持学生去奋斗。
要与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但需要给学生道德的感化、知识的力量、了解的愉悦,还要给学生细致耐心的关心,让学生的心灵感受到被人重视、被人爱的幸福感。只有当教师耐心、细致地关心学生时,教师在与学生相处时的人格魅力才能产生最大的影响力,才能顺利与学生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学生才能向教师学习,并把教师的爱心传承下去,乐于助人,与人为乐。
各种各样教书育人的现象表明,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教师需要用高尚的师德感化学生,用渊博的知识技能引导学生,用互相理解接受的态度对待学生,用爱感动学生。如此,才能引导学生且与其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才能让彼此心悦诚服地“教”“学”,最终产生美好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高治军.辅导员工作100个怎么办[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刘东岩,陈旭远.对话与理解:师生交往语言意义的追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作者单位:佛山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