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校共青团视域下的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途径研究

来源 :大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xx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近些年来本科学历的逐渐普及以及面向基层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竞争愈加激烈,许多学生在毕业后由于能力欠缺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就现在就业竞争的激烈程度来看,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想使本校毕业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就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准则,调整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及就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应用型院校;共青团;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6-0136-03
  现阶段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促进了各大高校的教育改革,但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改革方面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并影响其进一步的发展。各大应用型本科院校只有積极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调整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更多社会所需的高质量人才。本文主要对造成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有针对性地就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共青团工作如何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问题提出了合理的解决策略。
  一、造成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一)专业水准不高、难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如今,大学招生数量相较于往年有了很大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使招收质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加之部分院校的师资力量十分欠缺,学生质量低下以及师资力量匮乏等问题使得学校在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方面受到极大的阻碍。因此,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很难满足现阶段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标准。据相关调查数据表明,造成现阶段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无法对应企业人才需求标准的原因主要涵盖了以下几大方面:其一,学校设置的学习专业所对应的就业面太过于宽泛,使学生对于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没有明确的目标。就业面的宽泛意味着学生的专业学习内容可应用于很多行业,直接导致学生所学内容过于繁杂。繁复的课程会直接导致现阶段的学生“什么都会”但“什么都不精”。其二,双师型教师资源严重缺乏。现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资大多数是本校毕业生或者是其他高等院校的毕业生。教师的择取是以学校与学校对接的方式展开的,教师大多数没有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导致教师在教授相应专业课程时空有理论,缺乏相应的实践知识辅助教学。其三,工作职业素养低下、受挫抗压能力不足。由于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没有经过社会的锻炼,绝大部分大学生缺乏实际的工作能力。其四,自由散漫。大学生在从事工作之后无法立刻改掉在学校时的生活方式。对公司的规章制度无法严格遵守,团队协作意识欠缺,过于自我。
  (二)专业设置滞后、人才供应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矛盾
  现阶段应用型高校为了尽快适应当前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都在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但是彻底转型是需要时间的。对于刚刚转型不久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学校专业定位不够明确以及人才培养方向过于模糊。专业设置上出现了以下几大问题:其一,人才培养与市场和社会的需求标准相脱节。专业的设置无法与现阶段社会对于人才的标准对接,也就是该专业上所培养出的人才已不再适应于当前社会与市场的发展需求[1]。其二,各大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同类型专业设置方面过于雷同。各大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拥有相同的人才培养专业并没有问题,但是专业相同、培养手段也相同的话就会使学生缺乏就业竞争力,毕业生与毕业生之间的专业相同、所具有的能力也相同,就会使得学生的专业能力缺乏突出的表现力,在竞争中缺乏竞争优势。
  (三)学生的就业目标模糊不清、就业观念有偏差
  应用型本科院校招生数目的扩大致使招生质量有所下降,现阶段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属于大众教育,所培养出的人才已不再是精英型人才。现阶段许多大学生并未拥有明确的人生规划,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的学生相较于以前,适应能力以及受挫抗压能力都十分低下。大部分学生在设置职业目标时往往比较盲目,很容易受到家人以及周边环境影响,加之自身目标不够明确以及对自身期望值过高等因素的影响,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存在着盲目不自知的问题。在选取最终就业岗位时一味根据自身的期望来选择,而不是根据自身的实际能力。也就是说,现阶段的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好高骛远、眼高于顶。直接导致其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不屑于接受一些微小型企业的就职岗位,从而错过就业的机会,最终就业失利[2]。
  (四)管理以及服务指导力度不够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毕业季期间都会有大量的优秀企业到学校进行招聘,学校竭尽所能地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就业渠道,却没有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就业规划与指导。学校在对学生进行专业培养的过程中过于重视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于学生职业规划方面的指导,使学生缺乏对所学专业就业前景的了解,导致毕业后无法明确自身的就业方向。其二,部分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不够,专业技能也不够扎实[3]。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途径
  (一)强化高校共青团教育工作的具体职能,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就业观
  从现阶段大学生严峻的就业竞争形势来看,造成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大内容:其一,当代大学生并未拥有明确的未来规划,对自己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也没有明确的计划。并且,现阶段的大学生在就业观念上存在着极大的错误。例如,绝大部分大学生对自身的期望值过高,不愿从事报酬低、职位低的工作。针对大学生就业观念方面存在的错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共青团需充分发挥自身的组织带头作用,积极组织各类宣传活动,将党和国家有关于大学生就业方面的方针政策告知于学生,对其进行积极地引导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以及就业观念。
  (二)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共青团的核心工作內容便是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工作开展的核心重点在于以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为基础,进一步深化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大学生拥有较高的素质素养是提高其就业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共青团组织有必要对现阶段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中存在问题实施相应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计划,以此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竞争能力。例如,各大院校共青团可积极开展道德宣传教育工作,帮助学生从思想上转变从业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其次,还可以通过组织假期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来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社会,培养学生奉献精神与承担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性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4]。
  (三)深化实施产业调研工作,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各大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制订相应的人才培养规划时,需要以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标准作为基础导向,在了解企业的用人制度及标准的基础上敲定最终教学规划。教学规划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高质量的教学规划是展开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前提。因此,学校在制订相应教学规划时,需要到专业所对应的企业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在充分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等信息后,再依据调研得到的具体信息来制订学生的知识教授、技能培养等多方面的课程教学规划。这就要求学校要派遣专门的人员深入企业一线,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校所获取的信息是准确并具有时效性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共青团需要搭建相应的大学生创研实践基地,积极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交流,尽可能地为本校学生争取到最为有利的创业实习资源,为大学生的后续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5]。
  (四)努力培养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应用型本科院校共青团组织开展的各类创新活动都应有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并对大学生的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任何一项重大项目的完成,都不是一个人就可以独立完成的,都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配合是工作成功的关键,是否具有团队协作精神与合作能力正逐渐成为用人企业对于求职人员的考核指标。青年大学生在参加共青团组织的活动抑或是学生会、社团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时,需要注重自身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培养专业人才方面存在许多问题,种种问题的存在都严重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就业。因此,各大院校的共青团必须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及组织带头作用,以社会人才需求标准为基础导向来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工作活动。总而言之,学校要想培养出符合社会人才需求标准的高质量人才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周福良,巴雪冰,崔强. 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策略研究[J]. 中国共青团,2020(16):53-55.
  [2] 刘沛静,幸福恩. 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20(15):181-182.
  [3] 王威. 浅析共青团员就业能力服务体系构建[J]. 就业与保障,2020(09):59-60.
  [4] 陈笑夜. 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20(05):34-35.
  [5] 周归兰,吴玲. 新形势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 企业技术开发,2018(12):114-116.
  (荐稿人:刘凤兰,太原工业学院思政部教授)
  (责任编辑:罗欣)
其他文献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符合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要求。为了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文章从总结分析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入手,阐释劳动教育的意义,结合太原工业学院开展劳动教育的实际,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加强劳动教育的宣传引导四个方面展开讨论,探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的概念已经提出有十余年的时间,它的内涵和构建机制也随着时代和形势的发展不断完善。艺术院校肩负着培养新时代文化艺术新人和生产高质量文艺作品的重任,因此,艺术类高校的“三全育人”要能够从艺术的特性出发,遵循其发展规律,吸纳专业教师进入思政育人的队伍,形成良好的协同育人机制,建立全新的格局。
摘 要:新时代,高职院校应当以工匠精神引领学院文化育人顶层设计,厚植文化育人理念,扩展文化育人内容、方式和途径,创新文化育人方法和手段,构建以工匠精神为引领的多层次、一体化文化育人体系,形成文化育人长效机制。  关键词:工匠精神;文化育人;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6-0112-03  新时代高职院校要培养树牢“四个意识”、坚定
摘 要:现阶段我国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创业创新率较低,普遍问题是学生核心竞争力低,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目前高校的学风建设工作难以与当代社会所需要的思维模式及社会创新创业模式接轨,导致学生创新创业效果不佳。究其原因,学风建设不完善是其无法引导学生实现高质量创新创业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以已实施的创新创业教育系列培养平台搭建为实践经验,提出了在“双一流”建设新环境下以立德树人为本的学风建设指导计划,以此完善学
本文基于国家推进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以北京电影学院为例,从教师配置、教师评价、教师培训发展、教师薪酬福利等视角,探讨人力资源实践对于特色型师资队伍建设的作用。此外,对于特色型师资队伍发展中存在的瓶颈性问题进行了初步思考,并提出相应的人力资源实践对策方案,以更好地推动双一流建设和特色化发展。
摘 要:地方文化资源作为具有特色和利用便捷的资源,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融入这部分资源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本文分析了地方文化资源在高职思政教育体系建设中的应用现状,意在找到现阶段两者融合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进一步提出合理有效的融合体系构建路径。在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体系构建中,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应用,存在工作开展组织机构全面性和融合性不足、教师的工作能力局限、资金资源匹配保障不到位三方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传承红色基因、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的关键环节。红色基因传承与高校思政课同向同行,有利于实现红色基因在高校思政课中全员、全课程和全时空的“三全”覆盖;达成红色基因认知学习、情感体验和实践躬行的“三维”统一;促进红色基因资源激活、学术研究和传承教育的“三方”联动,既能增强高校思政课红色基因传承的有效性,又能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教师学术水平和大学生思想道
摘 要:在大学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学生自我管理工作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班委会作为以学生为主要成员的组织,是落实管理工作要求的主要组织。本文针对班委会在班级自我管理中的功能进行分析,意在结合现阶段班委会作用发挥的情况,提出进一步的工作策略。经研究分析可知,大学班委会在班级管理中的主要作用包括传达要求与指示、实现学习示范与指导、及时做好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具体的管理工作开展策略包括依托班委会加
摘 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高尔夫运动的普及使得高尔夫相关人才供不应求。高校作为社会人才的重要培养者,理应实现对旧有高尔夫及其相关课程的改革。本文将OBE教育理念和高尔夫经营管理课程相融合,重新构建高尔夫经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将大大提高本专业教育模式的针对性,有利于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竞争力。  关键词:O
摘 要:当前时代背景下,职业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责任重大,职业院校的青年教师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应全面提升其综合能力。本文探讨了职业院校青年教师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指出了青年教师成长及发展的路径,职业院校应从加强青年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建设、管理能力建设、个人内涵能力建设三方面入手,全面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及发展。  关键词: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内涵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