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好,我听懂了你的意思,我也跟你说了,老师没有特意调座位。我在开会,有什么事情等会后再说吧。”书记第三次试图挂断电话,但没成功。隔着手机,还能听到对方的大嗓门仍在连珠炮似的轰鸣。“凭什么考完试就调位置,这老师知不知道现在是素质教育啊……”总算结束通话,书记一脸无奈地说:“现在的家长真难缠。”原来,某班在一次单元测验后,恰好是小组轮换座位时间,学生没说清楚,家长大动肝火,以为是学生考差了,老师把座位给换了,于是电话接连不断地打给班主任、校领导。
一位家长找到校长,状告老师撤销了他儿子小组长的职务,让孩子有心理阴影,要求恢复孩子的职务。
有家长打电话给校长嫌校服不够档次。“我的孩子没有穿过一百元以下的衣服。”有嫌冬天不够保暖的,一周一次升降旗仪式上要穿校服的规定拒不执行,还振振有词:“你们升国旗是要把国旗升上去,还是要把校服升上去?”
诸如此类的家校口舌之争可以说是常态化了。从如何布置作业,到怎样对待不完成作业的学生,以及劳动值日怎么安排,一些家长为老师操碎了心。另外,教师也没让家长闲着,背诵课文、检查作业得签字,数学练习题家长自己出题,手抄报共同完成,社会调查陪着去,大量的“家长作业”让家长感觉孩子读个小学自己怎么那么累。
媒体也是时常地对教育“品头论足”。一些片面的报道让教师“无所适从”“左右为难”。估计许多教育人还记得学生为女教师“打伞”事件,当事人被学校进行批评教育,并向孩子家长道歉。有教师作讽刺诗一首以示抗议:
学生为老师撑伞,路人说,“老师真没师德”;
学生撑自己头上,路人说,“小孩真不懂礼貌”;
老师帮学生撑伞,路人说,“小孩一定有来头,老师趋炎附势”;
老师自个撑伞,路人说,“老师真没爱心”;
把伞收了,路人说,“这么热,有伞不用,傻帽”!
许多教师网上留言:这伞到底怎么打?谁说了算?
教育,到底谁说了算?家长指导老师该怎么教学,教师指导家长怎么做家长,不知道是好事,还是怪异现象。
撇开别的不说,从某个角度来看,教育越位是件好事情,说明家长重视教育,关注孩子成长;说明教师意识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的重要性。新中国成立后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家长想着的是如何填饱一家人的肚子;上世纪70年代,基本上是上山、下乡闹革命,家长不敢谈教育;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家长赚钱忙,没有时间理教育;上世纪90年代一部《外来妹》风靡全国,读书不如早打工,教师与家长争学生,高辍学率让校长头痛不已。进入21世纪,国人的经济实力稳步提升,教育改革大张旗鼓,妇孺皆知,家长们猛然发现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关乎自己孩子的一生。于是乎,参与教育的热情空前高涨。但什么都要有个度,家长、社会参与学校教育的哪些方面,以什么样的方式参与学校教育就很值得深思了。
就像当医生必须有行医证一样,从事学校教育的必须有教师资格证,也就是说不能随便地对学校教育“指手画脚”。学校教育确实有许多争议的地方,比如“排座位”,有根据高矮顺序来坐的;有按成绩来坐的,按成绩又分为有的老师为激励学生,好的坐前面,差的坐后面,而有的老师觉得成绩好的比较自觉,可以放后面,差的、调皮的放眼皮子底下,好时时刻刻监督;有的是搭配排座位,成绩好的搭配成绩差的,可以在对改作业时,发挥小老师作用,爱说话的搭配守纪律的;等等。你能说哪种方法是正确的,哪种方法是错误的吗?或者哪种方法更好,哪种方法更差?孔子在几千年前就提出“因材施教”,著名教育家李镇西也说过:担任班主任几十年,没有哪一次的带班经验可以复制到下一个班。的确,时代不同,教育方法不同。同一时代的学生也有不同的个性,组成不同的群体,教育的方法还是不同。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应该是比较了解学生的,也就能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合的教育管理方法,比其他人也就更有“发言权”。
而家长在考虑问题时,可能存在两种不足:一是“眼里只有自己的孩子”,一切以自己孩子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不管其他人。最典型的如排座位,人人都有各种理由要求坐好的位置,那差位置谁来坐呢?二是“一知半解,盲目地念外来经”,一些家长爱说,现在搞素质教育,应该怎样怎样;或者是哪个名校是怎样做的。当然免不了还有的说,西方教育是怎样的,中国的教育就是落后……家长的教育经是一套一套的。
家长、社会过多地干涉、指挥学校教育,对学校管理和老师的教学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但是再好的工作中都会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家长意见中不乏中肯的。那么怎样避免不足、吸纳意见呢?
家长的意见先带入家长委员会讨论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可综合意见。前面提到家长在提意见时都从自己孩子角度出发,你提你的要求,我提我的要求,教师如果不采纳,容易造成矛盾。如果将意见先带入到家长委员会,其他家长就会发现有些意见会损害到别的孩子的利益,或是发现某家长意见片面性。这样避免了教师与家长的直接冲突,也使意见更为合理了。当然,有些地方没有成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召开的次数也是有限的,那么家长在提意见时不妨先从多种途径搜集信息,征求意见,以免站在一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考虑成熟后再做决定。
同时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长参考、议、教水平,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例如学生做错了一道题“3+9=13”,西方的老师可能会说你离正确答案只差一点点,中国的教师大多教育学生上课要认真,做事要细心。到底哪一种教育方式更好呢?在中西方教育上还有着许多教育方法及理念上的差异。传统一点的家长信奉“梅花香自苦寒来”,苦读书考好分数才是硬道理,孩子在校除了读书外的其他活动都排斥。现代一点的家长推崇“解放个性”“愉快教育”,孩子在校受不得一点苦,做个劳动值日就认为侵犯人权,做错了事也不能惩罚。家长的错误理解或对教育领域某些事物的一知半解,都需要借助一个平台来提升他们的水平,才不至于对教育“乱点鸳鸯谱”。
社会媒体关注教育对教育事件的报道也应更全面。例如“打伞”事件,不能仅发一张照片、一段片面的评价就了事。尽可能了解打伞孩子的想法:是不情愿,老师要求做呢?还是自己能为老师做点事很高兴?旁边的孩子有什么想法?老师的认识?“打伞”是个怎样的过程?也许事情报道得清楚、全面,可能就发现不管孰对孰错,就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而不至于闹得全国沸沸扬扬,既对当事人(老师)造成伤害,也许以后在与学生相处时会更谨慎,保持一定距离了;更会对事件中的孩子造成困惑,以后还能不能帮老师做事了?
在注意到家长、社会对学校教育的关注热度时,还有一个问题应引起重视。学校,只是孩子接受教育的一个层面,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父母,首先尽到了一个好家长的责任吗?社会教育中的各类群体成员也尽到了社会教育的责任吗?教师要求学生遵守纪律、法则,而父母却带着孩子和行色匆匆的人群裹挟着学生闯红灯时,是否想到这种无声的教育,冲抵了多少教师、家长自己的教育成果?
所以,“教育,谁说了算”应该是懂教育的说了算。学校、家庭、社会各自担负着一己的责任,只有把自己领域的责任承担好,再积极地、高质量地参与到其他两方面,才能对教育真正的起促进作用。“各人扫好门前雪,再管他人瓦上霜”。作为焦点的学校教育也应利用全民关注教育、全民参与教育的好氛围充分有效地利用家长资源、社会资源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一位家长找到校长,状告老师撤销了他儿子小组长的职务,让孩子有心理阴影,要求恢复孩子的职务。
有家长打电话给校长嫌校服不够档次。“我的孩子没有穿过一百元以下的衣服。”有嫌冬天不够保暖的,一周一次升降旗仪式上要穿校服的规定拒不执行,还振振有词:“你们升国旗是要把国旗升上去,还是要把校服升上去?”
诸如此类的家校口舌之争可以说是常态化了。从如何布置作业,到怎样对待不完成作业的学生,以及劳动值日怎么安排,一些家长为老师操碎了心。另外,教师也没让家长闲着,背诵课文、检查作业得签字,数学练习题家长自己出题,手抄报共同完成,社会调查陪着去,大量的“家长作业”让家长感觉孩子读个小学自己怎么那么累。
媒体也是时常地对教育“品头论足”。一些片面的报道让教师“无所适从”“左右为难”。估计许多教育人还记得学生为女教师“打伞”事件,当事人被学校进行批评教育,并向孩子家长道歉。有教师作讽刺诗一首以示抗议:
学生为老师撑伞,路人说,“老师真没师德”;
学生撑自己头上,路人说,“小孩真不懂礼貌”;
老师帮学生撑伞,路人说,“小孩一定有来头,老师趋炎附势”;
老师自个撑伞,路人说,“老师真没爱心”;
把伞收了,路人说,“这么热,有伞不用,傻帽”!
许多教师网上留言:这伞到底怎么打?谁说了算?
教育,到底谁说了算?家长指导老师该怎么教学,教师指导家长怎么做家长,不知道是好事,还是怪异现象。
撇开别的不说,从某个角度来看,教育越位是件好事情,说明家长重视教育,关注孩子成长;说明教师意识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的重要性。新中国成立后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家长想着的是如何填饱一家人的肚子;上世纪70年代,基本上是上山、下乡闹革命,家长不敢谈教育;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家长赚钱忙,没有时间理教育;上世纪90年代一部《外来妹》风靡全国,读书不如早打工,教师与家长争学生,高辍学率让校长头痛不已。进入21世纪,国人的经济实力稳步提升,教育改革大张旗鼓,妇孺皆知,家长们猛然发现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关乎自己孩子的一生。于是乎,参与教育的热情空前高涨。但什么都要有个度,家长、社会参与学校教育的哪些方面,以什么样的方式参与学校教育就很值得深思了。
就像当医生必须有行医证一样,从事学校教育的必须有教师资格证,也就是说不能随便地对学校教育“指手画脚”。学校教育确实有许多争议的地方,比如“排座位”,有根据高矮顺序来坐的;有按成绩来坐的,按成绩又分为有的老师为激励学生,好的坐前面,差的坐后面,而有的老师觉得成绩好的比较自觉,可以放后面,差的、调皮的放眼皮子底下,好时时刻刻监督;有的是搭配排座位,成绩好的搭配成绩差的,可以在对改作业时,发挥小老师作用,爱说话的搭配守纪律的;等等。你能说哪种方法是正确的,哪种方法是错误的吗?或者哪种方法更好,哪种方法更差?孔子在几千年前就提出“因材施教”,著名教育家李镇西也说过:担任班主任几十年,没有哪一次的带班经验可以复制到下一个班。的确,时代不同,教育方法不同。同一时代的学生也有不同的个性,组成不同的群体,教育的方法还是不同。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应该是比较了解学生的,也就能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合的教育管理方法,比其他人也就更有“发言权”。
而家长在考虑问题时,可能存在两种不足:一是“眼里只有自己的孩子”,一切以自己孩子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不管其他人。最典型的如排座位,人人都有各种理由要求坐好的位置,那差位置谁来坐呢?二是“一知半解,盲目地念外来经”,一些家长爱说,现在搞素质教育,应该怎样怎样;或者是哪个名校是怎样做的。当然免不了还有的说,西方教育是怎样的,中国的教育就是落后……家长的教育经是一套一套的。
家长、社会过多地干涉、指挥学校教育,对学校管理和老师的教学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但是再好的工作中都会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家长意见中不乏中肯的。那么怎样避免不足、吸纳意见呢?
家长的意见先带入家长委员会讨论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可综合意见。前面提到家长在提意见时都从自己孩子角度出发,你提你的要求,我提我的要求,教师如果不采纳,容易造成矛盾。如果将意见先带入到家长委员会,其他家长就会发现有些意见会损害到别的孩子的利益,或是发现某家长意见片面性。这样避免了教师与家长的直接冲突,也使意见更为合理了。当然,有些地方没有成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召开的次数也是有限的,那么家长在提意见时不妨先从多种途径搜集信息,征求意见,以免站在一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考虑成熟后再做决定。
同时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长参考、议、教水平,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例如学生做错了一道题“3+9=13”,西方的老师可能会说你离正确答案只差一点点,中国的教师大多教育学生上课要认真,做事要细心。到底哪一种教育方式更好呢?在中西方教育上还有着许多教育方法及理念上的差异。传统一点的家长信奉“梅花香自苦寒来”,苦读书考好分数才是硬道理,孩子在校除了读书外的其他活动都排斥。现代一点的家长推崇“解放个性”“愉快教育”,孩子在校受不得一点苦,做个劳动值日就认为侵犯人权,做错了事也不能惩罚。家长的错误理解或对教育领域某些事物的一知半解,都需要借助一个平台来提升他们的水平,才不至于对教育“乱点鸳鸯谱”。
社会媒体关注教育对教育事件的报道也应更全面。例如“打伞”事件,不能仅发一张照片、一段片面的评价就了事。尽可能了解打伞孩子的想法:是不情愿,老师要求做呢?还是自己能为老师做点事很高兴?旁边的孩子有什么想法?老师的认识?“打伞”是个怎样的过程?也许事情报道得清楚、全面,可能就发现不管孰对孰错,就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而不至于闹得全国沸沸扬扬,既对当事人(老师)造成伤害,也许以后在与学生相处时会更谨慎,保持一定距离了;更会对事件中的孩子造成困惑,以后还能不能帮老师做事了?
在注意到家长、社会对学校教育的关注热度时,还有一个问题应引起重视。学校,只是孩子接受教育的一个层面,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父母,首先尽到了一个好家长的责任吗?社会教育中的各类群体成员也尽到了社会教育的责任吗?教师要求学生遵守纪律、法则,而父母却带着孩子和行色匆匆的人群裹挟着学生闯红灯时,是否想到这种无声的教育,冲抵了多少教师、家长自己的教育成果?
所以,“教育,谁说了算”应该是懂教育的说了算。学校、家庭、社会各自担负着一己的责任,只有把自己领域的责任承担好,再积极地、高质量地参与到其他两方面,才能对教育真正的起促进作用。“各人扫好门前雪,再管他人瓦上霜”。作为焦点的学校教育也应利用全民关注教育、全民参与教育的好氛围充分有效地利用家长资源、社会资源提高学校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