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人。“核心素养”应该是个人终身发展、融入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素养的集合。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应该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优先发展“关键少数”的必备素养。学校教育应该有针对性地构建相关课程,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社会人;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61-0018-02
【作者简介】王介锁,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江苏淮安,223002)副校长,高级教师。
“核心素养”是现阶段我国教育界最热的词汇之一。近期有幸学习了南京市江宁区铜山中心小学(以下简称“铜小”)“少年硅谷”相关报道,鲜活的案例展示了在小学阶段如何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顺着他们的做法,笔者也对此进行了思考。
一、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
1.知识全面是基础。
(1)书本知识不能淡化
现在部分学校有淡化书本知识,只注重课外的、活动的、实践的等活动类的知识的倾向,这是很危险的!中小学生的书本知识学习应该是主要的学习内容。中小学生正是学习全面基础知识的阶段,所有的基础知识都应该有所涉及,不宜过早进行所谓的特长科目或者专项训练。任何一项创新或者发明都必须以扎实、全面的知识为基础,正所谓“厚积薄发”。铜小“少年硅谷”的定位就很准确:面向所有学生,而不是只为了少数尖子学生;重在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而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科学家……
(2)生活實践紧紧跟上
学生终究是要从课堂走向生活,走向社会,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人。学校的使命就是要为学生创设实践创造的机会,从小培养这方面的能力,同时,把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也是学生更好地学习书本知识的途径之一。所谓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实践出真知,生活出智慧。铜小利用学校“生态养殖园”“生态林”“百果园”等基地,引导学生开展“优良肉鸽品种的培育研究”“紫心山芋对铜山地区土壤的适应性研究”等小课题的研究,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宽阔的舞台。
(3)思维训练紧紧跟上
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时常要面对变化,需要人们及时作出反应进行应对,这就需要灵活思考的能力,包括改变习惯的能力、快速回应的能力等。培养人的思维能力主要有三种:一是逻辑思维,它强调严格的推理和论证,是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思维的基础;二是形象思维,包括直觉思维、顿悟等;三是创新思维,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有机组合,它有助于打破常规,获得突破性解决方案,是思维能力的最高境界。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应该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每一学科和各个角落。
2.能力提升是关键。
(1)学习能力
学生应该以学习为主,对于学生来说,最主要的核心能力素养应该是学习能力,学习能力看上去很笼统,但是确实存在。在同样的教室里、接受同样的学习训练,同样是完成书本知识的学习或者社会实践活动等任务,但学生学习的结果评价却参差不齐,这就是学习能力影响所致。对于学习能力的培养重点还是应该放在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上面。铜小的小课题研究就是一个十分不错的做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自主体验的习惯和快乐学习的精神。
(2)合作能力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全球化合作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主流,学会和其他人合作,共同创造和分享,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在铜小广为流传的一节科技课上的“小鬼当家”的案例其实恰恰说的是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3)信息能力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信息素养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基本能力,学会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利用、创造,尤其是对信息的选择、加工与交流显得尤为重要。智能手机、网络平台已经开始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我们的学校教育更需要紧随时代脉搏,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能力,尤其要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获取知识、进行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4)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的能力发展水平的最高境界。铜小学生的小发明、小创造在全国、全省、全市的比赛中大量获奖,“自行车伸缩式脚拐”“快速节水洗笔器”“双面拖把”……让我们看到了铜小孩子的智慧、铜小孩子的创新习惯和创新能力。
3.实践运用是重点。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出发点,更是学习的归宿。敏锐的铜小人也看到了这一点,他们的实践活动、他们的“生态养殖园”“生态林”“百果园”、他们的小课题研究等等,都是在致力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从小养成实践运用的习惯,把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4.情趣培养是保证。
随着时代的进步,未来的中国一定是个高度文明、高度人文、高度和谐的社会。落实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就需要从小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高雅的艺术素养、阳光的情感体验、和谐的人际关系等。
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
1.改变观念,制定培养目标。
一个人从出生成为家庭的一员,再到成为社会的一员,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在一个人社会化的进程中,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校为其确定怎样的发展目标,提供怎样的“营养”和帮助,与学生的当下乃至今后的发展关系极大。目标的制定分为两种,一种是小学阶段总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要达到高屋建瓴顶层设计的效果。另外还要分学科、分年级制定细致具体的操作目标。这样有利于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序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2.科学设计,构建课程体系。
学校的建设、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实到学校课程的建设上来,要落实培养目标,需要依靠课程。在开发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课程时,一是要强调系统性和整体性,要注重学科间的融合,可以以独立学科的形式存在,也可以作为更广泛的课程或学习领域的一部分,还可以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二是要考虑课程的适切性,要符合本校学生的特点和本地区社会环境的优势,避免培养目标过于宏大而没有边界,避免一切无视学生年龄特点“从娃娃抓起”的做法。铜小针对本校学生多来自农村的现状,选择“三农”课程的建设就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范例。
3.加强研究,改进教学方法。
要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要广大教师转变观念,切实改进那种以追求分数为目的的“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的教学方法。要切实做到教学设计与课程相匹配,教学流程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相匹配。铜小的经验告诉我们:首先要营造一种“亲和”的教育文化氛围,保证师生沟通顺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品质,让学生在学习中呼吸自由的空气;其次要以学生为中心,努力依据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把课堂还给学生,满足他们独特的需要,努力提供平台,确保学生有真实的实践机会和创造空间,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发展。
4.深度融合,完善评价体系。
评价是行动的指挥棒。核心素养具有整合性、跨学科性等特征,尤其是其所包含的隐性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层面的要素,给科学客观的评价带来很大难度。因此,我们的评价体系要求多元化,要与已有的学校评价体系进行深度整合,既要把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与学生的学业发展水平同步进行综合评价,又要专门制定针对核心素养指标的评价方法与技术,特别是对于复杂认知能力、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等。<\\Ysc01\d\江苏教育\2016年\2016江苏教育管理\管理12\KT1.TIF>
【关键词】核心素养;社会人;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61-0018-02
【作者简介】王介锁,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江苏淮安,223002)副校长,高级教师。
“核心素养”是现阶段我国教育界最热的词汇之一。近期有幸学习了南京市江宁区铜山中心小学(以下简称“铜小”)“少年硅谷”相关报道,鲜活的案例展示了在小学阶段如何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顺着他们的做法,笔者也对此进行了思考。
一、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
1.知识全面是基础。
(1)书本知识不能淡化
现在部分学校有淡化书本知识,只注重课外的、活动的、实践的等活动类的知识的倾向,这是很危险的!中小学生的书本知识学习应该是主要的学习内容。中小学生正是学习全面基础知识的阶段,所有的基础知识都应该有所涉及,不宜过早进行所谓的特长科目或者专项训练。任何一项创新或者发明都必须以扎实、全面的知识为基础,正所谓“厚积薄发”。铜小“少年硅谷”的定位就很准确:面向所有学生,而不是只为了少数尖子学生;重在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而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科学家……
(2)生活實践紧紧跟上
学生终究是要从课堂走向生活,走向社会,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人。学校的使命就是要为学生创设实践创造的机会,从小培养这方面的能力,同时,把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也是学生更好地学习书本知识的途径之一。所谓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实践出真知,生活出智慧。铜小利用学校“生态养殖园”“生态林”“百果园”等基地,引导学生开展“优良肉鸽品种的培育研究”“紫心山芋对铜山地区土壤的适应性研究”等小课题的研究,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宽阔的舞台。
(3)思维训练紧紧跟上
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时常要面对变化,需要人们及时作出反应进行应对,这就需要灵活思考的能力,包括改变习惯的能力、快速回应的能力等。培养人的思维能力主要有三种:一是逻辑思维,它强调严格的推理和论证,是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思维的基础;二是形象思维,包括直觉思维、顿悟等;三是创新思维,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有机组合,它有助于打破常规,获得突破性解决方案,是思维能力的最高境界。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应该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每一学科和各个角落。
2.能力提升是关键。
(1)学习能力
学生应该以学习为主,对于学生来说,最主要的核心能力素养应该是学习能力,学习能力看上去很笼统,但是确实存在。在同样的教室里、接受同样的学习训练,同样是完成书本知识的学习或者社会实践活动等任务,但学生学习的结果评价却参差不齐,这就是学习能力影响所致。对于学习能力的培养重点还是应该放在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上面。铜小的小课题研究就是一个十分不错的做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自主体验的习惯和快乐学习的精神。
(2)合作能力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全球化合作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主流,学会和其他人合作,共同创造和分享,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在铜小广为流传的一节科技课上的“小鬼当家”的案例其实恰恰说的是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3)信息能力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信息素养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基本能力,学会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利用、创造,尤其是对信息的选择、加工与交流显得尤为重要。智能手机、网络平台已经开始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我们的学校教育更需要紧随时代脉搏,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能力,尤其要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获取知识、进行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4)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的能力发展水平的最高境界。铜小学生的小发明、小创造在全国、全省、全市的比赛中大量获奖,“自行车伸缩式脚拐”“快速节水洗笔器”“双面拖把”……让我们看到了铜小孩子的智慧、铜小孩子的创新习惯和创新能力。
3.实践运用是重点。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出发点,更是学习的归宿。敏锐的铜小人也看到了这一点,他们的实践活动、他们的“生态养殖园”“生态林”“百果园”、他们的小课题研究等等,都是在致力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从小养成实践运用的习惯,把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4.情趣培养是保证。
随着时代的进步,未来的中国一定是个高度文明、高度人文、高度和谐的社会。落实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就需要从小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高雅的艺术素养、阳光的情感体验、和谐的人际关系等。
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
1.改变观念,制定培养目标。
一个人从出生成为家庭的一员,再到成为社会的一员,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在一个人社会化的进程中,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校为其确定怎样的发展目标,提供怎样的“营养”和帮助,与学生的当下乃至今后的发展关系极大。目标的制定分为两种,一种是小学阶段总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要达到高屋建瓴顶层设计的效果。另外还要分学科、分年级制定细致具体的操作目标。这样有利于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序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2.科学设计,构建课程体系。
学校的建设、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实到学校课程的建设上来,要落实培养目标,需要依靠课程。在开发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课程时,一是要强调系统性和整体性,要注重学科间的融合,可以以独立学科的形式存在,也可以作为更广泛的课程或学习领域的一部分,还可以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二是要考虑课程的适切性,要符合本校学生的特点和本地区社会环境的优势,避免培养目标过于宏大而没有边界,避免一切无视学生年龄特点“从娃娃抓起”的做法。铜小针对本校学生多来自农村的现状,选择“三农”课程的建设就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范例。
3.加强研究,改进教学方法。
要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要广大教师转变观念,切实改进那种以追求分数为目的的“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的教学方法。要切实做到教学设计与课程相匹配,教学流程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相匹配。铜小的经验告诉我们:首先要营造一种“亲和”的教育文化氛围,保证师生沟通顺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品质,让学生在学习中呼吸自由的空气;其次要以学生为中心,努力依据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把课堂还给学生,满足他们独特的需要,努力提供平台,确保学生有真实的实践机会和创造空间,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发展。
4.深度融合,完善评价体系。
评价是行动的指挥棒。核心素养具有整合性、跨学科性等特征,尤其是其所包含的隐性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层面的要素,给科学客观的评价带来很大难度。因此,我们的评价体系要求多元化,要与已有的学校评价体系进行深度整合,既要把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与学生的学业发展水平同步进行综合评价,又要专门制定针对核心素养指标的评价方法与技术,特别是对于复杂认知能力、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等。<\\Ysc01\d\江苏教育\2016年\2016江苏教育管理\管理12\KT1.T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