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唐诗宋词研究》课程是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学模块方向设置的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属于中国古代文学范畴。也是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有效补充与加深引导。本课题针对当前《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弊端而提出一些建议并进行思考。
关键词: 《唐诗宋词研究》 课程改革 建议 思考
唐诗宋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经典、最具特色的文化宝藏。自近现代西方学术教育兴起以来,唐诗宋词的地位一落千丈。当前各高校的中文系均有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均有专门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其中唐诗宋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但是现代学术模式是以文学理论为核心的,这导致课堂内容是以文学史学术演进为核心的,诗词篇目不是不阅读,而是阅读得很简单,很多篇目学完了学生读都读不下来,何谈背诵与创作。按照当前的教学模式,基本上介绍诗人生平、讲讲诗歌内容、总结艺术特色的套路进行,过于死板僵硬。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其深厚的历史背景。
一、中国传统文学教学现状的形成背景
自从清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废除以后,自从五四运动中的白话文运动兴起以后,诗词的市场在逐年丧失。古代的文言诗词是一种权力话语,是文人士大夫们身份的象征。白话文运动就是要打破这种从语言上就能区分人的身份的状况,要在语言上充分体现人人平等。五四运动为此做出的努力不可谓不大,实现运动之初的目标。但是,在白话文推行以后,旧有的权力话语被推翻以后,古人诗文中的艺术精华随之被日渐抛弃。中国古代诗歌繁盛,是以其作为权力话语而与科举考试的内容紧密联系的,当诗词作为权力话语的地位被打破,当科举制度被废除以后,传统文言诗词不能再获得仕途与出路,在中国是难以生长的,于是人们不重视。近代以来,再靠诗词创作谋生简直是太艰难,近代以后的诗人只能通过赚取稿费的形式获得报酬以谋生,而诗词往往由于形式短小而报酬甚少,所以大批作家都写长篇小说。从此之后的诗人处于极为沦落的时期,不能获得仕途,连生存都很困难。所以,在总的趋向上,传统的诗词市场暗淡。学校中,中小学课本所选诗词是以背诵、懂得大意即可,根本不讲平仄、对仗等格式技巧;大学里,是按照西方学术理念进行的,所教习的是以学术探讨为核心的,创作根本没有任何位置可言。诗词创作仅仅是少数人的爱好而已,这一现状已经引起当前学术界的反思。
二、对唐诗宋词课程改革的建议
首先,在介绍诗人词人生平的时候,我们不能把诗人像字典里介绍的那几行字介绍给学生,也不能像编年体的《春秋》一样介绍给学生,这样介绍下来,在学生的头脑中这些诗人是死的,学生不会对这些诗人有任何的感知可言,更别提情感。在介绍诗人词人的时候,一定要从他出生开始的人生每一个阶段都分析和体会他的情感,把学生带入这种情感之中,让学生感觉这个诗人词人是个鲜活的人,是个有血有肉的、有丰富情感的甚至就好像就是他身边的一个朋友一样,绝不是教科书里几句话就带过去的僵死的符号。譬如苏轼,如果学生通过教科书知道他是宋代的伟大词人、会背诵他的“横看成岭侧成峰”,那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教师在给学生介绍苏轼其人的时候,不能让学生体会到苏轼的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他被贬谪的一塌糊涂的时候仍然热爱生活、他的爱好美食与建筑,他既能跟皇帝宰相谈得来,又能跟老农乞丐成为朋友,他的达观、他的幽默、他的才华、他心忧天下苍生的情感等诸如此类的讲不完的乐道之事,如果我们没有把这些渗透给学生,学生怎么会爱上苏轼?怎能感受到苏轼的伟大?
其次,在讲授具体诗词作品的时候,不能只讲字面意思,要和诗人词人具体的人生经历和情感紧密结合。当前中小学教科书的模式是每个诗人词人的作品选择一两个,即使是大学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教材,像李白、杜甫、苏轼这样一流诗人词人的作品也就是选十几篇而已,而且篇和篇之间没有连续性。学生学完以后,这十几个篇章能记住几句就不错了,没有获得整体感。所以,建议大学里汉语言专业的教材适当改编,或者作为辅助性的课程亦可以,就是不要像文学史那样选取那么多诗人词人,面面俱到学生很难留下深刻印象,而是按照历史阶段选取标志性的几个诗人词人,其作品是按照诗人词人的人生不同阶段的经历或情感选取的,让学生学完每一个诗人词人以后,都留下一定的印象,对其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心理至少有一个评价。譬如王安石,学生都会背诵他的“春风又绿江南岸”,都知道他搞了一个“王安石变法”。但是如果你细分析王安石这个人的性格,他的人生理想就是成为帝王师,他为此不需要任何休闲和娱乐,甚至在生活上相当木讷。林语堂《苏轼传》里面记载了几个王安石的故事,说王安石在洗澡的时候,他的朋友偷偷地拿了一件跟他原来的袍子差不多的衣服放在他放袍子的位置,结果王安石洗完澡穿上袍子就出去了,完全没有发现。一次王安石的朋友跟王太太说,王安石特别爱吃兔肉丝。王太太说,不可能。第二次吃饭朋友们把兔肉丝换个位置,王安石就一口也没吃,而是把他面前的菜吃光了。朋友们这才明白,王安石对饮食是不挑剔的,只要能吃就行。当教师和学生们交流了王安石生活上这些小事以后,学生立即知道王安石是个什么形象、什么样的人了。再给学生讲讲他变法中的执拗,做事情一意孤行,人称“拗相公”,学生就会感觉到王安石不是他的朋友,多数学生都感觉难以和王安石成为朋友而不喜欢王安石。这样,学生喜欢或是不喜欢,有了一个具体的理由,而不是胡说乱讲。
再次,最好将诗词创作融入课程中。从古代看,古人是以创作为核心的。现代是以学术为核心的,大量学者在完全没有创作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无限制的研究,可以说,根本就不能体会诗人词人创作的这一过程。学术研究无法真正深入这一层面。自从2000年以来中国古代文体学兴起以后,学术界已经意识到创作是古人文体学的核心这一事实,目前中山大学已经率先引导学生进行创作。2015年复旦大学召开学术会议,大会呼吁古诗文创作。虽然在全民范围内,在全社会知识分子阶层内不可能再实现古代的诗词唱和,但至少,在大学的文学专业,诗词创作还是有必要作为一门国学、文化经典传承下去的。所以建议在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以外,设置辅助性课程,给学生讲授诗词格律,平仄、粘对、对仗、入声等相关知识,增强学生的专业感。 最后,选取一定的技巧培养学生的兴趣。从审美角度而言,可以选取有好听的流行歌曲配套的唐诗宋词,在给学生讲授之后,让学生反复歌唱,在歌唱中成为审美主体,此方法十分有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审美情感,目前学生能够哼唱《长相思》、《临江仙》、《碧云天》等诗词作品;从考研角度而言,大量学生考研复习,可以选取之作家作品均为古代文学考研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大家作品,有利于考研学子的复习;从创作角度而言,由于大部分学生从来没有进行过任何创作,而学生一旦掌握格律,给自己或是自己熟悉的文学、历史、影视作品中的人物作诗词,可以每月填写一次,并给自己的作品配图片,学生较兴奋。
三、由《唐诗宋词研究》课程所引发的思考
在古代,由于文章乃是广大士子通向仕途之路的必要工具,士子们为形成独特的个体文体而耗尽一生的心血,“五四”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西方专业分科教育体制在中国的确立和科学学术研究观念的转型,创作不再成为整个知识分子阶层追求的事情,而只成为相关专业或相关职业人员的事情。大学里设置的语言文学专业是以学术研究为核心事业的团体,这一庞大而又有力的团体进入学术研究,力求学术语言的科学性欲严肃性,不再追求个体文体,文体不再像古代那样成为精英们竞相追求的目标,创作成为少数职业作家及爱好者的事情。在现代工业化的转型中,自然科学突飞猛进成为现代工业文明的主角,人文科学的地位在不断消退。文章创作,不再成为仕途的工具,甚至在90年代以前市场经济未兴起之前,职业作家贫困潦倒,基本生存都很难维持;市场经济兴起之后,职业作家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创作,创作日趋世俗化与市场化,陷于媚俗主义。文章失去昔日作为权力话语的辉煌时代,结束其作为士子进入上层社会的手段,是使知识分子阶层不再追求个体文体的根本动因。同时,工业文明的发展,导致创作理念与欣赏创作理念的消退。在古代,文章写作不仅是仕途手段,还是人们生活交际或是娱乐手段,比如临别赠诗或是宴席行酒令等。其实,一直到近代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段时间,由于文学救国论的影响,文学创作虽然没有仕途之利,但仍在政治上有实际意义,仍有大量文学作品出现,无论是出于自愿或非自愿,创作或欣赏创作尚仍是一种全民之举;“文革”之后,一方面文学急切地要摆脱政治干扰,要走纯美文学道路,另一方面,90年代以后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导致现代都市生活的快节奏,使人们没有时间阅读;现代工业娱乐方式,转移与遮蔽人们的阅读视线。文学不再成为全民之举,无论是创作意义还是欣赏意义都极大消退。创作意义与欣赏意义的同时消退,使个体文体在国家社会生活层面上几乎失去生存空间。
中国古代文体观念的繁盛是在古代特有的思维方式与才能仕途的实用价值的环境下生成的,而时至今天,文体已经不再与才能仕途相挂钩,对绝大多数的知识分子阶层来说已经不再有实用层面的意义。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实践的国家,没有用的东西是很难有滋养的土壤的。自从科举制度废除后,学子几乎无法从文章写作谋求仕途,甚至出路(少数作家除外),五四以后的学子们练习古代诗文写作的热情日渐消退。新中国成立后学术分科日益细密化,学术成为高等教育的唯一指标,文章写作成为少数爱好者或职业作家的事情,这些人侥幸成功者屈指可数,不成功者连生计都很难维持。广大学子不能通过追求文章写作获得出路,文体失去了能够生存的土壤。仅凭学术界对文体的呼喊是没有多少实际作用的。现代工业化的生产生活模式,文体观念不可能再为全体知识分子所有,昔日不可能重现;但退而言之,吾辈觉得在语言文学专业或是所有人文学科范畴如果能够通过官方对文体进行有效要求、措施与制度,那么尽管无法达到古代文体观念兴盛的局面,但对目前人文科学界的文体状况的改善起到一定成效还是有可能的。
其实,创作能力最好从小培养,古人都是会说话就开始练习对对了。翻阅当前的中小学语文课本,唐诗宋词的数量越来越少。当前的中小学课本是一个大杂烩,古代的、现代的、当代的、外国的、诗歌、散文、戏剧、小说全部装进一本书里,看起来很丰富的样子,事实上根本没有突出国家传统的特色文化,更没有对传统文化起到任何保护作用。大杂烩似的课本不是不可以有,而是像唐诗宋词这样经典的国学内容最好是单独抽出,单独开课,从幼儿班开始就单独开课,就这样一直读到大学,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虽然学生在诗词能力上仍然跟古代孩子没法比,但是至少要比现在强。
参考文献:
[1]王丽.追寻失落的中国教育传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3]叶圣陶.开明新编国文读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
[4]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本课题来源于浙江树人大学人文学院2014—2015学年院级教改课题,课题编号:2015YJJG107。
关键词: 《唐诗宋词研究》 课程改革 建议 思考
唐诗宋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经典、最具特色的文化宝藏。自近现代西方学术教育兴起以来,唐诗宋词的地位一落千丈。当前各高校的中文系均有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均有专门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其中唐诗宋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但是现代学术模式是以文学理论为核心的,这导致课堂内容是以文学史学术演进为核心的,诗词篇目不是不阅读,而是阅读得很简单,很多篇目学完了学生读都读不下来,何谈背诵与创作。按照当前的教学模式,基本上介绍诗人生平、讲讲诗歌内容、总结艺术特色的套路进行,过于死板僵硬。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其深厚的历史背景。
一、中国传统文学教学现状的形成背景
自从清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废除以后,自从五四运动中的白话文运动兴起以后,诗词的市场在逐年丧失。古代的文言诗词是一种权力话语,是文人士大夫们身份的象征。白话文运动就是要打破这种从语言上就能区分人的身份的状况,要在语言上充分体现人人平等。五四运动为此做出的努力不可谓不大,实现运动之初的目标。但是,在白话文推行以后,旧有的权力话语被推翻以后,古人诗文中的艺术精华随之被日渐抛弃。中国古代诗歌繁盛,是以其作为权力话语而与科举考试的内容紧密联系的,当诗词作为权力话语的地位被打破,当科举制度被废除以后,传统文言诗词不能再获得仕途与出路,在中国是难以生长的,于是人们不重视。近代以来,再靠诗词创作谋生简直是太艰难,近代以后的诗人只能通过赚取稿费的形式获得报酬以谋生,而诗词往往由于形式短小而报酬甚少,所以大批作家都写长篇小说。从此之后的诗人处于极为沦落的时期,不能获得仕途,连生存都很困难。所以,在总的趋向上,传统的诗词市场暗淡。学校中,中小学课本所选诗词是以背诵、懂得大意即可,根本不讲平仄、对仗等格式技巧;大学里,是按照西方学术理念进行的,所教习的是以学术探讨为核心的,创作根本没有任何位置可言。诗词创作仅仅是少数人的爱好而已,这一现状已经引起当前学术界的反思。
二、对唐诗宋词课程改革的建议
首先,在介绍诗人词人生平的时候,我们不能把诗人像字典里介绍的那几行字介绍给学生,也不能像编年体的《春秋》一样介绍给学生,这样介绍下来,在学生的头脑中这些诗人是死的,学生不会对这些诗人有任何的感知可言,更别提情感。在介绍诗人词人的时候,一定要从他出生开始的人生每一个阶段都分析和体会他的情感,把学生带入这种情感之中,让学生感觉这个诗人词人是个鲜活的人,是个有血有肉的、有丰富情感的甚至就好像就是他身边的一个朋友一样,绝不是教科书里几句话就带过去的僵死的符号。譬如苏轼,如果学生通过教科书知道他是宋代的伟大词人、会背诵他的“横看成岭侧成峰”,那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教师在给学生介绍苏轼其人的时候,不能让学生体会到苏轼的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他被贬谪的一塌糊涂的时候仍然热爱生活、他的爱好美食与建筑,他既能跟皇帝宰相谈得来,又能跟老农乞丐成为朋友,他的达观、他的幽默、他的才华、他心忧天下苍生的情感等诸如此类的讲不完的乐道之事,如果我们没有把这些渗透给学生,学生怎么会爱上苏轼?怎能感受到苏轼的伟大?
其次,在讲授具体诗词作品的时候,不能只讲字面意思,要和诗人词人具体的人生经历和情感紧密结合。当前中小学教科书的模式是每个诗人词人的作品选择一两个,即使是大学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教材,像李白、杜甫、苏轼这样一流诗人词人的作品也就是选十几篇而已,而且篇和篇之间没有连续性。学生学完以后,这十几个篇章能记住几句就不错了,没有获得整体感。所以,建议大学里汉语言专业的教材适当改编,或者作为辅助性的课程亦可以,就是不要像文学史那样选取那么多诗人词人,面面俱到学生很难留下深刻印象,而是按照历史阶段选取标志性的几个诗人词人,其作品是按照诗人词人的人生不同阶段的经历或情感选取的,让学生学完每一个诗人词人以后,都留下一定的印象,对其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心理至少有一个评价。譬如王安石,学生都会背诵他的“春风又绿江南岸”,都知道他搞了一个“王安石变法”。但是如果你细分析王安石这个人的性格,他的人生理想就是成为帝王师,他为此不需要任何休闲和娱乐,甚至在生活上相当木讷。林语堂《苏轼传》里面记载了几个王安石的故事,说王安石在洗澡的时候,他的朋友偷偷地拿了一件跟他原来的袍子差不多的衣服放在他放袍子的位置,结果王安石洗完澡穿上袍子就出去了,完全没有发现。一次王安石的朋友跟王太太说,王安石特别爱吃兔肉丝。王太太说,不可能。第二次吃饭朋友们把兔肉丝换个位置,王安石就一口也没吃,而是把他面前的菜吃光了。朋友们这才明白,王安石对饮食是不挑剔的,只要能吃就行。当教师和学生们交流了王安石生活上这些小事以后,学生立即知道王安石是个什么形象、什么样的人了。再给学生讲讲他变法中的执拗,做事情一意孤行,人称“拗相公”,学生就会感觉到王安石不是他的朋友,多数学生都感觉难以和王安石成为朋友而不喜欢王安石。这样,学生喜欢或是不喜欢,有了一个具体的理由,而不是胡说乱讲。
再次,最好将诗词创作融入课程中。从古代看,古人是以创作为核心的。现代是以学术为核心的,大量学者在完全没有创作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无限制的研究,可以说,根本就不能体会诗人词人创作的这一过程。学术研究无法真正深入这一层面。自从2000年以来中国古代文体学兴起以后,学术界已经意识到创作是古人文体学的核心这一事实,目前中山大学已经率先引导学生进行创作。2015年复旦大学召开学术会议,大会呼吁古诗文创作。虽然在全民范围内,在全社会知识分子阶层内不可能再实现古代的诗词唱和,但至少,在大学的文学专业,诗词创作还是有必要作为一门国学、文化经典传承下去的。所以建议在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以外,设置辅助性课程,给学生讲授诗词格律,平仄、粘对、对仗、入声等相关知识,增强学生的专业感。 最后,选取一定的技巧培养学生的兴趣。从审美角度而言,可以选取有好听的流行歌曲配套的唐诗宋词,在给学生讲授之后,让学生反复歌唱,在歌唱中成为审美主体,此方法十分有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审美情感,目前学生能够哼唱《长相思》、《临江仙》、《碧云天》等诗词作品;从考研角度而言,大量学生考研复习,可以选取之作家作品均为古代文学考研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大家作品,有利于考研学子的复习;从创作角度而言,由于大部分学生从来没有进行过任何创作,而学生一旦掌握格律,给自己或是自己熟悉的文学、历史、影视作品中的人物作诗词,可以每月填写一次,并给自己的作品配图片,学生较兴奋。
三、由《唐诗宋词研究》课程所引发的思考
在古代,由于文章乃是广大士子通向仕途之路的必要工具,士子们为形成独特的个体文体而耗尽一生的心血,“五四”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西方专业分科教育体制在中国的确立和科学学术研究观念的转型,创作不再成为整个知识分子阶层追求的事情,而只成为相关专业或相关职业人员的事情。大学里设置的语言文学专业是以学术研究为核心事业的团体,这一庞大而又有力的团体进入学术研究,力求学术语言的科学性欲严肃性,不再追求个体文体,文体不再像古代那样成为精英们竞相追求的目标,创作成为少数职业作家及爱好者的事情。在现代工业化的转型中,自然科学突飞猛进成为现代工业文明的主角,人文科学的地位在不断消退。文章创作,不再成为仕途的工具,甚至在90年代以前市场经济未兴起之前,职业作家贫困潦倒,基本生存都很难维持;市场经济兴起之后,职业作家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创作,创作日趋世俗化与市场化,陷于媚俗主义。文章失去昔日作为权力话语的辉煌时代,结束其作为士子进入上层社会的手段,是使知识分子阶层不再追求个体文体的根本动因。同时,工业文明的发展,导致创作理念与欣赏创作理念的消退。在古代,文章写作不仅是仕途手段,还是人们生活交际或是娱乐手段,比如临别赠诗或是宴席行酒令等。其实,一直到近代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段时间,由于文学救国论的影响,文学创作虽然没有仕途之利,但仍在政治上有实际意义,仍有大量文学作品出现,无论是出于自愿或非自愿,创作或欣赏创作尚仍是一种全民之举;“文革”之后,一方面文学急切地要摆脱政治干扰,要走纯美文学道路,另一方面,90年代以后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导致现代都市生活的快节奏,使人们没有时间阅读;现代工业娱乐方式,转移与遮蔽人们的阅读视线。文学不再成为全民之举,无论是创作意义还是欣赏意义都极大消退。创作意义与欣赏意义的同时消退,使个体文体在国家社会生活层面上几乎失去生存空间。
中国古代文体观念的繁盛是在古代特有的思维方式与才能仕途的实用价值的环境下生成的,而时至今天,文体已经不再与才能仕途相挂钩,对绝大多数的知识分子阶层来说已经不再有实用层面的意义。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实践的国家,没有用的东西是很难有滋养的土壤的。自从科举制度废除后,学子几乎无法从文章写作谋求仕途,甚至出路(少数作家除外),五四以后的学子们练习古代诗文写作的热情日渐消退。新中国成立后学术分科日益细密化,学术成为高等教育的唯一指标,文章写作成为少数爱好者或职业作家的事情,这些人侥幸成功者屈指可数,不成功者连生计都很难维持。广大学子不能通过追求文章写作获得出路,文体失去了能够生存的土壤。仅凭学术界对文体的呼喊是没有多少实际作用的。现代工业化的生产生活模式,文体观念不可能再为全体知识分子所有,昔日不可能重现;但退而言之,吾辈觉得在语言文学专业或是所有人文学科范畴如果能够通过官方对文体进行有效要求、措施与制度,那么尽管无法达到古代文体观念兴盛的局面,但对目前人文科学界的文体状况的改善起到一定成效还是有可能的。
其实,创作能力最好从小培养,古人都是会说话就开始练习对对了。翻阅当前的中小学语文课本,唐诗宋词的数量越来越少。当前的中小学课本是一个大杂烩,古代的、现代的、当代的、外国的、诗歌、散文、戏剧、小说全部装进一本书里,看起来很丰富的样子,事实上根本没有突出国家传统的特色文化,更没有对传统文化起到任何保护作用。大杂烩似的课本不是不可以有,而是像唐诗宋词这样经典的国学内容最好是单独抽出,单独开课,从幼儿班开始就单独开课,就这样一直读到大学,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虽然学生在诗词能力上仍然跟古代孩子没法比,但是至少要比现在强。
参考文献:
[1]王丽.追寻失落的中国教育传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3]叶圣陶.开明新编国文读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
[4]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本课题来源于浙江树人大学人文学院2014—2015学年院级教改课题,课题编号:2015YJJG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