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学生计算能力低,给数学教学带来的痛苦。以致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束手无策,寸步难行,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学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数学教学中的当务之急的教学环节。
【关键词】兴趣 计算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1.072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关于“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的教学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学知识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应用将更加广泛。数学计算应该是每个公民必备的技能,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那如何来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
讲究训练形式,激发计算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二、加强口算训练,提高计算能力
小学数学中采用的主要计算方式有口算、笔算和估算。口算指的是不用任何工具,而在脑中直接进行计算的能力。它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运用最为广泛,口算在小学阶段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笔算和估算的基础。因此,加强口算训练,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方面。
口算技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获得的,需要在教学中长期坚持不懈地训练。平时只做口算题目,所花费的时间比较少,一般每分钟能练习10道甚至更多的题目,也就是说可以在极少的时间内练习更多的题目。所以我一般每天会利用课堂3~5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口算练习并及时校对,以此来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而在教学过程中,碰到计算时,我也尽量让学生将笔算与口算训练结合,可以口算的尽可能用口算。坚持让学生口算,可以培养学生口算的习惯,增强口算意识,提高口算的熟练程度,形成口算的技能。
多种形式的口算训练,更能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如采用游戏“找朋友”:让几名学生上台,手拿数字卡片,下面学生则拿到的是写有口算题目的卡片,让学生根据口算得出答案,然后找到朋友,站到其身边。这样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口算练习,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有兴趣来练。但是这种游戏方式一般耗时较长,练习的题量会受到限制,因而这种方法最好是在新授课后进行巩固时运用,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又能及时在练习中发现問题,对计算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还可以采用抢答的形式:教师手拿口算卡片,全班抢答(也可以是开火车),学生口算直接报得数。但这种练习口算的形式,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口算能力,而且在练习中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口算方面有困难的学生,否则课堂就会成为那些口算快、正确率高的学生的天下,这样就失去了练习的意义。还可以让学生自编口算题,进行同桌问答或小组对抗。更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如:利用电脑课件显示许多宝盒,每个盒子上写着一道口算题,让学生选择盒子口算出答案,只有算对才能把盒子打开拿到宝物……多种形式的口算训练,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助于学生口算能力的提高。
三、重视笔算教学,提高计算能力
笔算教学是计算教学的重点,小学阶段大部分数学题都要求学生通过笔算完成,而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们特别容易出错的,在计算时也特别容易粗心。其关键在于没有弄清楚算理。如果学生在计算时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学生的笔算过程就只会是机械的操作,又怎能提高计算能力呢?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关键要让学生弄清算理。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形象直观的具体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如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教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52÷2。在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拿出52根小棒(5捆加2根),然后利用小棒分一分。学生先把5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2捆,多下来1捆和另外2根刚好12根,再平均分成两份,每份6根。用小棒分过以后再让学生来笔算,学生自然而然就清楚这题的笔算过程为何这样算了。如此让学生在操作观察中充分感知,体验由直观理解到抽象算理的过程,可使学生达到对算理的深层理解和对算法的切实掌握。
教师还可以运用迁移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如在教学8加几的进位加法时,可以先让学生回顾9加几的进位加法是用凑十法来进行计算的,然后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交流讨论,使学生领悟到8加几的进位加法也可以用凑十法来计算。算理清楚了,将对学生正确进行计算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增强学生计算的信心,提高计算能力。
四、加强估算意识,提高计算能力
估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某些计算和測量的结果无法得到或没有必要进行精确的计算和判断时所采取的计算方法。而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估算的次数,远比精确计算的次数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与估算有关的内容也很多,如估计商的近似值、试商、估计积是几位数等。还有在笔算时结合估算,也可以大大提高计算的正确性。估算意识是指当主体面临有待解决的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懂得什么情况宜于估计而不必作准确的计算,并以正确的算理为基础,通过快速合理地观察和思考,从众多信息中间寻求一批有用的或关键的数学信息,从而得到尽可能接近理想状态的结果。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课,认真思索,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并做到先复习后练习,练习中刻苦钻研,细心推敲,不轻易问别人或急于求证得数。还要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习惯。教师还要加强书写格式的指导,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表达学生的运算思路和计算方法、步骤,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
【关键词】兴趣 计算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1.072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关于“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的教学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学知识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应用将更加广泛。数学计算应该是每个公民必备的技能,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那如何来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
讲究训练形式,激发计算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二、加强口算训练,提高计算能力
小学数学中采用的主要计算方式有口算、笔算和估算。口算指的是不用任何工具,而在脑中直接进行计算的能力。它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运用最为广泛,口算在小学阶段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笔算和估算的基础。因此,加强口算训练,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方面。
口算技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获得的,需要在教学中长期坚持不懈地训练。平时只做口算题目,所花费的时间比较少,一般每分钟能练习10道甚至更多的题目,也就是说可以在极少的时间内练习更多的题目。所以我一般每天会利用课堂3~5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口算练习并及时校对,以此来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而在教学过程中,碰到计算时,我也尽量让学生将笔算与口算训练结合,可以口算的尽可能用口算。坚持让学生口算,可以培养学生口算的习惯,增强口算意识,提高口算的熟练程度,形成口算的技能。
多种形式的口算训练,更能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如采用游戏“找朋友”:让几名学生上台,手拿数字卡片,下面学生则拿到的是写有口算题目的卡片,让学生根据口算得出答案,然后找到朋友,站到其身边。这样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口算练习,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有兴趣来练。但是这种游戏方式一般耗时较长,练习的题量会受到限制,因而这种方法最好是在新授课后进行巩固时运用,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又能及时在练习中发现問题,对计算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还可以采用抢答的形式:教师手拿口算卡片,全班抢答(也可以是开火车),学生口算直接报得数。但这种练习口算的形式,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口算能力,而且在练习中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口算方面有困难的学生,否则课堂就会成为那些口算快、正确率高的学生的天下,这样就失去了练习的意义。还可以让学生自编口算题,进行同桌问答或小组对抗。更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如:利用电脑课件显示许多宝盒,每个盒子上写着一道口算题,让学生选择盒子口算出答案,只有算对才能把盒子打开拿到宝物……多种形式的口算训练,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助于学生口算能力的提高。
三、重视笔算教学,提高计算能力
笔算教学是计算教学的重点,小学阶段大部分数学题都要求学生通过笔算完成,而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们特别容易出错的,在计算时也特别容易粗心。其关键在于没有弄清楚算理。如果学生在计算时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学生的笔算过程就只会是机械的操作,又怎能提高计算能力呢?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关键要让学生弄清算理。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形象直观的具体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如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教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52÷2。在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拿出52根小棒(5捆加2根),然后利用小棒分一分。学生先把5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2捆,多下来1捆和另外2根刚好12根,再平均分成两份,每份6根。用小棒分过以后再让学生来笔算,学生自然而然就清楚这题的笔算过程为何这样算了。如此让学生在操作观察中充分感知,体验由直观理解到抽象算理的过程,可使学生达到对算理的深层理解和对算法的切实掌握。
教师还可以运用迁移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如在教学8加几的进位加法时,可以先让学生回顾9加几的进位加法是用凑十法来进行计算的,然后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交流讨论,使学生领悟到8加几的进位加法也可以用凑十法来计算。算理清楚了,将对学生正确进行计算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增强学生计算的信心,提高计算能力。
四、加强估算意识,提高计算能力
估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某些计算和測量的结果无法得到或没有必要进行精确的计算和判断时所采取的计算方法。而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估算的次数,远比精确计算的次数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与估算有关的内容也很多,如估计商的近似值、试商、估计积是几位数等。还有在笔算时结合估算,也可以大大提高计算的正确性。估算意识是指当主体面临有待解决的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懂得什么情况宜于估计而不必作准确的计算,并以正确的算理为基础,通过快速合理地观察和思考,从众多信息中间寻求一批有用的或关键的数学信息,从而得到尽可能接近理想状态的结果。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课,认真思索,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并做到先复习后练习,练习中刻苦钻研,细心推敲,不轻易问别人或急于求证得数。还要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习惯。教师还要加强书写格式的指导,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表达学生的运算思路和计算方法、步骤,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