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节有创新 机制有突破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xiyibo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五次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全国观众户均收看电视频道32.4个,比5年前增加了一倍,品牌频道成为观众收视的首选。随着电视市场竞争进入频道层面,大型活动作为打造和提升频道品牌影响力的重要资源备受关注,而专业大赛堪称大型电视活动的始祖,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以“青年歌手大赛”为代表的一批大赛就开始涌现。发展到今天,专业大赛活动体现出更丰富的特征,运作机制也更为复杂。
  2007年“白象杯”第五届CCTV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在树立权威性、专业性和高品质、高品位的基础上,充分融入娱乐与流行元素,保持了专业性赛事的科学理念。笔者试以此为例,对其选拔和运作机制进行分析,力求找到主持人大赛活动的运作规律,为电视专业大赛活动的创新发展提供一些启发和参考。
  
  从报名到比赛,选拔模式力求环节创新
  
  作为一项传统品牌赛事,本届大赛在人才选拔模式上呈现诸多创新,体现了比赛的竞技性、专业性和科学性。
  报名环节的创新。本届大赛共接受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5721位选手报名,刷新了历届主持人大赛的报名记录。首次采用网络注册、视频上传、接受“双人组”报名。
  三种报名方式同时并用使大赛更具科学性。首次运用网络视频上传这一现代手段,使大赛报名工作更加快捷、及时和覆盖广泛,扩大了中央电视台这一传统品牌赛事的国际影响力。此外,为方便部分选手,还同时设置了赛区和邮寄报名。
  视频初筛的创新设计凸显出本届大赛的专业性。作为考核语言表达和现场控制为主的专业比赛,视频初筛强调主持人镜头前的表现力和传达力,能够展现出选手的真实状态,突出了主持人大赛的专业性。
  参赛门槛的提高保证了选手的综合素质。取消文化考试,提高报名者的学历要求,起点为大学本科,显示了与当下各类“海选”、娱乐节目的本质区别。
  比赛环节的创新。大赛对沿用了近20年的主持人选拔模式进行了全面突破。选手经过初评(视频初筛),有877人进入面试阶段,由11个评委小组分赴8个地区,按照每个面试点25%的比例优选出256人,大赛组委会在北京集中总评后,确定了入围初赛的64名人选和5名候补人选。之后分9场初赛、6场复赛、3场决赛和1场总决赛,进行了逐层晋级和淘汰,最终产生大赛的金奖1名、银奖3名、铜奖6名。
  环节设置逐渐递进。本届大赛的初赛、复赛、决赛在环节设置上均采用“2+2模式”,即两个考试环节,两个附加环节。两个附加环节在每一个比赛阶段独立成章,但三个阶段之间又是逐渐递进的。
  
  表1:各阶段比赛环节设置
  


  “自我介绍”是选手的亮相环节,围绕既定主题做30秒开场白,每一阶段的主题都紧扣“梦想”,并随比赛的推进在意义上不断深化。
  “为我加油”是由现场观众投票参与评定选手表现,体现了对观众的尊重。初赛阶段是对进入待定区的选手进行投票,得票最多的一个可进入下一场与其他7位选手争夺进入复赛的机会。复赛阶段是由现场观众投票在排名后3位中选一个直接进入排行榜。到了决赛阶段,每一个环节的比赛,观众都参与投票,3轮总票数换算成分加入选手得分(现场观众70人,3轮总票数210票,合1分)。而总决赛阶段,观众的每一轮投票都换算成分(现场观众100人,满票100票合1分)。随着比赛的进行,观众投票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所占权重也逐渐加大。
  
  表2:附加环节在各阶段比赛的递进关系
  


  考核难度逐渐递增。本届大赛始终将电视节目主持人必备的新闻素质作为重要考核点,不断增加考核难度,完成了从新闻事件模拟连线报道到真实节目形态现场的递进过程。
  初赛:真实事件、模拟连线。“我在现场”环节以重大节日、重大事件报道为背景,要求选手作为出镜记者与总演播室主持人撒贝宁进行模拟的直播连线。这一环节考核选手对大量新闻素材选取、整合的能力,考察选手的新闻现场感、即兴表达和应变能力。
  复赛:真实事件、两个现场、“嘉宾”连线。“话里话外”环节从初赛的考核新闻现场报道能力,转变为集新闻复述、访谈、评论于一体的综合素质的考察。选手抽签选择题目,以题目中真实的新闻事件为素材,完成新闻事件复述、与嘉宾连线、新闻评论三项内容。连线“嘉宾”不是新闻当事人,而是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王志、白岩松、张越。考核选手对新闻点的把握、事件细节的挖掘,切入问题的角度和方式,与“嘉宾”交流和应对的状态,都在考核难度上有所增加,使这一环节颇具挑战性。
  决赛:真实事件、真实现场、真实嘉宾、真实连线。在决赛阶段的“特别现场”环节,访谈嘉宾成了事件当事人或亲历者,与场外记者的连线也从虚拟变为真实,为选手们提供了最真实的工作现场。三人一组,共同抽取一个新闻事件,完成一次“车轮大战”,即:三位选手分别作为演播室主持人、场外连线记者接受考核。这就要求选手在自我展示的同时,还要为其他两位同伴创造提问机会,并控制提问时间,考验了选手在竞争与协作才能完成的环节里的职业素质。
  考题内容紧贴主旋律。9场初赛考核题目全部来自我国近年、近期发生的国计民生的时政新闻和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新闻事件;6场复赛则以方永刚、杨利伟及“全国道德楷模”陈燕萍等热点人物与事件为话题;决赛切入“人文奥运、科学发展、生态保护”的新鲜事件,从新闻事件的关注度和新闻报道的真实感、思想性进行考核。
  比如,复赛“话里话外”环节的60道考题,都是从《新闻联播》中精选的新闻事件,分爱心、责任、道德、诚信、信念、荣誉等10个主题。这些考题内容都是弘扬积极健康的主流思想,激励人们投身和谐社会的精神食粮,体现了媒体人的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
  考题形式紧贴工作实际。本届大赛的考题形式是主持人大赛革命性的进步,还原了主持人在做节目时遇到的种种问题,与实际工作非常贴近。复赛阶段首次采用双演播室、仪式通道,营造真实连线状态,增加了画面信息量,也强化了大赛的考核功能和赛事特征。设置“两个现场”,还原了观众看电视的真实状态,同时也照顾到了现场观众与电视机前的观众,体现了大赛的技术创新和节目样式创新。复赛的“个性空间”环节是选手根据自身特点、擅长节目类型,独立策划、设计的4分钟主持,考查了选手作为主持人从节目创意、策划到完成多个层面的综合素质。而决赛“联合主持”环节是对选手团结协作能力的考查。
  与往届大赛相比,摒弃知识问答式的考核,采用现场报道、谈话节目主持的形式对选手的新闻素质、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屏幕形象进行综合考量,这不仅是对传统赛事的突破,同时也是对当前主持人行业性质的一次诠释,是对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选拔理念的一次创新和实践。
  
  从评判到管理,运作方式呈现机制突破
  
  评判机制的创新。大赛组委会专门设计了一套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大赛评委手册》,对参与面试的评委进行规范,提供统一的考核标准与依据,通过量化考核与规范操作体现评判的科学性,提高了比赛的可信度和有效度。
  评委结构有创新。根据考核内容的侧重,大赛的评委结构在每一个阶段都有创新。初评阶段分赛区面试时,每个面试点的评委小组由台外专家、台内知名主持人、台内知名栏目制片人组成,最大限度地考虑到了电视节目主持的专业性和中央电视台对主持人选拔的实际需求。
  复赛阶段引入观众评审团。大赛按央视—索福瑞收视率入户调查样本户选择了70位“特邀评议员”,他们不仅对选手提问题、做点评,还在每一环节过后都进行满意度的投票。大赛通过满意度对选手进行总体评价,从每个年龄组投票数中分析选手的受众年龄定位。
  总决赛评委分为专家评委、主持人评审团、观众评审团三部分。这样的评委结构丰富了评审角度,保障了评审的科学公正,可以构成对选手表现全方位的评价,为选手今后风格的定位、主持能力的提高、知识积累的侧重等提供了参考依据。
  现场沟通有新意。本届大赛设置选手与评委现场沟通的环节,增强了大赛评审的透明度,使选手在比赛中直接面对自身不足,获得提高。选手可以向评委直接提问,和评委直接对话。真实的现场沟通为大赛注入了浓浓的人情味,为紧张的比赛增加了人文气息。
  复赛阶段邀请白岩松、张越、王志担任点评嘉宾,同时作为“连线嘉宾”参与到选手的比赛环节中,从选手参赛细节到节目策划思路、节目创新中的问题再到当前主持行业的种种误区,三位点评嘉宾与选手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使大赛的内涵得到进一步深化。
  特殊环节保公正。大赛除按照惯例邀请公证员全程公证之外,还做了许多新尝试。如从最初的网络报名到比赛结果公布的每一个环节,节目组都采用录像和拍照等形式进行了全程纪录。环环相扣的小细节组成了大赛严谨公正的选拔评审体系,保障了大赛的公开、公平、公正。
  项目机制的创新。两中心联合组成项目组,成为本届大赛运作机制上的创新点。社教中心、文艺中心联合组成大赛项目组,从策划、筹备阶段开始,就在合作模式上做了积极探索,并在本届大赛的突破点上达成了一致,两中心采用完全融合的方式投入到大赛的组织和节目创作环节,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形成优势互补。
  引入“精细化管理”概念,使大赛运作更规范。大赛项目组请人事办参与大赛全过程,进行相关指导和把关。对入围选手、海外华人选手进行政治背景核查,从选手的角度为大赛播出安全把关;协调组织评委团,并负责对评委进行培训工作,从评委的角度确保大赛的导向正确和权威性;联系台版权处,量身制定一整套保护大赛版权的法律文件,在节目运作初始即与入围选手签订协议,确保中央电视台的版权权益和大赛的规范进程。人事办参与大赛全过程有利于从专业角度为中央电视台选拔后备人才,也利于搭建大赛后期人才录用的对接渠道。
  主持人大赛作为选拔和任用主持人才的“通路”,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作为一项电视活动,第五届CCTV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对人才的选拔具有发展方向上的引导性,树立了中国当代电视主持人的核心选拔理念。同时,该活动充分考虑到了节目的可看性和观众的互动性,在选拔和运作机制上做了一些创新和尝试,这对我国电视专业大赛活动的选拔和运作机制创新,不失为很好的借鉴,这也给我国电视大型活动的运营策略带来一定的启发。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编校:张红玲
其他文献
论“痴”    关于“痴”字,在最初造字的时候,它的意思应该近于一种生理现象。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它是“不慧也”,《说文解字系传》中说是“神思不足”之病,而关于“痴”字的意义演变,周汝昌先生在《点评红楼·说痴》一文中,开篇就进行了探究。他认为,“痴,本来是一个生理问题,无甚深意可言。大约从魏晋南北朝那段时期起,它渐渐‘转化’成为一个‘文化问题’。它原来是一个骂人的难听的恶词,后来却成了赞人甚
期刊
汶川大地震,牵动报人心!  震后的第4天,从上海学习归来的我,急切打听到了可以赴灾区采访的消息,便主动请缨,和摄影记者陈更生一起,于次日零点时分,即赶到了到处断壁残垣、尘烟滚滚的都江堰。  在灾区采访的10多天里,我的内心,时时被一种东西撞击着:大灾面前,生命,是如此的脆弱;而精神,却是那么的坚强!    穿行灾区,眼里常含泪水    在都江堰市疾控中心家属院倒塌现场,一位中年人神情凄然,眼巴巴地
期刊
县市广播电视在加强农村宣传报道方面取得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县市广播电视的农村宣传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由于县市广播电视从业队伍大都没有受过新闻专业培训,但是贴近“三农”(农业、农村、农民)是县市广播电视宣传报道的最大优势,也只有报道好“三农”,才能使这一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那么,如何采集、选择、提炼,将农村的新闻报道出去,还得靠记者深入农村,进行认真采访,深层次发掘,在县市广播电视报道的“
期刊
近年来,伴随着平面媒体之间的竞争加剧和网络媒体的高速发展,平面媒体,尤其是IT类平面媒体,依靠广告和发行的“二次营销”模式很难保持利润的高速增长和自身的持续发展。在此情况下,会议活动营销,即平媒“三次营销”的概念应运而生。  会议活动营销,是指平媒在对市场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后,根据市场需求,经过精心策划,依靠自身的传播影响力、政府及读者资源,整合发行、广告、数据库等多种平台,为客户和读者搭建起
期刊
他17岁从事新闻写作,至今已有20个年头;他从一位农民成长为县委新闻科科长和县文联副主席;他以发表重要稿件6000多篇的骄人业绩站立业界前沿;他先后两次出版了自己的新闻专集和文学专号。  捧着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金少庚丛书》,笔者感慨不已,这个仅仅初中毕业的农村青年,文集却多达100多万字。    荷锄笔耕,新闻伴着庄稼长      1986年,金少庚初中毕业,但由于家境贫困,辍学在家。同年,金
期刊
随着舆论环境的不断开放和电视媒体数量的骤增,电视媒体间的竞争力已经呈现出白热化的趋势;与此同时,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风云突起,它们凭借着其开放性和交互性优势,正在迅速分流大量的电视受众。现阶段,电视媒体究竟应该如何应对新形势下的新挑战,有效争取受众呢?  明确自身定位,做全国性或区域性的特色媒体,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价值传播者”的角色,使自己成为某些领域、某些理念的价值倡导者和传播者。这里需要说
期刊
在传播学研究领域内,媒介框架是指媒体在报道某个事件时,基于某种特定的看法,通过反复使用特定的关键词、隐喻、图片或论调,从某个固定的角度来说明问题。媒介框架的存在使事实的全体背景简单化,突出事实的一些方面,而忽视另外一些方面。社会学家戈夫曼在“框架”说的论述中,认为个体的主动性是有限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体验是在各种复杂程度不同的框架下构造出来的。本文拟通过对新华网、CNN、BBC三家有代表
期刊
品牌是商品的“脸谱”、“牌子”。美国著名市场营销专家菲力普·科特勒这样定义品牌:“品牌是一个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图案,或是它们的相互组合,用以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相区别。”①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品牌不同于名称、名字。名称和名字主要是用于识别事物,是表面的;而品牌则是针对竞争对手的,是体现商品个性和消费者认同感、象征生产经营者的信誉,被用来与其他商
期刊
大凡重大常规性的新闻事件都较难评论,一则因为评论的取材点难以创新,二则评论所运用的事实材料以及需要说明的道理大多数人都明白,因此很多类似的新闻评论往往流于形式,让读者难以阅读。面对奥运这样一个宏大的主题,如何写出有深刻见解、既符合奥运需求又符合受众需要、变宏大叙事为微观表述的评论便成了摆在各媒体面前的一个巨大的问题。  自2008年8月1日起至2008年8月9日,人民网奥运频道相继发表11篇“奥运
期刊
副刊作为“报屁股”的编辑理念显然已经过时,因为随着人们对报刊阅读诉求点的变化,读者不仅是纯粹被动阅读的客体对象,而更是主体化的参与对象;报刊的风格也逐渐由意识形态化的“硬性”位移于满足读者生活诉求需要的“软性”。“副刊”为报刊“最温柔的部分”已经由配角变成了挑大梁的主角儿。《大河报》“茶坊”版自诞生之日起就以自己明晰的定位、平民化的视角、朴素温馨的风格成为《大河报》诸多栏目中一朵亮丽的奇葩、一个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