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当前探究教学存在诸多问题,笔者从让、引、激的角度阐述探究教学的有效策略,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化学 探究 素养
当前化学教学要改变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要放手让学生发现、探索、体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促进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化学要发挥学科优势,以探究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出色地完成任务。
一、当前探究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探而不究
教材对探究的内容叙述过于简单,缺乏明确的指向,而学生虽然对实验感兴趣,但主要集中在有趣的现象上,很少去仔细观察现象,以致出现探而不究的问题。教师须在探究前分析学生可能出现的疑问、容易疏漏之处,对学生进行全面明确的提问、引导,让他们带着问题进行严谨细致的操作。
2.干扰现象的影响
一些实验会出现书本描述之外的现象,这些现象可以是实验设计的问题,也可能是药品试剂纯度的问题,由于学生尚未养成分析、归纳的习惯,这些干扰现象会分散注意力,影响了学生正确结论的获得。
二、探究教学的有效策略
1.让
让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探究教学中,教师要将机会、时间、空间让给学生,让学生摆脱束缚放手操作。教师要利用初中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将学生按照认知水平、探究能力、兴趣爱好等异质分组,挖掘学生对知识的原始兴趣,为学生多提供实验的平台,利用自己的学过的知识、调查的内容、生活常识进行讨论交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时,教者让学生根据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质提出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如下:
問题1:铁、铝、铜与氧气反应后的产物是什么?
问题2:铜制炊具使用一段时间后为什么会发黑?
问题3:为什么说铁、镁、铝能与稀硫酸反应,而铜不能?
问题4:铁、镁、铝与稀硫酸反应的过程中,产生的气泡速度是一样吗?根据实验现象,你认为哪种金属最活泼?
问题5:铁、铝与稀硫酸反应的两个实验,从反应物、生成物来看,这两个实验有什么共同之处?
2.引
引导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知之者不如发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见。”可见,学生对探究内容有了兴趣,就会全身心投入探究学习之中,反之,如果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就不会主动思考问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去发现、探究、思考,把握知识的真谛。如在刚学习化学时,我布置学生完成一个“鸡蛋放入白醋中”的家庭小实验,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记录好实验现象,通过查阅资料尝试解释观察到的现象。实验报告中都记录了“鸡蛋壳表面有大量汽泡”,也有学生写道“小气泡会向上跑”,学生提及到“鸡蛋壳与白醋发生了反应有气体产生”,但却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不能不令人反思。学生习惯于应试教育,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但我发现学生对这个实验现象感兴趣,就让学生对这个实验进行提问,学生顿时来了兴趣,相继提出问题,如气泡是如何产生的?气体是什么?为什么鸡蛋一会上浮一会下沉?最后的液体还是白醋吗?于是我将探究的主题定为“生成的气体是什么?”先让小组同学猜测这种气体是什么?有学生说是空气,也有说是氧气、氮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接着,我布置学生查阅资料,翻阅后面学习的内容,对自己的猜测提出检验的方法。为了保证学生检验的顺利进行,我向学生介绍了食品干燥剂是生石灰,并介绍了配制澄清石灰水的方法。第二天,学生的实验报告中提及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通过查阅资料发现醋中含有醋酸,蛋壳含有碳酸钙,并从教材中查到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因而猜测气体是二氧化碳,是蛋壳与醋发生反应的产物……教者引领学生观察、查阅、操作、讨论,拓展知识视野,丰富知识结构,感受成功的愉悦。
3.激
以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教师要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他们在探究中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学会应用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如在《氧气》教学中,教者提出问题,“你能证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吗?你能证明氧气不易溶于水吗?如何证明一瓶无色气味是氧气?为什么在空气中只能看到火星,而在氧气中却能燃烧?”教者提出问题,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思考、验证,认识氧气所具有的性质。“铁丝在空气中能燃烧吗?铁丝在氧气能燃烧吗?”教者不急于将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他们去主动尝试,体验探究的辛苦与成功的喜悦。
又如在《分子和原子》教学中,教者将一瓶香水带进教室,打开瓶盖,“同学们为什么会闻到香味?盐放入水中为什么会不见了?”教者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入手,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学生的讨论、思考。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既要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又要学生的创造能力、探索精神与科学素养,使素质教育能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傅维华、陈信生. 对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
[2] 龙运海. 化学课堂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探索[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
[3] 胡余秀. 关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 中小学电教,2008.
[4] 曾亚平.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
【关键词】初中化学 探究 素养
当前化学教学要改变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要放手让学生发现、探索、体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促进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化学要发挥学科优势,以探究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出色地完成任务。
一、当前探究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探而不究
教材对探究的内容叙述过于简单,缺乏明确的指向,而学生虽然对实验感兴趣,但主要集中在有趣的现象上,很少去仔细观察现象,以致出现探而不究的问题。教师须在探究前分析学生可能出现的疑问、容易疏漏之处,对学生进行全面明确的提问、引导,让他们带着问题进行严谨细致的操作。
2.干扰现象的影响
一些实验会出现书本描述之外的现象,这些现象可以是实验设计的问题,也可能是药品试剂纯度的问题,由于学生尚未养成分析、归纳的习惯,这些干扰现象会分散注意力,影响了学生正确结论的获得。
二、探究教学的有效策略
1.让
让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探究教学中,教师要将机会、时间、空间让给学生,让学生摆脱束缚放手操作。教师要利用初中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将学生按照认知水平、探究能力、兴趣爱好等异质分组,挖掘学生对知识的原始兴趣,为学生多提供实验的平台,利用自己的学过的知识、调查的内容、生活常识进行讨论交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时,教者让学生根据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质提出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如下:
問题1:铁、铝、铜与氧气反应后的产物是什么?
问题2:铜制炊具使用一段时间后为什么会发黑?
问题3:为什么说铁、镁、铝能与稀硫酸反应,而铜不能?
问题4:铁、镁、铝与稀硫酸反应的过程中,产生的气泡速度是一样吗?根据实验现象,你认为哪种金属最活泼?
问题5:铁、铝与稀硫酸反应的两个实验,从反应物、生成物来看,这两个实验有什么共同之处?
2.引
引导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知之者不如发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见。”可见,学生对探究内容有了兴趣,就会全身心投入探究学习之中,反之,如果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就不会主动思考问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去发现、探究、思考,把握知识的真谛。如在刚学习化学时,我布置学生完成一个“鸡蛋放入白醋中”的家庭小实验,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记录好实验现象,通过查阅资料尝试解释观察到的现象。实验报告中都记录了“鸡蛋壳表面有大量汽泡”,也有学生写道“小气泡会向上跑”,学生提及到“鸡蛋壳与白醋发生了反应有气体产生”,但却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不能不令人反思。学生习惯于应试教育,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但我发现学生对这个实验现象感兴趣,就让学生对这个实验进行提问,学生顿时来了兴趣,相继提出问题,如气泡是如何产生的?气体是什么?为什么鸡蛋一会上浮一会下沉?最后的液体还是白醋吗?于是我将探究的主题定为“生成的气体是什么?”先让小组同学猜测这种气体是什么?有学生说是空气,也有说是氧气、氮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接着,我布置学生查阅资料,翻阅后面学习的内容,对自己的猜测提出检验的方法。为了保证学生检验的顺利进行,我向学生介绍了食品干燥剂是生石灰,并介绍了配制澄清石灰水的方法。第二天,学生的实验报告中提及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通过查阅资料发现醋中含有醋酸,蛋壳含有碳酸钙,并从教材中查到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因而猜测气体是二氧化碳,是蛋壳与醋发生反应的产物……教者引领学生观察、查阅、操作、讨论,拓展知识视野,丰富知识结构,感受成功的愉悦。
3.激
以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教师要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他们在探究中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学会应用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如在《氧气》教学中,教者提出问题,“你能证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吗?你能证明氧气不易溶于水吗?如何证明一瓶无色气味是氧气?为什么在空气中只能看到火星,而在氧气中却能燃烧?”教者提出问题,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思考、验证,认识氧气所具有的性质。“铁丝在空气中能燃烧吗?铁丝在氧气能燃烧吗?”教者不急于将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他们去主动尝试,体验探究的辛苦与成功的喜悦。
又如在《分子和原子》教学中,教者将一瓶香水带进教室,打开瓶盖,“同学们为什么会闻到香味?盐放入水中为什么会不见了?”教者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入手,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学生的讨论、思考。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既要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又要学生的创造能力、探索精神与科学素养,使素质教育能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傅维华、陈信生. 对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
[2] 龙运海. 化学课堂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探索[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
[3] 胡余秀. 关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 中小学电教,2008.
[4] 曾亚平.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