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国古典散文中借景艺术随处可见,无论名家还是名篇都会在作品创作中运用这一艺术手法。这样的艺术手法不仅丰富作品的写景层次,更能在移步换景和定点观景中微妙地传达作者丰富的情感,达到情景合一,进而传递作品的深层主题,这就是借景的艺术妙处。
【关键词】古典散文;借景艺术
我国园林设计艺术中很讲究“借景”,所谓的“借景”就是将远处的景物“借”来纳入有限的环境中,使远景和近景在观赏者的视野里有机融合,构成广阔深远的艺术境界。
这种“借景”的手法,在我国古典散文的景物描写中时有运用。唐代著名散文家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就是一例。
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首先描写了小石潭本身的美景:潭水——清澈见底;近岸——为坻为屿为堪为岩;树蔓——参差披拂;游鱼——时动时静,可谓细腻生动之致。但是这些景物都仅仅是限制在小石潭的范围之内的。接着,作者又为我们展示了远处的一幅绝妙景致。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这樣作者就将这幅远景纳入了小石潭的范围,并使之有机的融为一体。《小石潭记》运用这种方法来描写景物,妙处有二:
一是扩大了读者的观赏范围,造成了开阔宏大的艺术境界。仅仅只写小石潭,不论小石潭自身如何优美动人,毕竟也只是孤单的小石潭,甚至不免给人以拘狭之感。我们在欣赏小石潭美景的时候,猛然抬头西南而望,又看见了那潭水的源头“明灭可见,犬牙交错”的奇景,远处之景和小石潭相互衬托,佳境顿出,使人耳目一新。小石潭有远处的山水作广阔背景,就不显的孤单,而远处景物因有小石潭作为衬景,也就不显得过分渺远,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而又开阔的美妙境界。小石潭处于这样一个广阔优美的环境之中,更增加了它的景物容量,凭添了新的光彩。
二是增添了读者欣赏景物时的层次感,形成了深远的艺术境界。读者在这里能够看到的,不仅有伸手可掬的水中游鱼,也有岸上参差披拂的青树翠蔓,还有远处明灭可见的潭水源头。这层层加深的景物描写,不仅扩大了景物的范围,更增添了景物的深度,有强烈的透视效果,给读者层次鲜明的感受。
还有,北宋著名散文家和诗人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也是一个绝佳的例子。
在作者笔下,醉翁亭的远近左右是一张山水画,有山有泉,有林有亭,然而作者没有孤立用墨,而是交织一体,既各尽其美,有多样统一。先写远处“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风光秀丽,迤逦连绵,苍翠欲滴。群山作为背景,一泉环绕而过,林深路曲,泉流弯旋,则“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这里赖于壮丽的群山映衬,就益显出山泉的清朗,而亭台又偏偏踞临泉上,则别含另一番风光。无山,则酿泉不美;无泉,则青山孤峙;无亭,则山泉失色。这样,作者把远景和近景融为一体,山与泉相依,泉与亭相衬,一幅画中山水亭台,一应俱全,且辉映声色,给读者赏心悦目的感受。
此外,作者还借醉翁亭早晚变化的景色,四季变化的景色,点缀其间,并用“乐”这根彩线联缀各幅画面,更好地突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一主题,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由此可见,在中国古典散文中借景艺术随处可见,无论名家还是名篇都会在作品创作中运用这一艺术手法。这样的艺术手法不仅丰富作品的写景层次,更能在移步换景和定点观景中微妙地传达作者丰富的情感,达到情景合一,进而传递作品的深层主题,这就是借景的艺术妙处。
【关键词】古典散文;借景艺术
我国园林设计艺术中很讲究“借景”,所谓的“借景”就是将远处的景物“借”来纳入有限的环境中,使远景和近景在观赏者的视野里有机融合,构成广阔深远的艺术境界。
这种“借景”的手法,在我国古典散文的景物描写中时有运用。唐代著名散文家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就是一例。
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首先描写了小石潭本身的美景:潭水——清澈见底;近岸——为坻为屿为堪为岩;树蔓——参差披拂;游鱼——时动时静,可谓细腻生动之致。但是这些景物都仅仅是限制在小石潭的范围之内的。接着,作者又为我们展示了远处的一幅绝妙景致。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这樣作者就将这幅远景纳入了小石潭的范围,并使之有机的融为一体。《小石潭记》运用这种方法来描写景物,妙处有二:
一是扩大了读者的观赏范围,造成了开阔宏大的艺术境界。仅仅只写小石潭,不论小石潭自身如何优美动人,毕竟也只是孤单的小石潭,甚至不免给人以拘狭之感。我们在欣赏小石潭美景的时候,猛然抬头西南而望,又看见了那潭水的源头“明灭可见,犬牙交错”的奇景,远处之景和小石潭相互衬托,佳境顿出,使人耳目一新。小石潭有远处的山水作广阔背景,就不显的孤单,而远处景物因有小石潭作为衬景,也就不显得过分渺远,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而又开阔的美妙境界。小石潭处于这样一个广阔优美的环境之中,更增加了它的景物容量,凭添了新的光彩。
二是增添了读者欣赏景物时的层次感,形成了深远的艺术境界。读者在这里能够看到的,不仅有伸手可掬的水中游鱼,也有岸上参差披拂的青树翠蔓,还有远处明灭可见的潭水源头。这层层加深的景物描写,不仅扩大了景物的范围,更增添了景物的深度,有强烈的透视效果,给读者层次鲜明的感受。
还有,北宋著名散文家和诗人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也是一个绝佳的例子。
在作者笔下,醉翁亭的远近左右是一张山水画,有山有泉,有林有亭,然而作者没有孤立用墨,而是交织一体,既各尽其美,有多样统一。先写远处“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风光秀丽,迤逦连绵,苍翠欲滴。群山作为背景,一泉环绕而过,林深路曲,泉流弯旋,则“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这里赖于壮丽的群山映衬,就益显出山泉的清朗,而亭台又偏偏踞临泉上,则别含另一番风光。无山,则酿泉不美;无泉,则青山孤峙;无亭,则山泉失色。这样,作者把远景和近景融为一体,山与泉相依,泉与亭相衬,一幅画中山水亭台,一应俱全,且辉映声色,给读者赏心悦目的感受。
此外,作者还借醉翁亭早晚变化的景色,四季变化的景色,点缀其间,并用“乐”这根彩线联缀各幅画面,更好地突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一主题,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由此可见,在中国古典散文中借景艺术随处可见,无论名家还是名篇都会在作品创作中运用这一艺术手法。这样的艺术手法不仅丰富作品的写景层次,更能在移步换景和定点观景中微妙地传达作者丰富的情感,达到情景合一,进而传递作品的深层主题,这就是借景的艺术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