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除法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因此,探讨小学数学除法的意义教学十分重要。
关键词:小学除法;数学教学;方法
一、在动手分中,得出平均分
有6颗糖,分成3份。学生拿着自己准备的学具,自由分,然后互相交流,最后发言总结:一份1颗,一份2颗,一份3颗;一份1颗,一份1颗,一份4颗;一份2颗,一份2颗,一份2颗。根据对所分结果的比较,可以看出,第一、二种每一份不一样多,而第三种3份每份都是2颗。这样,操作活动从生活实际引入,从“任意分”到“平均分”,由一般到特殊,从“分”这个概念中引出“平均分”,最后,再通过“移多补少”的运动变化,从“不平均”到“平均”,加深了对“平均分”的理解,使学生对平均分有一个表象的认识和了解。
在学生进行适当的实物均分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用线段、圆圈、三角形等简单图形代替实物,画出分法。这样既可以巩固、深化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又向学生渗透了简单、明了、高效的符号化思想。认识平均分是学习除法的重要基础,平均分的认识对后续的除法学习非常重要。所以这一环节的教学必须要花时间,花精力,要把动手操作做得扎实有效。
二、在有趣的实践活动中,理解除法的意义
1.两种分法
(1)第一种分法:把6个桃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几个?
先引导学生弄清题意,知道要平均分。再让学生用学具动手分一分,摆一摆。最后让学生说分法:一个盘子里放一个,分完为止;一个盘子里放两个,分完为止。无论怎样分,结果是一样的,每一份同样多,就是把6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这就是平均除。
当学生了解之后,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训练,可以圈一圈,画一画,摆一摆,个人、小组合作,让学生不但会做,还要会说,透彻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然后再学习除法算式,这样分得的结果用除法计算是:6÷3=2(个)。
(2)第二种分法:把6个桃子,2个放一盘,能放几盘?
先让学生理清题意,知道怎样分。然后让学生用学具动手分一分,摆一摆,注意和第一种分法的区别。最后让学生说分法:2个放一盘,有3个盘子就放完了。这种分法就是把6个桃子,2个放一盘,能放3盘,就是包含除。
在学生了解之后也要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训练。这一环节着重让学生在动手的同时动口说,引导学生体会两种分法的不同之处,对两种分法有个初步的认识。之后继续学习除法算式,即虽然分法不同,但结果也是每份同样多,还是用除法计算:6÷2=3(盘)。
2.强化练习,比较区分
(1)动手、动口练习。教师出题学生练。例如,有20个桃子,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几个?有15个萝卜,一只小兔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兔?等等。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摆,边摆边说过程、写算式,对两种意义有明确的了解。
(2)用简单的图形画,动脑想。教师引导学生用笔画、用脑想,也可以采用表演、小组交流、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方法练习,使学生透彻理解除法的两种意义。
(3)总结概括,构建知识框架。通过扎实的学习和练习,在学生能熟练分东西、说分法、会用除法表示的基础上,用简单的语言总结平均分和包含分的概念,第一种是知道要分的数和要分几份,结果是一份能分多少个;第二种是知道要分的总数和每一份有几个,结果是能分几份。
三、在实际应用中常抓不懈,促进能力形成
1.学习除法计算时继续渗透意义
在学习了意义后的计算学习中,仍然强化意义不松懈。如计算24÷6=4,就要求学生会用两种意义表示,即把24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4;或者总数是24,每6个一份,能分成4份。不论新课学习还是练习、复习,学生时时处处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不但会计算除法,更明白除法的意义,思维会更发散,能力会更强。
2.在情境中细化意义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利用平均分的知识解决问题时,要根据具体的题具体分析。如羊妈妈把18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孩子,每人能分到几个?18÷3=6(个),这是平均分的应用;兔妈妈为客人准备了20个点心,4个放一盘能放几盘?20÷4=5(盘)。而这是包含分的应用。一般学生都知道要用除法解答,但我们不能只满足于会解答问题,要让学生能说出是哪一种分法。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一定既清楚又透彻,应用起来也得心应手,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动手摆一摆,看一看,数一数,进行知识间的转化。在实践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实物图形来引导学生想象,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关键词:小学除法;数学教学;方法
一、在动手分中,得出平均分
有6颗糖,分成3份。学生拿着自己准备的学具,自由分,然后互相交流,最后发言总结:一份1颗,一份2颗,一份3颗;一份1颗,一份1颗,一份4颗;一份2颗,一份2颗,一份2颗。根据对所分结果的比较,可以看出,第一、二种每一份不一样多,而第三种3份每份都是2颗。这样,操作活动从生活实际引入,从“任意分”到“平均分”,由一般到特殊,从“分”这个概念中引出“平均分”,最后,再通过“移多补少”的运动变化,从“不平均”到“平均”,加深了对“平均分”的理解,使学生对平均分有一个表象的认识和了解。
在学生进行适当的实物均分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用线段、圆圈、三角形等简单图形代替实物,画出分法。这样既可以巩固、深化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又向学生渗透了简单、明了、高效的符号化思想。认识平均分是学习除法的重要基础,平均分的认识对后续的除法学习非常重要。所以这一环节的教学必须要花时间,花精力,要把动手操作做得扎实有效。
二、在有趣的实践活动中,理解除法的意义
1.两种分法
(1)第一种分法:把6个桃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几个?
先引导学生弄清题意,知道要平均分。再让学生用学具动手分一分,摆一摆。最后让学生说分法:一个盘子里放一个,分完为止;一个盘子里放两个,分完为止。无论怎样分,结果是一样的,每一份同样多,就是把6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这就是平均除。
当学生了解之后,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训练,可以圈一圈,画一画,摆一摆,个人、小组合作,让学生不但会做,还要会说,透彻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然后再学习除法算式,这样分得的结果用除法计算是:6÷3=2(个)。
(2)第二种分法:把6个桃子,2个放一盘,能放几盘?
先让学生理清题意,知道怎样分。然后让学生用学具动手分一分,摆一摆,注意和第一种分法的区别。最后让学生说分法:2个放一盘,有3个盘子就放完了。这种分法就是把6个桃子,2个放一盘,能放3盘,就是包含除。
在学生了解之后也要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训练。这一环节着重让学生在动手的同时动口说,引导学生体会两种分法的不同之处,对两种分法有个初步的认识。之后继续学习除法算式,即虽然分法不同,但结果也是每份同样多,还是用除法计算:6÷2=3(盘)。
2.强化练习,比较区分
(1)动手、动口练习。教师出题学生练。例如,有20个桃子,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几个?有15个萝卜,一只小兔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兔?等等。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摆,边摆边说过程、写算式,对两种意义有明确的了解。
(2)用简单的图形画,动脑想。教师引导学生用笔画、用脑想,也可以采用表演、小组交流、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方法练习,使学生透彻理解除法的两种意义。
(3)总结概括,构建知识框架。通过扎实的学习和练习,在学生能熟练分东西、说分法、会用除法表示的基础上,用简单的语言总结平均分和包含分的概念,第一种是知道要分的数和要分几份,结果是一份能分多少个;第二种是知道要分的总数和每一份有几个,结果是能分几份。
三、在实际应用中常抓不懈,促进能力形成
1.学习除法计算时继续渗透意义
在学习了意义后的计算学习中,仍然强化意义不松懈。如计算24÷6=4,就要求学生会用两种意义表示,即把24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4;或者总数是24,每6个一份,能分成4份。不论新课学习还是练习、复习,学生时时处处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不但会计算除法,更明白除法的意义,思维会更发散,能力会更强。
2.在情境中细化意义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利用平均分的知识解决问题时,要根据具体的题具体分析。如羊妈妈把18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孩子,每人能分到几个?18÷3=6(个),这是平均分的应用;兔妈妈为客人准备了20个点心,4个放一盘能放几盘?20÷4=5(盘)。而这是包含分的应用。一般学生都知道要用除法解答,但我们不能只满足于会解答问题,要让学生能说出是哪一种分法。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一定既清楚又透彻,应用起来也得心应手,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动手摆一摆,看一看,数一数,进行知识间的转化。在实践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实物图形来引导学生想象,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