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肖邦故园》是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第一专题中的课文。基于肖邦本身是一位著名的钢琴家,以及本文作者雅·伊瓦什凯维奇对音乐的热爱与理解,课文注定是一篇将文学与音乐完美结合的作品。如果说,在语文课堂上,音乐的运用就像是晚礼服上的花边和配饰,那么面对追叙音乐家生平的《肖邦故园》,仅仅将音乐作为可有可无的配角,显然是不够的。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将阅读与音乐糅合起来,奏响一曲文字与音符的交响,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
第一层次:陪衬(片段一)
上课铃响前,在肖邦《前奏曲·雨滴》的配乐声中播放肖邦故乡热那佐瓦沃拉的幻灯片,至上课铃响。
教师在配乐声中以诗意的语言导入新课并简介肖邦。
师:不同国家的人们说着不同的语言,不同时期同一个地方的人们,说的语言也会有所变化。只有音乐不受时空的限制,能轻易牵动人们喜怒哀乐各种情绪,忆起悲欢离合诸多往事。更有虔诚的音乐家为寻找心底梦想的声音,跨过大洋大洲,越过高山沙漠,在夕阳下一片金黄的非洲土地上随着琴弦里流淌的音符,歌咏、冥想——音乐的世界就是这样充满梦幻而又色彩斑斓。我们还可以赋予不同的音乐家不同的色彩。你觉得贝多芬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
生:是红色的。因为他的作品感情热烈。
师:莫扎特呢?为什么?
生1:果绿色。因为他的音乐听上去纯真明朗。
生2:我觉得是柠檬黄。
师:无论是果绿还是柠檬黄,都符合莫扎特音乐纯真、明朗、轻快的特质。看来,对音乐有研究的同学还为数不少。那么,肖邦呢?
生:蓝色。因为他的音乐听上去哀伤忧郁。
师:我同意你的看法。虽然不是全部,但肖邦的很多作品的确充满了挥之不去的忧郁与哀愁,让人想起深邃、广阔的蔚蓝色的大海。这与他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
蔚蓝色的肖邦只活了39岁。因为异族对波兰的侵略而流亡异国直至辞世的他,在对祖国无限的思念和对过往美好生活的怀念中走完了短暂的一生,并让这一切化成了一组组奇妙的音符。这些作品浸淫着波兰人民心灵的各种各样表现,有宏伟的史诗,有英雄的篇章,更有怀念故国故园故人的悲剧性的哀叹。正是这些音乐,为失去独立自由的波兰人民带来了心灵的抚慰与必胜的信念,让他们念国念家念故人,让他们感受作为波兰人的尊严。客死他乡也要让人将心脏带回祖国的蔚蓝色的肖邦因此成为波兰永远的骄傲。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雅·伊瓦什凯维奇神奇的笔触,一起去凭吊波兰的圣地——肖邦故园。
解析:这一层次的教学,我是根据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需要来设计的。
音乐是直接作用于人情感的一种艺术。如能用合适的音乐作品为学生创设好情境,就能为学生与作者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铺路,这无疑可为教学活动的展开奠定坚实的基础。《前奏曲·雨滴》的旋律清冽,感情舒缓而沉静,使刚从嘈杂的课间走进课堂还心绪未宁的学生一下子变得如乐曲般沉静。同时,我在导语设计上也花了一番心思,尽量让它和音乐一样优美抒情,做到语言与音乐的巧妙结合,以此让学生沉浸于课文的情感基调,为更好地理解课文打下良好基础。
第二层次:烘托(片段二)
1. 请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次浏览课文,并轻声自由朗读喜欢的若干段落。配乐:肖邦《升c小调夜曲》。
2. 交流朗读感受。
师:你朗读的是哪些段落?它们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生1:课文最后描写四季的段落。我觉得它有几处给我一种特别沉静的感受。尤其冬季的那种寂寞,“四野茫茫”,“白雪覆盖”,所有的亲人朋友都没有了,就只有一个人,孤独无边,很让人哀伤;春夏季的描写,像那种粉嫩粉嫩的色彩啦,还有散发着睡莲幽香的夏夜啦,给人一种安闲的幸福。我猜想肖邦一定曾在这样的夜晚和亲朋好友在故园附近的水面上泛过舟。
生2:我朗读的段落跟她一样。我还读了第7~10段。这几段描写给人幸福和安详的感觉,春天怒放的淡紫色云霞一样的丁香,夏天满目青翠的树林,秋天金黄的原野,冬天洁白的雪地,都很美。而且他对故园的茅屋、小桥、流水、亲人怀有特别眷恋的感情,可见他对故里、对亲友间的感情以及安闲的生活特别喜爱。这些跟肖邦的流亡生活比起来是太过幸福了,难怪他后来一直都想念以前的朋友和生活。而且我发现在刚才的配乐声中读这两段,很有感觉。
解析:这一层次的教学,我是根据初品文字、体会意境的需要来设计的。
同导入时运用音乐一样,用音乐为朗读配乐在语文教学中并不少见。《升c小调夜曲》作于战前,没有复杂的思想背景,是宁静安适生活的产物。它的基调温柔而恬淡,很容易让人想到肖邦故乡热那佐瓦沃拉葱郁的草木和安静的小屋。正因如此,它必然让饱受离乱之苦的肖邦和他的同胞们深感祖国故土之美好,曾经生活之难忘,它也因此有了更多特殊的内涵。学生们并不一定了解这些,但当在音符的流淌中品读文字时,他们必然能体悟到文字和音乐中流露出来的那种深深热爱和眷恋的气息。音乐的意境和文字的意境在彼时彼刻交相呼应,又彼此作用,对于学生初步品味课文的感情,无疑极为有用。而且,它还促使阅读中审美意识的产生。将配乐朗读与不配乐的朗读作比较,学生的声音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带上了深深的感情,如果不是感受到了文字之美、意境之美,这样的现象恐怕不可能出现。
第三层次:交融(片段三)
1. 读课文,找配乐。
◆教师在请学生默读第20段至文末后,播放4首肖邦乐曲的片段(分别出自《春》《f小调叙事曲》《离别曲》和《c小调夜曲》,次序被打乱,曲名已隐去),请学生判断哪两首适合为春夏两季配乐,哪两首适合秋冬两季,并说出理由。
因曲1和曲4听上去比较明快轻盈,曲2和曲3透着浓浓的忧伤,学生很快得出前两者适合春夏、后两者适合秋冬的结论。之后,教师请1、2两大组和3、4两大组的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分别齐读描写春夏和秋冬的文字,讨论它们感情的细微差别,并找出依据。再根据讨论结果,确定曲1和曲4哪个适合春季,哪个适合夏季;曲2和曲3哪个适合秋季,哪个适合冬季。
●在学生合作探究后,教师请第1、2大组中的一个四人小组说说讨论结果。
生:曲1节奏和旋律比曲4活泼,而“宛如船歌的琶音”“树干排列得整整齐齐”“簌簌的声响”这些语句给人活泼的感觉,尤其对树干的描写,让我想起坐在行驶的汽车上,看着路旁一棵棵大树向后飞快地倒去。而“娇弱的翅膀”“温柔的曲子”“娇嫩的色彩”等语句,则给人温柔宁静的意味。所以我们认为曲1适合夏季,曲4适合春季。
◆在请一学生根据结论尝试配乐朗读后,教师询问其他学生的意见。
生1(属于第1、2大组):“栗树新叶初发”“嫩黄色”“刚出茧的蝴蝶”“飘在庄园上空”“轻盈的速奏”等语句,让我们在温柔宁静感受到春天的活力,比夏天更轻盈活泼。而夏季“舒展”“睡莲映照在明镜般水中的倒影”“水面散发出阵阵幽香”“银灰、淡紫得亭亭玉立的树干”“清风徐来,树影婆娑”等语句则显得安谧清丽,让人觉得甜蜜而安然。所以,我们觉得应该反过来。
生2(属于第3、4大组):我同意第二种观点。“为蜻蜓和甲虫准备的排筏”让我想起歌曲《桑塔露琪亚》的歌词“海面上微风吹,碧波在荡漾”,给人静谧惬意的感觉。
◆教师揭示曲名(曲1:《春》,曲4:《f小调叙事曲》),并赞扬学生对文本和音乐的准确理解。之后配乐齐读这两部分。
◆以同样的方式确定秋冬部分的配乐。生根据“干枯的沙沙声招来了那么多思绪”“客死远方巴黎的人的深沉的郁闷”等语句感受到思乡的忧郁和焦虑,而曲3(即《离别曲》)片段的后半部分有几个小节透出焦虑的情绪,故适合秋季;根据“四野茫茫,白雪覆盖的房舍安然入梦”“无边的静寂”“独自一人”“光秃秃的树枝”“黑洞洞的窗口”以及对马、雪橇、狐裘、裹着狐裘的美女等的回忆,体会到沉默宁静中的寂寞忧伤和无限怅惘,而曲4(即《c小调夜曲》)正适合表现这样的情绪。
2. 配乐齐读第20段到文末。
解析:这一层次的教学,我是根据咀嚼文意、感悟主题的需要设计的。
该环节将音乐的意境与文字的意境相互呼应映衬,这一方面使较少接触古典乐的学生有了感受肖邦音乐的机会,让他们在与文字和音乐的耳鬓厮磨中更深地体会肖邦杰出的艺术才能,感受肖邦在过往生活的愉快、宁静、幸福与流亡思乡的焦虑、痛苦、哀愁的对立中,沉静热烈、痛苦孤寂、受尽煎熬的丰富感情世界,理解他高尚的人格与灵魂;另一方面也紧紧扣住了文本,没有偏离语文教学的正常轨道,反而有助于对“一个民族的精神生活是无法窒息的”“音乐有时也是战斗的武器”“舒曼把它作为藏在花丛中的大炮,不是没有根据的”等关键性语句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对文意与主题的把握。
【教学反思】
设计教学前,我曾与同行讨论是否将音乐引入课堂的问题。普遍反应是,如何结合是问题,一是因为学生与古典乐有隔阂;二是因为一旦掌握不好度,就会变成音乐欣赏课,偏离语文课轨道。
但中学生涉世未深,对于许多情感难有深刻体会,而在引发人们情感共鸣方面,音乐往往像醇酒,比其他手段更易“润物无声”地打动人心。虽然要说出子丑寅卯来可能是困难的,但很多人对音乐的体验往往很敏锐,有时自己并无觉察,但奇异的感触仅仅划过感觉的某根神经,就已触及到了某个音乐作品的内质。故,音乐可以成为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一条捷径,弃之不用未免可惜。
况且,《肖邦故园》因为主人公的特殊身份和经历,与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追忆怀念这样一位伟大音乐家的课文的课堂中没有音乐的身影,无论从体验语言美的角度看,还是从理解文意、认知主题的角度看,都不合适。尤其课文第20段至文末,在描写肖邦故园四季景色的过程中,作者不止一次提到肖邦的音乐作品和一些音乐术语,诸如“最温柔的曲子”“轻盈的速奏”“歌中的叠句”“宛如船歌的一串琶音”“f小调叙事曲开头的几节”“清丽的和声”等等,丢弃音乐只埋头分析文本显然是狭隘的。
几经斟酌,我最终决定要用音乐,且不仅将音乐作配角,更要大胆地让它承担更多“戏份”。因此,我从陪衬、烘托、交融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努力做到了文本与音乐的适度、巧妙的结合。
良好的课堂效果证明,在《肖邦故园》这样与音乐或音乐家密切相关的课文的教学中,音乐不是只能充当配角,也可以充当第二主角。只要曲目选择合适,教学环节设计合理,音乐不仅可以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而且还可以在文字和音符的交响中真正促进文本研读和对主题更深层次理解。
当然,音乐的选择必须确实十分契合文本的作品,太被学生熟悉的作品要尽量避免使用,否则会因为缺乏疏离感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以朗读配乐为例,《升c小调夜曲》之于《肖邦故园》,小提琴钢琴二重奏曲《我的故乡》(非马思聪的《思乡曲》)之于《想北平》,《京华烟云电视原声带·秋》之于《祖国山川颂》,古琴曲《醉渔唱晚》之于《听听那冷雨》,等等,都很合适。另外,当准备将某支乐曲作为配乐时,还须注意,长篇的文章并不适合全文配乐;为配合某些文本段落,配乐的曲子有时还需要作一些剪辑。而如果你一读忧伤的文章就别无选择地只能想到《二泉映月》,那么,向懂音乐的人咨询便是必要的。
其实,不独是与音乐有关的课文,其他与艺术有关的课文的教学,都可以尝试与艺术鉴赏适度、巧妙的结合。新课标中有“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和“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言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精神。在这些课文的教学课堂中,根据实际内容大胆而又审慎地与艺术亲密接触,是对新课标精神和大语文观的实践,也是加强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教学过程】
第一层次:陪衬(片段一)
上课铃响前,在肖邦《前奏曲·雨滴》的配乐声中播放肖邦故乡热那佐瓦沃拉的幻灯片,至上课铃响。
教师在配乐声中以诗意的语言导入新课并简介肖邦。
师:不同国家的人们说着不同的语言,不同时期同一个地方的人们,说的语言也会有所变化。只有音乐不受时空的限制,能轻易牵动人们喜怒哀乐各种情绪,忆起悲欢离合诸多往事。更有虔诚的音乐家为寻找心底梦想的声音,跨过大洋大洲,越过高山沙漠,在夕阳下一片金黄的非洲土地上随着琴弦里流淌的音符,歌咏、冥想——音乐的世界就是这样充满梦幻而又色彩斑斓。我们还可以赋予不同的音乐家不同的色彩。你觉得贝多芬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
生:是红色的。因为他的作品感情热烈。
师:莫扎特呢?为什么?
生1:果绿色。因为他的音乐听上去纯真明朗。
生2:我觉得是柠檬黄。
师:无论是果绿还是柠檬黄,都符合莫扎特音乐纯真、明朗、轻快的特质。看来,对音乐有研究的同学还为数不少。那么,肖邦呢?
生:蓝色。因为他的音乐听上去哀伤忧郁。
师:我同意你的看法。虽然不是全部,但肖邦的很多作品的确充满了挥之不去的忧郁与哀愁,让人想起深邃、广阔的蔚蓝色的大海。这与他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
蔚蓝色的肖邦只活了39岁。因为异族对波兰的侵略而流亡异国直至辞世的他,在对祖国无限的思念和对过往美好生活的怀念中走完了短暂的一生,并让这一切化成了一组组奇妙的音符。这些作品浸淫着波兰人民心灵的各种各样表现,有宏伟的史诗,有英雄的篇章,更有怀念故国故园故人的悲剧性的哀叹。正是这些音乐,为失去独立自由的波兰人民带来了心灵的抚慰与必胜的信念,让他们念国念家念故人,让他们感受作为波兰人的尊严。客死他乡也要让人将心脏带回祖国的蔚蓝色的肖邦因此成为波兰永远的骄傲。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雅·伊瓦什凯维奇神奇的笔触,一起去凭吊波兰的圣地——肖邦故园。
解析:这一层次的教学,我是根据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需要来设计的。
音乐是直接作用于人情感的一种艺术。如能用合适的音乐作品为学生创设好情境,就能为学生与作者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铺路,这无疑可为教学活动的展开奠定坚实的基础。《前奏曲·雨滴》的旋律清冽,感情舒缓而沉静,使刚从嘈杂的课间走进课堂还心绪未宁的学生一下子变得如乐曲般沉静。同时,我在导语设计上也花了一番心思,尽量让它和音乐一样优美抒情,做到语言与音乐的巧妙结合,以此让学生沉浸于课文的情感基调,为更好地理解课文打下良好基础。
第二层次:烘托(片段二)
1. 请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次浏览课文,并轻声自由朗读喜欢的若干段落。配乐:肖邦《升c小调夜曲》。
2. 交流朗读感受。
师:你朗读的是哪些段落?它们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生1:课文最后描写四季的段落。我觉得它有几处给我一种特别沉静的感受。尤其冬季的那种寂寞,“四野茫茫”,“白雪覆盖”,所有的亲人朋友都没有了,就只有一个人,孤独无边,很让人哀伤;春夏季的描写,像那种粉嫩粉嫩的色彩啦,还有散发着睡莲幽香的夏夜啦,给人一种安闲的幸福。我猜想肖邦一定曾在这样的夜晚和亲朋好友在故园附近的水面上泛过舟。
生2:我朗读的段落跟她一样。我还读了第7~10段。这几段描写给人幸福和安详的感觉,春天怒放的淡紫色云霞一样的丁香,夏天满目青翠的树林,秋天金黄的原野,冬天洁白的雪地,都很美。而且他对故园的茅屋、小桥、流水、亲人怀有特别眷恋的感情,可见他对故里、对亲友间的感情以及安闲的生活特别喜爱。这些跟肖邦的流亡生活比起来是太过幸福了,难怪他后来一直都想念以前的朋友和生活。而且我发现在刚才的配乐声中读这两段,很有感觉。
解析:这一层次的教学,我是根据初品文字、体会意境的需要来设计的。
同导入时运用音乐一样,用音乐为朗读配乐在语文教学中并不少见。《升c小调夜曲》作于战前,没有复杂的思想背景,是宁静安适生活的产物。它的基调温柔而恬淡,很容易让人想到肖邦故乡热那佐瓦沃拉葱郁的草木和安静的小屋。正因如此,它必然让饱受离乱之苦的肖邦和他的同胞们深感祖国故土之美好,曾经生活之难忘,它也因此有了更多特殊的内涵。学生们并不一定了解这些,但当在音符的流淌中品读文字时,他们必然能体悟到文字和音乐中流露出来的那种深深热爱和眷恋的气息。音乐的意境和文字的意境在彼时彼刻交相呼应,又彼此作用,对于学生初步品味课文的感情,无疑极为有用。而且,它还促使阅读中审美意识的产生。将配乐朗读与不配乐的朗读作比较,学生的声音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带上了深深的感情,如果不是感受到了文字之美、意境之美,这样的现象恐怕不可能出现。
第三层次:交融(片段三)
1. 读课文,找配乐。
◆教师在请学生默读第20段至文末后,播放4首肖邦乐曲的片段(分别出自《春》《f小调叙事曲》《离别曲》和《c小调夜曲》,次序被打乱,曲名已隐去),请学生判断哪两首适合为春夏两季配乐,哪两首适合秋冬两季,并说出理由。
因曲1和曲4听上去比较明快轻盈,曲2和曲3透着浓浓的忧伤,学生很快得出前两者适合春夏、后两者适合秋冬的结论。之后,教师请1、2两大组和3、4两大组的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分别齐读描写春夏和秋冬的文字,讨论它们感情的细微差别,并找出依据。再根据讨论结果,确定曲1和曲4哪个适合春季,哪个适合夏季;曲2和曲3哪个适合秋季,哪个适合冬季。
●在学生合作探究后,教师请第1、2大组中的一个四人小组说说讨论结果。
生:曲1节奏和旋律比曲4活泼,而“宛如船歌的琶音”“树干排列得整整齐齐”“簌簌的声响”这些语句给人活泼的感觉,尤其对树干的描写,让我想起坐在行驶的汽车上,看着路旁一棵棵大树向后飞快地倒去。而“娇弱的翅膀”“温柔的曲子”“娇嫩的色彩”等语句,则给人温柔宁静的意味。所以我们认为曲1适合夏季,曲4适合春季。
◆在请一学生根据结论尝试配乐朗读后,教师询问其他学生的意见。
生1(属于第1、2大组):“栗树新叶初发”“嫩黄色”“刚出茧的蝴蝶”“飘在庄园上空”“轻盈的速奏”等语句,让我们在温柔宁静感受到春天的活力,比夏天更轻盈活泼。而夏季“舒展”“睡莲映照在明镜般水中的倒影”“水面散发出阵阵幽香”“银灰、淡紫得亭亭玉立的树干”“清风徐来,树影婆娑”等语句则显得安谧清丽,让人觉得甜蜜而安然。所以,我们觉得应该反过来。
生2(属于第3、4大组):我同意第二种观点。“为蜻蜓和甲虫准备的排筏”让我想起歌曲《桑塔露琪亚》的歌词“海面上微风吹,碧波在荡漾”,给人静谧惬意的感觉。
◆教师揭示曲名(曲1:《春》,曲4:《f小调叙事曲》),并赞扬学生对文本和音乐的准确理解。之后配乐齐读这两部分。
◆以同样的方式确定秋冬部分的配乐。生根据“干枯的沙沙声招来了那么多思绪”“客死远方巴黎的人的深沉的郁闷”等语句感受到思乡的忧郁和焦虑,而曲3(即《离别曲》)片段的后半部分有几个小节透出焦虑的情绪,故适合秋季;根据“四野茫茫,白雪覆盖的房舍安然入梦”“无边的静寂”“独自一人”“光秃秃的树枝”“黑洞洞的窗口”以及对马、雪橇、狐裘、裹着狐裘的美女等的回忆,体会到沉默宁静中的寂寞忧伤和无限怅惘,而曲4(即《c小调夜曲》)正适合表现这样的情绪。
2. 配乐齐读第20段到文末。
解析:这一层次的教学,我是根据咀嚼文意、感悟主题的需要设计的。
该环节将音乐的意境与文字的意境相互呼应映衬,这一方面使较少接触古典乐的学生有了感受肖邦音乐的机会,让他们在与文字和音乐的耳鬓厮磨中更深地体会肖邦杰出的艺术才能,感受肖邦在过往生活的愉快、宁静、幸福与流亡思乡的焦虑、痛苦、哀愁的对立中,沉静热烈、痛苦孤寂、受尽煎熬的丰富感情世界,理解他高尚的人格与灵魂;另一方面也紧紧扣住了文本,没有偏离语文教学的正常轨道,反而有助于对“一个民族的精神生活是无法窒息的”“音乐有时也是战斗的武器”“舒曼把它作为藏在花丛中的大炮,不是没有根据的”等关键性语句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对文意与主题的把握。
【教学反思】
设计教学前,我曾与同行讨论是否将音乐引入课堂的问题。普遍反应是,如何结合是问题,一是因为学生与古典乐有隔阂;二是因为一旦掌握不好度,就会变成音乐欣赏课,偏离语文课轨道。
但中学生涉世未深,对于许多情感难有深刻体会,而在引发人们情感共鸣方面,音乐往往像醇酒,比其他手段更易“润物无声”地打动人心。虽然要说出子丑寅卯来可能是困难的,但很多人对音乐的体验往往很敏锐,有时自己并无觉察,但奇异的感触仅仅划过感觉的某根神经,就已触及到了某个音乐作品的内质。故,音乐可以成为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一条捷径,弃之不用未免可惜。
况且,《肖邦故园》因为主人公的特殊身份和经历,与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追忆怀念这样一位伟大音乐家的课文的课堂中没有音乐的身影,无论从体验语言美的角度看,还是从理解文意、认知主题的角度看,都不合适。尤其课文第20段至文末,在描写肖邦故园四季景色的过程中,作者不止一次提到肖邦的音乐作品和一些音乐术语,诸如“最温柔的曲子”“轻盈的速奏”“歌中的叠句”“宛如船歌的一串琶音”“f小调叙事曲开头的几节”“清丽的和声”等等,丢弃音乐只埋头分析文本显然是狭隘的。
几经斟酌,我最终决定要用音乐,且不仅将音乐作配角,更要大胆地让它承担更多“戏份”。因此,我从陪衬、烘托、交融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努力做到了文本与音乐的适度、巧妙的结合。
良好的课堂效果证明,在《肖邦故园》这样与音乐或音乐家密切相关的课文的教学中,音乐不是只能充当配角,也可以充当第二主角。只要曲目选择合适,教学环节设计合理,音乐不仅可以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而且还可以在文字和音符的交响中真正促进文本研读和对主题更深层次理解。
当然,音乐的选择必须确实十分契合文本的作品,太被学生熟悉的作品要尽量避免使用,否则会因为缺乏疏离感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以朗读配乐为例,《升c小调夜曲》之于《肖邦故园》,小提琴钢琴二重奏曲《我的故乡》(非马思聪的《思乡曲》)之于《想北平》,《京华烟云电视原声带·秋》之于《祖国山川颂》,古琴曲《醉渔唱晚》之于《听听那冷雨》,等等,都很合适。另外,当准备将某支乐曲作为配乐时,还须注意,长篇的文章并不适合全文配乐;为配合某些文本段落,配乐的曲子有时还需要作一些剪辑。而如果你一读忧伤的文章就别无选择地只能想到《二泉映月》,那么,向懂音乐的人咨询便是必要的。
其实,不独是与音乐有关的课文,其他与艺术有关的课文的教学,都可以尝试与艺术鉴赏适度、巧妙的结合。新课标中有“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和“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言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精神。在这些课文的教学课堂中,根据实际内容大胆而又审慎地与艺术亲密接触,是对新课标精神和大语文观的实践,也是加强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