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气词是汉藏语系诸语言所独有,因而也是汉语区别于其他语系语言的特征之一。《马氏文通》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说:“助字者,华之所独,所以济夫动字不变之穷。”《马氏文通》所说的“助字”即语气词,语气词始终是古今汉语的一大特点。目前学界对上古和近代语气词的研究较为深入,而中古汉语语气词的研究尚不充分,给我们留下了继续研究的空间。
在汉语史的研究中,语料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世说新语》是南朝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已经得到大家的公认。北魏王朝的文献仅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郦道元的《水经注》而已。从汉语史角度看,《洛阳伽蓝记》虽然存在后人之注误入正文的情况,也掺杂着前代的少量文字材料,但由于整体上为杨衒之一人所著,全书语言风格较为统一,语料的时代性方面显然优于其它三部文献。因此我们选择了《世说新语》和《洛阳伽蓝记》中的“也”进行对比研究,以期能揭示中古语气词的一些规律和南北朝语言的一些差异。
“也”在《世说新语》和《洛阳伽蓝记》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但在用法上有细微的区别,我们可以从两部文献的比较中看出“也”的渐变。“也”在《世说新语》中出现了一百一十三次,在《洛阳伽蓝记》中出现了一百五十六次。“也”在这两部文献中相同的用法主要有三种,都是继承了上古的用法:
1.表示判断语气。肯定或否定主语谓语间的关系来判断事理或解释原因。在《世说新语》中共用七十八次,在《洛阳伽蓝记》中共用八十次。类似上古时“……者,……也”之类的格式,本期虽仍时有出现,但已很少,《世说新语》仅五例,《洛阳伽蓝记》仅七例。如:
(1) 桓郎者,桓范也。(《世说新语校笺》/下/贤媛第十九/366)
(2) 有沙门宝公者,不知何处人也,形貌丑陋,心时通达,不可得解,事过之后,始验其实。(《洛阳伽蓝记校释》/卷四/150)
2.表示解释、说理。事情的缘由可以判断、推理,也可以是解释、说明,“也”就常用于说明原因的分句中,如果表示原因的分句在前,“也”就用于此分句末。如果表示原因的分句在后,“也”仍用于此分句末。
(3)镇西妖治故也。(《世说新语》/中/品藻第九/281)
(4)众僧利齐,百姓所供也。(《洛阳伽蓝记》/卷二•城东/74)
3.“也”本来用于表示判断,经久沿用后,“也”带有强调、肯定所陈述事实确实如此的语气,而不一定是表示判断或论断。这种用法“也”所起的作用类似于现代汉语的“的”。
(5)时人以为纯孝也。(《世说新语》/上/德行第一/28)
(6)景讨正科条,商榷古今,甚有伦序,见行于世,今律二十篇是也。(《洛阳伽蓝记》/卷一•城内/25)
我们调查发现,《世说新语》中的“也”字出现了与上古不同的用法,“也”字在这里扩大了它的功能,可以用如“矣”,表示一种动态的情况,表示业已变化的事实或即将发生的情况,在《世说新语》中出现了八例,如下:
(7) 士元曰:“仆生出边垂,寡见大义,若不一叩洪钟、伐雷鼓,则不识其音响也!”(上言语第二/38)
(8)主人问病,曰:“患疟也。”(上/言语第二/48)
(9) 简文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上/言语第二/67)
(10)山公举阮咸为吏部郎,目曰:“清真寡欲,万物不能移也。”(中/赏誉第八/231)
(11)答曰:“安石居然不可陵践,其处故乃胜也。”(中/品藻第九/287)
(12)儿云:“已足,不须复裈也。”(中/夙惠第十二/324)
(13)温曰:“溪狗我所悉,卿但见之,必无忧也。”(下/容止第十四/339)
(14)遂斩之,此人至死不知也。(下/假谲第二十七/455)
但在《洛阳伽蓝记》中发现“也”没有此用法。
“也”和“矣”是历代文言中使用最频繁的两个语气词,使用的时限较之其它语气词也最长,这两个语气词的使用在先秦两汉时期有基本的分工。通常用“也”表示一种静态的判断,用“矣”表示事态的变化或完成。王力在《汉语语法史》中谈到关于“也”的发展时提到:“‘也’字的用法,似乎在中古以后没有在口语中流传下来,至少是少用了。”但是他没有对“也”字变化消长的过程进行阐述。罗骥在《北宋语气词及其源流》中指出:“北宋‘也’表事态变化的新用法已相当成熟,显然它不是北宋才产生的,事实上在魏晋时它就已初露端倪了。”因此,中古时期是语气词“也”发展变化的重要时期,是一个渐变期,这种渐变在《世说新语》和《洛阳伽蓝记》中得到了体现。
语言事实告诉我们,处在某一共时系统中的语言成分,不是在一朝一夕之间产生的,而是经过漫长时期的筛选、累积、融合而成的。因此,可以反过来说,在一个共时系统中保存了以往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相关成分,我们可能在一个语言的共时平面中看到来自不同时间层面的丰富的历史遗存。从整体上看,《洛阳伽蓝记》的语言风格比较典雅,对现实语言的反映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它所包含的口语成分,不仅无法同晚唐五代以口语为主的作品相比,也难以与六朝时期口语化程度较高的作品(如《世说新语》)相提并论。因此,这就是“也”的新用法未能在《洛阳伽蓝记》中得到体现的原因。
“也”的用法侵入“矣”的领域与判断系词“是”的产生有关,用“是”的系词句在汉代已孕育成熟,进入魏晋南北朝以后,“是”字句有了更大的发展。唐钰明在《中古“是”字判断句述要》一文中指出:“‘是’字句的分布率在魏晋和南北朝都达到了100%,而‘也’字煞句率则分别降为19%和4%。‘是’字句的见次率不论在佛经还是在正统的文献中均可达到数十次,可见这时的‘是’字句已经突破了口语的范围,在书面语里也站稳了脚跟。”用“是”的系词句的发展使判断句逐渐摆脱“也”的辅助,使“也”辅助判断的用法减少,但“也”在语气词中具有一种强势,不可能退出历史的舞台,只好寻求自身的发展变化,扩大自身的用法领域,“矣”的领域入侵,发展到唐五代时“也”的这种用法愈演愈烈,唐五代“也”用如“矣”的例子:
(15)新妇向房卧去也。(《游仙窟》)
(16)于中台顶冬夏不下住三年也。(《入唐记》卷2)
(17)洞山云:“太迟也!”(《祖唐集》卷9)
(18)少娘子如今变也,不是旧时精魅。(《变文集•丑女缘起》)
罗骥(1994)曾对北宋句尾语气词“也”进行详尽的研究,发现北宋时表事实变动的“也”(用如“矣”)在数量上已超过表静态的肯定和判断的“也”字。“也”在很大程度上兼并了“矣”字,后来出现新兴的“了”字,“也”与“了”一直从唐代竞争到元代,“了”才取代了“也”,“也”字才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参考文献:
[1](刘宋)刘义庆撰,徐震锷著.世说新语校笺[M].中华书局,2004.
[2](北魏)杨衒之撰,周祖谟校释.洛阳伽蓝记校释[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3]罗 骥.北宋语气词极其源流[M].巴蜀书社,2003.
[4]罗 骥.北宋句尾语气词“也”研究[J].古汉语研究,1994,(3).
[5]詹秀惠.〈世说新语〉语法探究[M].台湾学生书局,1973.
[6]詹秀惠.南北朝著译书四种语法研究[M].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75.
[7]孙锡信.近代汉语语气词[M].语文出版社,1999.
(罗素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在汉语史的研究中,语料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世说新语》是南朝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已经得到大家的公认。北魏王朝的文献仅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郦道元的《水经注》而已。从汉语史角度看,《洛阳伽蓝记》虽然存在后人之注误入正文的情况,也掺杂着前代的少量文字材料,但由于整体上为杨衒之一人所著,全书语言风格较为统一,语料的时代性方面显然优于其它三部文献。因此我们选择了《世说新语》和《洛阳伽蓝记》中的“也”进行对比研究,以期能揭示中古语气词的一些规律和南北朝语言的一些差异。
“也”在《世说新语》和《洛阳伽蓝记》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但在用法上有细微的区别,我们可以从两部文献的比较中看出“也”的渐变。“也”在《世说新语》中出现了一百一十三次,在《洛阳伽蓝记》中出现了一百五十六次。“也”在这两部文献中相同的用法主要有三种,都是继承了上古的用法:
1.表示判断语气。肯定或否定主语谓语间的关系来判断事理或解释原因。在《世说新语》中共用七十八次,在《洛阳伽蓝记》中共用八十次。类似上古时“……者,……也”之类的格式,本期虽仍时有出现,但已很少,《世说新语》仅五例,《洛阳伽蓝记》仅七例。如:
(1) 桓郎者,桓范也。(《世说新语校笺》/下/贤媛第十九/366)
(2) 有沙门宝公者,不知何处人也,形貌丑陋,心时通达,不可得解,事过之后,始验其实。(《洛阳伽蓝记校释》/卷四/150)
2.表示解释、说理。事情的缘由可以判断、推理,也可以是解释、说明,“也”就常用于说明原因的分句中,如果表示原因的分句在前,“也”就用于此分句末。如果表示原因的分句在后,“也”仍用于此分句末。
(3)镇西妖治故也。(《世说新语》/中/品藻第九/281)
(4)众僧利齐,百姓所供也。(《洛阳伽蓝记》/卷二•城东/74)
3.“也”本来用于表示判断,经久沿用后,“也”带有强调、肯定所陈述事实确实如此的语气,而不一定是表示判断或论断。这种用法“也”所起的作用类似于现代汉语的“的”。
(5)时人以为纯孝也。(《世说新语》/上/德行第一/28)
(6)景讨正科条,商榷古今,甚有伦序,见行于世,今律二十篇是也。(《洛阳伽蓝记》/卷一•城内/25)
我们调查发现,《世说新语》中的“也”字出现了与上古不同的用法,“也”字在这里扩大了它的功能,可以用如“矣”,表示一种动态的情况,表示业已变化的事实或即将发生的情况,在《世说新语》中出现了八例,如下:
(7) 士元曰:“仆生出边垂,寡见大义,若不一叩洪钟、伐雷鼓,则不识其音响也!”(上言语第二/38)
(8)主人问病,曰:“患疟也。”(上/言语第二/48)
(9) 简文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上/言语第二/67)
(10)山公举阮咸为吏部郎,目曰:“清真寡欲,万物不能移也。”(中/赏誉第八/231)
(11)答曰:“安石居然不可陵践,其处故乃胜也。”(中/品藻第九/287)
(12)儿云:“已足,不须复裈也。”(中/夙惠第十二/324)
(13)温曰:“溪狗我所悉,卿但见之,必无忧也。”(下/容止第十四/339)
(14)遂斩之,此人至死不知也。(下/假谲第二十七/455)
但在《洛阳伽蓝记》中发现“也”没有此用法。
“也”和“矣”是历代文言中使用最频繁的两个语气词,使用的时限较之其它语气词也最长,这两个语气词的使用在先秦两汉时期有基本的分工。通常用“也”表示一种静态的判断,用“矣”表示事态的变化或完成。王力在《汉语语法史》中谈到关于“也”的发展时提到:“‘也’字的用法,似乎在中古以后没有在口语中流传下来,至少是少用了。”但是他没有对“也”字变化消长的过程进行阐述。罗骥在《北宋语气词及其源流》中指出:“北宋‘也’表事态变化的新用法已相当成熟,显然它不是北宋才产生的,事实上在魏晋时它就已初露端倪了。”因此,中古时期是语气词“也”发展变化的重要时期,是一个渐变期,这种渐变在《世说新语》和《洛阳伽蓝记》中得到了体现。
语言事实告诉我们,处在某一共时系统中的语言成分,不是在一朝一夕之间产生的,而是经过漫长时期的筛选、累积、融合而成的。因此,可以反过来说,在一个共时系统中保存了以往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相关成分,我们可能在一个语言的共时平面中看到来自不同时间层面的丰富的历史遗存。从整体上看,《洛阳伽蓝记》的语言风格比较典雅,对现实语言的反映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它所包含的口语成分,不仅无法同晚唐五代以口语为主的作品相比,也难以与六朝时期口语化程度较高的作品(如《世说新语》)相提并论。因此,这就是“也”的新用法未能在《洛阳伽蓝记》中得到体现的原因。
“也”的用法侵入“矣”的领域与判断系词“是”的产生有关,用“是”的系词句在汉代已孕育成熟,进入魏晋南北朝以后,“是”字句有了更大的发展。唐钰明在《中古“是”字判断句述要》一文中指出:“‘是’字句的分布率在魏晋和南北朝都达到了100%,而‘也’字煞句率则分别降为19%和4%。‘是’字句的见次率不论在佛经还是在正统的文献中均可达到数十次,可见这时的‘是’字句已经突破了口语的范围,在书面语里也站稳了脚跟。”用“是”的系词句的发展使判断句逐渐摆脱“也”的辅助,使“也”辅助判断的用法减少,但“也”在语气词中具有一种强势,不可能退出历史的舞台,只好寻求自身的发展变化,扩大自身的用法领域,“矣”的领域入侵,发展到唐五代时“也”的这种用法愈演愈烈,唐五代“也”用如“矣”的例子:
(15)新妇向房卧去也。(《游仙窟》)
(16)于中台顶冬夏不下住三年也。(《入唐记》卷2)
(17)洞山云:“太迟也!”(《祖唐集》卷9)
(18)少娘子如今变也,不是旧时精魅。(《变文集•丑女缘起》)
罗骥(1994)曾对北宋句尾语气词“也”进行详尽的研究,发现北宋时表事实变动的“也”(用如“矣”)在数量上已超过表静态的肯定和判断的“也”字。“也”在很大程度上兼并了“矣”字,后来出现新兴的“了”字,“也”与“了”一直从唐代竞争到元代,“了”才取代了“也”,“也”字才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参考文献:
[1](刘宋)刘义庆撰,徐震锷著.世说新语校笺[M].中华书局,2004.
[2](北魏)杨衒之撰,周祖谟校释.洛阳伽蓝记校释[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3]罗 骥.北宋语气词极其源流[M].巴蜀书社,2003.
[4]罗 骥.北宋句尾语气词“也”研究[J].古汉语研究,1994,(3).
[5]詹秀惠.〈世说新语〉语法探究[M].台湾学生书局,1973.
[6]詹秀惠.南北朝著译书四种语法研究[M].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75.
[7]孙锡信.近代汉语语气词[M].语文出版社,1999.
(罗素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