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讲”方式进课堂近三年,在一些课上或多或少存在问题。有些老师过度放手,放任学生,缺少点燃和启蒙。有些课堂模式呆板,少了语文课堂的灵动。有些课堂讨论声此起彼伏,学习并未真正发生。所以真正的“学讲”课应该关注一些“减法”。
【关键词】语文;学讲;“减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减教师的放任自流
学讲课的突出特点是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一个中心,即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在此基础上要求教师要做到“五步”,即让一步,慢一步,停一步,退一步,缓一步。说白了就是凸显“学”的主导地位,但不少教师成了影子游离于课堂之外。这种彻底的“放手”,是教师懒惰的表现,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放任。
“学讲”课要求教师在更高的起点上大有作为,要求教师要学会运筹帷幄,进而“学”胜千里。
(一)学情上要把准脉
忽略学生的课不是好课;忽略学生的老师不是好老师。备学生是教师课前必修的“功课”。教师要找准学生“最近发展区”,依据课标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既做到“哪壶不开提哪壶” 的补短教育,又保证“哪壶开了提哪壶”的扬长教育。
(二)教材研读上要目中有书,心中有生
课标强调“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活动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先对教材进行研读品析,和作者、编者、课标沟通交流,读出自己的个性感悟。教师对教材挖掘的深度决定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难怪余映潮老师强调研读教材是教师的第一基本功。眼中有书仅是一厢情愿,是上不出高质量语文课的。除了读准读透读薄教材外,我们还应心里装着学生,以学生的眼光和水平再读教材。这时会发现另外一种风景。
(三)教学方法上不能谈“讲”色变
有些课堂矫枉过正,彻底否定了教师“讲”的重要性。以前喋喋不休地讲,生怕哪个知识点没讲到。现在却惜“语”如金,完全放任学生去讲。殊不知,基础知识学生倒可驾驭,难点就无所适从,最终照搬参考书上的答案。这时正是老师金口大开的良机。难点处的点拨会产生四两拨千斤的神效,让学生茅塞顿开。如此快捷地讲,老师又怎该草率放任呢?
总之,学讲的宗旨不是忽略教师的作用,而是给老师提出更多要求,督促教师转变理念,由教书变为“教”学生“学”,所以放任自流一定要减。
二、減模式的生搬硬套
学讲课堂由“自主先学、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质疑拓展、检测反馈、小结反思”六大环节组成,这些是否要在语文课堂上面面俱到呢?这值得深思。
但是在一些学讲课上,有些教师按部就班走流程。片面地认为只要披上这六件“外衣”的课就是“学讲”课。这样的语文课总是给人一种生硬呆板的感觉,课堂上不停地换片导致文本解读碎片化,缺少了语文味,异化成问答式的练习课。为此,我陷入深思。包括六个环节的课就一定是学讲课吗?学讲课应不应该被模式化?当模式的红利被用尽后,课堂该何去何从?
带着困惑,我重新研读了“学讲方式”的基本理念。再次走进这些理念,发现自己之前对学讲方式的解读存在着严重的片面性。学讲方式的精髓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突破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只要体现这些精髓的课就是“学讲”课。所以,语文课不能被模式束缚。因“文”制宜,因生制宜才是可行之道。这样,缺失的语文味才会弥漫在学讲课堂中。
三、减小组合作的浮光掠影
(一)让问题充满思考,不能让课堂充满问题
老师预设的问题太多太碎,会让学生疲于讨论,进而失去合作学习的兴趣。我们要对学情和教材有全面深入的分析,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要问题激起兴趣。对于这样的问题,课堂上要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讨论,甚至去争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合作学的价值。
(二)分层设计,让后进生加入讨论的行列
讨论的春风应当度过后进生这个玉门关。后进生懒于讨论的原因是问题远远高于他们的认知水平。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为后进生设计适合他们的问题。这样又会引发一个问题:太简单的通过独学就解决了,太难的会丧失讨论的信心,所以要设计略高于他们认知 水平的,通过合作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这样能调动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哪壶不开提哪壶”的补短教育才会发生。那么,这又会生发出一个现实问题:谁适合和这类学生合作呢?这自然涉及如何分组。
(三)同质和异质分组不断轮换让小组合作更科学
小组合作通常分为同质和异质两大类型。在实施的过程中,许多老师会陷入纠结:两种分组各有利弊,该如何取舍?同质分组会让优等生的思维更活跃,学习效率更高。适合他们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太难会让中下等学生望而生畏。这时同质分组的弊端就浮出水面。异质分组会让中下等学生在难点面前不再一筹莫展,但会彻底沦为被动接受观点或答案的“容器”。如何让两种方式互为补充?轮换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先把班级内的学生分成两大类:同质和异质。后进生组成的学习小组在重点和难点上肯定会遇到困难,这时从同质组中抽派一名优等生来支援引导。有了小老师的启发和点拨,后进生的合作热情必然高涨,在潜移默化中也掌握了交流的方法。当后进生的合作学迈入正轨后,再打破原有的小组进行转换。这样会极大地提高合作学习的实际效度,合作学才会真的
发生。
(四)保证时间底线
一节课如果设计过多的问题来讨论交流,学生会疲于应付。没有时间保证,学生之间的合作肯定会流于形式。试想,一分钟的交流合作能发挥什么作用。一分钟的讨论无异于久旱后的毛毛雨。讨论要想透彻有结果必须保证时间至少三分钟。
带着这些“减法”,我开始从自己的课堂入手,不断尝试,不断萌发新的感悟。如此下来,我的课堂更受学生欢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教学效果不断突破。返璞归真,心中有生,慢慢地才会接近“教育”的本质。
(编辑:张晓婧)
【关键词】语文;学讲;“减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减教师的放任自流
学讲课的突出特点是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一个中心,即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在此基础上要求教师要做到“五步”,即让一步,慢一步,停一步,退一步,缓一步。说白了就是凸显“学”的主导地位,但不少教师成了影子游离于课堂之外。这种彻底的“放手”,是教师懒惰的表现,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放任。
“学讲”课要求教师在更高的起点上大有作为,要求教师要学会运筹帷幄,进而“学”胜千里。
(一)学情上要把准脉
忽略学生的课不是好课;忽略学生的老师不是好老师。备学生是教师课前必修的“功课”。教师要找准学生“最近发展区”,依据课标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既做到“哪壶不开提哪壶” 的补短教育,又保证“哪壶开了提哪壶”的扬长教育。
(二)教材研读上要目中有书,心中有生
课标强调“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活动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先对教材进行研读品析,和作者、编者、课标沟通交流,读出自己的个性感悟。教师对教材挖掘的深度决定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难怪余映潮老师强调研读教材是教师的第一基本功。眼中有书仅是一厢情愿,是上不出高质量语文课的。除了读准读透读薄教材外,我们还应心里装着学生,以学生的眼光和水平再读教材。这时会发现另外一种风景。
(三)教学方法上不能谈“讲”色变
有些课堂矫枉过正,彻底否定了教师“讲”的重要性。以前喋喋不休地讲,生怕哪个知识点没讲到。现在却惜“语”如金,完全放任学生去讲。殊不知,基础知识学生倒可驾驭,难点就无所适从,最终照搬参考书上的答案。这时正是老师金口大开的良机。难点处的点拨会产生四两拨千斤的神效,让学生茅塞顿开。如此快捷地讲,老师又怎该草率放任呢?
总之,学讲的宗旨不是忽略教师的作用,而是给老师提出更多要求,督促教师转变理念,由教书变为“教”学生“学”,所以放任自流一定要减。
二、減模式的生搬硬套
学讲课堂由“自主先学、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质疑拓展、检测反馈、小结反思”六大环节组成,这些是否要在语文课堂上面面俱到呢?这值得深思。
但是在一些学讲课上,有些教师按部就班走流程。片面地认为只要披上这六件“外衣”的课就是“学讲”课。这样的语文课总是给人一种生硬呆板的感觉,课堂上不停地换片导致文本解读碎片化,缺少了语文味,异化成问答式的练习课。为此,我陷入深思。包括六个环节的课就一定是学讲课吗?学讲课应不应该被模式化?当模式的红利被用尽后,课堂该何去何从?
带着困惑,我重新研读了“学讲方式”的基本理念。再次走进这些理念,发现自己之前对学讲方式的解读存在着严重的片面性。学讲方式的精髓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突破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只要体现这些精髓的课就是“学讲”课。所以,语文课不能被模式束缚。因“文”制宜,因生制宜才是可行之道。这样,缺失的语文味才会弥漫在学讲课堂中。
三、减小组合作的浮光掠影
(一)让问题充满思考,不能让课堂充满问题
老师预设的问题太多太碎,会让学生疲于讨论,进而失去合作学习的兴趣。我们要对学情和教材有全面深入的分析,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要问题激起兴趣。对于这样的问题,课堂上要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讨论,甚至去争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合作学的价值。
(二)分层设计,让后进生加入讨论的行列
讨论的春风应当度过后进生这个玉门关。后进生懒于讨论的原因是问题远远高于他们的认知水平。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为后进生设计适合他们的问题。这样又会引发一个问题:太简单的通过独学就解决了,太难的会丧失讨论的信心,所以要设计略高于他们认知 水平的,通过合作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这样能调动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哪壶不开提哪壶”的补短教育才会发生。那么,这又会生发出一个现实问题:谁适合和这类学生合作呢?这自然涉及如何分组。
(三)同质和异质分组不断轮换让小组合作更科学
小组合作通常分为同质和异质两大类型。在实施的过程中,许多老师会陷入纠结:两种分组各有利弊,该如何取舍?同质分组会让优等生的思维更活跃,学习效率更高。适合他们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太难会让中下等学生望而生畏。这时同质分组的弊端就浮出水面。异质分组会让中下等学生在难点面前不再一筹莫展,但会彻底沦为被动接受观点或答案的“容器”。如何让两种方式互为补充?轮换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先把班级内的学生分成两大类:同质和异质。后进生组成的学习小组在重点和难点上肯定会遇到困难,这时从同质组中抽派一名优等生来支援引导。有了小老师的启发和点拨,后进生的合作热情必然高涨,在潜移默化中也掌握了交流的方法。当后进生的合作学迈入正轨后,再打破原有的小组进行转换。这样会极大地提高合作学习的实际效度,合作学才会真的
发生。
(四)保证时间底线
一节课如果设计过多的问题来讨论交流,学生会疲于应付。没有时间保证,学生之间的合作肯定会流于形式。试想,一分钟的交流合作能发挥什么作用。一分钟的讨论无异于久旱后的毛毛雨。讨论要想透彻有结果必须保证时间至少三分钟。
带着这些“减法”,我开始从自己的课堂入手,不断尝试,不断萌发新的感悟。如此下来,我的课堂更受学生欢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教学效果不断突破。返璞归真,心中有生,慢慢地才会接近“教育”的本质。
(编辑:张晓婧)